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小小的面,始於清朝, 興於當代, 其歷史悠久, 是貴陽市家喻戶曉的特色小吃之一.。腸旺面的麵條勁道足, 彈性好, 久拉不斷之韌性是其小吃盛名的原因之一, 任你隊排得再長,面也只能一碗一碗地煮,這樣才能確保它的獨特個性「脆而不生」
位於甲秀樓附近的這家南門口腸旺面,曾上過湖南衛視著名綜藝節目《天天向上》,向全國各地的朋友展示了專屬於貴陽的獨特美食,即便夜闌更深,也有人為了一碗麵登門而至。軟綿的大腸+嫩滑的血旺,再淋上特製的紅油,完全符合了貴陽人"紅、重、香"的口味特點
▷人均:10元
▷地址:下護國路153號(近電力大樓)
開在曹狀元街的一家蠅頭小店,但這一開,就是十多年
米粉質地柔韌,富有彈性,水煮不糊湯,幹炒不易斷,米粉,是中國南方地區非常流行的美食,包括貴州
農家粉在粉的表面加了豬肉丁,還蓋了厚厚的西紅柿醬,仔細一看,西紅柿醬有一種很沙的感覺,攪拌的時候,醬會連同著辣椒粘在米粉的每一個角落,一口下去,回味無窮
小滿牛肉在貴陽已經開了說多年了,是貴陽人很喜歡去吃的一家粉麵店
清湯牛肉粉的肉片瘦而不柴,嚼起來很筋道,清湯保證了牛肉湯原汁原味,吃一口粉,再喝上一口湯,瞬間覺得整個腸道都被牛肉味填充了
紅燒牛肉粉的肉丁被燉得很軟,感覺稍微用力一抿肉丁就會垮掉
貴陽人在吃粉面的時候,還喜歡加一些泡菜,所以貴陽幾乎所有的粉麵店裡都會用大罈子,泡上一壇泡菜,來店裡吃粉的客人,會自己杳上一小碗,就著粉吃
這是一家開了32年的老字號麵館,在貴陽也是小有名氣。麵條是用土雞蛋和麵粉混在一起做的鹼水面,在和面時,加入適當的鹼水,這樣的麵條吃起來爽口彈牙,很有韌性,也很有味道,幾乎每個貴陽人家裡都會備著一把鹼水面
整碗麵條看起來比較清透,但是湯麵上還冒著厚厚的油星子,一口湯喝下去,感覺有著濃濃的豬油味,就像小時候餓了,外婆煮的那碗麵條
▼
絲戀紅酸湯絲娃娃
絲娃娃是一種貴陽街頭最常見的小吃,只有提到貴州小吃,貴州人都會天然而然的想到絲娃娃。良多人聽到絲娃娃都會把它跟剛誕生的嬰兒接洽起來,然而絲娃娃卻是貨真價實的素食
絲娃娃得名是由於它猛一看頗似產房裡初生的嬰兒被裹在 襁褓 中。 襁褓是用大米烙成的薄餅,。再捲入蘿蔔絲、折耳根(魚腥草)、海帶絲、炸黃豆、糊辣椒等,吃的時候再注入酸酸辣辣的汁
在絲戀,你可以吃到正宗的酸湯絲娃娃和各種貴州特色小吃。
▼
特色紅糖甜酒湯圓
▼
玫瑰紅糖冰粉
▼
絲戀金牌鍋貼
▼
老貴陽糯米飯
▼
饞嘴雞絲粉
▼
雞肉餅
▼
招牌餈粑冰粉
▷人均:49元
▷地址:富水南路2號星力購物廣場B1層
思饗季是絲戀衍生的一個子品牌,專做地道貴州小吃,當你在絲戀苦於排隊的時候,那麼就可以選擇去絲饗季了
他家有專門的團隊回去貴州各地搜集當地的小吃,小小的紙盒,承載的是貴州人民對外地遊客的熱情
▼
戀愛豆腐果
關於「戀愛豆腐果」的來源,還有一個故事。相傳在抗日時期,貴陽自被空襲後,彭家橋附近有一對年近半百的張華豐夫婦,在菜地裡搭了數間茅屋,作為製造「烤豆腐果」場地,後這裡成了避難場所,躲警報的人往往腹中飢餓,又無法回家就餐,夫婦倆就將這幾間作坊闢成店鋪,向躲警報的人出售烤豆腐果
還有一些青年,也經常在此相聚,逐漸談起戀愛來。他們似乎忘記了空中的威脅,把張家店鋪當成談情說愛的場所,顯得更加浪漫,一時成了街談巷議的佳話。久而久之,人們常說吃烤豆腐果為吃戀愛豆腐果,張氏夫婦乾脆就把烤豆腐果改名為「戀愛豆腐果」
▼
怪嚕炒雞皮
貴陽人是很愛吃雞皮的,一份雞皮,有多種不同的吃法。燒烤攤上你可以看到雞皮,在火鍋店裡也能看到雞皮,所以,怪嚕炒雞皮也是眾多吃法中的一種
▼
絲戀炒卷皮
▼
洋芋粑
▼
炸臭豆腐
貴陽的滷味燙菜基本上都發源於人劇,是一代又一代貴陽人的美味記憶。隨著時代的變化,滷菜燙菜的形式也在發生著一些轉變,但是一鍋老滷湯確是已經不停滾煮了20多年
貴陽滷燙菜的味道,不同於酸辣湯或者串串香,更多的是一種滷汁香味融合在不同的食材當中,配合蘿蔔沾水食用,種類眾多而且開胃下飯
在貴陽的夏天,走累了,在路邊的小攤旁停下來,吃上一份沙冰,再繼續趕路,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
擺攤的是一對年輕夫婦,攤子雖然毫不起眼,但攤前卻圍滿了人。至於為什麼叫捨得沙冰,老闆告訴我們,每天用來榨沙冰的水果,都是當天早上去買的最新鮮的水果,不好的水果從來不用
榨好的沙冰,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在上面撒上黑芝麻、花生面、葡萄乾,讓沙冰的口感更加豐富,老闆真的是很捨得,榨出來的沙冰超級濃稠,可以看出水果用量很足
俗話都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在離甲秀樓不遠的這條觀水巷裡,藏著這樣一家黔菜店,地址雖然有點偏,但來這兒吃飯的人卻絡繹不絕
斑駁的紅牆,生鏽的鐵盆,院中的綠植,這些有著老貴陽味道的東西在美食的映襯下都顯得生機勃勃
在這裡吃飯更像是一種心情上的放鬆,和家人的團圓,和朋友的閒聚,吃飯的人雖多,但卻一點也不嘈雜,是鬧市中的一片清靜之處
他家菜品以黔菜中的民俗菜為主,這類菜系具有極大廣泛性和兼容性,是現在黔菜中大家最為熟悉的一類。其代表菜有:宮爆系列、 泡椒系列、酸辣系列等
貴州有句話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竄竄」,所以,來貴州一定要喝一碗正宗的酸湯再走。帶著家傳的「凱裡酸湯」,亮歡寨的創始人吳,不僅在貴州開了多家分店,還通過央視《舌尖3》將「凱裡酸湯」推向了世界
正宗的凱裡苗家酸湯以大米、玉米等食材味原材料,置於老罈子裡自然發酵而成,這樣的酸湯,從入鍋的第一口,到最後一口,口感上都沒有任何差別
除了酸湯魚,他們家還有許多地道的貴州美食。貴州人的夏天,喜歡來上一碗涼拌米豆腐,不管是星級酒店,還是路邊小攤都可以看到它
榕江卷粉。在貴州的黔東南地區,其特殊的潮溼氣候條件下用糧食以特殊的儲存方式,稻子脫殼磨麵做米粉的方式延續著傳統做法,米粉米皮吃法獨特,有地域特色。米皮裡卷上肉沫等佐料,再淋上辣椒油和酸湯,這樣的卷粉吃起來內容豐富,酸爽開胃
▼
小米扣
▼
亮歡飯
南明河,被譽為「貴陽的母親河」,每到這個季節,河岸兩旁樹木蔥鬱,來往的行人腳步都慢了下來,河濱兩岸,是鬧市的清靜之處
開在河濱的這家茶館,古色古香,沒有濃重的商業氣息,更像是古代時候趕路累了,在林中發現的一戶人家,在這裡歇息片刻
蔥鬱的大樹,清涼的河水,在這河邊的小院子裡與三五好友喝喝茶,下下棋,讓生活節奏慢一點,何不是一大快事。在這裡,你依然可以享用到地地道道的黔菜
一桌盛宴,將黔菜的「辣、麻、酸」揮發得淋漓盡致
豬腳湯。關於它,在貴州有一個不成文的風俗,就是沒出嫁的女孩不能吃豬蹄叉子的部分,老人們都會說以後會找不到好人家。但熬好的豬蹄晶瑩剔透,軟糯可口,誰會在意那個「傳說」呢?
炸蝦片,貴陽人最愛的一道下酒菜,小時候就盼著家裡來客人,看著一個個硬幣大小的蝦片,在沸騰的油鍋裡「膨脹」起來
一進店裡,就會看到每個餐桌上方都熱氣騰騰,來這裡吃牛肉的人真的很多。因為他家選用的是關嶺黃牛
關嶺黃牛有著進兩千年的養殖歷史,關嶺的地理環境是以草坡和草山為主,所以關嶺黃牛都以散養為主,由於品種和養殖關係,使得牛油和胺基酸就比較多比較高
燙熟的牛肉,吃起來鮮嫩無比。加了各種菌類一起去熬煮的湯,滋味濃鬱,健康養生
在貴州關嶺那邊,正宗的辣椒吃法應該是胡辣椒+薄荷葉+豆腐乳。(請忽略我做的盜版辣椒)
老闆是土生土長的黔東南侗族人,帶著家鄉的特色來到了貴陽。即便是深夜,吃燒烤的人依然擠滿了院子。店裡不僅某些食材是侗家美味,就連蘸料也是侗家秘制蘸料
烤芒粑,這是你一定沒有吃到過的侗家美味。用芒粑來蘸著印子吃,是老闆獨創的吃法
烤五花,一定是選擇最好的三線五花,還要帶著豬皮。老闆說,豬皮要挨著邊邊烤,這樣烤出來的豬皮糯糯的
烤好的五花肉沾上秘制醬料,用生菜攤著著,再放一點秘制饞嘴花生,把他們都裹在一起,一大口咬下去,這樣才能感受到吃肉的樂趣
▷人均:56元
▷地址:護國路A、B、C棟商往樓負2層5號
這是一家讓貴陽人排隊排得「pao煩」也必須要吃的網紅麻辣燙,從開業到現在,一直都排著大長隊
據說,麻辣燙起源於長江之濱,最初的時候,是船工和縴夫創造了麻辣燙的吃法。從四川宜賓到三峽內的巫山,這一帶由於水流湍急,縴夫自然是少不了的風景,他們在拉縴之餘,在江邊拾上幾塊石頭,支起瓦罐,舀幾瓢江水,擼上把乾柴生火,在罐裡加入蔬菜,沒有蔬菜就就地取材,拔些野菜,放入海椒、花椒等調料,涮燙食之,吃後滋味美不可言,既可果腹,又可驅寒、祛溼
老闆為了讓更多人吃到他家的麻辣燙,還將營業時間延長至凌晨12點,每個季度會推出不一樣的新品,所以無論你是第一次來,還是第100次來,這家店總能帶給你不一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