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彈!英首相改組內閣 財政大臣賈維德辭職

2020-12-23 海外網

賽義德·賈維德(衛報)

海外網2月13日電 據《衛報》報導,英國財政大臣賽義德·賈維德(Sajid Javid)辭職。

《衛報》報導截圖

報導稱,自就職以來,賈維德曾多次與首相詹森的高級顧問多米尼克·卡明斯發生衝突。

隨後,唐寧街10號證實,蘇納克(Rishi Sunak)被任命為新任財政大臣。報導稱,蘇納克的晉升之路非常快,從去年夏天開始,他就擔任英國財政部首席秘書,但從技術上講,他甚至不是內閣成員,成為新任財政大臣是他的第一個內閣職位。

早前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英國政府的高級官員們正準備迎接首相詹森自2019年12月保守黨贏得大選以來的首次重大內閣改組。詹森將在未來24小時內做出一系列改變。

一位來自唐寧街的消息人士說,詹森將「獎勵那些努力實現本屆政府的優先任務,使整個國家水平提高,投票支持變革的議員」。

大部分內閣成員在目前的崗位上只工作了6個多月,他們是在詹森2019年7月成為英國首相時被任命的。

2019年12月,詹森所在的保守黨在大選中取得決定性勝利,此後他的內閣基本上未受影響。消息人士當時暗示,在英國於1月31日脫離歐盟後,將進行更重大的改革。(海外網 楊佳)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楊佳、姚凱紅

31717365,.震撼彈!英首相改組內閣 財政大臣賈維德辭職,.2020-02-13 20:14:33,.204264,.楊佳、姚凱紅

相關焦點

  • 日本首相組建新一屆內閣:一年多三次改組[組圖]
    10月1日,在日本東京首相官邸,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出席記者會。日本首相野田佳彥當天組建新一屆內閣,實施他自去年出任首相以來的第三次內閣改組。新華社發(關賢一郎攝)綜合新華社、《中國日報》報導日本首相野田佳彥1日組建新一屆內閣,8人留任,10人被換。這是野田去年就任首相以來第三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內閣改組。據了解,此次野田再次改組內閣,旨在提高內閣的支持率,以及增加民主黨在未來大選中的勝算。鷹派前外相前原誠司入閣1日下午,野田宣布了新內閣名單。
  • 詹森拒絕蘇格蘭「脫英」 脫歐後或大幅改組內閣
    綜合報導,英國首相詹森帶領保守黨,在大選取得壓倒性勝利後,據報將於本周稍後小規模改組內閣,犒賞支持他的後座議員,並計劃在2020年1月31
  • 日本首相今日改組內閣 前外相前原誠司將入閣
    前原(左一)和野田(右二)曾經一同競選過民主黨黨首商報綜合消息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日本首相野田佳彥10月1日將對內閣進行改組,更換一批內閣成員。這是野田內閣成立一年多來,第3次進行改組。報導指,野田期望通過這一次改組提升內閣的支持率,延長政權生命。消息稱,日本新一屆內閣中,副首相岡田克也、官房長官藤村修、外相玄葉光一郎將留任現職。另有消息傳出,原外相、前首相田中角榮之女田中真紀子將可能在本次改組中重新入閣,她也是日本前防衛相田中直紀的妻子。此外,本次內閣改組最大的焦點就是財務相之位。
  • 英媒:英政府內閣面臨大洗牌 詹森或提拔多位女性官員
    英國首相詹森(圖片來源:天空新聞網)海外網2月13日電英國媒體13日消息稱,英國首相詹森將對政府內閣成員做出大範圍調換,並有可能提拔多名女性官員加入內閣。據悉,已經有內閣成員開始為自己失去工作後的安排進行準備。
  • 安倍改組內閣為修憲和大選布陣
    新華社東京10月2日電(記者姜俏梅 王可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日對內閣進行改組,官房長官等6名閣僚留任,防衛大臣等12名閣僚首次入閣。分析認為,安倍改組內閣是為推動修憲和應對明年參議院選舉布陣。官房長官菅義偉當天下午宣布新內閣名單。
  • 加拿大總理內閣改組 關鍵部長職位換人
    加拿大總理內閣改組 關鍵部長職位換人 原標題: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當地時間12日宣布內閣小範圍改組,原外交部長商鵬飛(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改任創新、科學與經濟開發部長,原交通部長馬克·加爾諾(Mark Garneau)接任外交部長一職
  • 歐洲一國家曝光大醜聞,首相攜政府內閣全部辭職
    在美國剛發生了國會暴亂事件,致使總統川普遭遇兩次國會彈劾後,荷蘭政壇又出現了大「地震」:距離大選還有2個月左右,首相攜政府內閣全部辭職。不得不說這個事件的發生真是令人猝不及防。 其實,此次呂特辭職主要是由於之前國家曝光的大醜聞所致。
  • 穆爾西改組內閣應急經濟 半數新部長來自兄弟會
    穆爾西部分重組內閣被廣泛視為平息國民對日益惡化的經濟形勢不滿的一個重要舉措,但是反對派批評說,穆爾西的改組顯得自我矛盾,對解決國內的經濟問題於事無補,反倒是穆斯林兄弟會趁國家陷入貨幣危機之機擴大了對政府的控制。  財政部長內政部長雙雙易人  穆爾西任命的10名新部長中,財政和內政部長人選一致廣受關注。
  • 英媒:英國首相梅將在5月24日宣布辭職
    據俄羅斯塔斯社5月23日報導,英國《泰晤士報》周四援引英國內閣消息人士的話稱,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將在5月24日宣布辭職,因為政府不接受她在脫歐問題上所採取立場。《泰晤士報》稱,英國首相可能選在在周五與格雷厄姆·布拉迪會面後正式宣布辭職,格雷厄姆·布拉迪是英國保守黨1922委員會主席,該委員會聯合普通保守黨議員,決定選舉或改變黨的領導人。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和《每日電訊報》報導,在英國首相周二承諾議員,如果他們支持與歐盟的協定就能投票支持第二次英國脫歐公投後,梅的許多支持者拒絕支持她。
  • 野田13日將小幅改組內閣 岡田克也同意任副首相
    蓮舫因被曝出「婚外情」醜聞,將卸任環球網記者王歡報導,據日本媒體消息稱,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將於1月13日對現內閣進行小幅改組。據日本共同社1月12日報導,野田佳彥12日中午在政府及民主黨高層會議上宣布,將於13日小幅改組內閣並調整民主黨的領導層人事。改組規模預計僅限數人。據悉,例行國會即將於24日召開,野田強調稱「將進一步加強今後的陣容」,並介紹稱「將接受全體閣僚的辭呈,進行內閣改組」。
  • 蔡英文堅稱蘇貞昌「內閣」不改組
    民進黨當局執意開放進口美國萊豬、不予中天新聞臺換照等錯誤施政,導致蘇貞昌「內閣」施政滿意度瀕破5成,民間團體要求「蘇揆」下臺呼聲高漲。身兼黨主席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昨日在民進黨中常會前受訪表示,「我的答案很清楚,目前沒有『內閣』改組的計劃。」
  • 今早| 安倍內閣全體辭職!
    據海外網援引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天(9月16日)上午召開臨時內閣會議,匯總內閣成員的辭職書,宣布全體內閣成員辭職。至此,歷時7年零8個月的第二次安倍政權正式宣告落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天通過日本首相官邸推特發布了一條時長近1分鐘的視頻,在視頻中回顧了執政以來的種種經典畫面,並表示「感謝各位一直以來的支持」。
  • 菅義偉正式出任日本首相,新一屆內閣成員名單出爐
    9月16日下午,日本召開特別國會,自民黨總裁菅義偉先後在眾議院和參議院全體會議被指名日本首相,正式出任日本第99代首相。目前,菅義偉已經確定內閣成員。接下來,新任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將正式宣布內閣成員名單 。
  • 英首相最終候選人出爐:「中國女婿」逆轉戈夫!即將對決詹森
    「中國女婿」亨特獲得77票,以兩票的微弱優勢擊敗了環境大臣戈夫,成為最終的首相競選人。今天下午一點,第四輪保守黨議員投票結果揭曉,內政大臣賈維德僅獲得34票出局。下午三點半,第五輪角逐開始,議員們要在前外交大臣鮑裡斯·詹森、環境大臣麥可·戈夫和「中國女婿」傑裡米·亨特之間再淘汰一人。
  • 菅義偉內閣會否高位運行
    本文作者∶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 原院長來源:東北亞學刊2021年第1期營義偉內閣誕生於安倍晉三首相因病辭職及美國總統唐納德
  • 英國新首相,將帶來什麼樣的新內閣
    既英國原首相卡梅倫宣布辭職之後,英國首相的候選人紛紛退出,主張「留歐」和限制外國移民的內政大臣特雷莎·梅,屆時將成為繼柴契爾夫人之後的第二位女性英國首相
  • 有人要荷蘭內閣辭職,大多數選民說不用
    在荷蘭疫情非常緊張的時刻,困擾著荷蘭內閣的,還有一個託兒津貼醜聞的問題。這個問題已經進行了多次辯論,政府也正在修正錯誤,給受害人予以退賠和補償。但是,有關人士要求涉及的現任和前任部長和國務秘書必須辭職,涉及的是現任部長,和前任部長等5人,甚至主張內閣下臺。
  • 安倍何以成日本「最長待機」首相
    2019年11月22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累計擔任首相的時間達到2889天,超過20世紀初桂太郎的2886天,成為日本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首相,創造了歷史。安倍2006年9月第一次擔任首相,剛滿一年就宣布辭職,2012年12月第二次就任至今。按自民黨總裁任期來看,理論上安倍的首相任期可到2021年9月底,那時他執政天數將達3567天。
  • 剛剛,日本首相安倍宣布辭職,股市直線跳水,7月被傳吐血...
    2007年12月,首次出任首相的安倍曾因為健康惡化宣布辭職,當時沒有發現任何先兆,令很多媒體批評其「臨陣逃脫」。而這次又是在新冠肺炎抗疫中途突然辭職。安倍正式宣布辭去首相一職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首相官邸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因身體原因辭去首相一職。此前,安倍在自民黨幹部會議上稱潰瘍性大腸炎復發需接受持續治療,才做出此決定。
  • 印尼總統佐科改組內閣
    中新社雅加達12月22日電 (記者 林永傳)印尼總統佐科22日宣布改組內閣,將更換6名部長。  更換部長的6個部門分別為社會事務部、衛生部、旅遊和創意經濟部、海事和漁業部、宗教部、貿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