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行駛在宛山湖西路上,看到宛山湖東岸宛山上有一座石塔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好奇心起,就順著大成路,按照雲慶寺的路標指示,一路找了過來。
宛山塔是七層六面塔,明朝的富二代顧大棟所建,取名「報親塔」。
為什麼叫報親塔呢?傳說顧大棟買了數千隻黑碗,碗裡放了菜油和燈草,點燃後放入宛山南面的湖中。月黑之夜,大棟站在山頂之上,觀賞湖面萬盞燈火飄悠遊弋,清風過處,碗與碗輕輕磕碰,發出「叮噹「之聲,宛若仙樂。人們因此把原為「馬鞍山」的山名改為「宛山」,把山前的湖蕩喚作「宛山蕩」。
因顧大棟無度揮霍,顧家財產被耗去大半,大棟擔心父親顧輿清回家追究,於是以造塔為藉口搪塞虧空,並給石塔取名為「報親塔」,以此取悅父親。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