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我國接下來一個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進行了高屋建瓴的部署,引起國際國內社會各方面的高度關注和熱烈討論。
在新發展格局下,如何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方向進行破題?應該採取怎樣的有針對性的應對舉措?12月13日上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教授應學院團委和光華思想力邀請,作為「探嶽講堂」和光華思想力研討會的主講嘉賓,分享了他對於這些關鍵問題的深入思考。活動由光華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滕飛主持。光華管理學院團員骨幹學校、學生黨支部、各部門各項目近300名師生到場聆聽,近百位「思享者」校友通過線上直播形式聆聽劉俏教授的真知灼見。
劉俏教授開篇伊始就為大家點明了「十四五」規劃的核心要義,即「新的發展階段、新的發展理念、新的發展格局」。隨後,他從對新發展階段的判斷、戰略方向和工作重點、產業變革與創新三個方面出發,結合嚴謹的經濟數據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劉俏教授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階段可以用現代增長理論進行解釋,是「有效市場+有為政府」這一組合的良好示範。在我國工業化的進程中,全要素生產率得以快速增長,並且伴隨著信貸驅動的投資模式,我國企業在規模上也迅速崛起。因此,回答好「如何在高速增長階段過後,保持住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速」這一問題,將有助於解決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劉俏教授認為,產業網際網路建設、新基建的投入、產業鏈完善升級和更徹底的、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等四個方面,會成為全要素生產率增速的重要來源。
劉俏教授以世界主要國家邁向高收入階段的時間節點為參考,指出外貿依存度降低是大國經濟演進的客觀規律。因此,我國經濟下一階段的高質量發展的破題之道,在於結合國內超大市場的優勢,加強關鍵技術領域的研發投入,提升自己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上遊程度,從而提升產業供應鏈的韌性。
他進一步結合居民消費、收入分配和城鎮化之間的關係,給出了針對性的政策建議。按照過往經濟規律,到2035年我國第一產業的就業人數佔比將大幅下降。提升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程度」將成為我國產業結構變遷、提升居民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的關鍵。在此基礎上,劉俏教授介紹了近期的研究成果,他提出「公積金+REITs+租賃住房」的三位一體住房改革模式將有助於解決城市化過程中的住房問題,從而改善投資結構和居民收入結構,進而助力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進程。
交流環節
在交流互動環節,現場同學和線上「思享者」校友踴躍提問。劉俏教授對REITs產權及價值測度、收入分配結構與儲蓄率的關係、教育在產學研結合方面的作用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他還引用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的名言「沒有什麼比正確地回答了錯誤的問題更危險的!」提醒到場同學,在思考認知中國經濟問題的本質過程中,不要迴避中長期的結構性挑戰或是將其混淆為中短期的宏觀政策問題。
劉俏教授生動而深刻的講授讓同學和校友收穫頗豐,大家對於「十四五」期間及新發展格局下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堅定地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正確性。
探嶽講堂
本次講座為「探嶽講堂」系列課程第一課,也是光華思想力系列研討會項目的承上之講。接下來光華管理學院團委和光華思想力將繼續面向前沿推出一系列精彩的學術講座和研討會。
「光華思想力」思享者發展項目
「光華思想力」思享者發展項目,旨在凝聚最廣泛的校友力量,促進光華思想力智庫研究的深入和拓展,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思想力。光華思想力分享會是基於光華思想力課題研究所開展的定期閉門研討,聚焦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的熱點、難點問題,在交流和碰撞中促生更多的原創性知識,為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貢獻知識和思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