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2020紹興·上虞曹娥江半程馬拉松賽在上虞體育中心開跑,來自全國各地的12000名參賽者激情奔跑,暢遊在一江兩岸的美妙風景中。而他們的背後,則有著一群默默守護的「白衣天使」。
「今天早上5點我們就在便民中心集合,隨後趕赴現場。」區衛生健康局急救中心負責人楊松彪介紹,此次比賽,為了能夠及時給參賽選手提供全方位的醫療救助服務,保障參賽者們的健康,該局共出動醫護人員103人,共有12輛救護車、11個醫療點和19臺移動AED(自動體外除顫儀)。他們分布在賽道的不同位置,確保出現緊急情況後能第一時間進行救治。同時,在上虞人民醫院和中醫醫院,另有80餘名醫護人員隨時待命。
7點30分,比賽正式進行,各個點位的醫護人員迅速進入狀態。區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人周麗通過對講機實時了解選手情況,而他面前放著便於調度救援力量的沙盤。隨著比賽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選手和選手之間出現了差距,人員分布情況不斷變化,通過對講機的交流也愈加頻繁。
「比賽剛開始時,要注意參賽選手的摔傷、扭傷、韌帶拉傷等情況,而隨著賽程進展,則要時刻警惕選手出現低血壓、休克、低血糖、心梗等疾病。」,周麗介紹,針對這些情況,救援組都提前制定了應急方案,除了有除顫儀、簡易呼吸器等急救設備,還準備了葡萄糖、腎上腺素、多巴胺等應急藥品。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要保證主流人群周邊有足夠的醫護力量。
比賽過程中,一名大腿疼痛的參賽選手來到醫療點尋求幫助,醫護人員初步判斷是肌肉緊張,迅速在其疼痛處噴塗了準備的噴劑,給予被動拉伸,局部按摩。
「在休息區有選手出現了不適症狀,1號救護車立即趕赴現場。」待命的救護車立刻趕到現場,發現選手出現了呼吸困難、頭暈的症狀。醫護人員立刻對其進行救治,測溫、掛呼吸機、注射葡萄糖等,選手的情況很快得到緩解。
這樣的場景還出現在賽道的許多地方,不管出現什麼樣的不適,醫護人員們總會第一時間出現在選手的身邊,用最專業的態度、最熱情的服務解決問題。在確認無醫療需求後,他們又默默離開現場,繼續做守護選手們的「白衣天使」。
來源:上虞新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