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精準醫療被納入中國「十三五」規劃, 健康中國升級至「國家戰略」,精準醫療則呈現出多點開花的局面。目前我國精準治療可以應用在分子診斷、基因測序、細胞治療、醫療機器人和抗體藥物,這些都可以作為精準醫療的一個子領域。
然而,精準醫療的概念已經落地了四五年,在精準醫療理念之下,中國醫療的明天是什麼?這個問題一直在醫療學術界中不斷被探討。此外,如何用當下的眼光去評判一個新的技術對臨床有何種意義?每一個新出現的臨床創新如何落地?這是在由高瓴、Mayo Clinic、惠每醫療集團聯合主辦的「高瓴HCare全球健康產業峰會 & Mayo Clinic 中國醫療峰會」8月6日的分論壇《下一代醫療之個性化醫療》的出發點,經過嘉賓們的討論及分享的學術觀點,我們離這個目標跨進了一步。
立於學術至高點,匯聚中外頂級名家一直是Mayo Clinic中國醫療峰會以的一大特點,作為本次峰會的開場對話,大會特邀了來自多學科的五位國外專家討論個性化醫療的尖端話題,他們是主持人北醫三院黨委書記、藥學專家金昌曉先生、Mayo Clinic 癌症基因檢測及治療專家 Dr. Samadder、Mayo Clinic 教育專家Dr. Cabrera、Mayo Clinic 血液及女性腫瘤專家 Dr. Perez、中國腫瘤內科專家周生餘醫生及中國婦科腫瘤專家吳令英醫生。本次論壇的主題—下一代醫療之個性化醫療是一個創新及令人期待的話題,在討論之前,很多專家通過大會學術報告分享了自己的學術觀點和成就。Dr.Samadder在演講中提到,Mayo的 RIGHT 10K項目,對1萬名患者進行藥物基因排序,並將藥物基因組學(PGx)檢測組套數據先行放入病歷,通過藥物-基因對預警,達到避免藥物不良反應、藥效最大化、選擇有應答的患者等臨床目的。Dr.Samadder表示,目前這個10k項目的實驗部分已經完成了,還有許多的分析需要繼續,不同的基因組合會表現的非常敏感或會非常不敏感,也有患者對華法林表現的非常敏感或非常不敏感,最後通過免疫療法來對他們進行治療。Dr.Cabrera 在演講中提到,醫生要保持領先必須不斷地學習,但醫生的工作又是十分繁忙的,沒有更多的時間來不斷學習,並保持領先。醫療人員需要平衡這樣的關係。作為一個職業的醫生,需要不斷提升技能,同時也需要正視差距。而對於培訓機構來講,需要對醫生提供培訓和幹預,來彌補這些差距。以前是通過演講和書面培訓,如今Mayo Clinic有了各種線上學習方式,還有AI、AR(增強現實)教學方式,Mayo Clinic還建立了能力和技能評估體系,還可以以病人滿意度為指標進行評估。Dr.Perez在演講中提到,乳腺癌的發病率雖然較高,但死亡率較低。這可能意味著,對於新確診乳腺癌的患者來說,了解這個事實會讓她們的心理壓力比肺癌、胃癌患者更低。然而,不管是胰腺癌還是其他的一些癌症,都很難評估壓力和癌症本身之間的相關性。「但是,我們仍然堅持給他們做患者教育,這樣不僅能提高病人滿意度,還能提高患者的依從率,這對他們有很好的益處。因此對患者進行教育成為我們團隊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吳令英主任在演講中提到婦科腫瘤的靶向及免疫治療近年來有了比較快的發展。整個婦科腫瘤治療靶向治療在這幾年突飛猛進,幾年前化療是主要治療手段,雖然一直有創新藥物治療方式,但是都不太理想。但是這兩年的創新藥研究為很多婦科疾病患者帶來了福音,而且卵巢癌的一些治療都可以得到醫保報銷。周生餘表示,現在對於靶向藥和免疫治療藥物,其臨床研究的模式也得到了一個非常大的改變,很早的甚至一個預期擴展的研究就可以導致一個新藥的臨床應用,相關部門也給予了很大支持,結合專家們對於腫瘤領域的創新突破,也會加快很多治療創新藥物的爆發。
今天的醫學正在以無可比擬的速度向前發展,無論從醫療手段,還是創新藥、創新器械都在不斷突破。與此同時,這些新的技術、藥品和器械也面臨著機遇和挑戰。那麼如何如何縮短醫學技術與醫療現況的距離,讓新的醫學技術更快地應用於臨床為患者服務呢,在今天直播的首場高峰對話中,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提出了源自工作一線的建議。吳令英表示,「現在很多病人,同樣的疾病,用藥也完全一樣,但是症狀卻不盡相同。我認為腫瘤它肯定存在一種異常,怎麼去挖掘這個異常,就像現在有靶向治療可以更好發揮療效,還有新的免疫治療等新型治療方式,這些都是有待將來運用在臨床上的研究。」如今,腫瘤的發病率也是越來越高。Dr.Perez認為,針對不同的患者要實施個性化的治療,同時也要開展多學科合作,讓不同領域的醫生能夠進行充分討論,最終為患者達到最好的結果。在個體化腫瘤病人的管理方面,周生餘認為,一定要做好精準診斷和檢測,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學,並採取多學科協作;在臨床研究方面,現在創新藥物比過去的研發時間縮短了很多,所以對於常見病多發病要更加慎重其臨床使用;對於腫瘤內科大夫而言,從一線治療領域一定要遵循最基本的治療指南, 事實上,在美國也有這種個體化的治療方式。Dr.Samadder表示,診斷都必須需做到精準。比如像BRCA突變,需要整個家族成員能夠做腸鏡檢查,才可以更好的識別和預防。此外,Mayo Clinic對其10萬名病人進行了癌症基因測序。這10萬人當中如果有人患了癌症,就可以回到他的病例當中來了解他的藥物基因排序,把他的基因檢測組進行比對,就能夠了解為什麼病情會有這樣的發展。目前,細胞免疫治療在消化道腫瘤方面的臨床試驗新成果不斷。Dr. Perez表示, 對於實體瘤病人,她會把這免疫細胞跟分子結合,通過激發其免疫系統,來達到治療的目的。
《下一代醫療之個性化醫療》的高峰對話吹響了Mayo Clinic中國醫療峰會和高瓴HCare全球健康產業峰會的第一場號角,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還有更多精彩內容等待發現。
因為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如果不想錯過藥聞社的文章,記得讀完點一下「在看」,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