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9日,中國足協在其官網發布公告《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召開研討會 合理降薪成為共識》,稱原則上一致同意俱樂部和球員在充分協商的情況下實行全隊統一標準的合理減薪,減薪周期從2020年3月1日至2020賽季聯賽開賽日,具體的減薪方案指導意見將由中國足協組織職業俱樂部、球員、教練員代表及法律專業人士在內的工作組制訂並公布。
而就在當天,被媒體廣泛報導的「中超主動降薪第一人」、青島黃海老將王棟則通過自己的社交平臺闢謠,他透露新合同是在疫情發生前所籤,自己的降薪與疫情並無關聯,「我的合同是今年1月份在昆明跟俱樂部籤約的,當時還沒有疫情。我的新合同比2019年的合同降低40%」。王棟稱球隊剛剛衝超,資金很困難,所以選擇了降薪,「我的合同跟疫情沒有什麼關係!我也在此希望大家團結一心抗擊疫情,別無事生非」。
其實王棟降薪本是成人之美,值得讚賞,那麼他為什麼要站出來闢謠呢?這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據「激揚體壇」了解,王棟的年薪超過300萬,此番降薪4成,超過了100萬。作為球隊隊長,王棟以這樣的姿態站出來,顯然是希望幫助球隊緩解經濟上的困頓,從而也能在隊內形成一種正向效應。
可沒想到的是,經過一些媒體牽強附會地編造,王棟不小心成了「中超降薪第一人」。這頂帽子有點像當年《體壇周報》的那個「上帝就是張吉龍」的標題,看似捧一個人,實在是將其推向了火山口。表明看起來,王棟會得到輿論的讚譽,但他卻會成為圈內的「靶子」——大家都不想降薪,你出這個頭,抬高了自己,卻貶低了同行,顯得其他球員好像沒有這個覺悟一樣。
正是承受了這樣的壓力,王棟才不得不站出來闢謠。不過,即便是王棟闢謠,也不小心將皮球踢給了鄭智——同為隊長,同樣是遭遇疫情,同樣是退役後可能會成為球隊教練,王棟選擇降薪,鄭智卻一聲不吭,似乎有些說不過去。要知道,按照此前媒體的報導,鄭智在恆大的年薪高達1850萬元啊!
如今中超降薪看起來已經是大勢所趨,在足協給出指導意見,俱樂部層面達成共識的情況下,也需要球員站出來帶頭。意甲的C羅做到了,西甲的梅西也做到了,中超該誰站出來帶這個頭呢?說來說去,其實還真沒人比鄭智更為合適。遺憾的是,至少目前為止,鄭智一直都是一聲不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