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詹慧洋老師
拍攝:詹慧洋老師
這是古樸安寧的畲族村落
這裡有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
在畲族傳說中,女始祖是高辛皇帝的三公主,而鳳凰是帝王家族女性的象徵。所以畲族人民將鳳凰作為自己的民族標誌。...
饒平縣藍屋畲族村,全村416人,85戶。村中古老滄桑的藍氏宗祠、造型別致的畲族土樓,還有點綴其間的畲族文化標識——鳳凰圖騰,展現這裡與眾不同的民族風情。
推薦路線:藍氏宗祠→泰華樓→畲族文化公園
推薦人數:5-7人
藍氏宗祠、泰華樓、畲族文化公園
直接導航搜索「藍屋村」即可自駕前往
車輛可以停在村民活動中心前埕
泰華樓是一座少見的長方形土樓,樓長43米、寬17米、佔地3畝多,共有房間26間,3層樓房層層相通。
進門正面樓房是藍氏祖祠——善慶堂。如今的善慶堂開設為展示畲族風情的展廳。
祠堂內「逸儒雅望」匾額是清朝康熙皇帝親自題寫送給村中先賢的。
在泰華樓後面有一個畲族文化公園。綠樹蔥蔥,百花鬥豔,是沏茶閒聊的好地方。
打陀螺是藍氏家族代代相傳,沿襲至今的民俗活動。
逢節假日,藍屋村人會聚集在泰華樓,樓內唱山歌,樓前打陀螺,這裡是傳承民族文化的大舞臺。
傳統服飾。畲族人衣服上紡織的特有符號,這些符號取材於生活,寓意豐富。
△畲族民族符號
△畲族服飾、手帕、彩帶
畲族彩帶是最受讚譽的編織品,畲族姑娘精心織繡的繡帕和彩帶,是最好的定情物。
烏米飯自古以來是畲族人"三月三"過節的傳統食品,黑色來自烏稔樹葉,烏米飯開脾、健胃、驅霾除溼。
麻餈作為畲族的特色小吃,是畲族每個節日的標配。中夾紅糖芝麻心,外裹一層芝麻粉,甜而不膩,爽口筋道。
顧名思義,菅葉粽就用菅葉包裹而成的粽子。約20釐米長,像根玉米的樣子,因此民間又稱牯角。
陶罐發酵,柴火燒酒,是畲族米酒醇正的「秘笈」,已2000年歷史。畲民採集野生竹子上的一種野生菌,將米酒染成喜慶的紅色,這就是紅麯酒。
畲鄉風情濃
別猶豫,出發吧
來場特別的民俗之旅!
來源:潮州共青團
..聯姻公眾號--饒客情韻
弘揚饒客文化 共建美好家園 敬請關注饒客家園http://www.0768rpk.com推薦閱讀:
1、賀!饒洋大窠裡「茶博士」李忠作品獲縣2017年「宋凰杯」嶺頭單叢競賽特等金獎
2、【人物訪談】饒北傳奇 鄉醫劉杭
3、【鄉村美景】重發探險上饒康東九龍潭(作者:海鷹)
4、原創饒平客家山歌 《十送紅軍》( 作者:劉秋彬 演唱:詹菊蓮)
5、【舌尖上的饒北】讓你流口水的饒平客家美食大全
6、【饒平四中點滴】飯盒
7、【坤哥作品】多尼花
8、鬼節講鬼話,寶哥親歷的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