漢武帝萬裡徵討來的汗血寶馬,在我國繁衍上千年,如今為何絕跡了

2020-12-22 騰訊網

在《射鵰英雄傳》第六回裡,郭靖意外得到一匹汗血寶馬,發現此馬奔跑時肋如插翅,卻出汗如血。《史記·大宛列傳》記載,張騫從西域回來後向漢武帝報告:「大宛......多善馬,馬汗血,其先天馬子也。」愛馬的漢武帝在交換不成的情況下,於公元前102年出兵數萬降服大宛,得汗血寶馬數十匹及中等以下公母馬三千餘匹。

此後,漢武帝讓人把汗血寶馬與蒙古草原馬雜交,培育出山丹軍馬,使中原的馬種逐步得以改良,漢軍騎兵的戰力也有了大幅增強。但漢朝以後,汗血寶馬並沒有一代代地加以改良,反而隕落了。尤其是明末的騎兵,與努爾哈赤的後金騎兵遭遇時幾乎一觸即潰,明軍後期也基本到了無馬可用的地步。並且直到今天,我國也不再有本地產的純種汗血寶馬,一些馬場或養馬愛好者,只能從國外進口。

我們不禁要問,當年漢武帝用數萬人性命換來的汗血寶馬哪裡去了?難道一代代改良的結果,竟然改絕跡了?

汗血寶馬,學名阿哈爾捷金馬,原產地為土庫曼斯坦,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獨特的馬種之一,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400年。其實按史記的說法,土庫曼斯坦並不是汗血寶馬原產地,因為古大宛國並不在土庫曼斯坦,而是在烏茲別克斯坦與吉爾吉斯斯坦交界處。但這並不影響土庫曼斯坦把汗血寶馬當作國寶,甚至把它的形象繪製到國徽和貨幣上。

汗血寶馬為什麼會受到如此青睞?它又有什麼獨特之處呢?

與其他馬種相比,汗血寶馬體質細緻、輕盈、背腰結合良好、形態優美;同時靈敏、易受刺激、步態輕盈、富有彈性,是典型的熱血馬。此馬奔跑輕快,步幅大,跳躍時輕盈靈動。因為經常在沙漠長途跋涉,為節省體力,在運步時抬腳低,身體平衡而穩定。

汗血寶馬的這些優點,在漢朝輕騎兵時期得到了極好的發揮。晉朝以後,戰爭頻仍,武將和騎兵鎧甲逐漸加厚加重,汗血寶馬因為腰細腿長,雖輕盈跳脫,負重能力卻弱,輕騎兵使用它得心應手,重甲騎兵用起來就有些吃力了。南北朝時期出現了鐵浮屠重甲騎兵,人與馬全副武裝,鎧甲極重。在這種情況下,汗血寶馬逐漸讓位於粗壯而不夠靈活的河曲馬。

河曲馬產地為青海。有人認為,關羽騎的赤兔馬兼具奔跑與負重雙重能力,可能正是汗血馬與河曲馬的雜交品種。而且此馬由董卓從西涼帶來,西涼又是河曲馬的原產地,以董卓當時的能力,他的軍中應該不乏純種汗血馬後代。現在來看,這個猜測有一定道理。汗血馬與河曲馬譜系較遠,交配的話會有兩個負面影響,一是繁殖率低,畸形的可能性較大;二是所產馬匹性情急躁,難以駕馭,因此也有可能出現像赤兔馬那樣千裡挑一的良駒。

總之,從漢朝以後,中原馬的質量有了明顯提高。唐朝對馬的譜系控制很嚴格,馬匹血統純正,良馬比比皆是。唐朝軍隊戰力非凡,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強大的騎兵力量。唐太宗生前使用的戰馬,還被刻成昭陵六駿陳列於墓前。

宋朝重文輕武,又實行官營馬場制度,軍士根本不把培育良馬作為己任。加上疲於應付外來侵略,財政壓力巨大,軍馬嚴重不足,汗血馬莫說是繁殖,可能連基本的存活都保證不了,又何談重新被武裝、上戰場?嶽飛的嶽家軍雖然以騎兵為主,但少有人知的是,嶽家軍的戰馬大多從金軍俘獲而來。嶽家軍是當時唯一一支以騎兵為主力的隊伍,戰力非凡,所向披靡,基本靠搶來的金國馬,而非中原馬,更不是汗血馬。

此外,北方少數民族以騎兵為主要軍事打擊力量,像西夏的鐵鷂子或金國的連環馬,都近似重騎兵;蒙古軍團遷徙式的軍事徵服,對耐力強也耐寒的蒙古馬有更多需求;而在中原河川密布或山區丘陵地帶,汗血馬也無法發揮其特長。於是,汗血馬逐漸失去市場。

讓人意外的是,善於騎射的蒙古人並不好馬。相比汗血馬來說,蒙古人發現歐洲戰馬要比蒙古馬高大雄壯得多,而且在耐力和速度上均優於蒙古馬,但蒙古人並未棄蒙古馬而使用歐洲馬。蒙古人徵戰四海,除了依靠機動靈活的戰術外,蒙古馬的矮小靈活,以及耐力強、適應能力強的特點,對他們也有很大幫助。這也是蒙古人不使用汗血馬的重要原因。

明清時期,各種火器的使用使得軍隊輜重增加,對馬匹載重和拖拽能力的要求也大大提高,汗血馬更無法發揮特長了。

從漢朝就已經引進的汗血寶馬,在廣闊的中原大地上繁衍了上千年,竟然逐漸絕跡,不能不說是一件讓人無法理解的事。

汗血寶馬在引進當初包括到唐代,人們尚能嚴格控制譜系,保證馬的優良品質。但戰爭、經濟、人為等因素以及我國地方馬種在數量上的絕對優勢,使原本純正的汗血馬無奈在」引種——雜交——改良——回交——消失「這樣的模式下走向沒落。加上戰馬上戰場時往往都要閹割才能使用,一些良馬失去了繁殖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汗血寶馬的消亡。

這是物競天擇嗎?或許是,或許不是,畢竟有人為因素在裡面,最終留給我們的只有嘆息而已。

我們再回到漢武帝時代。

公元前110年,中郎將韓不害奉命率使團出使大宛。當他們出敦煌、過樓蘭、穿大漠,終於在半年後抵達萬裡之遙的大宛都城後,求馬不成卻反遭殺害。隨後,李廣利四年內兩徵大宛,屠輪臺、滅鬱成、圍大宛。滅掉一個國家、殺了兩個國王、犧牲了數萬軍士,終於降服大宛,得到汗血寶馬數十匹及其他馬匹數千匹。

透過歷史的鏡頭,我們仿佛還能看到漢武帝得到汗血寶馬後高興地一氣呵成《天馬歌》:

太一貢兮天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zhě]。

騁容與兮跇[yì ]萬裡,今安匹兮龍為友。

自然,漢武帝永遠不會想不到汗血寶馬的這一天。

(註:跇——超越之意。)

相關焦點

  • 汗血寶馬在古代中國的消失之謎
    馳騁奔跑起來很容易的就能踏過萬裡。曾在天上與龍為友,如今卻安心在人間為馬。《天馬歌》歌詠了汗血寶馬的珍貴無比。得到一匹汗血寶馬為啥會使漢武帝如此高興?這要從漢武帝的祖上漢高祖劉邦說起。到了漢武帝時代,漢武帝見到純種的汗血寶馬之後,就動了向西域各國求馬的心思,沒想到,一場戰爭的序幕由此拉開了。起初,漢武帝用的求馬方式是:派遣出上百餘人的使團,帶著一具用純金製作的黃金馬前去西域的大宛國首府貳師城(今土庫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後,大宛國王也許是愛馬心切,也許是從軍事方面考慮(因為在西域用兵以騎兵為主,而良馬是騎兵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肯以大宛馬換漢朝的金馬。
  • 汗血寶馬體形纖細,速度極快,為啥我國古代武將不願騎汗血馬?
    汗血寶馬體形纖細,速度極快,為啥我國古代武將不願騎汗血馬?(王建安 攝影)山東省臨淄市博物館收藏的來自臨淄西漢齊故城的汗血寶馬紋瓦當。臨淄齊國故城,位於今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是國務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周末讀史】「汗血寶馬」與中國的歷史情緣
    中國對「汗血馬」的最早記錄是在2100年前的西漢,漢初白登之戰時,漢高祖劉邦率30萬大軍被匈奴騎兵所困,兇悍勇猛的匈奴騎兵給漢高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而當時,汗血寶馬正是匈奴騎兵的重要坐騎。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2年)秋,有個名叫「暴利長」的敦煌囚徒,在當地捕得一匹汗血寶馬獻給漢武帝。漢武帝得到此馬後,欣喜若狂,稱其為"天馬"。
  • 漢武帝墓挖出80具馬骨,DNA鑑定之後,專家:疑似汗血寶馬
    大家對汗血寶馬有沒有什麼印象呢?它最早出現在我們中國是在西漢時期,汗血寶馬產自於土庫曼斯坦,本名叫做阿哈爾捷金馬,如今存在世上的 汗血寶馬並不多了,大概只有3000匹左右,咱們中國最多幾十匹。而正式引入中國,還是在西漢漢武帝時期,當時為了爭奪漢血寶馬,西漢朝廷和西域的大宛國發生過兩次戰爭,後來有了汗血寶馬的加盟,西漢的騎兵戰鬥力才變得格外的強大。而到了元朝之後,汗血寶馬卻淡出了歷史舞臺了。在現代的考古工作當中,陝西考古隊卻在漢武帝的陵墓中發現了疑似汗血寶馬的馬骨,為此一度也是非常的震撼考古界。
  • 中國唯一留存的「汗血寶馬」,身高不超1.5米,專家認為很真實
    武俠小說中,行走江湖的俠客義士,必定少不了寶馬美人相伴,有種名為汗血寶馬的良駒更是世人皆知。現如今,汗血寶馬只生活於中亞一帶,也就是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我國曾在漢武帝時期大量引進這一馬種,可惜,現在留存於中國的汗血寶馬只有一匹了。
  • 汗血馬曾是匈奴騎兵坐騎 漢武帝為其攻打大宛(圖)
    日前,在世界汗血馬協會特別大會暨中國馬文化節活動中,我國接受了土庫曼斯坦贈送的汗血寶馬。這也是中土建交以來,土方第三次將汗血馬作為國禮贈送給中方。此馬有「天馬」美譽,一直深受世界各國喜愛。其千年傳奇的故事至今依然流傳不衰。  汗血寶馬目前在全世界只有約2000匹。此馬產於土庫曼斯坦科佩特山脈和卡拉庫姆沙漠間的阿哈爾綠洲,是經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馬種之一。
  • 你們不給我馬匹,我就滅了你們,漢武帝口中的汗血寶馬哪裡去了?
    比如說唐朝的時候,唐太宗李世民就有著六匹寶馬,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喜愛。而且在著名的作品《射鵰英雄傳》裡面,也曾出現過汗血寶馬的身影。而最為著名的就是漢武帝為了馬而發動的戰爭,漢武帝是一個愛馬如痴的人,因為當年和大宛交換馬匹這件事情不成功,一怒之下居然降伏了大宛。
  • 土庫曼人視為國寶,漢武帝為其遠徵西域,汗血寶馬究竟長啥樣?
    汗血馬學名阿哈爾捷金馬,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獨特的馬種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400年。在悠久漫長的歷史中,被冠以不同的名字, 詩人和歷史學家記載了這種馬輸一千年的歷史,讚美了它的優雅、力量、耐力和美麗。
  • 被稱為汗血寶馬的阿哈爾捷金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馬種之一
    世界上大約有300多個馬種,其中最著名的3個品系是汗血馬、純血馬和阿拉伯馬。被稱為「汗血寶馬」的阿哈爾捷金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馬種之一。當今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純血馬,都有阿哈爾捷金馬的基因。它的原產地在土庫曼斯坦。
  • 為什麼一千多年前武帝最愛的汗血寶馬突然在中國消失了呢?
    其中,汗血馬是最純正的馬種。阿拉伯馬和英國馬都有汗血馬的血液和基因。汗血馬從古至今繁衍生息,從未斷過血脈。而且,與其他馬相比,最明顯的優點是:跑得很快,耐力長。據史料記載,正宗的汗血寶馬即使在視覺的影響下,白天一天也能跑1000英裡,晚上也能跑800英裡,而最快的馬也只能跑200公裡左右。
  • 新疆遊記之二十九 汗血寶馬 夢回西域
    可我的表弟小剛,早早就到賓館接我們,說帶我們去看汗血寶馬,真的給了我一個驚喜。 (阿哈爾捷金-汗血馬展示基地)前文提過,我們在賽裡木湖畔,見到了伊犁馬。西漢時,漢武帝剛得到伊犁馬時,稱其為天馬,及至得到更好的大宛汗血寶馬後,把伊犁馬改稱為「西極馬」把天馬的桂冠讓給了汗血寶馬。傳說中汗血寶馬日行千裡,出汗如血,故名之為汗血寶馬。
  • 汗血寶馬,絲綢之路上的那一抹飛紅
    從漢代到到唐代,它頻繁地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見證中華和中亞各國交流的歷史。它是馬匹中的美男子,體形高挑,四肢修長,頭細頸高,皮薄毛細,是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的原型。它就是聞名千古的汗血寶馬。世上的馬匹雖多,卻沒有哪一種能像汗血寶馬一樣讓中國人魂牽夢縈兩千多年。它為何會有如此奇特的名字?
  • 絲路密碼 引發戰爭的不只有美女,還有「汗血寶馬」!
    前面我們說到,漢武帝派使者去大宛國,想要用金馬換汗血寶馬。結果汗血寶馬沒換到,使者也被大宛人殺了。
  • 關羽的汗血寶馬到底是有多麼珍貴?絕對是好馬
    關羽的汗血寶馬到底有多麼珍貴?首先我們看看關羽的馬是不是汗血寶馬。可以確定關羽的「赤兔馬」就是「汗血寶馬」。現在一匹價值千萬美金,目前中國只有11匹。三國時期漢武帝肯為它發動戰爭,呂布肯為它屈尊人子。這在歷史中的三國時期真是一馬難求的,無價之寶馬良駒。
  • 越南在上千年的時間裡都屬於中國,為何在今天卻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眾所周知,我國目前擁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廣大土地,陸地領土面積位居世界第三。其實,如今許多別國領土在歷史上也曾經是中國的一部分。舉例來說,早在漢武帝時期,漢朝就在如今朝鮮半島的中北部設置了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郡,這是我國古代國力強盛的表現,也證明了我國自古以來就對朝鮮半島產生著影響。同樣是在漢武帝時期,漢朝軍隊消滅南越國後在今天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中北部設置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 中國傳統習俗「舞獅子」由來:漢朝進入中原,竟然與汗血寶馬有關
    那麼舞獅子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呢?相傳漢朝時期,中原的馬匹非常瘦小,個頭小還跑的不快。而西域盛產一種馬,這種馬的耐力和速度都十分驚人,不但能日行千裡,更會從肩膀附近位置流出像血一樣的汗液,被稱為「汗血寶馬」。漢武帝特別想要汗血寶馬。
  • 汗血馬與伊犁馬的故事
    其中汗血馬是最純的馬種,阿拉伯馬和英國馬都有汗血馬的血統和基因。  「汗血馬」是一種古老的世界名馬,因其奔跑時脖頸部位流出的汗中有紅色物質,鮮紅似血,因此我國史書中如此稱之。  我國馬史專家認為,汗血馬其實就是現在還奔跑在土庫曼斯坦的阿哈爾捷金馬。
  • 將軍最想得到的一動物,此人打了兩仗才從國外引進,如今都棄用了
    汗血寶馬是古代一種馬匹,由於它的奔跑速度極快,所以對騎兵有著很大的加成。很多古代軍人做夢都想獲得一匹汗血寶馬,其實汗血寶馬並不是產於中國,而是由漢武帝從外地引進的。從外觀上來看,汗血寶馬跟普通的馬匹區別較大,因為它的皮比較薄,筋肉與血脈全部都若隱若現,同時汗血寶馬的汗腺比較發達,又大多是棗紅色,它們流起汗來就像是流血一般,於是這種馬被中國人取名為汗血寶馬。漢武帝第一次見到汗血寶馬是在公元前112年,當時有一個敦煌人供奉了一匹寶馬,漢武帝初見就十分心動,作為一個崇尚武力的君王,他完全明白一頭汗血寶馬對騎兵意味著什麼。
  • 同是中國古代名馬,汗血寶馬與蒙古馬之間,到底有何不同?
    而在中國歷史上,馬匹主要用作兩個方面:其一是用於小規模部隊的襲擾或者突破,這種作戰環境要求馬匹具有極高的爆發力和速度,最具有代表性的即為哈爾捷金馬(即汗血寶馬);而第二種則是用於大規模的遠徵以及運輸糧草,這種作戰環境要求馬匹擁有充足的耐力和持久力,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成吉思汗時期從草原上培育出來的蒙古馬。
  • 在這裡遇見一群世界名馬,汗血寶馬只能排第四!
    後來,漢武帝非常高興,因為一個敦煌的遊客收到了一匹珍貴的小馬,並把它送給了他。漢武帝為了加強漢軍的騎兵力量,去了漠北,當他看到寶馬時,欣喜若狂。他唱道,「太多的貢品,在那匹強壯的馬下面,覆蓋著紅色的汗水,泛著赭色的泡沫。我願意和千裡之外的人做朋友,現在我很高興和龍做朋友。」這輛被漢武帝視為珍寶的「天馬」,就是傳說中的「汗血寶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