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洋鎮藍屋村——鳳凰應靈瑞,畲鄉別樣趣

2021-03-02 饒客家園號

拍攝:詹慧洋老師

拍攝:詹慧洋老師

這是古樸安寧的畲族村落

這裡有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

在畲族傳說中,女始祖是高辛皇帝的三公主,而鳳凰是帝王家族女性的象徵。所以畲族人民將鳳凰作為自己的民族標誌。

...

饒平縣藍屋畲族村,全村416人,85戶。村中古老滄桑的藍氏宗祠、造型別致的畲族土樓,還有點綴其間的畲族文化標識——鳳凰圖騰,展現這裡與眾不同的民族風情。

推薦路線:藍氏宗祠→泰華樓→畲族文化公園

推薦人數:5-7人

藍氏宗祠、泰華樓、畲族文化公園

直接導航搜索「藍屋村」即可自駕前往

車輛可以停在村民活動中心前埕

泰華樓是一座少見的長方形土樓,樓長43米、寬17米、佔地3畝多,共有房間26間,3層樓房層層相通。

進門正面樓房是藍氏祖祠——善慶堂。如今的善慶堂開設為展示畲族風情的展廳。

祠堂內「逸儒雅望」匾額是清朝康熙皇帝親自題寫送給村中先賢的。

在泰華樓後面有一個畲族文化公園。綠樹蔥蔥,百花鬥豔,是沏茶閒聊的好地方。

打陀螺是藍氏家族代代相傳,沿襲至今的民俗活動。

逢節假日,藍屋村人會聚集在泰華樓,樓內唱山歌,樓前打陀螺,這裡是傳承民族文化的大舞臺。

傳統服飾。畲族人衣服上紡織的特有符號,這些符號取材於生活,寓意豐富。

△畲族民族符號

△畲族服飾、手帕、彩帶

畲族彩帶是最受讚譽的編織品,畲族姑娘精心織繡的繡帕和彩帶,是最好的定情物。

烏米飯自古以來是畲族人"三月三"過節的傳統食品,黑色來自烏稔樹葉,烏米飯開脾、健胃、驅霾除溼。

麻餈作為畲族的特色小吃,是畲族每個節日的標配。中夾紅糖芝麻心,外裹一層芝麻粉,甜而不膩,爽口筋道。

顧名思義,菅葉粽就用菅葉包裹而成的粽子。約20釐米長,像根玉米的樣子,因此民間又稱牯角。

陶罐發酵,柴火燒酒,是畲族米酒醇正的「秘笈」,已2000年歷史。畲民採集野生竹子上的一種野生菌,將米酒染成喜慶的紅色,這就是紅麯酒。

  畲鄉風情濃

別猶豫,出發吧

來場特別的民俗之旅!

來源:潮州共青團

..


 聯姻公眾號--饒客情韻

弘揚饒客文化  共建美好家園  敬請關注饒客家園http://www.0768rpk.com推薦閱讀:

1、賀!饒洋大窠裡「茶博士」李忠作品獲縣2017年「宋凰杯」嶺頭單叢競賽特等金獎

2、【人物訪談】饒北傳奇 鄉醫劉杭

3、【鄉村美景】重發探險上饒康東九龍潭(作者:海鷹)

4、原創饒平客家山歌 《十送紅軍》( 作者:劉秋彬 演唱:詹菊蓮)

5、【舌尖上的饒北】讓你流口水的饒平客家美食大全

6、【饒平四中點滴】飯盒

7、【坤哥作品】多尼花

8、鬼節講鬼話,寶哥親歷的鬼故事

相關焦點

  • 「詩畫畲鄉 年味景寧」活動正式啟動
    表演將太布娘、太人家、辦搭定、做表姐等議婚、定親習俗及其它生活習俗,用獨具特色的婚俗互動展示出畲族的傳統相親婚嫁習俗,讓賓客體會一次別樣的民族婚嫁風情。隨後,「詩畫畲鄉·年味景寧」高山品鑑宴暨精品線路推薦會在畲鄉鴻賓大酒店舉行。
  • 偶遇宣蓮節,七品畲鄉
    新華小記者福利第一波,biu~biu~biu~活動預告時間:7月6日 ---7月8日(3天2夜)地址:武義宣平柳城畲族古鎮畲民居住地,經典山寨-【江下村】品味畲民婚嫁習俗,觀古老畲舞,吃特色美食,品畲族文化,住山哈人家。
  • 景寧孩子們的巧手 剪出了「畲鄉豐收圖」
    創意剪紙2020年9月19日,「慶豐收、迎小康」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第三屆畲寨鄭坑金秋大會在景寧畲族自治縣鄭坑鄉舉行。現場舉辦了創意剪紙比賽。 比賽現場該鄉10名小學生參與其中,剪出自己心目中的畲鄉豐收美景。
  • 昔日畲鄉「水患溪」入圍「全國最美家鄉河」
    福安市康厝流域河長、鄉黨委書記章鴻告訴記者:「省水利廳從2006年開始掛鈎幫扶康厝畲族鄉,15年來,歷任領導都帶隊到我們鄉調研相關村落、流域,與鄉村幹部、群眾面對面了解情況,實地指導,落實項目,目前,除八浦溪、高臺溪安全生態水系項目、羅家洋河道整治三個工程在建外,其他50多個項目均已建成並投入使用,惠澤畲鄉百姓。」
  • 泰順竹裡 浪漫畲鄉 因竹而美
    在4月底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的浙江省文化示範村名單中,泰順縣竹裡畲族鄉竹裡村榜上有名。入選的鄉村需滿足文化和旅遊資源富集,自然生態和傳統文化保護較好,鄉村民宿發展較好,旅遊產品體系成熟、質量較高,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較完善等要求。 「竹裡村結合其獨特的竹文化、畲族文化和國學文化,大力發展旅遊文化產業。」
  • 浙江日報關注|在畲鄉景寧 「惠明」茶農當起主播
    3月19日,浙江日報刊登《記者景寧畲鄉探訪——「惠明」茶農當主播》一文,全文如下。 天氣轉暖,景寧4萬餘畝惠明茶已經開採,受疫情影響,茶藝大賽、鬥茶會、茶展覽等茶事活動紛紛停辦,當地茶企和茶農如何銷售春茶?
  • 「浙裡武義 狂想畲鄉」 浙江省第六屆畲族風情旅遊文化節在武義開幕
    2019-04-03 12:1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徐賢飛 侯明明 武義報導組 朱躍軍 李增煒 通訊員 王虹霞今天(4月3日),以「浙裡武義 狂想畲鄉」為主題的浙江省第六屆畲族風情旅遊文化節、第二屆民族鄉村「百村論壇」暨柳新橋竹第二十六屆「三月三」畲族歌會,在武義縣柳城畲族鎮開幕
  • 潮汕之聲:海濱鄒魯畲鄉美、聚源思根鳳凰情
    「海濱鄒魯畲鄉美、聚源思根鳳凰情」,畲族的發源地在潮州鳳凰山,這是經過各地畲族族譜記載驗證和饒宗熙教授等有關專家審核後作出的結論
  • 福安康厝畲鄉:開展精準扶貧戶電商培訓,助力脫貧攻堅
    原標題: 福安康厝畲鄉:開展精準扶貧戶電商培訓,助力脫貧攻堅         2020年9月26日—27日,福安市康厝畲族鄉特邀壹心計算機培訓中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創業培訓(SYB)講師王智鋒,到康厝畲族鄉給該鄉的
  • 賞橙鄉美景、品畲鄉風情 信豐縣龍舌學校開展研學旅行活動
    信豐縣龍舌學校因地制宜,結合紅色、綠色、古色文化教育,以鄉土鄉情為主,開展以「賞橙鄉美景,品畲鄉風情」為主題的研學旅行活動,2019年1月6日,學校組織校本部六至八年級部分學生前往安西田壠畲族村——禁毒館——贛粵邊三年遊擊戰爭紀念館——農夫山泉信豐生產基地參觀學習。一天之中同學們見識了信豐的古色美、紅色美、綠色美、科技美。同學們紛紛表示不虛此行。
  • 「雲感受」——泰順電力背包客帶你「雲」遊畲鄉
    「雲感受」——泰順電力背包客帶你「雲」遊畲鄉 央視網消息:隨著「
  • 景寧畲鄉「惠明」茶農當主播
    畲娘吆喝賣茶葉下午2時,我們來到景寧惠明茶的發源地——敕木山上的惠明寺。寺前有個禪茶亭,畲族女子藍小芳早就在亭子裡擺上一張茶桌,一副茶具,幾盒茶葉,還有一盆鮮花。原來,她把直播間安到了這裡。藍小芳是景寧畲娘茶業的營銷負責人,專門幫茶企、茶農們賣茶葉。「你看,我以惠明寺和茶葉基地為背景,美吧!」
  • 【首屆「畲族杯」全國散文大獎賽】浙江 沈志榮‖畲鄉三章
    時已入夏,隆重的「中國畲鄉三月三」盛會早已錯過,但在浙江省景寧畲族自治縣縣城鶴溪鎮,那場景還是以圖片、視頻等形式在導遊聲色俱佳地熱情介紹中,向我們如圖畫般一一展示開來: 有中國少數民族工藝品設計製作大賽及作品展、「畲鄉茶禮茗香福溢
  • 委員曬作業 | 蘭蘭:把畲歌唱給全世界
    畲族是一個沒有文字只有語言的民族,許多畲族文化以畲歌的形式從遠古的荒夷嫋嫋傳唱至今,很早就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但是,隨著現代文明的衝擊,畲歌這朵文化奇葩日漸暗淡。  近年來,會唱畲歌的畲民特別是年輕人越來越少,一些業餘歌手由於缺少專業培訓,沒學過科學的發聲和保護嗓子的方法,50歲不到就唱不出聲了,影響了畲歌的傳承。
  • 2020福安好穆陽·畲鄉山地半程馬拉松鳴鑼開賽
    12月5日,一場別開生面的「2020最美家鄉河·福安好穆陽·畲鄉山地半程馬拉松暨第二屆親子定向越野賽」在福建福安穆陽溪畔鳴鑼開賽。比賽吸引了省內外眾多長跑愛好者參與,現場賽況熱烈,精彩紛呈。經激烈角逐,來自貴州的參賽選手張交以1小時21分9秒的好成績獲得本次比賽男子組第一名,男子組第二名、第三名分別為漳州選手李政躍、張火話奪得。
  • 畲歌畲嘻嘻:畲歌是潮州鳳凰山畲族文化的心靈之聲
    「食飽無事佔在鬥畲歌」、「俺勿佔在鬥畲歌」,這足以說明潮人三五成群,立於山間溪流在勞作中「鬥畲歌」,是潮汕地區曾經流行的民間娛樂活動。畲歌畲哀哀,欲鬥畲歌行磨來;一千八百裡哩來鬥,一千八十勿磨來。」在婚喪節慶、待客會友時,「鬥畲歌」不用樂器伴奏,隨口可唱,深受人民喜愛。舊社會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鋤草挑柴,對著高山清唱;蹚河過橋,對著流水說話;沒有受文化教育的機會,把學唱畲族民歌作為一種重要文化生活。過去唱畲歌者以青壯年婦女為多,她們一邊從事紡織、縫補手工操作,一邊唱畲歌。
  • 畲山水景區:自然資源豐富 生態植被保護良好
    畲山水景區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位於福州僅有的兩個畲族鄉之一的羅源縣霍口畲族鄉,連接山壠灣、崗尾等畲族村,距羅源縣城區約38公裡,距福州市國家森林公園約59公裡。擁有福州「綠色寶庫」的畲山水,藍天白雲,空氣清新。景區內自然資源豐富,生態植被保護良好,森林覆蓋率高達95.6%,夏長無酷暑,冬短無嚴寒,更雨量充沛、溫暖溼潤,年平均氣溫18.6度,無霜期312天,負氧離子濃度高達每立方釐米1萬個。景區內溪水清澈見底、水質甘甜純淨,是難得一見的無汙染純淨世界。
  • 福安畲鄉群眾的生活就像倒吃甘蔗,一節更比一節甜!
    福安新聞網消息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福安市坂中畲族鄉的彭家洋洋坪畲族自然村。41歲的畲族青年蘭謝才正忙著給甘蔗地打藥鋤草。再過兩個月,甘蔗就可以採收上市。「畲鄉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一戶都不能少。」坂中鄉黨委委員林耀亮一直負責鄉裡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工作,為了蘭謝才家能早日脫貧,他沒少花心思。
  • 義順蒙古族鄉:借勢發力 喚醒資源 別樣發展
    義順蒙古族鄉:借勢發力 喚醒資源 別樣發展 2020-07-07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考考你,「莪」「畲」這兩個字怎麼讀?
    考考你,「莪」「畲」這兩個字怎麼讀?讓這個少數民族鄉映入了網友們的眼帘從「中國畲族第一鄉」到「全國少數民族5G示範應用第一鄉」當5G「飛」進民族鄉暢通的5G信號像通水、通路、通電一樣成為這裡每個鄉村的標配莪山鄉的數字招牌正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