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英語是目前世界上運用得最廣泛的語種,所以對於很多中國父母來說,從小就意識到要給孩子培養英語這門語言。
4歲男孩教英語視頻火了,寶媽坦言:沒上過輔導班,全靠這3點
央視新聞曾報導過一個有趣的小男孩,他僅僅只有4歲,但是卻能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
這個小男孩叫言言,他不僅被央視新聞點名誇讚,他教英語的視頻還在網上走紅了,而讓他紅了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語言能力很強,4歲的他不僅能夠拼寫2000多個英語單詞,還自己開了一個小課堂教英語。
很多網友看了他教英語視頻的大人們都自嘆不如,紛紛開始回憶自己4歲的時候在幹什麼。
言言從2歲開始便接觸英語,到今天腦子裡面的詞彙量已經高達2000了,而且能夠說出一口就像自己母語般流暢的英語。
很多網友看到這裡後直呼:一看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不過也令他們好奇,媽媽是如何培養出孩子這麼好的英語口語的?
沒想到媽媽竟然表示,從小到大兒子都沒有上過培訓班或者是輔導班,全靠他自己自學。
陶行知說過:自覺的行動,需要通過適當的培養才可以實現。
所以各位家長不要著急,我們都知道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讓孩子自主學習,才是關鍵。
其實言言的媽媽是將學習融入到了遊戲當中,她充分地利用了孩子大腦發育的優勢,同時引導孩子學習,這樣也讓言言認為,學英語並不是一種任務,而是一個興趣!
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言言的父母抓住了他7歲前的英語啟蒙關鍵期。
0~7歲是孩子學習語言和英語啟蒙的關鍵時期
其實0~7歲就是孩子學習語言的最好階段,尤其是在寶寶3~6歲時所儲存的語言中,而這都是大腦的布洛卡區和韋尼克區的功勞。
布洛卡區和韋尼克區掌管著寶寶的語言學習能力:布洛卡區主要是負責語言的形成與感知;而韋尼克區則負責語言的整合和理解能力。
所以在寶寶3~6歲這個期間,是孩子學習母語和另一種語言的絕佳時機,但有些父母會認為,孩子才3、4歲,中文都沒學明白,怎麼可能學懂英語呢?
其實華盛頓大學的腦科專家Kuhl教授曾經過研究,她發現:每一個孩子都是學習語言的天才,而0~7歲時孩子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因為這一時期,是大腦中掌管語言學習的「布洛卡區」異常敏感。
如果在這個時期學習第二語言,會被大腦認為是「母語」,不僅接收能夠很快,而且終生都不會遺忘,但過了7歲以後,布洛卡區的敏感度就會急速下降。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同樣在美國呆了7年的時間,但是從出生的時候去和成年之後去,掌握的英語詞彙量以及英語流利度不一樣的緣故了。
美國大腦語言學家帕特裡夏·庫爾說的一句名言一樣:「人類天生不具備說某種語言的能力,而是具備說任何一種語言的能力。」
所以說,孩子學習語言,越早開始才越好,就像張愛玲說的一樣:「英語啟蒙要趁早」。
只有在孩子3~7歲這個期間給孩子做好英語啟蒙,抓好孩子英語的興趣,那麼孩子不僅學習起來效果好,壓力也會小很多。
那麼父母要如何幫助孩子做好英語啟蒙、抓住孩子英語的興趣呢?
一、多聽英語兒歌
言言的母親平時特別喜歡給孩子聽英語兒歌,英語兒歌節奏歡快、歌詞比較簡單,可以引起孩子對英語的興趣。
經常聽還可以增強英語語感,時間長了自然英語說的標準又地道了。
讓孩子在快樂中中既能聽歌,又能學習英語,這種培養方式無疑對學習英語是很好的一種辦法。
二、多用英語交流
會說英語,最好的鍛鍊方法就是在生活中能流利地交流。言言母親會給孩子創造學習語言的環境,平時會用英文與孩子交流。
所以家長們在帶孩子的時候,可以經常用一些簡單的語句和孩子交流。這樣長時間的交流方式,可以讓孩子學習英語更輕鬆。
三、多陪寶寶讀英語繪本
言言母親表示,每天都會堅持抽出一個小時,陪伴孩子學習,做到高質量陪伴。
陪伴寶寶一起讀英語繪本,而不是作為老師的身份,而是以學生的身份和孩子一起學習,給孩子樹立榜樣。
言言母親說:「如果家長在工作之外,還在努力地學習,孩子看到後一定會備受鼓舞,他也會融入到這個狀態中去。」並且繪本中鮮明而有趣的圖片更容易吸引孩子閱讀。
我家孩子在3歲左右就看了不少英語啟蒙的繪本,其中《幼兒啟蒙學英語》,效果很不錯。
適合對3-6歲的孩子進行英語啟蒙。這套書也根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通過有趣的畫面以及日常生活英語對話,來引導孩子對於英語的有興趣。
在互動中穿插了各種英語字母、單詞以及簡單的語句。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教學才能更好的讓孩子接受,滿足這個年齡段孩子的需求。
以情景對話為主要學習內容,通過兒歌和好玩的遊戲,複習和鞏固句子和但系,孩子學習英語之外,還能提升社交能力、口語能力以及解決事情的能力。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套書可以掃碼伴讀,家長們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的口語問題。糾正語音語調,讓孩子標準正確發音,提高英語的口頭表達能力。
一套共30冊,每一冊中遊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生動有趣,更能吸引孩子的興趣。
現在只需要39.8元,平均下來每本的價格不到2塊錢,一包小零食的錢就能對孩子的英語進行很好的啟蒙,家長也更省心,一切為了孩子,沒什麼好猶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