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敦煌莫高窟深居大漠,歷經千年風霜,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對於臺灣民眾而言,敦煌是一個響亮但卻遙遠的名字。
何出此言?小編想起了三個多月前的那場與敦煌的「約會」!只不過,在臺灣——2016年底,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與敦煌研究院、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絲路拾珍——敦煌文化藝術展走進臺灣高校巡展」,將敦煌文化帶到臺灣,走進高校,開啟了一場古老文明與年輕學子的對話。小編有幸跟團全程見證,感慨良多,不吐不快。
「絲路拾珍——敦煌文化藝術展走進臺灣高校巡展」是兩岸恢復往來30年後,以敦煌文化為主題的展覽首次走進臺灣高校,其歷經臺北、屏東、臺中三地近兩個月的展程,也創下了兩岸文化活動在大學校園巡展的紀錄。
對此,臺灣中興大學中文系主任林仁昱感慨地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敦煌。絲路拾珍(展覽)恰似打開了一扇門,不必遠去西北就能近距離觀摩敦煌。」林仁昱從碩士階段就開始研究敦煌佛曲歌贊,直到拿下博士學位。他說,「我的老師、老師的老師都是以畢生精力投身敦煌學研究的學者。我們非常希望敦煌學研究能在臺灣發展壯大、代代傳承」。
屏東大學展場外景
反彈琵琶、千手千眼觀音、西域商隊……一幅幅珍貴的敦煌壁畫鮮活地出現在觀眾面前,引起陣陣驚嘆。為了讓臺灣觀眾更為全面認知敦煌文化,策展團隊精心選擇製作了由123件展品組成的40餘幅大型石窟平面壁畫和2座佛像複製品,分絲路漫漫、莊嚴佛宮、敦煌萬象和沙漠瑰寶四部分。其中——
絲路漫漫呈現敦煌與臺灣的相對地理位置與敦煌歷史;
莊嚴佛宮則用敦煌石窟最具代表性的數十幅壁畫展現佛教文化以及中西方交流的歷史景象;
敦煌萬象介紹壁畫所折射的各時代世俗生活風貌,包括婚嫁禮儀、五行八作、天文曆法、度量衡等;
沙漠瑰寶則集中展示壁畫製作工藝和古人生活畫面。
此外,為配合臺灣大學生觀展偏好,展覽還專門設置在臺灣高校非常流行的「打卡」環節,兩個動漫版敦煌頭像吸引眾多同學前來打卡,轉發給同學親朋,可謂風靡一時;製作介紹敦煌今貌、巖彩顏料製作流程以及觀賞方法的影片並在展場循環播放;設置展品二維碼,觀眾掃描後,手機即以文字、圖片、動漫等形式更深入介紹展品,等等。
展場內景一角
頗受歡迎的「打卡」,風靡校園
「用兩個小時講一千年,一小時就要講五百年」,在屏東大學敦煌講堂開講式上,主持人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陳春霖風趣地說。
「敦煌講堂」是這次巡展的一大亮點。小編了解到,主辦方開設敦煌講堂的初衷本是豐富展覽形式,讓觀眾們在看一場經典展覽的同時,也可聽一聽原汁原味的敦煌人講敦煌。為此,主辦方在三場展覽開幕式後均開設敦煌講堂,邀請敦煌研究院重量級專家分別作題為「千年敦煌」「圖像的歷史」「共同守望人類的敦煌」主題講座,沒想到信息發布後,敦煌講堂反而成了電話諮詢度超高的一個版塊,每場講堂都是聽眾爆滿,主持人往往在主持完開講式後發現地板上都坐滿人,自己已經不容易走出教室了。
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開講
認真記錄,一絲不苟
臺灣中興大學中文系研一女生李思潔專門在展覽開幕前一小時就來到展廳,「趁著人少的時候仔細欣賞,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飛天圖。聽說過飛天美,但親眼看到飛天圖柔美線條的流動性,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敦煌藝術。」她說,今後如果系裡老師開敦煌學的課程,她一定會去選修。
觀眾李女士告訴小編:「文化應該向下紮根,臺灣年輕人應該從中華文化中去認識自己的成長背景以及未來所系。因此,敦煌文化展走進臺灣高校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因為喜歡敦煌文化,高雄的杜小姐專程趕去屏東大學看展,結果被展覽深深吸引,兩周展期內竟然四次赴屏東看展,每次都要與工作人員深入探討。今年3月22日,淡江大學展覽開幕,杜小姐又專程從高雄趕來到臺北看展,展場工作人員鄧安琪告訴小編:「當看到那熟悉的身影出現在眼前時,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從高雄追到屏東再到臺北,杜小姐當之無愧成為巡展的鐵桿粉絲。
左一為展覽「鐵粉」——高雄杜小姐
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陳春霖表示,展出的效果和受歡迎程度超出自己的想像。在臺北,不僅學生,附近民眾也是一次又一次前往參觀,探討敦煌知識、藝術,連細枝末節也不放過;在南部的屏東大學,原定周末兩天休展,但在師生、市民的強烈要求下,主辦方又加展兩天,以滿足觀眾的熱情追逐。
別看我年紀小,我也愛敦煌
別開生面的課堂,聽美麗故事
今年3月22日,距2016年巡展結束僅三月有餘,「絲路拾珍——敦煌文化藝術展」2017年度走進臺灣高校巡展就已在臺北淡江大學拉開帷幕。開幕式上,淡江大學敦煌舞蹈社的三位同學表演自編舞蹈「星空」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致敬,校方亦主動表示,該校有關專業將把課堂搬到展場,現場教學,迄今已經有藝術系等三個班次200餘人到展場上課。而巡展下一站佛光大學教務部門亦霸氣表示:展覽期間,將有計劃組織各系利用正課一天時間到展場參觀學習,屆時,當天原計劃課程暫停,參觀學習計入課時。
如臨其境的舞蹈,訴敦煌夢想
曾在臺南藝術大學訪學一年的敦煌研究院副院長趙聲良開講
小編了解到,接下來巡展還將在佛光大學和高雄正修科技大學持續展出至6月14日,敦煌研究院副院長羅華慶、敦煌研究所所長蘇伯民等兩位位敦煌專家將分別在上述兩校開辦敦煌講堂。
這將是怎樣的一場文化盛宴呢?小編充滿欣喜和期待。
本文系獨家原創,任何媒介轉載須註明來自微信號「統戰新語(tongzhanxinyu)」,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點擊下列標題,查看精彩內容
什麼幹部能到中央機關掛職鍛鍊一年?
八位民主黨派中央主席將率隊「大調研」!
新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定調,回答您關心問題!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都有誰?他們來了!
中介組織和社會組織從業人員:我們的貼心人!
自由職業人員:好不容易,終於找到你……
四分鐘動畫看懂新媒體從業人員統戰工作
行走在路上的「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
格局:非凡統戰一年間……
統戰幹部請擼起袖子,孫春蘭告訴你怎麼幹!
2017年統戰工作定調!孫春蘭帶你劃重點!
孫春蘭三問「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再深化」!
習近平談的「民主監督」,你看懂了麼?
協商座談,習近平和黨外人士一年見幾次面?
統戰工作條例是怎樣煉成的?
領導小組:新聞稿裡一小段,統戰工作一大步
孫春蘭的「光彩事業」三問
高校統戰?且聽孫春蘭講解此中門道
民主黨派為什麼是「八」個?
民主黨派不是在野黨、反對黨 是參政黨!
「政黨協商」六問六答
關注!藏傳佛教活佛查詢系統內容全了!
哪些部門要配備黨外幹部
徵稿動員令
開門搞統戰,新語大家辦。歡迎各路達人踴躍投稿,統戰時評、學習感悟、人物新風、典故新知、詩詞漫畫……小編的要求就12個字——聚焦統戰、文風清新、正向引領。
投稿請發至tongzhanxinyu@sina.com,並附個人基本情況。
您的新語,我們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