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敢與俄羅斯進行真刀真槍幹一場的情況下,美國正在搬出冷戰時期對付前蘇聯的那一套,試圖像之前拖垮前蘇聯一樣搞垮俄羅斯。據光明網報導,美國對俄羅斯持續進行戰略圍堵與軍事挑釁,正試圖通過「成本加強」戰略對俄羅斯施加壓力。
所謂「成本加強」,是在1976年被納入五角大樓文件的一種旨在增加對手的對抗成本,加劇其資源消耗直至到危及其政府合法性和控制能力,最終迫使對手退出競爭的一種戰略。有分析認為,前蘇聯就是被美國這種「成本加強」戰略所忽悠,被迫捲入與美國的軍備競賽,最終導致被拖垮。
現如今,美國又將這一陰毒戰略翻出來,妄圖用在俄羅斯的身上,希望憑藉強大的聯盟力量,像搞垮前蘇聯那樣搞垮俄羅斯。所以,美國通過在俄羅斯周邊的北約盟友駐軍、部署反導系統以及舉行軍演等手段,常態性對俄羅斯進行軍事威懾。
另外,美國近期不但糾集眾多盟友在俄羅斯家門口頻繁展開軍演,其軍艦和飛機也不間斷在黑海、波羅的海甚至日本海等敏感區域,利用在靠近俄羅斯領海或者領空邊緣的活動,對俄羅斯軍隊進行挑釁。
美國的意圖很明顯,那就是通過在戰術和戰略層面上對俄羅斯進行挑釁,迫使莫斯科為了反制美國及其盟友的軍事挑釁,在當前面臨疫情和經濟衰退等危機的情況下,也不得不增加軍事投入以應對來自美國及的安全威脅,從而達到將俄羅斯拖垮、或者阻遏其崛起的目的。
臨近下臺的川普政府為了給自己留下更多的「政治遺產」,正在開啟瘋狂模式滿世界搗亂。俄羅斯作為美國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自然也不例外成為川普「最後瘋狂」的靶子。
不過,面對美國新的「成本加強」戰略,俄羅斯並沒有被動地被其牽著鼻子走,而是劍走偏鋒以另外一種方式對美國新戰略實施反制,所以,面對美國新的挑釁方式,俄羅斯通過戰略的調整,避免與美國耗時耗力的糾纏,從而實現在激烈的大國博弈中突出重圍。
日前,俄總統普京批准了與蘇丹就設立俄海軍後勤保障點籤署協議,根據這份協議,俄海軍將在非洲的蘇丹建立一次可停泊4艘軍艦的後勤基地,可供在該區域執勤的俄海軍艦船進行補給和維修,以及艦員的休息等等。
很顯然,俄羅斯這一海外基地的建立,在擴大俄海軍部署範圍的同時,也讓其海外軍事影響力進一步向非洲縱深輻射,這對美國的非洲戰略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除了在海外與美國爭地盤外,俄羅斯在反制美國方面也採取新招數,意在增加美國軍事挑釁時的安全風險。據俄國防部公布的消息稱,日前,一艘美國軍艦在遠東地區闖入俄羅斯領海,前往攔截的俄軍艦警告「可能使用衝撞機動」對美艦進行強制驅離,迫使美艦不得不改變航線逃離俄「領海」。
美方隨後否認美艦進入俄領海,並指責俄方的攔截方式給美方人員帶來「安全風險」。實際上,不管美艦有沒有進入俄羅斯領海,但俄艦的攔截方式卻變得更有攻擊性,其目的應該是讓美軍增加挑釁的風險和成本,以迫使其減少甚至放棄對俄羅斯的軍事挑釁活動。
由此可見,美國試圖使用「成本加強」戰略拖垮俄羅斯,但俄羅斯見招拆招使用新的反制手段,讓美國不但在戰略上受到更多的挑戰,同時也讓其在戰術上承受更大的安全風險,以此來作為莫斯科對美國軍事挑釁的強勢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