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醫大附屬協和醫院平潭分院。(平潭分院供圖)
福州日報記者 林瑞琪 林文婧 通訊員 王暢
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是協同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閩東北四市一區協同發展中,福州作為「老大哥」,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牽頭推動了一系列協同發展合作成果。從攜手戰疫、信息惠民,到醫療資源共享,四市一區攜手並進,按下民生建設「加速鍵」,全力打造民生「幸福圈」,人民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節節攀升。
四市一區籤協議,共建企業招聘服務聯盟。 記者 張人峰 攝
共築戰疫防線
攜手奪取雙勝利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一次異常嚴峻的考驗。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凝心聚力,圍繞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就業、教育等方面給政策、出實招,攜手奪取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雙勝利。
多方聯動織密疫情「防控網」
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原則,協同區內的兄弟城市擰成一股繩:線下,在長樂國際機場,元翔福州空港協同海關、邊檢、航空公司等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寧德市疾控中心調派專人協助做好境外人員信息統計跟蹤、健康管理、個人防護等工作,莆田的機關幹部則為移交境外返莆人員奔忙,多方合力築牢防線;線上,由福州打造的首個區域統一的「一站式」醫療便民服務平臺「榕醫通」上線「在線義診」諮詢服務模塊,提供抗疫義診、健康諮詢,為超5萬人次提供高效優質的健康服務,輻射服務閩東北多地求醫者。
凝聚合力推進復工復產復市
福州聯動寧德、南平等地文旅資源,在珠海、汕頭推介6條精品旅遊線路;南平安排專項資金,對組織遊客遊覽武夷山之外再遊覽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內有門票景區的旅行社等給予促銷獎勵……四市一區攜手復甦旅遊市場。
在6月舉行的閩東北協同發展區文化旅遊工作會議上,四市一區籤署《疫後旅遊市場復甦行動合作框架協議》,紛紛出臺政策,發揮疊加效應,幫企業解危紓困,並共同策劃推出閩東北精品旅遊線路,共享媒體資源和宣傳渠道,開拓新市場。
不僅是旅遊業,疫情期間,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城市間還掀起「雲籤約」、直播帶貨、線上辦公等熱潮,四市一區共享經驗,為復工復產復市注入動能。
四市一區聯合在榕招聘高校畢業生。記者 張人峰 攝
線上線下確保人才求職「不打烊」
為做好疫情防控,原定正月舉辦的福州2020年高校畢業生供需見面會暨閩東北人才交流大會等大型招聘活動「搬」到線上。依託手機「搖工作」平臺、「福州人社」微信公眾號、福州市人力資源市場網等平臺集中開展網際網路招聘活動,大力推廣遠程面試,為各地求職者持續提供就業服務。
9月,線下招聘「重啟」,四市一區聯合在榕招聘高校畢業生,京東方、新大陸、寧德時代新能源、南平太陽電纜等59家用人單位攜優質崗位參會,吸引超2000名求職者參與。其中,678人達成就業意向,56家企事業單位招到較滿意的人才。
福建師大二附小為寧德市武曲中心小學線上送課。(福建師大二附小供圖)
空中課堂讓教育幫扶「不斷檔」
位於馬尾的福建師大二附小與寧德市壽寧縣武曲中心小學自2016年籤訂教育對口幫扶協議以來,持續了多年線下送課傳統。受疫情影響,今年,福建師大二附小依靠信息化手段開展了「教學聯合體」活動,為武曲中心小學送去兩堂特別的線上課程,確保送課傳統不斷檔。
「學生們通過手中的答題器就能進行實時課堂互動,對我們這些偏遠地區的山村小學來說,這樣的課堂難能可貴。」武曲中心小學教務處主任劉壽飛說。
疫情期間,寧德下黨、南平松溪等地師生也通過「空中課堂」完成在線課程。
福州市公安局與莆田市公安局聯合開展跨區域警用航空器增援試飛演練。(福州市公安局供圖)
共享信息化成果
提升安全感獲得感
進入數字時代,四市一區不約而同地開始探索信息惠民,在攜手推進信息化協同中,惠及民生的數字紅利不斷放大。圍繞智慧警務協作、智慧便民服務等,四市一區通過信息共享,優勢互補,進一步提升群眾安全感、獲得感。
6月,福州市公安局與莆田市公安局聯合開展跨區域警用航空器增援試飛演練,圓滿完成在空中通過電臺4G執法記錄儀等警用裝備與地面通聯並傳送圖像,以及通過110微信報警平臺發送圖片和音視頻等工作,初步實現閩東北邊界區域的協同指揮調度。
作為閩東北協同發展區警務協作機制牽頭單位,福州近年來主動對接莆田、南平、寧德、平潭公安機關,牽頭制定相關指揮調度方案,建立閩東北邊界協同指揮調度四項新機制,有力促進了閩東北公安工作共同進步。
「四市一區公安部門依託省公安廳大數據合成作戰平臺,加強信息線索互查互研、共享共用,落實協防聯控措施,同時細化協作,健全協同合成作戰機制。」福州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構建全面協作、無償支援、信息共享、簡化程序、共同打擊的良性協作關係,協作區辦案效率大大提高。
依託信息化協同,警務協作帶來節節攀升的安全感。與此同時,十足的獲得感正在一場即將推行的公共服務模式變革中醞釀。
指尖輕點,即可遞交辦事材料,等待辦結件寄回家中;不必到圖書館辦理借書證,通過APP憑藉茉莉分可免費在24小時自助圖書館借書;教育、醫保、水電燃氣費用在APP上即可查詢繳納……作為數字福州的代表性成果,上線兩年多來,「e福州」平臺總用戶數已突破735萬,對於榕城市民而言,越來越多的便利服務觸手可及。
今年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期間,數字福州暨「e福州」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提出,將「e福州」的服務範圍拓展延伸至閩東北,實現跨區域的「互聯互通,一碼通行」,這將讓更多協同區群眾暢享便利的數位化服務。
閩東北協同發展區醫療系統籤約開展協作。(福州市衛健委供圖)
共建醫療聯合體
家門口看病更方便
醫療是民生之需。在閩東北協同發展中,醫療衛生的緊密協作讓來自省會的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就診結算不用來回跑,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漸漸成為「新常態」。
「我的胸椎長了腫瘤,我們那的醫生說手術風險很大,可能會癱瘓。來平潭找醫生手術後,我這病算基本痊癒了。」不久前,來自廣西北海的莫先生在福建醫大附屬協和醫院平潭分院接受手術後恢復良好,特意向院方表示感謝。
作為閩東北協同發展區的重要民生工程,平潭島首家三級綜合醫院——協和醫院平潭分院開業以來,不斷迎來協和醫院本部下派的帶頭人和醫護骨幹,引進先進的醫療設備,越來越多的病患在這裡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和有效救治。
在協和醫院的幫扶下,近年來,平潭分院設立了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配置MR、DR、DSA等4200多臺(套)的儀器設備;啟用血液透析室,引進一批先進血液透析設備;DSA導管室開科,開創平潭「介入手術時代」……350多項新技術、新項目在平潭分院「開花結果」,部分體現三級綜合性醫院水平的醫療新技術已常態開展。
「值得一提的是,重點專科建設也得到突破和發展,尤其是神經外科發展迅猛,現在每年能開展近400臺手術,三四級手術佔比近70%,完成三級醫院神經外科手術標準所要求的17個病種,手術難度達到省內先進水平。」平潭分院有關負責人說,如今,不僅平潭百姓在家門口能享受優質診療,也吸引福建省內甚至江蘇、貴州、雲南等外省病人前來就診。
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輸造並舉」讓薄弱區域的醫護水平得到改善提升。依託閩東北兒科聯盟,這樣的實踐也在閩東北地區換來孩子們一張張幸福的笑臉。
「以前孩子遇到疑難雜症,大多選擇去福州求醫。現在,在家門口就能體驗三級兒科醫院的診療服務,為家庭減輕不少負擔。」越來越多的協同發展區群眾有了相同的感受。
由福州兒童醫院牽頭成立的閩東北兒科聯盟自成立以來,便遵循「資源整合、強弱聯合」的合作思路,整合區域內兒科醫療資源,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兒科專家。成立之初,四市一區的76家醫療機構加入聯盟。今天,這個數字增長到83家。
福州兒童醫院醫務人員赴南平建陽巡診。(福州兒童醫院供圖)
「大家在科研合作、人才培養、遠程醫療、技術交流、雙向轉診等領域展開合作,開展區域內多中心研究,形成兒科各種疾病大數據福建樣本。」福州兒童醫院有關負責人介紹,聯盟已接收4201名危重患兒,開展培訓講座150場,接收聯盟成員單位近百人進修。
醫療信息化浪潮下,省、市衛健委還計劃建立區域遠程醫療服務平臺,推動區域內醫療機構診療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在區域內開展遠程會診、遠程重症監護及會診、遠程病例討論、遠程醫學影像診斷、遠程手術指導、遠程查房以及遠程慢性病監護等多項遠程醫療服務,讓閩東北地區危急重患者「足不出戶」享受到實時遠程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