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軍麥克阿瑟為羞辱日本,在投降儀式上,一連換了五支筆籤名

2021-01-13 騰訊網

原子彈是現如今世界上殺傷力最強的武器之一,也是限制著各國不敢輕易再次發動大範圍戰爭的達摩克斯之劍,一旦大戰再起,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使用核武器,那整個地球將生靈塗炭,畢竟廣島跟長崎就是最好的證明。

1942年,二戰已經打得如火如荼,各國無論是用以支撐軍備的費用,還是城市、民眾所受到的損失都達到了一個可怕的數字,但打到這種程度,已經不是能夠輕易停下來的地步,不然前期的損失怎麼算?各國一方面苦於戰爭,一方面又無法停手,此時亟需出現一種能夠緊急叫停戰爭的存在,美國曼哈頓計劃因此誕生。

曼哈頓計劃其實就是原子彈計劃,集歐美(除開德國)所有頂尖科學家於一堂,日以繼夜進行研發,耗時三年終於研製成功。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在德國都已經投降後日本還在負隅頑抗,且準備實施"一億玉碎"計劃,說白了就是讓一億軍民跟美國戰士以命換命。

日本無論是士兵還是普通民眾,在武士思想思想的洗禮下都擁有狂熱的奉獻精神,很多日本民眾並不知道二戰的真相,他們甚至以為自己是受害一方,因此對美軍更是痛恨。面對日本這種恐怖的計劃,美國也不敢硬碰硬,因此在日本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後,在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別在廣島跟長崎上空投擲下原子彈,瞬間摧毀了這兩座城市。

原子彈跟當時所有武器壓根就不處於一個量級,可以說原子彈一出,日本再怎麼抵抗都是無用功,因此在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選擇接受《波茨坦公告》,進行無條件投降。

在確定投降後,之後的安排便快速了起來,9月2日,在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上,以日本外相重光葵為代表的日本正式籤署投降書。當時接受日本投降的同盟國代表分別為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尼米茨海軍上將、中國徐永昌將軍、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傑列維亞科中將,另外澳大利亞、荷蘭、紐西蘭、加拿大、法國等也都有代表出席。

由於在太平洋戰場上對日本的作戰主力是美國,且中國部分還有另外的投降儀式(9月9日,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南京對中國投降)因此當時以美國、也是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將軍為首。

說實話日本這一系列作為真的很讓人不爽,戰爭本身就是非正義的,且他們在作戰過程中也一點都不光彩,搞什麼細菌戰,喜歡以折磨敵對為樂趣,哪怕是手無寸鐵的平民也會受到他們的折磨,不僅中國對其深惡痛絕,美國當時也厭惡極了日本。

對美國來說,日本先是偷襲珍珠港,後來又不停在太平洋戰役中瘋狂襲擊,使得美國損失慘重,因此麥克阿瑟在受降儀式上直接給日本來了點"下馬威"。

他先是故意遲到,到了以後還要先休息,幹晾著要投降的日本代表;之後好不容易到了會場,還特地安排美國將軍溫賴特和英國將軍珀西瓦爾站在自己身後。這二人有什麼特殊含義嗎?當然有,這兩位將軍都在太平洋戰爭之初被日軍俘虜,麥克阿瑟就是要告訴日本,昔日你的俘虜如今正在接受你的投降,嘲諷感十足,但這還不算完。

麥克阿瑟全名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他特地準備了5支鋼筆來籤字,第一支籤下"道格",第二支籤下"拉斯",這兩支筆被他分別送給了站在身後的溫賴特跟珀西瓦;之後寫下"麥克阿瑟"的那支鋼筆則被他送給了美國檔案館;第四支鋼筆籤下的是他的頭銜"盟軍最高統帥",被他送給了曾經擔任校長的美國西點軍校;最後一支鋼筆籤下日期,被他作為榮耀送給了自己的妻子。

麥克阿瑟慢悠悠換了五支筆去籤名,對日本來說既是羞辱又是煎熬,但在場沒有任何人會去同情他們,比起他們所犯下的滔天惡行,麥克阿瑟的這番羞辱已經是極其有禮貌了。

相關焦點

  • 日本戰敗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為了羞辱日本人,一連換了五支鋼筆籤名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這次儀式宣布著二戰結束。這次投降儀式上,美國代表麥克阿瑟在籤字的時候,一連更換了五支鋼筆。他為什麼要更換五支鋼筆,完成這場籤名?而這五支鋼筆,全都送給了其他人,放到今天,絕對是能上全球熱搜的大事件。
  • 日本在二戰上投降,美國的麥克阿瑟將軍為什麼要用五支筆來籤字?
    我們都知道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兩顆原子彈和蘇聯出兵對日本作戰,加快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潰敗,促進了日本政府的迅速投降。可是在日本投降籤字儀式上,麥克阿瑟將軍卻一反常態,用了5支筆才籤完日本遞過來的投降書,你知道他使用五支筆的用意嗎?
  • 日本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用了6支鋼筆籤字,分別都是送給了誰?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許,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盟軍舉行了隆重的接受日本投降的受降儀式。8點50分,日本方面的代表登上戰艦。而投降儀式的主角,以盟軍統帥身份代表盟軍各國籤字的美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將軍卻表現得出奇冷靜,日本代表在投降文本上簽字後,麥克阿瑟在籤名的時候,竟然變戲法似的,先後用了六支鋼筆。麥克阿瑟籤名為什麼用了六支筆,他這樣做有何深意?
  • 日本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用5支鋼筆籤字,這其中到底有何含義?
    麥克阿瑟將軍分別用5支鋼筆見證了日本的投降,也見證了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更見證了美國藉助這次二戰在世界上一躍崛起,成為戰後兩大超級大國之一。可麥克阿瑟將軍為何要選用5支鋼筆,而不是4支或6支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麥克阿瑟將軍已經想好了這些鋼筆分別要送給誰,其中兩位是陪同他一起參加日本受降儀式的美國將軍,他們分別是溫萊特將軍和珀西瓦爾將軍。為何要請這兩位呢?
  • 二戰日本投降,麥克阿瑟用5支筆籤字,後來將它們送給了誰?
    二戰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捲入其中,不過美國最初並沒有加入到戰局之中,而是坐收漁翁之利、大發戰爭財,一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才向日本宣戰,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
  • 日本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為何用5支鋼筆籤字?籤完後全部送出
    杜魯門為了緩和以麥克阿瑟為代表的陸軍和以尼米茲為代表的海軍的矛盾,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麥克阿瑟,儀式地點選在了停靠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戰列艦上進行。為此麥克阿瑟還專門致信杜魯門,對他表示感謝,麥克阿瑟知道投降儀式的重要性,決定一定要把受降儀式辦得風風光光,充分享受勝利的喜悅。當天,各國代表都紛紛來到這裡。
  • 接受日本投降時,麥克阿瑟特地用了5支筆籤字,都送給了哪些人?
    作為二戰中法西斯陣營裡最後一個投降的國家,對日本的受降儀式標誌著這場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戰爭徹底結束。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一瘸一拐地走上美國密蘇裡號軍艦上正式籤署投降書,麥克阿瑟以駐日盟軍最高司令的身份,代表所有盟國接受日本的投降。
  • 日本投降時,麥克阿瑟為何用6支筆籤字?這些筆都到哪裡去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布詔書,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結束了。在世界人民的熱烈期盼中,1945年9月2日,這場盛大的投降儀式,終於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正式舉行。
  • 在密蘇裡號上受降的故事-麥克阿瑟的5支筆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日本,東京灣。此時,廣闊的海灣裡停泊著一艘美國軍艦——戰列艦「密蘇裡」號。距離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已經半個多月了。如此大事,口頭宣布畢竟還不算正式,還是得落到紙面上才行。對日本的受降儀式半個月前已經的安排了。原本定在八月底舉行的儀式受颱風的影響,改在9月2日舉行。這一刻終於到來!
  • 日本投降儀式的細節,美國海軍與陸軍博弈,日本代表大喊降書無效
    日本向同盟國投降的儀式是在1945年9月2日舉行的,地點在日本東京灣美國戰艦「密蘇裡」號上。代表中國參加受降儀式的是徐永昌將軍。當時麥克阿瑟代表同盟國受降,並主持受降儀式,美國海軍上將尼米茲則代表美國受降。問題來了,雖然兩人都是五星上將,但是麥克阿瑟是陸軍的五星上將,而美國海軍認為打敗日本並且付出巨大犧牲的主要是美國海軍,讓陸軍將領主持受降儀式,美國海軍很不服氣,對這樣的安排意見很大。
  • 日本投降儀式時,他下達一道密令:如果日本人耍花招,立即執行
    當時主持日本投降儀式的是麥克阿瑟,他是美國的將軍,曾經對日本作戰,認為日本人奸詐狡猾,所以害怕日本人在投降儀式上做出出格的事情。司令官希望讓日本以更有意義的方式籤署協議。義大利人讓酋長在一間小黑屋裡籤署協議的方式不合他的心意。他想要的是吸引全世界的關注,並見證這一切。事實上,他最終做到了。
  • 美國為何要把日本投降儀式放在密蘇裡號戰艦上?
    1945年8月,二戰進入了尾聲,隨著美國空軍向廣島、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巨大的殺傷性與毀滅性使得日本人不得不扯起白旗,正式向盟軍投降。打了十多年的二戰,至此終於結束。1945年9月2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籤字儀式在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
  • 日本投降儀式的真實細節:鬼子剃光頭,應欽腰媚骨,崗村沒獻刀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日本投降儀式在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日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代表尼米茲海軍上將,中國代表徐永昌陸軍上將,英國代表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代表傑列維亞科中將依次籤字。
  • 1945年日本的投降儀式,被美國人精心打造成了日本天皇的脫罪儀式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向他的子民們宣讀了那一份經過仔細打磨的《終戰詔書》。在這樣一份投降宣言中,全篇卻沒有出現一個「投降」或者是「戰敗」的字眼。甚至裕仁天皇還專門向那些「為東亞的解放而與日本合作的國家」表達了深深的歉意,不得不說裕仁天皇理解中的「合作」與現實意義上的合作差別還蠻大的。
  • 你所不知道的英文版《日本投降書》:是誰代表中國籤字
    第一位踏上日本本土的中國將軍徐永昌上將在日本降書上簽字(資料圖)東方網記者看到,在這份投降書上,作為戰勝國之一中國的代表,時任國民政府軍令部長徐永昌上將的名字緊跟在美國代表尼米茲將軍之後。受降儀式之前,徐永昌將軍視察東京灣。作為第一位踏上日本本土的中國將軍,徐永昌面對東京灣上的各國艦隊,感慨萬千地對隨行人員說:「甲午之役,果能一勝,則我海軍今日不悉何似?」受降儀式之後,當時有記者採訪徐永昌,希望他在這勝利的時候能向國內的人說幾句話。徐永昌思考一番之後,說道:「今天是要大家反省的一天!
  • 中國戰神vs美國五星上將,彭德懷與麥克阿瑟的華山論劍
    要說二戰時期盟國的著名將軍,簡直不勝枚舉,譬如蘇聯的朱可夫,美國的艾森豪,美國海軍的最高統帥尼米茲,德國的沙漠之虎蓋世太保。他們或為國家和民族自由而奮戰,成為千古英雄,或為法西斯暴政賣命,遺臭萬年,而要說眾多二戰名將裡最突出的一個,當屬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 二戰結束時,密蘇裡號上的小故事,耐人尋味!
    二戰末期,美國向日本使出王炸,投了兩顆原子彈,日本政府無力應付,成千上萬的傷亡慘相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恐慌,在8月15日,宣布無條件的投降。這一歷史時刻的展現就在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上。美軍戰艦密蘇裡號在9月2日的受降籤字儀式上,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有一個小小的舉動,很耐人尋味,成就了一段佳話。當天受降儀式的安排工作是由麥克阿瑟將軍負責,他特意邀請了兩位將軍出席,並且就站在他身後,一個是美國的汶萊特將軍,一個是英國的白西華將軍,這兩位將軍的特殊之處在於,他倆都是從日本的戰俘營裡獲救的。不言而喻,這是一個特殊的安排,能讓兩位將軍在今後揚眉吐氣。
  • 接受日本投降時,為何是麥克阿瑟而不是尼米茲?兩人鬥氣像個孩子
    引子1945年9月2日,密蘇裡號戰列艦穩穩地停在了東京灣,在這裡將舉行日本向同盟國戰敗投降的籤字儀式。這天是個大陰天,但是美國的很多將領卻說今天天兒不錯。這其實是個非常有諷刺意義的天氣,正好應了日落的說法。
  • 歷史上的今天,日本遞交投降書為什麼要在密蘇裡號軍艦上進行?
    73年前,在美國向日本的廣島長崎丟下兩枚原子彈以後沒多久,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遞交了投降書,那麼,籤署投降書是在哪裡舉行的呢?相信我們在課本上都學過,為什麼這個儀式會在美國的「密蘇裡號」軍艦上進行呢?
  • 麥克阿瑟最丟人的一場戰役,丟下數萬美軍精銳不管,自己匆匆逃離
    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遠徵軍的司令,也是西南太平洋戰區的盟軍司令。麥克阿瑟的一生燦爛奪目,也成為了美國得到勳章最多的將軍。他在後世的社會中幾乎已經成了一個半神話式的人物,但他也可以說是成也亞洲敗也亞洲,他一生最大的恥辱就發生在亞洲。那次的戰役,他丟下了萬餘的美軍,自己一個人走了,最終導致這萬餘的美軍慘遭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