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茂川/揚子晚報
3天假期太短,7天假期太長?五一黃金周到底該不該恢復?4月27日,第八屆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決賽在南京建鄴區上演,由正方汕頭大學對決反方南京審計大學,辯論的焦點正是要不要恢復五一黃金周。
辯論場上雙方選手唇槍舌劍,場下網友們也炸了。昨天人民日報直播辯論賽的微博下,有3300多名網友留言。昨天的辯論賽,南京審計大學最終獲勝。但有媒體調查顯示,8成多網友還是選擇支持恢復五一黃金周。
正方汕頭大學
支持恢復五一黃金周
休息時間不足,93%的員工亞健康
當前勞動者勞動強度和休息時間嚴重不匹配。北京師範大學一份2014年中國勞動力市場報告指出,中國人平均每年工作2200個小時,高出美國23%,高出荷蘭55%,是工作強度最大的國家之一。與此同時,據中國人力資源網的調查,中國員工亞健康率高達93%。
帶薪休假落實率不足50%
其次,現行制度不能滿足休息的需求。帶薪休假制度本應該是「後黃金周時代」休息時長的重要增加點,但這項政策因為約束小,管制難,推行10年以來落實率不足50%。北京青年報的調查顯示,73%的勞動者因為單位原因難以享受帶薪休假,42%的勞動者則因為擔心影響工作前景不敢休假。
恢復五一黃金周,咱有經驗氣候也好
恢復五一黃金周,7天的假期可供充分休養生息,無論是居家還是旅行,都可以緩解繁重的工作帶來的過勞問題,尤其是長途旅行、回鄉探親等需求,更是萬事俱備,只欠長假。
相比於其它時段,在五一放假,不僅經驗充足,氣候宜人,更體現了國家對勞動者地位的尊重。
景區的預警機制已經能適應大客流
隨著社會的發展,長假帶來的旅遊壓力已經處於可控範圍之內。如今景區已有相對完善的預警機制、應對措施,長假出行的需求和景區保護之間,已經能形成良性的平衡,可以支持恢復五一黃金周。景區是保障是休閒娛樂的途徑,為了怕破壞景區不讓遊客休假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反方南京審計大學
反對恢復五一黃金周
我國法定假日並不低於世界水平
的確,大家都希望多放假,少上班,但對於國家來說,假期的制定絕對不是一個兒戲的問題,假日安排和國民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重新恢復五一黃金周不僅沒有必要,集中放假的模式還會帶來諸多的弊端。
首先,恢復五一黃金周目前並沒有需求的合理性。據人民日報報導,通過對世界62個國家的調查,我國11天的法定假日數,並不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和法國、義大利持平,比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還多一天。
上半年本身就是「放假密集期」
另一方面,五一本身就處在我國的一個放作假高峰期,從一月的元旦,到二月的春節,到四月的清明,再到五一和端午,相比於下半年的中秋和國慶,上半年本身就是一個假期密集期。
而開春後恰恰又是很多企業工期開始的時候,比如建築業,5月是他們在6月梅雨季來臨之前的最後一個趕工期。而很多企業則會在三四月春招之後展開培訓,在假期本已密集的時候額外增加假期,破壞了現有的工作節奏。
重點還是應該放在落實帶薪休假
重開五一黃金周還會帶來道路擁堵、景區安全等一系列問題。相對於春節回家過年和國慶,五一併沒有放長假的特殊需求,所以落實現有休假制度,落實好帶薪休假才是上策。帶薪休假如果落實不到位就去落實,沒必要非得恢復五一黃金周。
網友炸了
8成多支持恢復五一黃金周
昨天,人民日報官方微博也直播了這場辯論賽,截至昨晚11點記者發稿,已經有了3300多條評論,13000多網友點讚。
絕大多數網友對恢復五一黃金周持支持態度,認為恢復五一黃金周給了市民更多的選擇權,可以更加自由地選擇出遊、出行的時間。也有網友希望景區管理能更加完善,讓市民在黃金周也能有好的遊覽體驗。
昨天,也有媒體做了網絡調查,結果顯示,8成的網友支持恢復五一黃金周。
讀者朋友們,你們怎麼看?
人大代表建議
可以南北輪流恢復五一黃金周 春節長假也應該延長到10天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中山紀念中學原校長賀優琳去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準備提交關於恢復「五一」七天黃金周的建議。
「旅遊供給側改革最主要的是增加假日供給,黃金周對於滿足國民旅遊休閒權利、繁榮旅遊市場、促進國內消費具有重要意義。」賀優琳說。
來自國家旅遊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國內旅遊人次達到40億,收入達到3.4萬億。其中,國慶黃金周期間,旅遊消費集中釋放,全國共接待遊客5.26億人次,增長10.7%;實現旅遊收入4213億元,增長17.9%。這意味著黃金周7天的旅遊人次和收入,佔到全年的八分之一左右。
賀優琳建議恢復「五一」黃金周長假。南部「五一」三天,「國慶」七天;北部「五一」七天,「國慶」三天,第二年南北輪換。「我們可以將全國各省、市劃分區域輪休,有效解決旅遊地區擁堵問題。」他說。
賀優琳希望政府牽頭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著力依法規範旅遊市場、推進現代旅遊產業發展,更注重旅遊秩序、管理質量的提升,完善旅遊配套設施,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為國人創造良好的遊玩氛圍。
此外,賀優琳指出,春節假期也要延長至10天。「不僅從旅遊上講,從中國傳統文化意識形態上來說這也是迫切需要的。」
「對於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卻到除夕才開始放假,工作在外的人連除夕都不能跟家人團圓。」賀優琳建議年前包括除夕共放假三天,年後從初一到初七放假七天。「現在很多人異地工作,這樣做既能拉動經濟內需,減緩春運交通壓力,最重要的是能給中國春節一個濃濃的年味,促進社會和諧,家庭和睦。」
本期編輯 邢潭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