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浪:《奪冠》裡演母親郎平,我給自己打100分

2020-09-26 新京報

電影《奪冠》中,白浪飾演青年郎平,戲份主要集中在電影前半段,上世紀80年代,郎平和中國女排的姑娘們在賽場上頑強拼搏,開啟了中國女排的黃金時代。作為演員,在美國從事金融工作,之前沒有任何表演經驗的白浪,似乎不是最優人選,但作為郎平的女兒,沒有人比身高1.89米,有著十年排球運動員生涯的白浪,更適合出演這個角色。

《奪冠》劇照

今年年初,為配合《奪冠》宣傳白浪從美國請假回中國,跑路演、接受採訪,這一切都與她的日常生活沒有任何交集,不過「可以看到媽媽當運動員時的樣子,還是件很奇妙的事情」。雖然是第一次演電影,但導演陳可辛對她的表演褒獎有加,「比我用過的拿過獎的演員演得都好」。

演郎平前,沒和母親有過多溝通

2019年的一天,白浪下班回到舊金山家中後,接到陳可辛導演的邀約,請她在電影《奪冠》中飾演青年郎平。她回絕了,因為演戲對她來說完全是個陌生領域。陳可辛沒有放棄,但白浪再次回絕。最後實在不好意思,二人進行了視頻連線,陳可辛說,你是青年郎平的其中一個人選,我們先準備一下看你可不可以,於是派了一個表演老師,從北京飛到舊金山,和白浪一起做準備和訓練。

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劇照

對於出演這個角色,白浪其實並沒有和母親郎平有過太多溝通,「我媽很忙,那時她正在準備奧運會入選賽」。就連電影開拍,郎平都沒看過劇本。出演年輕時的母親,白浪是忐忑的,因為她對於母親上世紀80年代的那段經歷並不了解。最初為這個角色做準備時,她看了很多當時的比賽、紀錄片,還看了1981年的一部講述中國女排運動員的電影《沙鷗》,隨著了解的深入,「演青年郎平成了我的一個新目標」。

體型上,因為上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的姑娘們都很苗條,於是白浪開始了瘋狂的減肥模式,堅持運動,拒絕高熱量食品,四周之內減重30斤。而她最終能夠拿到這個角色,並不只是因為她是郎平的女兒。最後一周,表演老師和白浪一起對戲,然後將素材拿給導演看,導演拍板,白浪才進組。

站上領獎臺那刻,眼淚瞬間掉落

生活中,白浪只見過郎平作為母親和教練的樣子。但因為拍這部電影,她第一次見到年輕時母親的樣子,在錄像裡觀察她的每一個面部表情,和隊員交流的狀態,「感覺是件很奇妙的事情」。拍攝過程中,白浪也會向母親請教當年訓練、比賽中的細節,有次她發微信問,打球時隊員叫你什麼,母親回了一個字:郎。

電影《奪冠》中,白浪(中)飾演自己的母親郎平。

1981年世界盃決賽中日大戰,是白浪印象最深的一場戲,拍了八天,最後一天拍郎平的經典斜線扣球動作,那天拍的時間最長,白浪累得不行,不自覺地哭了起來,「我當時想,我就是演一部電影,媽媽那時候更不容易,一換位思考,覺得自己什麼都可以做到」。中國女排奪冠,白浪站在領獎臺上,國歌奏響,她再次流淚,「那個眼淚是真實的」。在此之前,白浪和其他女排隊員一直在漳州基地拍攝單兵防守的戲份,站在領獎臺上那一刻,就像是走過媽媽的路,切身感受到奪冠的艱難。白浪三歲時郎平就離開女兒回到中國做女排主教練,「每年都要和她說再見,但說太多就覺得難受」。演完《奪冠》後,她對媽媽有了更深的理解。

自認沒天分,放棄職業排球生涯

陳可辛之所以選擇白浪飾演青年郎平,除了她是郎平女兒這個先天優勢外,還因為白浪自身條件——有過長達十年的排球運動員生涯,身高1.89米,比母親郎平還高出5cm。

白浪1992年出生,從小在美國長大,父親是前八一男排隊員白帆,可能是繼承了父母的優秀基因,她極具運動天賦,6歲踢足球,14歲選擇了排球運動,「其實媽媽沒有給我什麼壓力,主要是我喜歡」。後來,她成了加利福尼亞TCA隊的絕對主力,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白浪入選美國少年女排12人大名單,「我們每個暑假都會和北京隊一起打球,那也是一支職業排球隊,所以我打球還行」。

然而,白浪並沒有像母親一樣繼續在職業排球運動員的道路上走下去。她說,「因為我沒有天分,當運動員要做出選擇時,你就會知道自己行不行」。最終,她選擇和普通人一樣,做個白領。

白浪。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白浪從小喜歡讀書,「因為喜歡數學和化學」,大學考進了美國史丹福大學,學的管理科學工程專業。大學畢業後,白浪在投資銀行工作了三年,現在從事金融方面的工作。因為這次「觸電」經歷,白浪去年暑假拍戲的時候請了兩個月假,年初的宣傳期,又請了幾天假。同事聽說她拍了電影,演的還是自己的母親,都覺得好酷。

不過,白浪還是要回美國繼續工作,因為有了這次表演經歷,未來會不會再做演員,她也不知道,「當演員真的挺難的,很累,但是這個角色非常有意思,不知道以後有沒有這麼有意思的角色了」。

【新鮮問答】

新京報:出演青年郎平對你來說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白浪:最大的挑戰就是要相信我自己。每天慢慢練,看自己的表演,看回放,信心就是從自己來的。

新京報:媽媽看過你的表演嗎?有什麼評價?

白浪:她肯定沒有看到過現場表演,因為如果媽媽在,我肯定進入不了年輕郎平的角色,我就會回到白浪,回到女兒的角色。

新京報:你給自己的表演打幾分?

白浪:100分,我已經盡最大的努力了,也不能再重拍了。

新京報:郎平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從小在這種光環下長大,會有壓力嗎?

白浪:我沒有什麼壓力,如果你了解我媽媽的話,她不會給我壓力,工作的事和我們說得特別少。

新京報記者 滕朝

人物攝影 郭延冰

編輯 吳冬妮 校對 張彥君

相關焦點

  • 白浪:《奪冠》裡演母親郎平,我給自己打100分
    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劇照對於出演這個角色,白浪其實並沒有和母親郎平有過太多溝通,「我媽很忙,那時她正在準備奧運會入選賽」。就連電影開拍,郎平都沒看過劇本。出演年輕時的母親,白浪是忐忑的,因為她對於母親上世紀80年代的那段經歷並不了解。
  • 《奪冠》白浪:「我不會演戲,但演媽媽郎平,我給自己打100分」
    《奪冠》很燃!4分鐘的感情戲,鞏俐一條過,驚嘆於「鞏皇」的演技同時,但萬萬沒想到,片子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卻是兩個非專業演員出身的女排姑娘。也許正是她們的非專業,才讓人感到格外真。一個是朱婷,另外一個則是白浪,郎平的親生女兒。劇中的朱婷飾演她自己,與鞏俐飾演的郎平,上演的師徒情誼,可謂本色出演。
  • 演郎平就是演自己,白浪為了演母親暴瘦30斤
    《奪冠》裡曾有這樣一個鏡頭,回中國參加完隊友葬禮的郎平給女兒打電話:浪浪,媽媽下周可能回不去美國了。——在電影《奪冠》中飾演青年郎平,但她回絕了,演戲對她來說完全是個陌生領域,自己更沒有把握演好年輕時的母親。
  • 郎平女兒白浪首次觸電,出演奪冠減重30斤,被群演誤認成郎平
    白浪表示,剛開始情緒很複雜,覺得演母親(郎平)很有意思很酷,但是對自己演戲沒有信心,因為演郎平還是得有一些責任。白浪剛開始最不適應的是演完一條後進導演棚去看回放,直言看自己在屏幕上就覺得很奇怪,有人在拍自己的動作也覺得很奇怪。
  • 《奪冠》上映,白浪演郎平獲認可,她讀懂了母親,更懂了女排精神
    其中在電影中出演郎平年輕時的演員更是受到了大家的熱切關注,都覺得她將郎平年輕時的樣子演得惟妙惟肖。對此,或許有人也會說,郎平的女兒來扮演母親年輕時候的樣子,即使不用多訓練在家庭的薰陶下就演得像,那不是很正常的。然而事實上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 白浪首登大熒幕,為演《奪冠》暴瘦30斤,網友:和郎平一模一樣
    郎平的女兒白浪進組拍攝期間,郎平正在統籌女排奧運入選賽。因為母親工作的繁忙,白浪每天只能和母親電話聯繫,兩人也一直沒有見面。回到現場的白浪看見母親,非常驚喜,兩人同造型同框的樣子,也讓網友開玩笑稱:「白浪郎平傻傻分不清楚」。
  • 白浪演哭奪冠劇組,陳可辛4連贊白浪演技,她是青年郎平第1人選
    9月25日,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正式上映。該片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隊員主演。目前,《奪冠》僅上映一天就突破1億票房,片方也於今日發布白浪特輯,她在電影中飾演青年郎平。白浪問道:"還有誰,比我更合適?"
  • 白浪就是白浪,絕不只是郎平的女兒
    白浪就是白浪,絕不只是郎平的女兒。在近期熱映的《奪冠》中,白浪飾演了自己的母親郎平。和我們講起學排球的經歷,她的眼神特別亮:「一開始學排球,我就挺喜歡的,一上來打得也挺好,可以這樣說,挺協調的,我之前也做別的運動,也有這種運動的技巧。」後來,她在一些俱樂部裡打過球,隊友對她很欣賞。
  • 為演好母親郎平,白浪月減重30斤,母親盛讚你就是我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則是青年郎平角色扮演者白浪,而白浪也正是郎平的女兒。身高189公分的她完美繼承母親的排球運動基因,14歲就開始練習打排球。在史丹福大學讀書期間,還是加利福尼亞排球隊的主力選手。不過在演戲方面,白浪還是第一次。為了呈現出完美的熒幕形象和臺詞表現,白浪在短短一個多月系統學習了表演和臺詞,同時更是減重30斤來完美貼合青年郎平的形象。
  • 郎平女兒白浪首次觸電,出演奪冠減重30斤,被群眾演員誤認成郎平
    由陳可辛執導的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已於9月25日在全國上映,影片由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等主演,以郎平為線索,講述兩代中國女排的頑強生長與奮鬥史。日前,青年郎平的扮演者白浪接受貓眼電影專訪,分享了她首次觸電以及出演母親運動員時期的感受。
  • 郎平28歲女兒白浪:演技不輸鞏俐黃渤,多次拒演《奪冠》有苦衷
    那時白浪就已經知道自己不會成為職業運動員了,「運動員很清楚自己的天賦夠不夠、打得好不好。媽媽說我不是專業隊員,打得放鬆開心就好。,當時已經第二次執教中國女排的郎平,周末打「飛的」去舊金山參加了女兒的畢業典禮,前夫白帆也在。
  • 《奪冠》郎平飾演者白浪竟然是郎平女兒?美國長大會打排球
    《奪冠》中年青時候的郎平飾演者白浪竟然是郎平的女兒,難怪兩人長得那麼像,女兒演繹年青時候的媽媽,好浪漫的事,母女兩個好優秀!讓郎平女兒白浪飾演青年郎平,這恐怕無可爭辯。而白浪一直在美國讀書,眼神裡沒有被應試教育擠壓的焦慮感,自信又活潑。女兒演媽媽年輕時候,沒有比這個更好的選擇。
  • 《奪冠》背後:郎平女兒白浪為飾演青年郎平半個月減重30斤
    「第二館」訓練室裡,青年郎平舉著100公斤重的槓鈴艱難下蹲,流著汗,直直地朝鏡頭望了一眼,相信熟悉郎平的球迷們看到這一幕都會感嘆:這不就是郎平嗎!但事實上,白浪起初並不自信,甚至還三次拒絕過陳可辛導演。工作忙沒時間、從未接觸過表演,這些都是表層原因。對白浪來說,飾演青年時的郎平、詮釋自己的媽媽,心理壓力太大了。為了說服白浪,劇組曾多次找到白浪並飛往美國一再勸說。
  • 《奪冠》上映後,白浪青年郎平被誇一模一樣,網友:她媽就是郎平
    在官方發布的宣傳短片裡,白浪更是直言:「還有誰比我更適合演郎平但是剛翻完白浪的資料就紛紛敗下陣來,這世上會有比女兒還像本人的人嗎?是的,這應該是奪冠中最大的彩蛋,在剛開始的時候,青年郎平的角色一度選不下來。
  • 《奪冠》選角驚豔全國 白浪神還原母親「鐵榔頭」
    球員郎平扮演者白浪直面前方,發出擲地有聲的自信豪言。從相貌到體態,從專業球技到精神傳承,的確沒有人比白浪更合適重現「鐵榔頭」的風華正茂,導演陳可辛斬釘截鐵:「(演球員郎平)非她莫屬。」出演《奪冠》之前,白浪表演經驗為零,接演之後,她在半個月內減重30斤,每天都會給劇組發送視頻匯報表演學習進度。編劇張冀透露:「看到視頻裡的浪浪,陳可辛導演和我都哭了。」
  • 《奪冠》背後的故事:鞏俐和郎平女兒白浪再現鮮活「鐵榔頭」
    郎平,不好演。「這部電影可謂一波三折,片中幾乎所有的演員都至少拒絕過三次。」今年年初,電影《奪冠》首映時,導演陳可辛曾說過這麼一句話。為什麼?鞏俐透露其中原委--「我真的沒有信心,怕演不好。」「郎平可是全國人民的偶像,如果我演不好,就可能會成為千古罪人。」鞏俐版「郎平」:每天訓練排球,隨身攜帶筆記本記錄大半年前的預告片,鏡頭寥寥,也能讓人一窺鞏俐「連背影都會演戲」:郎平常年傷病造成的高低肩,微微含胸的慣性姿態,全都傳神復現。
  • 《奪冠》選角驚豔全國 白浪演繹母親「鐵榔頭」光輝歲月
    《奪冠》有口皆碑,80年代的全民偶像「鐵榔頭」由郎平的女兒白浪出演,更是帶給觀眾巨大驚喜。網友力贊:「陳可辛導演選角絕了,不是演是在做她自己,吹爆白浪演技!」陳可辛四連贊白浪演技 郎平探班劇組為女兒自豪「還有誰,比我更合適?」球員郎平扮演者白浪直面前方,發出擲地有聲的自信豪言。
  • 演年輕郎平的,竟是她的女兒白浪!為了演媽媽,半個月減了30斤
    在白浪心裡,郎平有著非常崇高的位置,她從小就希望了解郎平和中國女排的一些事情。對於自己曾經的輝煌,郎平很少對女兒說這些。直到拍攝這部電影,白浪才深刻感受到,幾屆中國女排究竟付出了多少,為國爭光。2019年11月14日,已經完成電影拍攝的白浪發了自己的第一條微博:「我媽媽從來沒給我講過她年輕時候的故事,感謝給我機會飾演年輕時的媽媽,我終於知道了她和她的姐妹年輕時有多苦、多棒!」
  • 郎平女兒上陣演媽,女排隊員演自己,《奪冠》裡非專業演員很靠譜
    不過《奪冠》中這群非專業演員卻有些不同,身為專業運動員的她們在扮演排球運動員這件事上,可是比專業演員還要專業。正在熱映的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中,鞏俐出演的中年郎平在得到廣泛關注的同時也頗受好評,被認為非常貼合形象,「連背影都像郎平」。這當然和鞏俐對郎平的悉心觀察以及她作為專業演員多年來積累的表演經驗分不開。
  • 郎平女兒白浪:從媽媽角度了解女排精神,為拍《奪冠》減了30斤
    電影《奪冠》將郎平女兒和上世紀80年代為祖國出徵的郎平聯在一起。片中,白浪扮演青年時代的郎平。作為郎平的女兒,白浪的這份感觸和感動無疑體驗得更加深刻。電影公映之前,白浪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拍攝電影,讓她第一次開始從郎平的角度,了解什麼是女排精神。「媽媽是我的偶像。」在白浪的心裡,郎平有著非常崇高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