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影視劇分類中,諜戰劇的播出率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由被稱為「諜戰劇之父」的柳雲龍,主演或導演的諜戰劇更是位列榜首。
從《暗算》到《風箏》,不僅將緊張、刺激、驚險的諜戰場內幕暴露在銀幕前,而且也滿足了觀眾對諜戰劇的獵奇心理。
在他主演和指導的眾多諜戰劇中,有一個讓觀眾百看不厭的橋段,幾乎每一部都有用來傳遞秘密情報的「密電碼」。
作為抗戰和國共隱蔽戰場上的重要武器,「密電碼」可以稱得上是情報人員的眼睛和耳朵。
而當硝煙散盡、風雲褪色之後,當和平成為全世界的主旋律時,在另外一個隱蔽戰場上——密碼學,依然有很多無名英雄在默默地耕耘。
有一位山東美女教授,她曾破譯世界兩大頂級密碼,讓中國人從此揚眉吐氣,為了表彰她在密碼學上做出的貢獻,國家為她頒發了7位數的巨額獎金。
第一、風雲變幻的「密碼學」
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密碼只是由數字、英文字母,以及各種特殊符號組成的一串字符而已。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密碼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東西。
各種銀行卡、網站、APP等,都需要通過設置密碼才能使用。設置密碼的時候只需要一分鐘,但要想創建一個龐大又安全的密碼資料庫,可能至少需要一年或幾年的時間。
西方國家早在公元就已經將密碼書信,應用於各種戰爭之中。公元前5世紀的時候希臘城邦,為了對抗奴役和侵略與波斯發生多次戰爭,並因為巧妙地利用了密碼而獲勝。
而我國關於密碼學領域的認知,在20世紀前幾乎是一片黑暗無邊的盲區。直到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時候,才將密碼學的分支「密電文」運用到戰爭中,但此時人們根本沒有密碼學的概念。
直到1959年在錢學森的倡議下,中國才第一次出現了密碼學專業。可見我國進入專業密碼學領域,才只有短短的60年。但令人欣喜的是雖然起步有點晚,但是在密碼學的研究和開發上卻成績斐然。
第二、王小雲教授破譯世界兩大頂級密碼
在明星當道、網紅雲集的現代社會中,很多年輕人的關注點,幾乎都轉移到了娛樂領域。所以已經很少有人知道或了解,為國家做出過巨大貢獻的科學家了。
王小雲就是其中一位默默耕耘於密碼學戰線的科學家之一,但卻鮮有人知道她的事跡。1966年王小雲出生於山東諸城,她的父親是一位數學老師。
在父親的悉心教導之下,她對數學的興趣極為濃厚。在很小的時候就可以越級做高年級的數學題,為此她的父親如獲至寶,並竭力將她引向數學殿堂。
高考時王小雲考入山東大學數學系,並且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本碩博的學業。畢業之後經過學校領導的授意,王小雲留在了母校任教,成為了當時山東大學最年輕的天才美女教授。
本以為她會在數學領域再創輝煌,但一次偶然的機會卻改變了她的研究方向。由於數學和密碼學的關係十分密切,所以王小雲教授發現了二者之間的驚人聯繫。
密碼學只要分為兩大分支,一類是專門研究創製密碼,另一類則反其道而行破譯密碼。平時大家設置密碼可能只需要一分鐘,但想要破解密碼卻比登天還難。
王小雲教授在研究密碼學的過程中,創造了一套十分特殊的破譯方法。她用這套方法成功破譯了很多經典密碼學案例。
但真正讓王小雲教授聲名遠播的絕非僅限於此,她率領團隊竟然破譯了MD5和SHA-1,這兩個被稱為世界難題的國家級安全密碼。
發明這兩套加密體系的美國密碼學家,甚至曾在公開場合揚言,這個星球根本沒有人能破解。可是一個來自中國的美女教授,竟然破譯了這套被稱為「全球最牢不可破的密碼」。
可以說王小雲教授團隊破譯的這兩組密碼,直接將我國密碼學帶入了一個新高度。至此之後,王小雲教授成為了「我國密碼學第一人」。
2017年,王小雲因成就斐然,成功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為了獎勵她在密碼學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國家還為她個人頒發了717萬元獎金,可以說這份沉甸甸的大禮王小雲教授當之無愧。
結 語
密碼學是一個玄之又玄的高科技領域,因為這個學科的基礎十分複雜。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數學、網際網路、雲端等,高精尖領域的配合之外,還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韌勁,只有這樣才能夠將一個個密碼破譯成功,為國家的軍事、經濟安全打下重要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