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陽頂天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他在位期間,明教氣焰可謂不可一世,光明使者楊逍、範遙、紫衫龍王黛綺絲、白眉鷹王殷天正、金毛獅王謝遜、青翼福王韋一笑均武林一流人物,再有五散人、五行旗使者佐助,放眼當時天下武林,沒有任何一個宗派能夠與明教分庭抗禮,可惜陽頂天出師未捷身先死,而明教也因此四分五裂。
範遙為搜尋陽頂天的下落,自毀容顏,遠赴西域,投身汝陽王麾下;紫衫龍王反出明教,嫁給了銀葉先生;白眉鷹王與教中兄弟不和,一怒之下來到江南,自創天鷹教;金毛獅王謝遜為報家人之仇,濫殺武林人士,幽居冰火島二十年;青翼福王則來去無影,叱吒西域大漠,眼看明教就要衰敗,天幸老天派出一個英雄少年來拯救萬千教眾,那便是張無忌了。
自從光明頂力挫六大派後,張無忌便成了武林中最有熱度的高手,而明教眾高手也推舉他當上了教主,張無忌繼位後,楊逍、範遙、殷天正、金毛獅王、韋一笑群雄歸心,成為他手下最強力量,那麼這五位高手中,究竟誰的武功最強呢?後世風清揚其實已經給出了解釋。
首先這五人都是一流高手,武功修為大抵在伯仲之間,因此要想分出勝負,並不容易,畢竟他們招式、內功都差不多。因此要想比較眾人的武功,就必須從武學境界上入手,《笑傲江湖》中風清揚在指點令狐衝劍術的時候,提出了兩個概念,分別揭露了兩種武學境界,最高的境界自然是「無招境界」:
令狐衝道:「要是敵人也沒招式呢?」風清揚道:「那麼他也是一等一的高手了,二人打到如何便如何,說不定是你高些,也說不定是他高些。」
但於此同時他也提出了一個次於「無招」的武學境界,那便是「活學活用」:
風清揚又道:「……招數是死的,發招之人卻是活的。死招數破得再妙,遇上了活招數,免不了縛手縛腳,只有任人屠戮。這個『活』字,你要牢牢記住了。學招時要活學,使招時要活使。倘若拘泥不化,便練熟了幾千萬手絕招,遇上了真正高手,終究還是給人家破得乾乾淨淨。」
張無忌手下五位高手沒有任何一人能夠達到無招水平,因此咱們可以從「活學活用」入手,通讀《倚天屠龍記》一書,楊逍、範遙、殷天正、謝遜、韋一笑都曾與人交手過,但範遙招式雖多,卻拘泥不化;殷天正內力雖強,匠氣卻太重;謝遜瞎了眼,韋一笑跑得快而已,唯獨楊逍不同,他實實在在達到了風清揚所說的「活學活用」的境界,來看看他的一場戰鬥表現:
六人之中,以楊逍的武功最為好看,兩枚聖火令在他手中盤旋飛舞,忽而成劍,忽而為刀,忽而作短槍刺、打、掃、擊,忽而當判官筆點、戳、捺、挑,更有時左手匕首,右手水刺,忽地又變成右手鋼鞭,左手鐵尺,百忙中尚自雙令互擊,發出啞啞之聲以擾亂敵人心神。相鬥甫及四百招,已連變了二十二般兵刃,每般兵刃均是兩套招式,一共四十四套招式。
這一表現直接看呆了空智大師與範遙:空智於少林派七十二絕藝得其十一,範遙自負於天下武學無所不窺,此刻見楊逍神技一至於斯,都不由得暗自嘆服。
這裡楊逍似乎展示了周伯通的「左右互搏術」(即「有時左手匕首,右手水刺,忽地又變成右手鋼鞭,左手鐵尺」),他將「活學活用」四個字運用的淋漓盡致,各種招式層出不窮,更能以聖火令擾敵,而他的另一個表現更令人嘆服:
渡難見他兵刃出手,當作暗器般打來,勁道猛極,左手上肘沉落,壓向飛襲左胸的聖火令,卻見另一枚突然間中道轉向,呼的一聲,斜刺射向渡劫。這六人中以楊逍最工心計,他這兩枚聖火令攻渡難的乃是虛招,攻渡劫的那枚方用上了全身內勁。
無論武功、實戰能力,楊逍都完美達到了風清揚所說的「活學活用」的至高境界,他楊逍若足夠聰明,完全有機會在晚年臻於無招境界水平,因此張無忌手下五位高手,當以楊逍實力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