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不斷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自覺運用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繼2月20日,以「麥田守望意象的延展與回歸」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之後,3月12日,虹橋小學再次在厚德廳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本次活動依然邀請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學高級教師姚莉老師做客指導,講述心理健康專業知識,分享心理健康暖心故事,為大家帶來了一場「潤化心靈」的盛宴。
活動由學校教務中心王曉峰主任主持。王主任指出,經過與姚老師的多次溝通之後,學校明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方向。在今後的工作中,將從「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學生心理健康扶助」三個方面,紮實推進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將心理教育落到實處。
回到基本,了解真實的自己和他人,姚老師為我們做了題為《回到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她從心理學層面,對多動、自閉和兒童精神障礙等名詞進行了專業解釋,判斷一個孩子是否存在這些問題,不能盲目與片面,更不能隨意給予病理性的定論。老師們對這些敏感的心理問題,有了全新的認識。講座中,姚老師以生動的案例分析層層遞進,幫助老師們打開關注心理健康的視角。她以「餅乾」的故事喻愛,與老師們互動交流,引發共鳴,從不同的角度解讀主線故事,重拾被我們忽略的片段。老師們豁然開朗,明白了對學生的了解不能拘泥於「你聽到的」和「你看到的」。姚老師又結合孩子「搗亂」的案例,把一個孩子身上的問題擬人化,提出了很多問題,如「『搗亂』多大了?『搗亂』是如何進入你的生活的?」等等,與孩子討論這個問題,增強孩子對它的控制力,從根本上理解孩子,融入孩子。
隨後,老師們兩兩面對面,分享自己近期最得意的事情,一個人講述,另一個人傾聽。3分鐘的時間內,老師們充分活動,有了傾訴的欲望,交流更有實效。姚老師希望大家能體會到「光是認真聽,就可以帶來陪伴的感覺」。在與學生溝通時亦是如此,要認真傾聽,讓學生放鬆心情,袒露心聲,這樣才能真正走入學生的內心,了解學生的心理,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講座後,王主任作了總結,希望老師們把所學的心理健康知識運用到生活和工作中,讓心理更健康,讓生活更快樂。
將近一個半小時的講座,老師們全程參與,積極互動,了解了更多的心理學知識,學會了如何與學生更好的溝通。活動結束後,大家紛紛表示,要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做一個兒童心靈的「麥田守望者」,為構建七彩校園注入新的活力!(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