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練習素材:命運共同體

2020-12-22 高考網

  (一)命運共同體名言

  1.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

  2.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俗話)

  3.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張九齡)

  4.病毒沒有國界,環球同此涼熱。(央廣網)

  5.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禮記)

  6.計利應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于右任)

  7.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費孝通)

  8.找到同呼吸、共命運的朋友是人世間最大的幸福。(瑞士著名詩人施皮特勒)

  9.大雁之所以能夠穿越風雨、行穩致遠,關鍵在於其結伴成行,相互借力。(人民網)

  10.如果把自己孤立起來,你就會失敗;如果向世界敞開大門,就可以參與進來一起繁榮。(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裡克·索爾海姆)

  11.國與國之間,唇齒相依,相互依存,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人能獨善其身,沒有誰可以置身事外。(央廣網)

  12.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損失,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因此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就為你而鳴。(約翰·多恩)

  13.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敗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斷則傷;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王通)

  14.同一片天空,渴望同一個夢;同一個家園,蔓延同樣的感慟。生命在呼喚,把愛傳送,天下同心,命運與共。不同的面孔,同樣的脈動;不同的語言,盼望同樣的珍重。熾熱的呼吸,溫暖蒼穹,攜手並肩,命運與共。(抗疫歌曲《命運與共》)

  15.人需要朋友,國家同樣需要夥伴。當今的世界,國與國之間高度關聯,以至於一隻蝴蝶振動翅膀,都會引發十萬八千裡外的一場龍捲風。(央廣網)

  16.回顧歷史,張騫西行、鑑真東渡、鄭和遠航,這些名垂青史的文明交往佳話,無不體現海納百川的大同思想,無不折射兼濟天下的胸襟氣度,無不踐行協和萬邦的高尚信念。(人民網)

  17.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坐而論道,不是一紙宣言,而是行勝於言的中國行動,是兼濟天下的中國擔當,是中國夢與世界夢相融相通的時代進程。(人民網)

  18.在全球抗疫的歷史時刻,以共生共榮理念替代「叢林法則」,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世界終將走出黑夜,迎來曙光。(新華社)

  (二)命運共同體典例

  1.雁陣效應

  雁群在天空中飛翔,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陣或一字斜陣,並定時交換左右位置。原來,這樣飛行,後一隻大雁的羽翼,能夠藉助於前一隻大雁的羽翼所產生的空氣動力,使飛行省力,一段時間後,它們交換左右位置,目的是使另一側的羽翼也能藉助於空氣動力緩解疲勞。靠著這種團結協作精神,雁群才能凌空翱翔,完成長途遷徙。

  2.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據《唐大和上東徵傳》記載,日本國長屋王崇敬佛法,造了千件袈裟,上面都繡著一句話: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然後,再派人把這些袈裟送給唐朝的大和尚。鑑真看到後,深受感動,於是決定東渡日本弘揚佛法。一千多年後,新冠肺炎在中國武漢爆發。2020年2月,日本捐贈給湖北抗疫物資外包裝的標籤也寫了同樣一句話:「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3.道不遠人,人無異國

  新羅旅唐學者崔致遠在《雙磎寺真鑑禪師碑銘》開篇中寫道「夫道不遠人,人無異國」,意為道義相通,不會因為國家不同而產生距離。2020年2月,中國緊急籌備一批醫療物資,送往新冠肺炎嚴重的韓國大邱市。送貨車上印著的「道不遠人,人無異國」這句話,引起了中韓兩國人民的廣泛關注。

  4.病毒星球需要人類攜手前行

  美國科普作家卡爾·齊默的書《病毒星球》有一個新穎說法:早在人類出現之前,病毒就佔領了這顆星球,歷經高溫、酷寒或乾旱,到現在病毒仍然無處不在,人類生活在一個名副其實的「病毒星球」。但我們想說的是,這座星球,也是人類的星球,人類不會敗給病毒。只要人類站在一起,與子同袍,與子偕行。(來源:張琰)

  5.反例1: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此說法源自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修昔底德,他認為,當一個崛起的大國與既有的統治霸主競爭時,雙方面臨的危險多數以戰爭告終。

  6.反例2:金德爾伯格陷阱

  金德爾伯格陷阱,由經濟學大師查爾斯·金德爾伯格提出。他認為,20世紀30年代的災難起源於美國取代英國成為全球最大強權,但又未能像英國一樣承擔起提供全球公共產品的責任。其結果是全球體系崩潰,陷入蕭條、種族滅絕和世界大戰。

  7.反例3:霍布斯文化

  霍布斯文化,得名於著名的英國哲學家託馬斯·霍布斯,指一種在「叢林狀態」下的國家對外戰略文化,在「叢林社會」中,所有人都是自己的敵人,國家主體和個人一樣是貪婪、自私的,所以便需要一種「誰拳頭大誰說話算數」的「唯實力」思想,強者便可以吞併弱者,奴役弱者。

  (三)命運共同體觀點

  1.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什麼?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什麼?實踐正在書寫答案。它是杭州峰會上各國領導人為世界經濟把脈問診、共商對策的歷史性盛會;它是尼泊爾地震和厄瓜多地震發生後,各國救援力量萬裡馳援、齊心協力的感人場景;它是奔馳在古絲綢之路上的中歐班列;它是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的「一帶一路」建設熱潮;它是《茉莉花》與《歡樂頌》共同奏響的繞梁之音……氣象萬千的新圖景,講述著「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的生動故事,印證著一個樸素道理:世界繁榮穩定是中國的機遇,中國發展也是世界的機遇。正如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克拉克所感悟到的:中國與其合作夥伴能夠共享和平與繁榮,這就是命運共同體。(來源:新華社評論)

  2.中國自貿區帶動全球一體化

  中國自貿區的稅收優惠政策,會讓智利的車釐子和墨西哥的牛油果更有價格競爭力;疾馳在亞歐大陸上的列車,則讓中亞的麵粉、波蘭的蘋果、法國的紅酒走上了沿線國家人民的餐桌……對此,一位外國元首直言,「從前,太平洋將我們分開;如今,太平洋將我們相連。」這樣一席話,既道出了眾多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心聲,也點出了當今世界各國人民命運緊緊相連的現實。(來源:人民網)

  3.人類命運共同體話語

  「炎火成燎原之勢,涓流兆江河之形」,星星之火可成燎原,涓涓細流可成大江。尚和合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話語,將匯聚大眾的意願而成和平的潮流,將妙凝百姓的呼聲而成合作的春雷。它喚醒了昏昏沉沉的天地萬物,也敲響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美美與共的鐘聲。(來源:人民網)

  4.人類地球的船艙

  有人將地球比作一艘大船,190多個國家就是這艘大船的一個個船艙。世界各國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堅持不同文明兼容並蓄、交流互鑑,承載著全人類共同命運的「地球號」才能乘風破浪,平穩前行。(來源:新華網)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願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備戰2021高考,儲備寫作素材,先要了解高考作文命題素材的類型
    沒有過硬的材料,或者對材料使用得不夠好,是很難寫出高質量的考試作文的。如此關鍵的一場考試,就語文的作文來說,我們該如何為高考作文儲備素材呢?當然是先要把握高考作文命題寫作素材的類型。凡事都要有正確的打開方式,同樣道理,想知道如何儲備寫作的素材,得先從知道作文命題材料的類型開始。
  • 我來寫高考作文丨讓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詩章通達世界
    編者按:特殊的二零二零,特殊的高考;考場內外,我們都是答題人。澎湃評論連續第四年邀請評論員、大學生同寫高考作文,為千萬考生加油、鼓勁。考題選擇:全國Ⅱ卷原作文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2020年的春天,這些寄言印在國際社會援助中國的物資上,表達了世界人民對中國的支持。「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這些話語印在中國援助其他國家的物資上,寄託著中國人民對世界的祝福。
  • 2020高考語文作文人物事例作文素材
    湖北高教網訊: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始終佔有重要地位,尤其是高中語文,在高考語文試卷中,作文所佔試卷分數的比例較大,而且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人們熱議的話題,小編整理了一些對於語文作文有幫助的素材,供大家參考。
  • 「意林體」2020年高考作文命中率高達95%!
    《意林》2020年11期《馬雲的口罩是怎麼運往全世界的》原材料「重合」2020年全國Ⅱ卷作文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林·作文素材(高考版)》2020年5期演講稿範文《青春託舉祖國未來,榜樣引領時代方向》,與全國卷Ⅱ的題目要求契合,可以直接引用到作文中!
  • 2020年高考作文人物事例素材:陳天華遙寄血書
    2020高考作文人物事例素材:嚴復的擔憂  1912年嚴復擔任北大校長之職,此時嚴復的中西文化比較觀走向成熟,開始進入自身反省階段,趨向對傳統文化的復歸。他擔憂中國喪失本民族的「國種特性」,他認為會「如魚之離水而處空,如蹩跛者之挾拐以行,如短於精神者之恃鴉片為發越,此謂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
  • 江蘇省寫作學會專家評析2020年江蘇高考作文題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2020年江蘇高考作文題出爐後,立刻引發了各界的關注。這道作文題應該怎樣解題,行文時又有哪些出彩的「加分項」?由江蘇省寫作學會主辦,揚子晚報揚子讀寫網承辦的品牌欄目「高考作文專題研討會」7月7日舉行,6位省內重量級專家及一線語文名師暢談觀點,並延伸拓展到對作文教學的深度思考。
  • 2020年全國高考作文命題面面觀
    2020年的高考因新冠疫情而延時一個月,從高考之後到出分之前的這一時段,高考作文題依舊是排在熱議排行榜前三位的熱門話題。今年全國高考共有10套試卷,其中北京卷作文是傳統的「二選一」模式,這樣就誕生了11道作文題。這11道作文題內容和形式繽紛各異,但體裁上更偏向於論述類文體,又兼顧記敘文、說明文及演說詞、發言稿等常用的應用類文體;而內容和主旨,則主要集中於「全球視野」「家國情懷」和「自我認知」這樣三個板塊。下面我就對這11道作文題作一個簡單的歸類,並逐一作出我的解讀和評析。
  • 19年、20年高考作文題全都押中了,那麼2021年考什麼呢?
    2020年的押題經驗到了備戰2020年高考的時候,我首先將目標鎖定在了「全面小康」這個關鍵詞上。我認為,如果2020年繼續考主旋律作文,那「全面小康」將是最大可能。後來,爆發了疫情。許多非專業人士紛紛預測,高考作文必然疫情相關。但是這種預測相當於沒有預測。
  • 高考2020年作文素材積累:李子柒保持熱愛生活的態度
    傳播中國文化、鄉土熱愛,央視加持,所有的一切都在我們暗示:2020年的高考作文,會出現李子柒的可能性真的很大!那麼,如果2020年高考作文題目是李子柒,你覺得可以怎麼寫?  李子柒的作品不僅向人們展示了美好的田園風光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更向外傳遞出一種積極向上和熱愛生活的態度。  因為親力親為的勞動,一個20多歲的女孩子,雙手粗糙不已。
  • 專家點評2020全國各地高考語文作文題
    全國Ⅱ卷:2020年全國Ⅱ卷作文題延續情境化寫作風格,同時明確了「演講稿」這一文體。「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這一話題,可聯想的素材很多,從材料本身所給的名人名言中也可以得到一些啟發。2、議論文審題立意考生應該看清今年的作文命題者的意圖,通過材料中「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這一關鍵句,可以分析出以下三個角度,考生可做參考。(1)個人價值(2)責任擔當(3)命運共同體考生們要注重對自我價值的追求;尋求個人在集體中的作用,或對集體和社會所做的貢獻、承擔的責任。
  • 高考語文作文預測 2020高考語文關於疫情作文素材範文參考
    2020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國人民投入到抗擊病毒的戰鬥中。「疫情」這個詞也成為了2020年高考的熱點話題,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2020高考最新熱點素材_高考關於疫情的作文預測,大家快來看看吧!
  • Nozuo Nodie——2020年高考作文備考方向預測
    2020年高考作文題目是什麼? 簡答明了——將圍繞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疫情來出題。為什麼這樣預測,先看近三年來全國Ⅰ卷作文題目。這種趨勢與教材改革緊密相關,2016年部編版教材開始在部分地區試用,2018年部編本教材全國推廣,2019年教育部要求全國中小學課本使用部編版教材,同年12月,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明確提出「中小學教材必須體現黨和國家意志。」由教材改革和近三年作文命題可以看出:高考作文命題要體現黨和國家意志,注重對考生的思想引導。
  • 2020年度熱點人物作文素材,看鐘南山如何「1人對接3道高考作文題」
    就高考作文的素材運用而言,若能做到以幾個精選的萬能素材去應對所有的高考作文命題,那肯定是高考作文的最佳路徑。 寫2020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題「中國面孔」,我們可以從「家國情懷」「無私奉獻」等角度入手,這樣就可以用鍾南山的素材來論述「醫者仁心,家國天下」「責任使命,悲憫情懷」等觀點。
  • 2020年高考作文全國II卷範文: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
    高考作文,越來越貼切實際!2020年高考作文,並不意外地考到了疫情,或者說疫情便是最好的素材之一!地球,一個,人類,一家!疫情之下,封城開始!2020年,還未迎來中國的春節,卻遭遇了新冠肺炎!青年,就是未來,世界的未來!
  • 高考作文輔導195(一線觀點):2020年高考作文命題的幾點思考
    關於2020年高考作文命題的幾點思考作者:寧朝華因為60分的分值而被稱作高考「第七科」的作文,對於高三的莘莘學子而言,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也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及持續的影響力,歷年來高考作文,基本上採用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這四種形式,而從2016年湖南省語數外重新採用的全國I卷作文命題形式來看,均為材料作文,除了2019年全國III卷及2016年全國I卷採用的是漫畫材料,其餘皆為文字材料。
  • 今年高考作文怎麼寫?名師談高考作文預測和注意事項
    在後疫情時代的社會影響局面下,在新課標修訂和新高考改革的鋪開局勢,疫情影響下的高考作文命題,前所未有的會「穩字當頭」。  2020年高考的命題範圍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去揣摩和準備:  (一)眾志成城,抗擊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是今年以來的最大關注熱點,作文命題有可能不迴避新冠肺炎疫情這個主題,因而要積極準備,認真梳理抗疫素材。
  • 2020年高考作文:11道作文題裡到底藏了什麼文章?
    多地命題涉疫情,人生感悟、歷史、國際關係、科技同為熱點  由於使用不同的試卷,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分別為全國Ⅰ卷、全國Ⅱ卷、全國Ⅲ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
  • 2020高考語文最新十大時政熱點作文素材,提分必看
    2020高考語文最新十大時政熱點作文素材,提分必看在高考語文試卷中,作文是一座大山,要知道語文試卷的總分為150,而作文的分數是60,已經超過了三分之一,因此,若作文得分低,那語文成績就有點懸了。就近幾年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目,我們可以發現,高考語文作文一直緊扣社會熱點,例如:2017年全國一卷的「老外眼中的中國關鍵詞」,涉及行動支付、共享單車、一帶一路、食品安全、高鐵等社會熱門話題。2019年全國一卷的「演講稿」提到科技進步,提到近幾年來最火熱的人工智慧,從科技進步引導人們對勞動的思考。
  • 高考語文,全國2卷作文試題分析及例文示範
    今天簡單講一講全國2卷的作文試題,由一位語文學得不錯的剛剛走出考場的同學撰文,並提供一篇例文。教師簡評2020年全國Ⅱ卷作文試題,與疫情有關,文體是演講稿,主題可以是大愛,可以是人類文明共同體。看到試題的真身,不少人高興起來,覺得今年的高考試題又沒有跑偏。
  • 3個妙招解決作文素材難題,他的高考作文從42分漲到53分
    在每年高考大軍中有不少復讀者的身影,而他們為了在復讀中考上理想的大學,在高考作文的備考上也下了不少力氣。本人輔導過的學生今年成功考上了吉林大學,而他的作文也從去年高考時候的42分漲到了53分。儘管有不少人認為2020年高考作文題目難度較往年偏低,但是他能夠憑藉個人努力考到50+以上的分數,也是非常優秀的成績了。而他在高考查分結束後第一時間復盤了個人的學習心得,其中重要的一項體會是:合理應用作文素材,作文漲分真的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