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豔】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敦煌!

2021-02-13 統戰新語

古老的敦煌莫高窟深居大漠,歷經千年風霜,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對於臺灣民眾而言,敦煌是一個響亮但卻遙遠的名字。

何出此言?小編想起了三個多月前的那場與敦煌的「約會」!只不過,在臺灣——2016年底,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與敦煌研究院、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絲路拾珍——敦煌文化藝術展走進臺灣高校巡展」,將敦煌文化帶到臺灣,走進高校,開啟了一場古老文明與年輕學子的對話。小編有幸跟團全程見證,感慨良多,不吐不快。

「絲路拾珍——敦煌文化藝術展走進臺灣高校巡展」是兩岸恢復往來30年後,以敦煌文化為主題的展覽首次走進臺灣高校,其歷經臺北、屏東、臺中三地近兩個月的展程,也創下了兩岸文化活動在大學校園巡展的紀錄。

對此,臺灣中興大學中文系主任林仁昱感慨地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敦煌。絲路拾珍(展覽)恰似打開了一扇門,不必遠去西北就能近距離觀摩敦煌。」林仁昱從碩士階段就開始研究敦煌佛曲歌贊,直到拿下博士學位。他說,「我的老師、老師的老師都是以畢生精力投身敦煌學研究的學者。我們非常希望敦煌學研究能在臺灣發展壯大、代代傳承」。

屏東大學展場外景

反彈琵琶、千手千眼觀音、西域商隊……一幅幅珍貴的敦煌壁畫鮮活地出現在觀眾面前,引起陣陣驚嘆。為了讓臺灣觀眾更為全面認知敦煌文化,策展團隊精心選擇製作了由123件展品組成的40餘幅大型石窟平面壁畫和2座佛像複製品,分絲路漫漫、莊嚴佛宮、敦煌萬象和沙漠瑰寶四部分。其中——

絲路漫漫呈現敦煌與臺灣的相對地理位置與敦煌歷史;

莊嚴佛宮則用敦煌石窟最具代表性的數十幅壁畫展現佛教文化以及中西方交流的歷史景象;

敦煌萬象介紹壁畫所折射的各時代世俗生活風貌,包括婚嫁禮儀、五行八作、天文曆法、度量衡等;

沙漠瑰寶則集中展示壁畫製作工藝和古人生活畫面。

此外,為配合臺灣大學生觀展偏好,展覽還專門設置在臺灣高校非常流行的「打卡」環節,兩個動漫版敦煌頭像吸引眾多同學前來打卡,轉發給同學親朋,可謂風靡一時;製作介紹敦煌今貌、巖彩顏料製作流程以及觀賞方法的影片並在展場循環播放;設置展品二維碼,觀眾掃描後,手機即以文字、圖片、動漫等形式更深入介紹展品,等等。

展場內景一角

頗受歡迎的「打卡」,風靡校園

「用兩個小時講一千年,一小時就要講五百年」,在屏東大學敦煌講堂開講式上,主持人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陳春霖風趣地說。

 「敦煌講堂」是這次巡展的一大亮點。小編了解到,主辦方開設敦煌講堂的初衷本是豐富展覽形式,讓觀眾們在看一場經典展覽的同時,也可聽一聽原汁原味的敦煌人講敦煌。為此,主辦方在三場展覽開幕式後均開設敦煌講堂,邀請敦煌研究院重量級專家分別作題為「千年敦煌」「圖像的歷史」「共同守望人類的敦煌」主題講座,沒想到信息發布後,敦煌講堂反而成了電話諮詢度超高的一個版塊,每場講堂都是聽眾爆滿,主持人往往在主持完開講式後發現地板上都坐滿人,自己已經不容易走出教室了。

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開講

認真記錄,一絲不苟

臺灣中興大學中文系研一女生李思潔專門在展覽開幕前一小時就來到展廳,「趁著人少的時候仔細欣賞,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飛天圖。聽說過飛天美,但親眼看到飛天圖柔美線條的流動性,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敦煌藝術。」她說,今後如果系裡老師開敦煌學的課程,她一定會去選修。

觀眾李女士告訴小編:「文化應該向下紮根,臺灣年輕人應該從中華文化中去認識自己的成長背景以及未來所系。因此,敦煌文化展走進臺灣高校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因為喜歡敦煌文化,高雄的杜小姐專程趕去屏東大學看展,結果被展覽深深吸引,兩周展期內竟然四次赴屏東看展,每次都要與工作人員深入探討。今年3月22日,淡江大學展覽開幕,杜小姐又專程從高雄趕來到臺北看展,展場工作人員鄧安琪告訴小編:「當看到那熟悉的身影出現在眼前時,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從高雄追到屏東再到臺北,杜小姐當之無愧成為巡展的鐵桿粉絲。

左一為展覽「鐵粉」——高雄杜小姐

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陳春霖表示,展出的效果和受歡迎程度超出自己的想像。在臺北,不僅學生,附近民眾也是一次又一次前往參觀,探討敦煌知識、藝術,連細枝末節也不放過;在南部的屏東大學,原定周末兩天休展,但在師生、市民的強烈要求下,主辦方又加展兩天,以滿足觀眾的熱情追逐。

別看我年紀小,我也愛敦煌

別開生面的課堂,聽美麗故事

今年3月22日,距2016年巡展結束僅三月有餘,「絲路拾珍——敦煌文化藝術展」2017年度走進臺灣高校巡展就已在臺北淡江大學拉開帷幕。開幕式上,淡江大學敦煌舞蹈社的三位同學表演自編舞蹈「星空」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致敬,校方亦主動表示,該校有關專業將把課堂搬到展場,現場教學,迄今已經有藝術系等三個班次200餘人到展場上課。而巡展下一站佛光大學教務部門亦霸氣表示:展覽期間,將有計劃組織各系利用正課一天時間到展場參觀學習,屆時,當天原計劃課程暫停,參觀學習計入課時。

如臨其境的舞蹈,訴敦煌夢想

曾在臺南藝術大學訪學一年的敦煌研究院副院長趙聲良開講

小編了解到,接下來巡展還將在佛光大學和高雄正修科技大學持續展出至6月14日,敦煌研究院副院長羅華慶、敦煌研究所所長蘇伯民等兩位位敦煌專家將分別在上述兩校開辦敦煌講堂。

這將是怎樣的一場文化盛宴呢?小編充滿欣喜和期待。


本文系獨家原創,任何媒介轉載須註明來自微信號「統戰新語(tongzhanxinyu)」,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點擊下列標題,查看精彩內容

什麼幹部能到中央機關掛職鍛鍊一年?

八位民主黨派中央主席將率隊「大調研」!

新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定調,回答您關心問題!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都有誰?他們來了!

中介組織和社會組織從業人員:我們的貼心人!

自由職業人員:好不容易,終於找到你……

四分鐘動畫看懂新媒體從業人員統戰工作

行走在路上的「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

格局:非凡統戰一年間……

統戰幹部請擼起袖子,孫春蘭告訴你怎麼幹!

2017年統戰工作定調!孫春蘭帶你劃重點!

孫春蘭三問「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再深化」!

習近平談的「民主監督」,你看懂了麼?

協商座談,習近平和黨外人士一年見幾次面?

統戰工作條例是怎樣煉成的?

領導小組:新聞稿裡一小段,統戰工作一大步

孫春蘭的「光彩事業」三問

高校統戰?且聽孫春蘭講解此中門道

民主黨派為什麼是「八」個?

民主黨派不是在野黨、反對黨 是參政黨!

「政黨協商」六問六答

關注!藏傳佛教活佛查詢系統內容全了!

哪些部門要配備黨外幹部

 徵稿動員令

      開門搞統戰,新語大家辦。歡迎各路達人踴躍投稿,統戰時評、學習感悟、人物新風、典故新知、詩詞漫畫……小編的要求就12個字——聚焦統戰、文風清新、正向引領。

  投稿請發至tongzhanxinyu@sina.com,並附個人基本情況。

  您的新語,我們的家園。

相關焦點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吉力馬札羅
    「吉力馬札羅是一座海拔19710英尺的長年積雪的高山,據說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廟殿。
  • 讀書體會: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圍城,有時固若金湯,有時形同虛設
    #圍城#01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圍城固若金湯時,他在堅守自己的本真,抗婚遠行,放蕩不羈,維繫著心中的圍城;形同虛設時,他也早已被世俗融入,打情罵俏,追逐新鮮,放飛自我。是堅守?還是突破?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只不過是衝出了一座無邊的圍城後又進入了另一座新的圍城。周而復始,未曾間斷,看似無可奈何,卻又存乎一心。既然圍城永不可脫,那新的有時總比舊的好,也許這就是圍城之外的希望和未來。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我們也有一個共同的夢,雪景夢。在這個大雪紛飛的季節,看到白雪我們都很驚喜,因為白色給人純潔,乾淨的氣息。無數描寫雪的詩句都是我們熱愛,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 腳下有路,心中有光《很高興認識你》每個人心中的「最美星空」
    直到有一次,安久參加了朋友的星空攝影展,從此迷上了星空攝影,於是乾脆辭職做了一名星空攝影師。從此,這個瘦瘦小小的姑娘,扛著幾十斤重的攝影素材,跑去了很多人跡罕至的地方——北極、愛爾蘭、特內裡費島、加納利群島、紐西蘭瓦納卡湖、希臘米洛斯島...她在惡劣的環境中追月亮,拍星星,看銀河,宛如一個「糙漢子」。
  • 腳下有路,心中有光 《很高興認識你》追尋每個人心中的「最美星空」
    安久說:「當我看到星空的時候,就感覺那些生活中的瑣碎都微不足道,能夠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和無限的希望。」   攝影:麻楚杭   本期節目的第一站安久就將帶著周迅、阿雅和李沁去往敦煌茫茫戈壁中的無界。這是一座海市蜃樓主題的雕塑,由是清華美院董書兵教授創作。其創作靈感來自於莫高窟、榆林窟的唐代《經變畫》。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挪威的森林
    事實上,三個本版的「挪威的森林」都和挪威本身都沒有太大關係,但他們又都是一個受一個的影響而誕生的。列儂唱了一個憂傷的撩妹的故事,而有了吉他伴奏的輕搖滾樂——《挪威的森林》;喜歡披頭四和列儂的村上春樹因為聽了這首歌曲而產生靈感,創作出了深受眾多青年男女喜歡的愛情小說;伍佰在後來被問起為什麼創作《挪威的森林》的時候,也說自己非常喜歡村上春樹的這本小說,由此受啟發,寫出了這首歌曲。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個人英雄主義
    一來兒子最近學校放假,一年級的課程也不是很多,讓他打發打發時間,二來我們兩口子個子都不是很高,讓兒子打打籃球拔苗助長一下。沒想到兒子還很喜歡,加上小男孩本就好動,玩了幾次就喜歡上了,一有時間就拉著我和他去打籃球。 一天,兒子問我:爸爸,你為什麼喜歡籃球啊?我又不靠譜的對他說:兒子,因為有一部動畫片叫《灌籃高手》啊!兒子瞪大了眼睛,吵著要看。
  • 趙季平、金兆均、胡宏偉、張宏光、陳川……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
    信息,從這裡觸達民歌圈 一首歌,讓一座城市聞名於世;一首歌,讓無數聽者魂牽夢縈;一首歌,無論過去了多少年,每當響起總讓人的內心充滿了遐想。這首歌,便是《康定情歌》。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可可西裡
    只是,踏上這片土地之後,我發現這些美好的形容詞背後都有著與之對應的一種描繪,那就是荒涼、未知和危險。  在半個月前,為了儘可能全面地了解可可西裡巡山隊的情況,按照計劃好的路線,我們先後前往不凍泉保護站、索南達傑保護站、五道梁保護站、沱沱河保護站採訪。路程一站比一站遠,海拔一站比一站高,呼吸聲也是一站比一站沉重。車子總是要在路上顛簸許久才能到達目的地。幾個保護站並不難找。
  • 每個人心中都有搖滾魂 最終演出風格決定!
    每個人心中都有搖滾魂 最終演出風格決定!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大漠孤煙、長河落日
    現在,有這樣一個機會:讓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全程為你講解每一個洞窟、每一張壁畫背後精彩的故事;走進因對於古代藝術、歷史等方面的內容有很高研究價值,所以不對普通遊客開放的特窟,聽莫高窟專業研究院為你解開它們神秘的面紗;在地仗層繪製敦煌壁畫,親眼看到、摸到敦煌千年壁畫的真實載體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韋小寶
    大王叫我來巡山,聽聽三刀侃大山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個家國宏大敘事用語,相比「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更氣勢如虹,也殘酷如血。您比如在皇家眼裡,假小桂子韋小寶殺一兩個真小桂子不算什麼大事。為放長線釣大魚,放了小狼找老狼,皇帝交待小寶不妨當著刺客的面殺幾個侍衛,也算計中之選。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周華健」
    文|丫丫01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想起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周華健的歌。對於我來說,這首歌便是《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想起我》。大學的時候,我曾喜歡一個男生。尋找那已失蹤的彩虹,抓住瞬間失蹤的流星」為人父母,恨不得把全天下最好的都給自己的寶貝。身處困境時,一首《風雨無阻》給你無限力量:「不願讓你看見我的傷處,是曾經無悔的風雨無阻。擁有夠不夠多,夢的夠不夠好。可以追求,不認輸。」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山」——攀登者劉萍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
    杜甫就有著名的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當我們在登高挑戰生命極限的過程中,感受到個人的人格魅力和頑強意志。珠穆朗瑪峰作為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不僅是每一個登山人的最終目標,更是許多人心中的聖地,是難以逾越的存在。攀登珠峰有多難?就像你從世界之巔下來,每一步,都是用生命作賭注。埃德蒙.希拉蕊,這位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登山家說過:「攀登山峰本身就是人類對大自然徵服的過程。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挪威森林」
    2011年,一座大雪壓頂的小木屋和一個享受滑雪的獨行俠。圖/Jonas Bendiksen/Magnum這個全世界最宜居國家,擁有的美好不僅是峽灣和極光,也不僅是易卜生和蒙克,更是全民熱愛自然的生活方式,是平等的價值觀。
  • 行覓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塊「綠豆糕」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塊「綠豆糕」我承認,徒步金沙江是情懷使然。而徒步越久,那「情懷」越濃。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烏託邦|《末路天堂》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烏託邦吧,那裡有快樂有金錢有幸福有名利,有所有能夠想像到的一切。可這一切現實嗎?就像買彩票,能夠中大獎一夜暴富的到底有幾個?大部分人都是失望而歸,但依然有無數後來者前僕後繼。人總是相信好運氣會在下一個路口等著自己,即使只有十萬分之一的可能,也抱著僥倖心理。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想去的地方,而我想去東山島!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想去的地方而我想去東山島!圖 | 微博@曾熙捷_有人心中的東山島是一塊風動石吸引四方遊客的傳奇海島圖 | 高衛星有人心中的東山島是如詩如畫的靜謐古鎮圖 | 小兵從軍有人心中的東山島是如詩如畫、山水秀麗的世外桃源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自己的日月,正如每個人都有一個香格裡拉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香格裡拉,正如每個人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日月。當現代都市的霓虹迷亂了世人的雙眼,那一片雪峰峽谷、森林鏡湖、草原牛羊卻仍然是心底的一番淨土,帶迷途的心找回最初的生活理想和至上的境界。香格裡拉在每一個熱愛旅行的人心中似乎都有特殊意義。
  • 紀錄片《敦煌》全集
    1900年,一把芨芨草捅開了這個沉睡千年的藏經洞,然而敦煌附近的官紳和士大夫們沒人對這些經書感興趣,有些官僚甚至認為這些古代寫經的書法還不如自己寫得好。即使是當時的甘肅學政葉昌熾和敦煌縣長汪宗翰這樣的讀書人,隔敦煌都很近,但由於沒有實地考察的意識,也與這次大發現失之交臂。而相比之下,匈牙利人斯坦因卻不遠萬裡,苦等數月,終於劫得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