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魯克:為什麼有些崗位會成為「寡婦製造者」?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東方管理評論

導讀

德魯克是現代管理學之父,他的思想影響了數代追求創新以及最佳管理實踐的學者和企業家們。在本文中,德魯克從管理實踐中一個細微單元——「職務」角度出發,總結了管理者常犯的六個錯誤。雖然完美設計的管理職務並無定法可循,但應該力圖避免,因為它們會損害管理者和管理組織的效力。

01

範圍太小

最常見的錯誤是把職務設計得太小,以至於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得不到發展。任何一個管理職務都有可能成為一個最終職務,也就是任職者要在這個職務上幹到退休。

高層職務的數量必然遠少於基層職務。如果職務設計得太小,任職者沒幾年就能把所有的東西學會,於是大多數管理者就會感到沮喪和厭煩,從而不再認真工作。他們會「在職退休」。他們會抵制任何變革、任何創新和任何新思想,因為變革只會讓他們的狀況變得更壞,並且威脅到他們的安全。他們非常清楚自己目前並沒有做出真正的貢獻,因此地位是很不安全的。

管理職務的範圍應該能讓任職者在多年之內都能成長、學習和發展。職務範圍過大通常不會造成多大危害,因為這種錯誤很快就會浮現出來,糾正起來也容易。相比之下,範圍過小就是一種慢性毒藥,會在不知不覺之間使管理者和整個組織麻痺。

所有管理職務都要能讓任職者從績效中獲得滿足感。職務本身應該具有挑戰性,也能帶來回報。如果任職者的主要滿足感來自晉升,那麼這個職務本身就失去了意義。

02

虛假的職務

比職務範圍太小更加糟糕的事情是這個職務並不實在,只不過是一個典型的「助理」。

管理職務必須有特定的目標、特定的目的和職能。管理者必須能夠做出可以辨別的貢獻,並且承擔做出這種貢獻的責任。

可是,助理通常沒有可以做出貢獻的職務。他們不承擔最終責任,他們的職能、目的和目標也無法明辨。他們只是一名「助手」,上司認為他們應該做什麼,或者他們讓上司「相信」應該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這樣的職務會腐蝕一個人,讓任職者要不是成為一個幕後操縱者,濫用自己對某個重要高管的影響力,就是成為一個馬屁精,靠在上司面前拍馬溜須往上爬。

它還會腐蝕這個組織,因為誰也不清楚這個助理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角色,擁有什麼樣的職權和實際權力,於是其他管理者通常就會奉承他、利用他,借他對自己的職務沒有安全感的漁利。

03

管理與工作失衡

管理的確是一項工作,但它本身不是一種全職工作。在設計管理職務時,必須把「管理」和「工作」結合起來。這裡的「工作」,指的是對某種具體職能或者自身職務承擔責任。通常而言,管理者應該既是一名管理者,又是一名專業人員。

管理者必須有足夠的事情做,否則就會去替下屬做他們應該做的事情。很多人抱怨管理者不「授權」,就通常意味著那些管理者要做的事情不夠多,於是就去攬本該由下屬完成的工作。

但另一方面,如果他們沒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也是挺讓人沮喪的一件事情——對於那些從工作中成長起來,已經把工作當成習慣的人來說,尤其如此。

因此,管理者不能沒有自己的工作,否則他們很快就會喪失對工作質量的良好判斷,喪失對艱苦工作的尊重。沒有了這兩樣東西,管理者只會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管理者應該成為一個「有事幹的上司」,而不是一個專職的「協調者」。

04

職務設計不合理

管理者的工作應該儘可能設計得可由管理者一個人,以及由管理者及其所轄人員一起完成。如果為了完成工作必須連續不斷地開會、合作和協調(包括以電子方式進行的),那麼這個設計就是錯誤的。一個職務,特別是管理職務,是不應該去處理更多人際關係事務的,因為管理職務本身所包含的人際關係事務,就已經超出了大部分人的能力。要麼工作,要麼開會,誰也不可能同時做這兩件事情。

另一個常見的錯誤,通常也是一種不必要的安排,是讓任職者不得不花大量的時間出差。就像人不能同時開會和工作一樣,人也不可能同時出差和工作。與同事、下屬、客戶和上司一對一、面對面地談話,毫無疑問是至關重要的,而且是無可替代的,但子公司的管理者和主要客戶最好是每兩年一次花比較多的時間去見一見,而不是頻繁地「穿梭」——周二離開紐約,周三在巴黎度過,然後周四返回紐約上班。這意味著有四天不能工作,因為一個人在這樣的長途旅行之後,通常還需要一天的休整時間。

05

把頭銜當獎賞

絕不能把頭銜當做獎賞,更不能用它們去掩蓋職能的缺失。用頭銜「代替職務」比用頭銜「代替晉升」更加糟糕,也更加普遍。

美國和德國的大型商業銀行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在美國的銀行裡,每一個人都必須是副總裁,至少也得是個負責人。在德國的銀行裡,每一個人都必須是經理。

這些銀行這樣做有它們的道理。比方說,銀行的客戶,例如某個小企業的一把手,不找到一個負責人是不會討論財務問題的。可是,這樣做也會有麻煩。那些沒有得到這種頭銜的人會對此感到不滿,這些人可能只是因為從事的工作無須與客戶密切交往。這種做法還會讓另外一些人尤其感到不滿——這些人年紀輕輕就獲得了副總裁這等顯赫頭銜,後來卻發現自己今後將要日復一日做同樣的事情。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對於一流的工作,我們付給豐厚的報酬,但是只有在職能、職務和責任改變以後,頭銜才會改變。頭銜會讓人產生期望,因為它們意味著級別和責任。如果把它們用做一種虛銜,也就是用它們來代替級別和責任,那就是自尋煩惱。

06

寡婦製造者

最後,對那些「寡婦製造者」職務應當進行反思和重新設計。蒸汽機問世的前夜,正是大帆船的鼎盛時期(1850年前後),那時的每一家船運公司手上都偶爾會有一個「寡婦製造者」。這條船總是莫名其妙地失控,而且會奪人性命。這樣的事情發生幾次之後,船主如果足夠精明,就會讓這條船退役並將其拆毀,而不管自己在這條船上花了多少錢。否則,他不久就會發現再沒有人願意去他那裡做船長或者大副。

許多公司都有這樣的職務,它們讓一個又一個的優秀管理者鎩羽,可是誰也說不明白那是為什麼。這些職務看起來合乎邏輯,設計得似乎也很合理,應該有人能幹好,但事實上就是沒有一個人能勝任。一個職務如果連續挫敗兩個過去表現出色的人,那就應當調整。通常只有通過反省,才能弄明白這個職務原來存在哪些不當之處。

寡婦製造者職務的出現有時純屬偶然。某個人自己很難兼備同時存在於某一個人身上的兩種性格特點,於是創建了這個職務,並且幹起來得心應手。換句話說,一個看似合乎邏輯的職務其實是因為某人的個性巧合而設計的,並非按照工作要求進行設計的結果。可是,你不可能找到兩個個性完全相同的人。

作者 | 彼得.德魯克,最具影響的管理學家,被人尊稱為「現代管理之父」。

來源 | 內容選自《管理的實踐》

相關焦點

  • 彼得德魯克談教育: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並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也不知道為什麼特別喜歡管理學,在讀彼得德魯克書的同時,也在讀全英版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彼得德魯克,教會我很多東西。讀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現在漸漸明白彼得德魯克的無數著作一直在屬於他的那個時代甚至當今時代都居圖書榜首的原因所在了,這是一盞燈,一盞在位居高職的管理者們全面管理周身所及的一盞明燈。
  • GTA5更新邪惡冥王寡婦製造者倒計時3天!!!
    GTA5更新邪惡冥王寡婦製造者倒計時3天!!! 2019-01-11 17:41  奇遊聯機加速器 「GTA5邪惡冥王和寡婦製造者什麼時候開放購買?」「請問新出的原子能槍,寡婦製造者,邪惡冥王,怎麼獲得?」
  • 經典的保時捷GT2RS,被譽為「寡婦製造者」,997車牌有特殊含義!
    這是上一代的保時捷911 GT2RS,是2010年發布的車型,這款車的許多設計都是按照賽車而設計,一般人駕馭不來這輛車,我們看到這輛車的車牌號是997,雖然並不算是什麼靚號,但是很有意義,因為這輛車的底盤編號為997,經典的蛙眼車燈,讓它成為一代經典,許多人覺得老款的保時捷911 GT2RS要比新款的更加拉風,畢竟老款車型保留了許多經典的元素,這輛車停在路邊也是十分吸引眼球
  • F-104墜機率高達32%,被人稱為「寡婦製造者」
    造型極似巡航飛彈的F-104速度奇快,成為全球第一款達到2倍音速的戰機,並且一度保持爬升率與最大升限兩項戰機世界紀錄。自1958年開始量產服役之後,F-104"星"式戰鬥機除了裝備美國空軍之外,還出口到德國、日本等多個國家。不過,過度追求高空高速性能的F-104"星"式戰鬥機在安全性能上始終存在隱患,頻頻發生"機毀人亡"事件,也因此得到了"寡婦製造者"和"飛行棺材"的外號。
  • 臭鼬工廠的「寡婦製造者」雖連創紀錄,卻讓德國飛行員損失慘重
    咱們今天,就來聊一聊F-104是如何被披上「寡婦製造者」這個綽號的。1965年,德國聯邦國防軍空軍第74戰鬥機聯隊(JG 74)的F-104G型「寡婦製造者」德國聯邦軍國防軍空軍裝備的F-104戰鬥機比同時創下世界紀錄更為出名的,就是F-104的綽號,即「寡婦製造者」(Widowmaker)。
  • 彼得德魯克:沒有人能夠左右變化,唯有走在變化之前
    那麼,創業過程中會遇到哪些變化呢?首先,團隊的變化。團隊從一個人、到三個人、再到十人左右的小團隊,後面還會隨著業務的進展出現爆發式增長,阿里最早是18羅漢,短短二十年左右,已是幾萬人的規模。在這個變化過程中,有幾項措施非常重要:1)塑造企業價值觀。
  • F-104「星」戰鬥機:臭名昭著的「飛行棺材」與「寡婦製造者」
    F-104戰鬥機先後發展出F-104A、C、G、J、S等主要型別,服役後的F-104戰鬥機由於航程短、載彈量小,未能成為美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該機被大量出口到德國、日本、加拿大、義大利、荷蘭和丹麥等國,共生產2578架。
  • 德魯克共學日:團隊共學德魯克,成為有效管理者!
    為什麼優秀的商學院教授和企業家都推崇德魯克的管理理念呢?不是因為德魯克先生教給大家多麼好用的管理工具或管理方法,而是讀德魯克的著作,可以找到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向和思路。2002年6月20日,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宣布彼得·德魯克成為當年的「總統自由勳章」的獲得者,這是美國公民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無論是英特爾公司創始人安迪·格魯夫,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還是通用電氣公司前CEO傑克·韋爾奇,他們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實踐方面都受到了德魯克的啟發和影響。
  • 珍藏|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經典語錄,背熟了做管理有用
    二、用人 對人的多樣化要有絕對的包容性,不能讓企業成為改造員工個性的工廠。用人時要先考慮某人能做些什麼,而不是考慮職位的要求是什麼。 用人不是為了克服人的弱點,而是為了發揮人的長處。衰退的最初徵兆,就是無法吸引那些既有能力又有熱情的人才。
  • 《LOL》10.16中單寡婦強度怎麼樣 中單寡婦強度介紹
    導 讀 《LOL》在7月28號的改動名單裡,出現了曾經的寡婦製造者也就是現在的痛苦之擁伊芙琳了。
  • 2019年是「寡婦年」嗎?為何會出現寡婦年?聽聽老農怎麼說
    2019年是「寡婦年」?為何會出現寡婦年?聽聽老農怎麼說!老話說得好: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農民也要開始安排農事勞動了。而在古代,農民農事活動的安排,都是依據農曆24節氣為依據的。如果在那一年沒有立春的話,也就是整個農曆年都沒有立春的年份,那這樣的年份也就被稱之為「寡婦年」,農民認為在寡婦年是不吉利的。寡婦年也被稱之為「滑頭年」、「無春年」、「盲年」,其判斷的依據就是農曆年是否有立春。說起寡婦年的禁忌,被大家廣為熟知的則是不宜結婚了,在民間的說法是在寡婦年結婚,婚姻也不會幸福,女人還很容易成為寡婦。其實,這些說法到是荒謬的,是沒有任何依據的!
  • 德魯克共學日:共學共進共發展,企業管理的必備手冊!
    那麼,在眾多的管理學課程與管理學大師中,備受世界著名管理學商學院教授以及知名企業家推崇的莫過於,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 德魯克的管理理念及思想! 為了紀念德魯克先生對現代管理學的巨大貢獻,為學習實踐德魯克管理思想和理論的企業家、創業者搭建一個相互交流、研討的平臺,「共學德魯克」微信公眾號發起:將每年11月19日設為"德魯克共學日",倡議更多管理者共學德魯克,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邪惡冥王和寡婦製造者大殺四方_遊俠網 Ali...
    請放寬心,自由的未來已觸手可及:各地的武裝國度已推出邪惡冥王和寡婦製造者,你現在就能擁有全新而專屬的共和太空遊騎兵版武器。
  • 心理學:為什麼你在職場混不好,是因為你不懂「彼得定律」
    心理學:為什麼你在職場混不好,是因為你不懂「彼得定律」 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有體會,每個人都願意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但實際上,很多人在晉升到更高的崗位時在工作能力上就會大打折扣。 這就是心理學上非常著名的彼得定律,這是美國著名教授彼得經過多次實驗得出來的結論。在擔任自己不能勝任的職位時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
  • 蝙蝠俠對決幽靈製造者,哥譚市已經改變,誰會成為勝者?
    小丑之戰已經徹底改變了這座城市,蝙蝠俠的一部分資產被揮霍,而另一部分落在了盧修斯·福克斯手中,笑點的毒藥讓他徹底失去了自我,成為了他的夢魘,而現在他卻在家人的鼓勵之下成功走出了這段陰影。但是由於小丑在「小丑戰爭」初期已經將布魯斯·韋恩汙名化,所以他們現在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而布魯斯也無法再成為韋恩集團的領袖。
  • 德魯克的最後誘惑-虎嗅網
    而德魯克也順勢被認為是韋爾奇背後那個起到關鍵作用的人。起死回生、永續輝煌,這似乎成為了對當下所有管理研究者和企業實踐者的終極誘惑。面對巨變的市場、難以捉摸的用戶和不知會從哪裡冒出來的跨界競爭對手,我們總是喜歡用一種過時的理性撫慰源自內心焦慮的本性。這本身就是時代的弔詭之處。
  • 每周一個小知識:彼得定律,每個職工終將面臨彼得高地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彼得啟示彼得定律處處充滿陷阱,從彼得定律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啟示:▎改變 「根據貢獻決定晉升」的晉升機制晉升機制要達到資源配置的作用,簡單點說就是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能力與職位要相匹配。某人在某個崗位上幹得非常出色,就推斷此人也能勝任更高的職位,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 德魯克:比能力、資源更重要的,是你的態度
    經濟上的需求迫使他成為一名經濟師。當時,他在銀行和保險公司工作過,不過他對此並不感興趣:可是,即便是德魯克也是要吃飯的!儘管他多次改變策略,但他從未放棄過成為教授的目標,於是他離開英國,移民到了美國。他堅信,相比在英國,他在美國有更多的機會獲得教學崗位。
  • 跟著管理大師德魯克,你才能真正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篇文章正是德魯克基於自己的經驗,寫就的《自我管理》(Managing Oneself)一文。在文章中,德魯克明確指出,一個職場人只有搞懂了自己的優勢、工作方式、價值觀,並據此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了,才能成為職場明星。 這篇文章幾經轉載,在此我不再贅述。由於最近看了兩遍大師晚年的傳記《旁觀者》,我隨手粗略整理了5個德魯克的職場成功秘訣,願對大家有所啟發。
  • 吳伯凡最新演講:德魯克終其一生,只為做一件事
    就是當汽車最早被發明出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在享用這種人類發明的成果的時候,有個問題就出現了:有些人有汽車,有些人沒有,那怎麼辦?一種解決方案是把他們的汽車給大家分了,一人一個零部件,這樣就達到了平等。但是,福特也好、泰勒也好,包括他的崇拜者德魯克也好,發現這是沒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