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話題:
#三國殺移動版#武將「典韋」為何會被玩家冠以「餅將軍」的稱呼?原來是曹昂的臺詞被玩家聽錯。
前言:
《三國殺》中的武將臺詞古風氣息濃鬱,在設計時濃縮了武將的生平事跡與性格特點,可以說是遊戲的一大加分項。
目前武將隊伍已經突破三百大關,臺詞更是多達上千條,在沒有字幕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生「空耳」現象,因為聽錯臺詞而誤讀了原本的意思。
但恰恰是這些「錯誤」版本,卻成為了經典,閉上眼睛,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遊戲中的「奇葩」臺詞吧。
「餅將軍」典韋
典韋與曹昂的設計都取材於「宛城之戰」,他們一個為主盡忠,一個為父盡孝,在曹操大意兵敗時,豁出性命護其周全,最終雙雙戰死。
「典將軍,比比看誰殺敵更多吧!」
曹昂的這句臺詞,一股不懼生死的氣勢撲面而來,可初版是「稟將軍」,而不是「典將軍」,由於「稟」與「餅」同音,直到今天,玩家在提起典韋時還會以」餅將軍「來代指,甚至成了鑑別新老玩家的方式。
「必死吳懿」
《三國殺》中人氣最高的兩名角色,不是如今風頭正勁的超模武將徐榮劉焉,也不是發揮無視版本,從上線強到了現在的魯肅神曹,反而是強度平平無奇的孫策與吳懿。
尤其是吳懿,被玩家戲稱為「活在臺詞裡的男人」,許多武將都在臺詞中提到過他的名諱,雖然強度平平無奇,出場率也不堪入目,但卻常常能在遊戲中聽到對他的呼喚。
李榷:吳懿能善算謀劃張松:吳懿誠心相獻,君何躊躇不前馬謖:丞相謀略,吳懿習得八九楊修:丞相之意,吳懿瞭然關羽:人可無為,不可吳懿陸抗:吳懿廢堰毀壩,晉軍有計也難施
從這些臺詞中可以看出,吳懿簡直是三國時代的「全能神」,既有諸葛亮八九分之謀略,又對曹操的意圖了如指掌,連一向自負的關羽,都將其視為做人的楷模。
「大殭屍」關羽
熟悉演義的小夥伴都知道,關二爺戰績彪炳,斬了不少當時名將,其中就有號稱「河北雙雄」的顏良文丑。
為了在遊戲裡體現這一點,設計師故意安插了一定的克制關係,顏文的技能是找人決鬥,而從不缺「殺」的關羽可以令其自食苦果,另外在陣亡臺詞中也有所體現。
「這紅臉長鬚的大將是……」
驚恐的語氣,以及戛然而止的詞句,仿佛重現了關羽亂軍從中斬顏良誅文丑的神勇,而末尾的「大將是」,也由於沒有主語,被聽成了「大殭屍」。
小夜有話說
這些武將臺詞的錯誤版本之所以會流傳開來,得到玩家的認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本身的娛樂性,對於一款卡牌桌遊,玩家從中獲取的遊戲體驗實在有限,以這種方式娛樂一番,也無傷大雅。
各位小夥伴還聽到過哪些經典的「空耳」臺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