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何律衡
「39度、40度、42度!」隨著歐洲各國本周氣溫的「節節攀升」,從6月開始的歐洲熱浪,在進入到7月後,更加來勢洶洶。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當地時間周四(7月25日)晚間報導,本周,包括英國、法國、比利時、德國、荷蘭在內的多國紛紛創下各國的高溫新紀錄。
其中,法國於周四達到了42.6攝氏度,為歐洲各國高溫之最。同時,德國、荷蘭、比利時和英國則分別以40.5、40、39.9、38.1攝氏度改寫了自身的高溫歷史,並很有可能在未來的幾天不斷刷新紀錄。
自上月起,這場曠日持久的熱浪就席捲了歐洲大陸,令人們飽受高溫炙烤的折磨,截至本周,包括瑞士和捷克在內,至少12個國家的高溫紀錄已經被打破。
目前,堪稱「歐洲最熱」的法國已再次進入了高度戒備狀態。除了人們的身體健康,更令人擔憂的是幾個月前剛剛經歷大火的巴黎聖母院。
據法國首席建築師菲利普·維倫紐夫(Philippe Villeneuve)說,巴黎聖母院的屋頂有倒塌的危險。「接縫或砌體在乾燥時失去了連貫性、粘性和結構特性,拱頂會突然倒塌。」
此外,比利時、德國、荷蘭和英國四個受高溫影響較為嚴重的國家也已進入了極端高溫警戒狀態。
儘管與全球其他地區相比,超過35度左右的氣溫似乎並不算太高,但事實上,對於歐洲大部分地區來說,這種高於季節平均水平的高溫所帶來的影響,遠比想像得要大得多。
從城市設計方面來說,許多歐洲城市實際上無法應對這樣的高溫。2017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只有5%的歐洲家庭安裝了空調。對於多數歐洲民眾來說,在這樣的溫度下待在沒有空調的室內是難以忍受的。
另外,公共運輸也因高溫陷入故障和停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CNN)報導稱,周三,一列從比利時開往倫敦的歐洲之星列車發生故障,乘客被困在40攝氏度高溫的車廂中——沒有空調。
負責運營英國鐵路基礎設施的網絡鐵路公司(Network Rail)表示,鐵軌在高溫下受熱膨脹容易彎曲,而倫敦市內及周邊地區的鐵路溫度將超過50攝氏度,幾乎是英國夏季鐵路平均溫度的兩倍,列車因而容易受阻停下。
許多鐵路運營公司已敦促乘客不要出行,許多線路被推遲和取消,或者實施了限速措施,從每小時60英裡降至每小時30英裡。
電力設施同樣受到了巨大影響。在法國南部,法國電力能源集團(EDF energy group)就因高溫關閉了其核電站。
事實上,除了歐洲,世界各國都在經歷著這種極端天氣所帶來的災難——印度正處於極端乾旱和致命洪水之間搖擺不定,1.57億美國人上周遭遇了令人窒息的熱浪,北極則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野火。
英國氣象局分析認為,雖然這些極端天氣事件是自然發生的,但「研究表明,隨著氣候變化,它們(指極端天氣)可能會變得更加常見,可能會像每隔一年一樣定期發生」。
法國氣象局以及部分歐洲科學家認為,這種氣候的變化與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濃度的增高有極大關係。他們擔心,全球化學燃料的使用同樣也將加劇頻繁的全球高溫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