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揚新書《日落之前叫醒我》都市情感生活的浮世小繪

2020-12-26 網際網路科技潮流

李德揚,一個兼作家、媒體人、策劃人、商人多種身份的文壇才俊,曾於深圳電視臺、深圳文化市場行業協會任職,擅長媒體運營、品牌策劃,2012年創辦深圳市共賞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他的文字自由靈氣與生活氣息兼具,獨具一格。6月22日,李德揚攜新作《日落之前叫醒我》在深圳招商局創新中心籤售。在媒體見面會上,李德揚和記者們暢談對都市情感、都市文化、青春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日落之前叫醒我》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李德揚·著

《日落之前叫醒我》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是作者李德揚的自選文集。全書分為四部分:日落之前叫醒我,是由19個短篇都市小說組成。櫻花、墨魚丸姑娘、韓月、回家、日落之前叫醒我、點金、捉鬼、遊樂場、燎原……每個故事獨立成章,又內有聯繫,一個故事便是一塊拼圖;異世奇遇,是作者創作的都市奇幻小說摘選,本書選取四篇短文,分別是「萬仙窟「「墜龍「鯤鵬」「怪貓」,是作者奇遇的開始,走進異世界的初篇,詭怪陸離的旅途;懶懶韶光,由作者創作的多篇散文組成,「蟹秋」「貓」「失眠」「小雪雨天」「答案在空中飄」……隨處即景,市井人情,浮世小繪;時光片羽,是城市生活的時光羽毛,紛飛思緒的隨筆記錄,詩意萬花筒裡一些細碎想法;書中多章節展示都市市民生活、描寫都市男女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情感、家庭、事業各個側面,從不同角度立體展示現代都市男女感情和都市文化,字字句句撫慰都市人的心,給人多層次的情感體驗,不同階段閱讀能品味出不同的滋味,有不同的感悟。

李德揚在招商局創新中心和記者們暢談對都市情感、都市文化、青春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談青春:青春是詩,要用經歷和體悟去豐富它

「 青春是詩,值得一輩子寫。但我們要在各個年齡層賦予青春不同的內涵,用你自身的經歷和體悟去豐富它。不能為賦新詞強說愁。」

談深圳:最愛還是深圳

「我在深圳長大,很愛深圳這座城市。深圳是很包容多元的。其他城市我也偶爾去旅遊,但我最愛的還是深圳。其他城市住一兩個星期可以,超過一個月我肯定受不了,深圳很舒服。」

談創作:創作要用心,為要表達的內容負責。

「創作要用心。一個作者最主要的是要為自己的心負責,為你要表達的內容負責。有人說讀者想看什麼我寫什麼,嗯,有這樣的作者。但我自己並不是這樣的。我希望讀者能和我心心相應,能從我的文字中得到一點價值和啟示,至少能獲得一種閱讀的快樂。讀者能全喜歡當然兩全其美,不喜歡也沒關係。再找本喜歡的書看就行了。」

談《日落之前叫醒我》:都市情感生活的浮世小繪

「這本書我整體是滿意的,但有點遺憾。不過書既然出來,它就有了自己的生命,任它自由生長了。這本書是寫都市生活都市情感的,裡面內容獨立成章,又互有關聯,看得很細有耐心的讀者也可以像玩拼圖一樣遊戲一下,可能會發現一個個不同的世界。書的內容我不多說,由讀者自己閱讀感受。感謝讀者們」

談都市文化:對深圳有情意結,深圳是有文化底蘊的

「我覺得我對深圳有情意結,以前我還想著要拍一部深圳的電影。後面因為資金問題擱置了。很多人還是覺得深圳沒什麼文化底蘊,覺得深圳才多少年,以前小漁村,現在又是發展高新東西的,哪有什麼文化?我覺得他們對深圳有誤解,文化不能這麼狹隘的理解,誰規定要很久遠很有歷史的才叫文化呢,你去看看招商局的博物館,蛇口這麼些年的發展,難道這些不叫文化嗎?深圳的人文、深圳的科技、深圳的藝術、深圳的商業難道裡面沒有文化的內涵在嗎?」

談作品衍生:隨緣就好

「原本計劃是把《日落之前叫醒我》產業化運作,圖書、有聲小說、廣播劇、音樂、影視、衍生品、活動、展覽甚至有想過怎麼衍生出文創空間、文化街區和主題產業園。但這個不能強求,目前書和音頻版都Ok了,其他佛系。很多事情還是要看天時地利人和的,隨緣就好。」

談未來創作:認真寫一寫生活的城市的人和事

「我最想寫的還是都市。我想花點心思認真寫一寫我生活的這座城市的人和事。你看香港、臺灣、巴黎等城市歷來都有很多文藝創作者真摯地描寫著他們的城市。你看以前波德萊爾寫巴黎的詩,你聽黃霑的獅子山下,你看周星馳哪些小人物的電影,你看吳念真寫的臺灣鄉愁,很感染人。我希望深圳能多點這樣的作品,真正地描寫這座我們住的城市,描寫普通人的生活,少點假大空的東西。真正地以「人」為中心,真誠地創作。香港黃金時代那些作家他們的筆下的香港煙火氣縈繞,讓人感覺到真實的生活氣息。我覺得很好,我希望深圳能多點文藝創作者去做這樣一件事。」

相關焦點

  • 《浮世繪》作者: 潘力
    貳: 本書是我收集到的少有的國內詳細介紹浮世繪的書。能看得出本書潘力老師潛心研究的成果。不但宏觀的把浮世繪的歷史發展概括出來,更精彩的是挖掘了浮世繪和日本傳統美術的傳承,論證了如何吸收外來(包括中國西方)文化精華,闡釋了對世界美術史的影響。總之,對國內浮世繪研究的有一個積極的啟發作用。
  • 清代木板年畫與日本浮世繪 「異域同繪」
    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清代木版年畫部分選取了天津楊柳青、江蘇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四川綿竹、河北武強、福建漳州等重要年畫產地的代表性作品。
  • 異域同繪——當清代木版年畫遇上日本浮世繪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吳為山表示,近年來,中國美術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讓美育融入公共生活,讓藏品走出庫房,組織了「典藏活化」系列展。展覽共展出中國美術館藏作品129套(138件),其中日本浮世繪75件、清代木版年畫52套(61件)、明清時期中國畫2件。
  • 三海經「神怪」的浮世繪作品,好比中國的「門神年畫」
    ◆Kenta Torii 將日本流行的浮世繪文化表現的具有現代的風格。浮世繪中有許多的日本風俗,人們的生活習性等,如中國的年畫中也有中國的一些「門神畫」一樣。
  • 浮世繪美人畫的巔峰——喜多川歌麿
    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
  • 浮世繪,日本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原創 王京 活字文化從盛夏到深秋,長達四個月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可能是又一個讓你愛上魔都的理由。浮世繪,日本的風俗畫。在日本江戶時代興起,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是一種非常適合大眾欣賞的藝術形式。
  • 浮世繪與年畫:東方版畫花開兩朵
    正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共展出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75件、清代木版年畫52套(61件),展覽從淵源、技術、發行及風格等方面探討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的異同。    日本浮世繪:浮世眾生與人間風景    因本展作品的品類並不完備,下面僅以展廳中主要作品為例,介紹一下日本浮世繪各自的藝術特色。
  • 一組浮世繪風格民族感極強的插畫作品拿來分享
    ◆Kenta Torii 將日本流行的浮世繪文化表現的具有現代的風格。浮世繪中有許多的日本風俗,人們的生活習性等,如中國的年畫中也有中國的一些「門神畫」一樣。浮世繪中描繪的主題更加突出,更加具有藝術的美感,畫面中如黑色的顏料為底色,以朱紅的亮色為主色繪畫出顯著的作品。
  • 日本浮世繪竟然和中國的木版年畫同源
    「浮世」本來是指人世的虛無縹緲,而在日本「浮世」一詞也有「放浪生活」之意,蘊含人生如過眼雲煙,及時入世行樂之意,內容上表現市井生活、人物百態和自然風景,具有肯定現世精神的積極意義。浮世繪興起於17世紀的日本江戶,因為此時的日本正處於「江戶時代」,所以浮世繪又稱「江戶繪」。江戶也就是如今的東京,1603年,德川家康將軍在此設立幕府後,江戶逐漸成為日本的經濟、政治中心。
  • 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這位窮了一輩子的大師,想用日本對富士山的崇拜追個熱點,所以在這一系列的每張畫裡,你都能看到一個或大或小的富士山。 隨後,畫家們開始以商人們那煙花柳巷的奢侈生活為題材,叫做「手筆風俗畫」,為浮世繪的前身。
  • 藝術|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這位窮了一輩子的大師,想用日本對富士山的崇拜追個熱點,所以在這一系列的每張畫裡,你都能看到一個或大或小的富士山。《富嶽三十六景》葛飾北齋 《東都淺草本願寺》以《神奈川沖浪裏》為代表的這類畫被稱為「浮世繪」,也就是「浮世中的繪畫」。
  • 「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開展
    第二部分「形象與風格」分為美人、戲劇、風景3個板塊,展示了日本浮世繪與清代木版年畫在題材選擇和形象塑造方面的異同。浮世繪注重描繪現實生活中個體的行為活動,突出畫師的主觀表達與情感抒發;木版年畫中的形象經過理想化的描繪與加工,寄託著人們渴求圓滿的心願。
  • 眾籌| 繁世浮雲錦繪成!21個浮世繪流派藝術精選,限量圖書及周邊
    原創 小畫君 中國畫報出版社對於大多文藝青年來說,一提到日本,就會想到浮世繪。一提到浮世繪,你會想到什麼?是這一片浪嗎?再看看這幅梵谷的《星空》,有沒有覺得哪裡有點像呢?
  • 本周文藝生活指南:中國美術館展日本浮世繪精品,哈利·波特重映
    [ 展覽]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中國美術館 08.05~10.15)日本浮世繪美人與清代年畫裡的仕女,同源於明代書籍版畫,各有各的迷人之處。展覽共展出日本浮世繪75件、清代木版年畫52套(61件)、明清時期中國畫2件。
  • 插畫家用浮世繪的風格,來畫「表情包」,可以說非常搞笑了
    我們對浮世繪並不陌生,這種繪畫影響了許多印象派畫家,用浮世繪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有很多。浮世繪的誕生源自中國彩印版畫,在日本民間廣為流傳,畫家們用非常豔麗的色彩去描繪風景和人物,這種特別的繪畫風格受到許多人的喜歡。
  • 真實描繪生活情趣——日本浮世繪的大師們
    Hello,值友們好哇~藝術小小值又來給大家介紹好玩的藝術了~~喜歡日本文化的朋友都一定知道浮世繪,這是日本國人引以為傲的文化遺產,直至今日,我們去到京都、奈良這些較傳統的城市,仍然能看到製作浮世繪的工坊,而且到了現在,我們也能夠買得到以古法手藝印刷的浮世繪畫版畫
  • 浮世繪風格的大米包裝設計,畫風好棒!
    浮世繪風格的大米包裝設計,畫風好棒! 封面以浮世繪插畫呈現 並在畫面中穿插各種情節 有仙鶴嬉戲打鬧的場景
  • 日本現實版浮世繪|最美不過鎌倉,一眼地老天荒
    一位好心的阿婆領著我們去到屋後的小山坡,說這裡是最美的觀看鎌倉日落的地方。那裡的海蔚藍、遼闊,宏大令人落淚。那裡也是一所只有本地人熟知的勝地,他們許多人在這個小山坡與小夥伴一起看日落,與戀人告白,與這座小鎮一起長大。小鎮的一條主路很窄,靠山邊緣有一些白色的小別墅,價格不菲,遙不可及。這裡是許多老人養老的地方。總是有一些愛,擦肩而過。總是有一些情,落落寡歡。
  • 西方藝術史:日本浮世繪早期代表畫家 鈴木春信
    因為它的內容反映市井社會生活,所以被稱為浮世繪和浮世繪版畫。這一畫種以江戶(現在的東京)為中心,持續了約200年左右。出現了鳥居清長、鈴木春信、懷月堂安度、喜多川歌磨、葛飾北齋、歌川豐國、安藤廣重(歌川廣重)等許多重要畫家和流派。
  • 美術館的浮世繪大展要結束了,你沒看的話還可以看這裡
    美術館的浮世繪大展延展到11月22日就結束了,小編特意翹班去美術館看了一次展~看完發現,我社即將出版的《浮世繪流派史》裡面提到的大師和浮世繪作品,很多這裡都沒有!如果你想彌補這個遺憾,想要一次就能大飽眼福,各流派一覽無餘,不如來看看《浮世繪流派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