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大地的春雷不曾預告,卻轟然來襲,萬物復甦。春雷響過,細密的雨水拂過田埂間,屬於春日的限定悄然來襲。
春筍冒尖,螺螄豐滿,香椿樹也長出了嫩芽......依時而食,總是讓人對大自然的美好饋贈充滿了期待。
春天的食物最美不過一個「鮮」字,說到嘗鮮,卻又不能不提到——春筍。
鄭板橋有詩寫道:「江南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把春筍與鰣魚相提並論,可見春筍是真的鮮美極了。
對於十五來說,春天的頭等大事就是吃春筍,一口春筍,咬住春光。鮮嫩清甜的春筍,無論是炒著吃還是熬湯,都超級好吃!
當然啦,我最愛的還是用新鮮筍做出來的油燜春筍和醃篤鮮~
油燜春筍
江南一帶的油燜春筍,最大的特色就是多油多糖,紅亮亮的顏色,看著就能勾起人十足的食慾。
而且說起來,油燜春筍的做法也很簡單,第一步,筍滾刀切塊,下油鍋炒香;第二步,加生抽提味,老抽上色,冰糖增鮮;最後,加水,蓋鍋蓋,小火微燜入味,大火收汁,再用幾粒蔥花收尾,一道誘人的油燜春筍就完成了。
鮮香的燜筍出鍋後,每根筍都裹著亮晶晶的紅燒醬汁。初嘗,是薄薄的油鹽糖汁味,再品,就是春筍的青嫩鮮甜。分明、又融合,滿滿的味鮮嫩爽口,鮮鹹而略帶甘甜,不見葷素,卻比肉還好吃。
要我說,這醬汁厚重的油燜春絕對是春日餐桌上的米飯殺手。
醃篤鮮
醃篤鮮,屬於江南地區的特色菜餚,來源於徽菜,不過現在已經是上海本幫菜中具有代表性的菜色之一。
「醃」是指醃製過的火腿,以金華火腿為上品;「篤」是指上海話用小火慢燉的意思;「鮮」是指新鮮的竹筍和鮮肉,以五花或後腿為佳。
時間最久的陳年食材與時間最短的時令食材相碰撞,碰撞出屬於它的獨特鮮美。
醃篤鮮,食材獨特,做法卻也簡單,唯一不足的可能就是耗時久點,但美味值得你等待~
鹹肉、鮮肉切塊,簡單焯水後放入砂鍋,煮上那麼一個小時;春筍剝殼,切滾刀塊,清水小煮幾分鐘去除澀味;等肉塊篤出了鹹香,就把處理好的筍塊加進去一起小火慢篤。1.5~2小時後,再可以放一些百葉結,或是想吃的其他配料,煮個10分鐘,便是一道地道醃篤鮮了。
小火慢煮的醃篤鮮,揭蓋,滿滿的香氣撲鼻而來,棕紅的鹹肉在濃白的湯汁中誘人,鮮肉則篤得欲化不化,春筍一如入鍋時的嫩白,入口清脆而鮮甜。肉的鹹香、鮮香和筍的清香交織成一種令人慾罷不能的迷人氣息。一口鮮甜,是久違了的初春味道。
其實除了上面的2種吃法,春筍直接焯下水,涼拌也很不錯,能吃到最本真的春筍清香!
李漁在《閒情偶寄》中就記載了他吃筍的經驗「素宜白水,葷用肥豬」。這樣素食春筍能品嘗出一種「人間有味是清歡」的獨特滋味。
雖說筍一年四季都有,可唯獨春筍味佳,而且有研究表明竹筍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澱粉、多粗纖維素的特點。常食竹筍,有吸附脂肪,促進腸蠕動,幫助消化,這簡直就是健身瘦身人士的最愛了。
×××
一盤春筍,一口春天
春筍,是春天的信物
把滿是春意的鮮筍吃進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