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是初來乍到的旅人,還是長居於此的紐約客,每年八月底九月初到皇后區看美網,都是城中的熱門話題。從曼哈頓到法拉盛,最具性價比的出行選擇無疑是乘坐地鐵七號線,不僅票價便宜,還可以避開大蘋果城的堵車之痛。更有意思的是,這條線路會途徑許多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社區,乘客中也不乏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各種膚色、各種語言的人聚在一起,猶如一輛國際列車,美國種族大融合的特色體現無疑。
乘坐紐約地鐵七號線可以直達美網賽場(圖/何松)
從Mets-Willets Point站下車,「棒球向左、網球向右」的標識隨處可見,車站出口的左邊是紐約大都會棒球隊的主場,右邊則是美網的舉辦地——美國網協比利·簡·金國家網球中心。
作為四大滿貫之一,創辦於1881年的美網享譽盛名。從2018年起,瑞士制表商勞力士就成為美網的官方贊助商,並擔任賽事大會計時和大會鐘錶,到今年雙方已經攜手邁入第三個年頭。美網期間,勞力士的腕錶和時鐘出現在比利·簡·金國家網球中心的場地上,阿瑟·阿什球場外的標誌性時鐘也會被裝飾成勞力士的風格。
勞力士一如既往支持網球運動(圖/東方IC)
正如法網的舉辦地用一戰法國英雄飛行員羅蘭·加洛斯命名一樣,這位比利·簡·金同樣大有來頭,或許聽完她傳奇的人生故事,你會更加深刻地理解,這個名字所承載的厚重歷史和光輝含義。
網壇名宿,功勳卓著
比利·簡·金原名比利·簡·莫非特,1943年出生在一個守舊的天主教家庭,父親是一名普通消防員,母親則是全職家庭主婦,她從小的生活都遵循著家人設定的軌跡,不過加州優渥的硬體條件,令她可以有機會在長灘的公共網球場學習網球。
2014年美網,金夫人和喬丹助陣勞力士代言人費德勒(圖/視覺中國)
比利·簡·金很快在球場上展現出驚人的天賦,17歲第一次參加溫網,就摘下女雙冠軍,得到國際網壇的關注。在長達31年的職業生涯中,她的彪炳戰績令人敬仰,曾在大滿貫賽場獲得12座女單、16座女雙和11座混雙桂冠。她因為極具侵略和壓迫性的上網型打法、完美的速度和不服輸的堅韌性格而被球迷喜愛,毫無疑問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女子網球選手之一。
在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1965年她和勞倫斯·金喜結連理,這便是金夫人(比利·簡·金)名字的由來,這一頭銜也伴隨著她今後的傳奇人生。
追求平權,身體力行
在追求男女同工同酬的道路上,金夫人身體力行,「性別大戰」是她傳奇人生中的關鍵詞。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網壇男女分化嚴重,男子選手的獎金比女子選手高得多。1972年金夫人美網奪冠拿到的獎金是1500美元,和男單冠軍獎金的12000美元整整相差了8倍。面對不公平的現狀,金夫人挺身而出,她宣布,如果得不到與男子球員同樣的薪酬,將會退出次年的美網衛冕戰。
1973年,性別大戰引發轟動(圖/視覺中國)
1973年9月20號,金夫人和55歲的前溫網男單冠軍鮑比·裡格斯打響了一場震驚全球的性別大戰。在休斯敦天文館球場,30492名球迷親臨現場,全球也有超過5000萬的觀眾通過電視觀看這場扣人心弦的較量。
裡格斯是一位典型的大男子主義者,不斷貶低女子網球的重要性。在和金夫人對決之前,他剛以6-2、6-1擊敗了時任女子網球世界第一瑪格麗特·考特,更加不可一世。在他眼裡,女球員連年邁的他都打不過,要求「同工同酬」簡直是一個巨大的笑話。
作為與考特齊名的女子網壇領軍人物,金夫人在這種壓力下挺身而出,接受了裡格斯的挑戰。「如果我贏不了,女子網球會倒退五十年,這會毀滅女子網球比賽,打擊所有女性的自尊。」
在追求平權信念的指引下,金夫人直落三盤,以6-4、6-3、6-3橫掃裡格斯,她的每一次得分,都仿佛在回擊著男權主義對於女子網球運動的偏見。這場勝利對於促進女子網球贏得尊敬和重視意義非凡,當年美網就率先成為第一個實現男女同工同酬的大滿貫賽事,隨後其他三項大滿貫賽事也陸續跟進看齊。
推動改革,引領網壇
1970年,為了追求和男球員平等的權益,金夫人和另外八位女子球員一起創辦了Virginia Slims職業網球巡迴賽,這稱得上女子職業網球運動的起點。1973年,在性別大戰舉行之後,國際女子網球協會(WTA)正式成立,金夫人擔任起第一任主席的重擔。
2017美網,金夫人和《性別大戰》電影主演艾瑪·斯通祝賀勞力士代言人史蒂芬斯奪冠(圖/視覺中國)
通過金夫人等人的不懈努力,女子網球步入發展快車道,從此走向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局面,特別是在商業化方面笑傲女子體壇。近期公布的2020福布斯體壇收入排行榜中,收入前十的女性運動員有九位來自網球圈。
2006年,美網賽場以比利·簡·金命名(圖/視覺中國)
為了表彰金夫人對網球運動和社會進步的卓越貢獻,2006年8月3日,美網正式宣布,將賽事舉辦地從「美國網協國家網球中心」更名為「美國網協比利·簡·金國家網球中心」。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公共網球設施,從此將和這位偉大女性的名字緊密相連。
被《生活》雜誌評為「20世紀最重要的100位美國人」之一,金夫人一直是追求平等和社會正義的先驅,不斷用自身的影響力為弱勢群體發聲。作為網壇首位公開同性戀者身份的球員,金夫人多年來積極為同性戀群體奔走吶喊:「在我看來,人不應該因為性取向或是其他什麼事情而被區別對待,因為我們都是人類的一份子,我們要用希望別人對待我們的方式來善待他人。」
2018年,金夫人在BBC年度體育人物的評選中,榮膺終身成就獎,這也讓她成為了繼納芙拉蒂諾娃和博格之後,第三位獲此殊榮的網球名宿。在得獎感言中,金夫人說道:「所有平臺的運動員們,讓我們繼續用聲音和行動的力量去鼓舞、激勵其他人!」
為了抗議黑人遭受的不公待遇,日本網球名將大坂·娜奧米上周退出了辛辛那提站半決賽,金夫人對於後輩的舉動大加讚賞:「50多年前,像穆罕默德·阿里、約翰·卡洛斯、湯米·史密斯這樣的運動員以及國際女子網球協會創立的最初9人都站起來,用他們的行動和聲音來改變人性。接力棒一直在傳遞,娜奧米張開雙臂接受了,這顯示出了同情心、力量和領導能力,她的舉動是變革的催化劑,我喜歡娜奧米和她這一代運動員今天所做的。」
2020年美網賽事呼籲消除種族歧視(圖/視覺中國)
2020美網開賽第一天,「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的大型標語出現在看臺上,彰顯了美網反對種族歧視的立場。此外,受到疫情影響,今年美網賽事雙打籤表縮水,但仍盡力保留了輪椅組賽事,體現出組委會對殘障人士的人文關懷。
無論是今年的這些舉動,還是早先以比利·簡·金命名賽場,都傳達出美網這項賽事所倡導的價值觀。正如今年美網在主題為「BE OPEN(保持開放)」的專題頁面所述:「保持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偉大的事情會發生,不僅在網球場上,也在球場之外的世界。」
(文:何松,編輯:Ge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