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納黑村黨員值守紅光組通組路口疫情防控檢查服務卡點。
如何打贏廣闊農村的疫情防控攻堅戰,2月7日,記者到安龍縣篤山鎮農村採訪時驚喜發現,當地開啟「一全六有」疫情防控攻堅模式實現村寨全覆蓋,構築起了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銅牆鐵壁。
「我們開啟疫情防控攻堅模式,確保不留盲區死角。」篤山鎮黨委副書記韋洪奎說,當前疫情防控已進入攻堅階段,鎮黨委充分發揮農村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全面開啟了村寨全覆蓋、有黨員衝鋒在前、有鎮幹部帶班值守、有醫生專業指導、有消毒殺菌措施、有多形式宣傳方式、有基本物資保障的「一全六有」疫情防控攻堅模式,形成了阻擊疫情的銅牆鐵壁。
「以前我守好國門,現在我守好家門!」在納黑村紅光組通組路口的疫情防控檢查服務卡點,帶領著3名志願者值守的村裡黨員韋子常說道。
韋子常今年61歲,曾參加對越自衛還擊戰並榮獲三等功勳獎章,現在是村裡黨員、治保主任。疫情發生後,他全身心投入村裡宣傳、排查、值守卡點等疫情防控工作中,用行動詮釋著遇到困難衝鋒在前、勇挑重擔的黨員品質。
「我們組織了28名黨員及村組幹部,對全村383戶群眾進行全覆蓋地毯式的排查,採取測體溫、詢問密切接觸者、宣傳防疫知識、勸停辦酒席等方式,抓好源頭疫情防控。」納黑村駐村第一書記張思文說道。
韋洪奎說,篤山鎮當前已形成以黨支部為核心的「鎮村黨員幹部+醫務人員+村民組(寨)長+路口卡點」疫情防控體系,320名黨員、幹部及醫務人員,帶動1000多名村民組長、群眾志願者積極參與以及群眾廣泛配合的農村群防群控新格局,實現了全鎮12個村112個組6000餘戶2.4萬餘人口疫情防控全覆蓋。
「我是這個卡點帶班的。」在坡老村隴埂組(寨)通組路口疫情防控檢查服務卡點,鎮幹部黃星海介紹說,鎮裡根據村寨坐落分布情況整合設置了48個通道卡點,每個卡點除有黨員帶頭值守外,均有1名鎮幹部帶班、有1名醫務人員負責消毒殺菌及科學防疫專業指導工作。
鎮黨委書記王家權說,鎮裡採取自己籌集、爭取上級部門支持、接受社會捐贈等方式,抓好疫情防控物資保障工作。目前,鎮裡已籌集到56頂帳篷、18支體溫槍、176支體溫計及棉被、大米等等物資,並得到安龍石材協會捐贈價值3.5萬元的方便麵、礦泉水等物資支持,讓全鎮48個疫情防控檢查服務卡點均備配有帳篷、棉被、炭火、礦泉水、體溫計、宣傳資料等基本物資「硬核」保障。
在疫情宣傳上,每個村寨均充分利用「流動廣播」以普通話、方言滾動播放方式,不間斷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及工作,充分利用微信、抖音、快手年輕人群體喜聞樂見方式搞好疫情防控宣傳。
「搞好防疫工作,我們普通群眾也有責任!」坡井村興隆組(寨)48歲村民李先龍,得知村支部在本組(寨)出入口設置的檢查服務卡點人手不足時,主動報名參加值守……全鎮農村群眾已形成從「旁觀者」到「自律者」,再到「參與者」的群防群控新格局,築起了一道道疫情防疫的堅固高牆。
王家權告訴記者,當前鎮裡在著力抓好疫情防控、確保萬無一失的前提下,緊緊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目標開展春耕備耕,統籌推進脫貧攻堅鞏固提升等重點工作,確保經濟社會發展開好局。
通訊員韋天晃 王 雲 鍾成煥
編輯 彭芝莉 劉義
編審 陳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