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今天上午開幕,應勇市長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報告。
△應勇作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結尾處,應勇提到了16個字:
//
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狠抓落實,善作善成
//
2019年來,我們上海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上海全市生產總值預計增長6%以上
一年來,上海全市經濟社會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進中固穩的發展態勢。
上海全市生產總值預計增長6%以上。新增就業崗位58.9萬個。新能源產業產值增長15%,網際網路業務收入增長30%以上。
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2%和9.3%,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連續8年快於城鎮居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PM2.5年平均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
「三項新的重大戰略任務」全力實施
●2019年,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設立。新片區新設企業4025家,籤約重點項目168個、總投資821.9億元。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順利落地,受理205家企業上市申請,70家企業成功上市,籌資額達到824億元。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全面實施,啟動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實現長三角醫保門診費用直接結算全覆蓋。
第二屆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比首屆增長23%
2019年,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圓滿成功。貫徹「越辦越好」的總要求,以一流的城市環境、一流的服務保障確保進口博覽會規模更大、質量更優、創新更強、層次更高、成效更好。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711.3億美元,比首屆增長23%。
工業投資連續21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2019年,「六穩」工作紮實推進。工業投資增長11.3%左右、連續21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開工建設軌道交通機場聯絡線、崇明線、S3公路、沿江通道浦東段等重大項目,建成周家嘴路越江隧道等重要基礎設施。
「五個中心」功能全面提升
2019年,上海持牌金融機構新增54家,金融市場交易總額1933萬億元、增長17.5%。
2019年,上海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14.5%,口岸貿易總額繼續位居世界城市首位。浦東國際機場衛星廳投入使用,上海港貨櫃吞吐量達到4330.3萬標準箱、連續10年世界第一。
過去一年,上海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超強超短雷射、轉化醫學設施等大科學設施建成運營,海底科學觀測網、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
「四大品牌」建設加快推進
2019年,上海制定了實施服務業擴大開放、高質量發展等政策措施,培育發展先進位造業集群,創建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
過去一年,上海還率先開展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即買即退」試點,支持首店經濟、夜間經濟、海派特色小店、老字號品牌發展。率先基本建成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成功舉辦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第二十二屆國際電影節、第三十屆旅遊節等重要節展,開工建設大歌劇院、國際馬術中心,建成程十髮美術館、上音歌劇院等文化設施。創建中國郵輪旅遊發展示範區,黃浦江遊覽遊客年接待量突破500萬人次。
新建養老床位7202張,新開辦託育機構231個
2019年,上海加快建設社區嵌入式養老設施,實現綜合為老服務中心街鎮全覆蓋,新增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83家和助餐場所217個。新建養老床位7202張,改建認知障礙照護床位1485張,改造農村薄弱養老機構89家。長期護理保險服務惠及49.3萬老年人。
上海新開辦託育機構有231個、幼兒園37所。進一步加強了小學生校內課後服務,開設小學生愛心暑託班556個。
再「消滅」55.3萬平方米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裡
過去一年,上海完成55.3萬平方米、2.9萬戶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裡以下房屋改造,完成1184萬平方米舊住房綜合改造、104萬平方米裡弄房屋修繕保護,新增供應各類保障性住房6.3萬套。新建和轉化租賃房源10.1萬套,新增代理經租房源12.8萬套。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一城一策常態長效機制,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完成9萬戶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改造
2019年,上海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推動1.28萬戶農民相對集中居住,完成涉及7萬戶的村莊改造和9萬戶的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改造。完成村莊布局規劃編制,建成9個鄉村振興示範村。
市級醫院44項檢驗檢查結果實現互聯互通互認
2019年,上海制定實施健康上海行動計劃,實現市級醫院44項檢驗檢查結果互聯互通互認。
上海建成市民體育公園一期,新建改建健身步道112條、市民多功能運動場76片、益智健身苑點345個。
完成56個交通堵點改造 120.5公裡架空線入地
●過去一年,上海完成120.5公裡架空線入地及合杆整治,93.4%的街鎮實現無違建創建。
●完成56個交通擁堵節點改造,實現258條公交線路到站信息實時預報。
●完成黃浦江45公裡岸線的景觀燈光提升改造。
居民區垃圾分類達標率升至90%
2019年,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上海著力實施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基本形成垃圾全程分類收運體系,大力推進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居民區分類達標率從15%提高到90%,全市平均每天分出的可回收物增長431.8%、溼垃圾增長88.8%、幹垃圾減少17.5%、有害垃圾增長504.1%,垃圾填埋比例從41.4%下降到20%。
應勇表示,垃圾分類推進快、成效大,靠的是全市動員、全民參與,要為全市人民點讚,向全市人民致敬!
1434個住宅小區完成雨汙混接改造
●2019年,上海完成3851臺燃油燃氣鍋爐低氮改造,繼續推進貨櫃海鐵聯運,實施輕型汽車國六b排放標準。
●推進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四期工程建設,完成白龍港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和1434個住宅小區雨汙混接改造,劣V類水體佔比從18%下降到7.8%。
●新建林地11.3萬畝、綠地1321公頃、城市綠道210.1公裡、立體綠化40.6萬平方米。
力推108項措施優化營商環境
2019年,實施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改革108項措施,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等改革,試點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企業辦事環節和時間進一步壓減,企業註銷時間縮短三分之一以上,助力我國營商環境國際排名從46位進一步提升到31位。
「一網通辦」線上辦事651萬件
2019年,「一網通辦」總門戶接入事項達到2261個,線上辦事651萬件。「雙減半」「雙一百」年度任務超額完成,審批事項提交材料和辦理時限分別平均減少52.9%和59.8%,全市通辦事項和業務流程再造事項分別新增177個和105個。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實現全覆蓋。
2020年,我們上海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上海今年全市生產總值預計增長6%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上海要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綜合各方面因素,建議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全面推進「三大任務」,精心辦好「一大平臺」
2020年,加快推進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進一步發揮自貿試驗區的引領帶動作用;
推動科創板持續發展,深入實施「浦江之光」行動,支持和鼓勵更多科創企業上市;
全面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大力推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
加快打造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精心辦好第三屆進口博覽會。
啟動建設浦東國際機場四期
基本建成綜合經濟實力雄厚、產業能級高、集聚輻射能力強的國際經濟中心。
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
基本建成在全球貿易投資網絡中具有樞紐作用的國際貿易中心。
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啟動建設浦東國際機場四期工程,基本建成國際貨櫃樞紐港和亞太航空樞紐港。
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
加快組建國家實驗室,建成並開放軟X射線、活細胞成像平臺等大科學設施,全面啟動張江科學城第二輪82個項目建設,加快形成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基礎框架。全面實施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上海方案」,加快形成一批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功能型研發轉化平臺。推進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提升紫竹、楊浦、漕河涇、嘉定、臨港、松江G60科創走廊等區域創新發展能級。
加快建設國際人才高地,完善「居轉戶」等政策
上海將深入實施人才高峰等引領性人才工程,完善居住證轉戶籍等人才引進政策,加快形成更具競爭力的人才集聚制度。加快形成更為順暢的人才流動機制。
應勇表示,人才是第一資源,要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擁抱人才,以宜業宜居的環境留住人才,以前景廣闊的發展舞臺成就人才,使上海始終成為各類人才近悅遠來、追夢圓夢的熱土,始終保持澎湃不竭的發展動力和創造活力!
啟動建設浦東綜合交通樞紐 建成67公裡軌交線
啟動建設浦東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建設機場聯絡線、崇明線、14號線等172公裡軌道交通線,建成10號線二期、15號線、18號線部分區段共67公裡軌道交通線。
開工建設S4公路擴建等工程,加快建設S3公路、沿江通道、北橫通道、滬通鐵路上海段等重要基礎設施。
推進北外灘綜合改造工程。實現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的公共空間基本貫通開放。
年內建成「雙千兆寬帶」城市
上海將提升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能級,推進5G網絡市域全覆蓋,建成有線無線雙千兆寬帶城市。完善「城市大腦」架構,基本建成貫穿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大數據資源平臺。
改造50個交通擁堵節點 11條道路積水點
要加快推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持續推進街鎮無違建創建。完成100公裡架空線入地及合杆整治,實施50個交通擁堵節點、11條道路積水點改造。
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加快推進垃圾收運和再生資源回收「兩網融合」,推動垃圾分類越做越好。
新增就業崗位50萬個,
新增綜合為老服務中心50家
應勇說,要大力推動更高質量就業。新增就業崗位50萬個。完成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00萬人次。
完善居家養老服務供給,新增綜合為老服務中心50家、助餐場所200個、養老床位7000張,改建認知障礙照護床位2000張。
堅持「房住不炒」 上海今年將新增6萬套保障房
上海將堅持留改拆並舉,完成55萬平方米、2.8萬戶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裡以下房屋改造,新增供應各類保障房6萬套。
引導支持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新建和轉化租賃房源10萬套,新增代理經租房源8萬套。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著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今年將開設小學生愛心暑託班600個
加強託幼一體化建設,新增普惠性託育點50個。深化中小學招生考試、質量評價等改革,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進一步規範教育培訓機構發展。開設小學生愛心暑託班600個。實施健康上海行動。
做實做優以家庭醫生為基礎的社區衛生服務,支持區級醫院創建區域性醫療中心。深化檢驗檢查結果互聯互通互認,簡化就醫付費流程,進一步為群眾減輕就醫負擔、改善就醫體驗。
年內完成28個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
完成28個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完成涉及6萬戶的村莊改造和3.5萬戶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改造。創建17個綠色田園示範基地,建設10萬畝水稻綠色生產基地。加快培育農業經理人、青年農場主等新型職業農民。
積極籌辦2021年世俱杯
加快建設世博文化公園等公共文化設施。做深做精黃浦江遊覽、建築可閱讀、看大戲遊上海等文旅服務,加快建設影視、演藝、電競、藝術品等文創產業集聚區。
加快推進徐家匯體育公園、浦東專業足球場建設,新建改建健身步道100條、市民多功能運動場80片、益智健身苑點500個,進一步開放學校體育場館。
積極籌辦2021年國際足聯俱樂部世界盃。
新建城市綠道200公裡 新建綠地1200公頃
上海將加快建設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四期、吳淞江工程新川沙河段、竹園汙水處理廠四期等工程,完成1900個住宅小區雨汙混接改造,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擴展綠色生態空間。
大力推進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新建林地7萬畝。新建綠地1200公頃、城市綠道200公裡、立體綠化40萬平方米。
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持續壓縮企業辦事審批環節和時間
要落實營商環境建設實施方案。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探索「一企一證」「一業一證」,深入推進商事登記制度、資質資格管理等改革,持續放寬市場準入。
聚焦企業辦事的難點、堵點、痛點,在辦理建築許可、跨境貿易、納稅等方面推出更多針對性舉措,持續壓縮審批環節和時間。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持續減輕企業負擔。加強企業服務和投資促進體系建設,切實做到「有呼必應、無事不擾」。
今年將新增全市通辦事項100個
健全公共數據標準和共享交換機制,對部門核發的材料和能夠提供電子證照的,一律免予提交相關紙質材料。
健全公共數據分級分類開放制度,深化金融、交通、健康、文旅等領域數據開放應用。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深化業務流程革命性再造。推進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業務流程系統性重構,強化審批服務事項整合,進一步壓環節、減時間,加快實現業務流程的優化、簡化和網際網路化。
加快政務服務線上線下融合,新接入公共服務事項500個。新增全市通辦事項100個。
政府帶頭過「緊日子」
應勇指出,政府要帶頭過「緊日子」。各部門一般性財政支出一律壓減10%以上,部門預備經費全部取消。確保社保、醫保、教育等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減,確保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增強城市發展後勁的支出只增不減。
在政府工作報告的結尾,應勇說,各位代表,新的一年,任務艱巨而繁重,責任重大而光榮。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上海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狠抓落實,善作善成,加快建設「五個中心」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的貢獻!
▎來源:東方網
原標題:《在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的結尾處,應勇提到了16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