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起石頭砸自己腳,印度快要撐不住了!

2020-12-14 鳴金網

作者:花貓哥哥

來源:貓哥的視界(ID:maogeshijue)

11月21日據《印度斯坦日報》報導,印軍開始從班公湖南岸後撤部分士兵,同時後撤的還有坦克等重型武器。

印度軍方聲稱,這次撤退主要是出於安全考慮的兵力調整,這些部隊僅僅是撤退到更加安全和便於保障的區域。

雖然印度軍方還在拼命為撤軍塗脂抹粉,但是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是,印軍確實在對峙前線開始後撤。

為啥前期在中印邊境氣勢洶洶的印軍開始灰溜溜撤軍?

原因很簡單,印軍後勤已經撐不住了!

1缺衣少糧無水

我們先來看看中印邊境印軍的後勤情況。

據《印度斯坦時報》近期報導,從10月底開始,印度邊境拉達克地區的天氣就十分惡劣,氣溫低至零下20攝氏度,風雪交加,加上拉達克地區通往邊境前線都是土路——

這種土路一旦被冰雪覆蓋無法動用工程車輛進行鏟雪工作(會嚴重破壞路基),所以使得印度往邊境運送物資變得十分困難。

從印度衛星雲圖可以清晰地看出,目前拉達克地區的道路已經被嚴重阻斷,而且在未來的幾個月內拉達克地區的天氣還會不斷惡化。

要想物資順利地被運送到前線,印軍不得不採取最為冒險的方式,讓車輛在蜿蜒崎嶇的山間小路上行駛。

(來源:搜狐網)

雖然印度空軍也可以為邊境前線運送物資,但是用空運來解決印軍在前線部署的20萬大軍的後勤,光是從經濟層面來看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後勤補給受阻,加上印度本來就國力有限,所以,在邊境對峙的印軍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

最近,印度總檢查和審計署CAG指出,印軍部署在多克拉姆、拉達克、錫亞琛高海拔區的部隊嚴重缺乏防寒服、雪鏡、軍靴等高山必備的冬季裝備。

根據CAG審計結果,印度陸軍總部對上述裝備的儲備短缺率從24%到100%不等,印軍士兵不得不找舊軍靴來穿。風鏡的庫存也極低,只有規定的5.6%至16.1%之間。

此外由於高海拔駐紮的部隊需要高熱量的食品,但印軍只能拿一般的食物填肚子,使得前線印軍的熱量攝入只有需求的48%至82.75%——缺衣少糧的後勤狀況,讓前線印軍士氣極為低落。

那麼,印度政府在積極解決前線部隊缺衣少糧的狀況嗎?

沒有。

10月23日《印度論壇報》發布消息稱,由於進口防寒棉服的預算遠遠超出了印度的承受能力,印度已明確放棄了為士兵配發全新的防寒服,印度高層呼籲印軍發揚「吃虧精神」,立足於現有條件進行自主防寒。

印度政府宣布,除此前從美國購買的幾千套高等級防寒棉服將配備給四個山地師的軍事指揮官以外,剩餘近20萬印軍基層士兵的過冬防寒服,將從2015-2018年服役過的冬靴和被裝中進行「回收」。

其實,就算是進口的「高級防寒服」質量也有問題。

(來源:鳳凰網)

大家知道印度從美國進口的這批「高級防寒服」花費了多大代價嗎?

採購價格整整2000美元一套!

很明顯印度又一次被美國佬毫不客氣地宰了一刀,但一線印軍面臨的問題還遠遠不是缺衣少糧的問題。

因為中印邊境氣溫劇降,前線印軍供水也出現問題。目前拉達克地區許多河流和支流已經開始結冰,印軍飲用水、基本日常用水和做飯用水也出現短缺。

最麻煩的是印軍佔據的班公湖地區的水源還是半鹹水,無法飲用(有趣的是,我軍佔據的班公湖地區的水源卻是淡水)。

2天壤之別

與印軍窘迫的處境相比,在中印邊境的我軍情況簡直不要好得太多。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央媒等官方媒體高調宣傳了邊防駐軍情況。

(來源:新浪網)

(來源:新華網)

(來源:澎湃新聞)

高科技助力西藏軍區守邊防

對比一下中印兩軍當下情況,堪稱天壤之別——

印軍基本物資嚴重短缺,前線印軍甚至缺乏過冬防寒服;

我軍:已經配發高科技巡邏套裝;

印軍嚴重缺乏高熱量食品;

我軍:可以隨時吃上自熱火鍋;

印軍供水短缺;

我軍:已經解決永凍層打井取水難題;

印軍巡邏靠人力;

我軍:通過遠程監控系統只需少量人員就可以實現全天候、全時段,全地域的巡邏監控。

這個遠程監控系統就是無人機。

據印度《印刷報》11月21日報導,在邊境高原的印軍士兵遭遇中方無人機24小時監視,這讓印軍在前線對峙中陷入被動地位。

(來源:網易網)

《印刷報》的記者顯然也做過一番功課,據該報報導,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無人機國家,而印度自製的無人機質量低下不被印度軍方認可,要進口無人機則價格昂貴,很難普及。

在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戰爭中,亞塞拜然依靠強大的無人機贏得了勝利,印度目前根本就沒有與中方相匹敵的無人機裝備。

在抱怨一番過後,《印刷報》將印軍從前線撤退原因歸結於被「中方無人機逼退」。

印度媒體將印軍後撤簡單地歸結於某項武器不如中國不過是給自己找的一張遮羞布,中印邊境的軍事對峙完全是莫迪政府為了轉移國內矛盾而一手製造的事端——

企圖利用當時中美關係惡化趁火打劫佔點便宜;現在印軍在邊境灰溜溜撤退也是無奈之舉,這種無奈不僅是邊境對峙的印軍後勤撐不住了,更重要的原因是印度國內經濟也快要撐不住了。

3經濟流年不利

說說印度經濟的狀況。

今年二季度,受疫情的嚴重衝擊,印度GDP下降了23.9%,創下歷史之最。

為了刺激經濟,印度政府大規模擴張了財政赤字,政府撥款高達30萬億盧比(合2.65萬億人民幣),佔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的15%。

在巨額財政撥款刺激下,三季度印度經濟預計要比二季度好一點,但是也不容樂觀,印度央行預計印度三季度經濟將下滑8.6%,這個數字與英國最大商業銀行巴克萊(Barclays)預測基本一致。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印度今年經濟將下滑10.3%,這個數字與中國今年經濟將增長1.9%相比形成鮮明的對比。

由於經濟持續下滑,印度國家主權外債則在急劇上升。

印度央行數據顯示,印度的外債已增至5585億美元。然而印度的外匯儲備僅為5000億美元,印度外債與外匯儲備之比高達111.7%,而這僅僅是印度聯邦的債務。

如果再計算各邦州的債務,印度的公共債務高達1.17萬億美元——債務總額約佔外儲的250%。

如果我們把印度簡單地比喻成一個家庭,那麼這個家庭現在是這樣的狀況——家庭收入將縮水10.3%,外部債務卻是家庭存款的2.5倍。

糟糕的經濟狀況以及巨額的外部債務,讓印度盧比繼2018、2019連續兩年成為亞洲表現最差的貨幣之後,今年再度成為亞洲最差貨幣之一。

印度經濟已經連續兩年陷入了美元荒,雪上加霜的是,今年國際評級機構穆迪還將印度評級下調至負面,也就是說,印度未來如果繼續向全球融資,借款的難度將越來越大。

印度過去多年的高增長大多是建立在巨額外部債務基礎上的,外部融資收緊,對於印度經濟相當於釜底抽薪。

印度經濟的麻煩還不止如此,在經濟持續下滑的同時,通貨膨脹也意外地成為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

印度的通貨膨脹主要集中在食品領域。根據印度媒體最新報導,最近幾個月印度基礎農產品價格飛漲,其中土豆的價格漲幅最大,達到92%,其次是洋蔥,漲幅為44%

為了應對食品嚴重通脹以及供應短缺的現象,印度當局不得不拼命擴大對農產品的進口。

印度外貿總局(DGFT)10月31日發布了一項命令,允許在2021年1月31日之前,在無需許可證的情況下,從不丹進口土豆。

而在另一份公告中,印度外貿總局要求申請人必須確保進口貨物在明年1月31日或之前到達印度港口的同時,允許進口的總量為1000萬噸的土豆。

印度還延長與莫三比克的諒解備忘錄,在未來5年每年進口20萬噸洋蔥。另一份新的諒解備忘錄可能會與緬甸籤署,在未來5年每年進口20萬噸洋蔥。

印度有13億人口,這樣的人口規模靠進口農產品是很難應付國內農產品短缺的矛盾。

所以,面對印度國內食品的嚴重通脹,印度國內分析師憂心忡忡,擔心照這一趨勢進行下去的話,印度可能成為下一個委內瑞拉,甚至上演以物易物的現象。

4色厲內荏

說起來印度經濟今年實在是流年不利,本來去年底經濟就有失速的跡象,今年一開始又遭遇新冠疫情這個超級黑天鵝,受疫情的衝擊印度經濟簡直就是斷崖式下跌。

印度貧民窟(來源:搜狐網)

偏偏在經濟面臨嚴重困境的時刻,印度領導人不是積極想辦法去恢復經濟,而是選擇了在中印邊境製造摩擦來轉移國內矛盾。

結果印軍一腳踢在鐵板上!

在邊境與印軍對峙的中國邊防部隊不但裝備精良,而且後勤保障遠超印軍——這實際反應了中印兩國的國力差距。

幾番衝突印軍都吃了大虧,印軍打又打不過,退又不甘心,實際上早就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

印度在邊境部署20萬大軍看上去態度強硬,其實就是給自己增加了一個巨大的財政包袱——中印邊境對峙幾個月,印度已經為此花費200億美元,耗費巨大卻一無所獲,眼看著氣候越來越冷,印軍後勤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危機。

印度色厲內荏,不顧中印國力差距懸殊的事實,不但在中印邊境製造摩擦與衝突,還變本加厲積極參與美國的印太戰略,與美國結盟來圍堵中國——企圖在地緣政治上給中國施加更大的壓力來換取中方的讓步。

然而印度還沒等來中方的讓步,自己國內經濟已經快要撐不住了!

中國是印度第一大進口國,也是印度第三大出口國,2019年中印雙邊貿易達到870億美元。

印度不僅製造業從重型機械、汽車零部件、各種電信和電力設備到活性藥物成分都嚴重依賴中國,而且民生領域的家具、鞋、家用產品也依賴中國。

如果兩國貿易因為地緣政治的矛盾影響而大幅度下滑,印度經濟將受到重創,光是從其他國家進口替代中國的產品,印度就將為此付出超過500億美元的代價。

沒有實力為基礎,在地緣政治上下所謂的大棋就是一個笑話。

5 尋找臺階

今年印度在地緣政治上一番騷操作,付出巨大的代價卻毛都沒有撈到一根,眼看國內經濟狀況越來越惡化,不得不自己找臺階下,尋求與中國緩和關係。

在中印邊境以「技術理由」撤軍是第一步;

然後就放出風聲,接受周邊國家(其實就是中國)投資,具體方案是外資比例26%以下不需要審查(印度外匯儲備壓力太大了);

要恢復經濟關鍵還是要控制疫情,印度的執行力根本無法抄中國封國封城的作業,控制疫情就只能寄希望於疫苗。

流動新冠病毒檢測車(來源:新華網)

但是印度國內疫苗研發能力太差,所以,印度只能把疫苗的希望寄托在其它國家身上。

最近印度拉著南非在WTO提出發達國家應該免收新冠疫苗專利費——說白一點,印度就是想白P。

但是印度的動議遭到發達國家的冷遇,歐美一票發達國家不僅不願意將疫苗專利免費給與印度,甚至對印度採購疫苗的要求也興趣廖廖——畢竟,歐美國家自己國內的疫苗需求已經排期到明年6月。

碰了一鼻子灰的印度又厚著臉皮找到俄羅斯與中國,希望看在金磚國家的份上,支持印度的訴求——無償向印度轉讓疫苗技術,讓印度可以自己生產疫苗。

開玩笑,一款疫苗前期研發費用超過百億元人民幣,印度上下嘴皮一張就想白P——

憑什麼?

印度不是最近與美國關係很密切嗎?找美國爸爸要疫苗吧!

6疫苗戰爭

現在疫苗已經屬於國際性的戰略物資,能夠在明年初提供安全可靠疫苗的就只有少數幾個工業強國,很抱歉,中國是其中之一。

對於能夠生產疫苗的國家,其疫苗肯定首先是滿足國內需求,有多餘產能才會考慮對外輸出。

在明年2季度之前,中國可能是唯一一個能夠向其他國家大規模提供疫苗的國家。

向其他國家提供疫苗這裡面是有門道的,包括——

1. 先給誰?

疫苗目前肯定是僧多粥少,先給誰後給誰這裡就有學問,畢竟,誰先得到疫苗就意味著能率先控制疫情,這個先後秩序涉及巨大的經濟利益;

2. 怎麼收費?

即使中國承諾我們的疫苗將作為公共產品提供給發展中國家,但公共產品也是要收費的,我們不利用疫苗去謀取暴利已經是天大的人情——

我們的疫苗也有研發成本、製造費用以及運輸費用,這些費用肯定都是要計入疫苗價格的,最後怎麼計價,以及怎麼付款也是很考究的問題。

3. 怎麼分發?

疫苗生產國有沒有分發的支配權?怎麼保證疫苗接受國不把中國的疫苗轉手售賣謀取暴利?疫苗接受國分發疫苗是否設置配套的條款?

理論上疫苗只是一個公共衛生的問題,但是歐美國家摻和進來很難避免疫苗問題不演變成地緣政治博弈的問題,所以後疫情時期,疫苗之戰將成為國際上一個焦點。

至於印度,在未來的疫苗之戰中處於全面的劣勢——其龐大的人口基數、可憐的外匯儲備、薄弱的醫藥研發實力加上不切實際佔便宜的心態讓印度幾乎沒有任何有利的籌碼在未來的疫苗之戰中能贏得先機。

7日子難過

所以,我對印度未來經濟形勢是比較悲觀的。

這個國家在今年打錯了算盤,在與中國進行錯誤的戰略對抗中錯過了控制疫情以及恢復經濟的時機。

這個冬天到明年春季印度的日子會很難過。

相關焦點

  •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shoot yourself in the foot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He'd have a real shot
  • 搬起自己的腳砸石頭|傻雕英雄傳
    有一天晚上我喝多了,鼓點越打越亂,雙腿一個沒夾緊,鼓倒了下來,砸在右腳大拇趾上,眼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感覺氣氛不對,主唱趕緊站起身,攔住那些抓酒瓶子的手,說沒事沒事,這首歌老傷感了,我們鼓手老投入了。聽到這話,我擦乾眼淚站起來,手指全場:「當年我要不是搬起自己的腳砸石頭,就憑你們!來,酒瓶子都別省,全砸過來吧!」
  • 你知道"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用英語怎麼說嗎?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中文俗語,字面意思是「lift a rock only to drop it on one's own feet」,比喻本來想害別人,結果害了自己(hurt oneself by one's own
  • 蓬佩奧荒唐言論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蓬佩奧荒唐言論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2020年11月16日 15:2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有媒體指出,蓬佩奧在「下課」鈴聲快要響起的時候,像賭紅了眼的流氓賭徒,毫無原則與底線。作為美國史上最差國務卿,此人早已成為虛假信息傳播者、謊言製造者和仇恨煽動者,近來更是變本加厲地大撒癔症。  前不久蓬佩奧訪問亞洲多國,一路不斷散播反華言論,絞盡腦汁、使用各種手段拉人下水,妄圖組織「反華大合唱」。
  • 誓要擺脫中國製造,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印度猶如無頭蒼蠅
    印度這個國度的行為無法用正常人的行為思考,好的沒繼承恰恰繼承了他的殖民宗主國英國的一些陋習,以及一部分像美國海盜邏輯和自身的偏激觀念,這不近期的事情層出不窮。就拿近日印媒報導,印度政府正在起草一些國家名單,這些國家可以作為印度目前無法自行生產的關鍵零部件的替代供應商。
  • 又一「白眼狼」,跟隨美國腳步抹黑我國,如今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但在世界上,還是不乏有一些看不起中國的國家,就有一個「白眼狼」國家,跟隨美國腳步抹黑我國,如今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個國家便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是一個物產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當地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亦或者是資源,在數量和質量上都令人非常羨慕。而我國也經常從澳洲,進口大量的牛肉、鐵礦石等,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非常頻繁。
  •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印軍襲擊聯合國車輛闖大禍,聯合國下令徹查
    最近幾天該事件一直在持續發酵,巴方的態度很明顯,這起突然發生的針對聯合國車輛的襲擊事件性質非常惡劣,所有人都在等印度的回應,看究竟這個國家會做出何種回應,如不少人所料,在保持幾天沉默後,印度否認和此事有關,還反咬一口,指責巴方對印度的指控「毫無根據」。
  • 國安申訴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國安申訴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國安如果這次真的選擇上訴,只會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王浛旭|幸災樂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不光是別家腰包的錢我們瞪著眼睛恨沒了,還把自己同胞的飯碗也恨砸了。要知道,你們恨的不是人,而是錢;你們不是跟人有仇,而是跟錢有仇;你們不是怕人不死,而是怕錢咬手;你們這不是愛 國,而是搬石頭砸自己的國腳。瀋陽楊媽粥鋪受了公 安部門的懲罰,店長下課,店門被關,就是這個理兒,誰砸祖 國的腳,誰就是禍 害國,禍害錢的敗家子,愚蠢的拉出幸災樂禍的條幅無疑是往國的臉上抹屎。
  •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蔡英文邊緣化命運
    兩岸對抗或者是「臺獨」舉動就如同「潘多拉盒子」,一旦開啟之後,恐怕就非蔡英文自己所能掌控。過去近3年之間,「獨派」一直蠢蠢欲動,但蔡英文為了兌現「維持現狀」的承諾,也為了讓美方相信自己不會是「麻煩製造者」,她始終都在有意避免與獨派拉近關係。「喜樂島聯盟」與東京奧運「正名公投」,都沒有得到蔡當局的支持,即可顯示出蔡英文的自我克制。
  • 《情滿四合院》許大茂戲精上身,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結果雙方扭打起來,秦淮茹和秦京茹爭吵當中,秦京茹把自己當年假懷孕的事給說漏了嘴。許大茂萬萬沒有想到本來是算計傻柱的,結果出醜的卻是自己。傻柱和秦淮茹已經領了結婚證,不能拿他們怎樣。反而是自己被秦京茹假懷孕騙婚了這麼多年。容瑄想說:許大茂演了這麼一齣好戲,偷雞不成蝕把米,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你覺得呢?
  • 廣東「悲催」釘子戶,本想多訛點錢,如今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說到拆遷,人們都會很激動,如果落到自己身上都會有白日做夢的感覺,畢竟拆遷可以拿到很多賠償款,還可以補償給一套房子,這完全就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不用費吹灰之力就能住到新的房子,過上優越的生活,這何樂而不為呢,但有些人總想著趁此機會打撈一筆,但最終都會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 《五維記憶》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2019年11月,中影華騰指責《哪吒》,涉嫌抄襲了自己團隊的作品《五維記憶》。看到這裡大家心裡也該明了怎麼回事了吧,中影華騰想藉助哪吒的熱度,想讓自己本就不溫不火的作品火上一把,以損害別人的名譽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樣低成本的營銷方式最終還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由於此時鬧得沸沸揚揚,哪吒方面覺得自己的名譽受到了巨大的打擊,想要和解?
  • 搬起石頭砸自己腳!大批歐洲貨輪面臨攔截,四艘軍艦擺出戰鬥隊形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英國離開歐盟體系之後,歐盟跟英國的貿易往來就會歐盟單一市場回到世貿組織框架,這將帶來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引起的商品價格上漲,給歐洲內外的供應鏈帶來混亂。 現在「借用」英國領海最多的國家是法國,英法兩國在歷史上就發生過許多戰爭,英國脫歐之後被攔截的大批貨輪之中屬於法國的會佔到多數。
  • 川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媒:看熱鬧不嫌事大
    如今,美國總統川普連任失敗或已成定局,但仍被人們津津樂道的是,在競選過程中,川普卻引發了一個大笑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一場嚴肅的選票活動,卻被他搞得烏煙瘴氣,活生生成了一場鬧劇。禁用「中國製造」?
  • 民進黨將大陸妖魔化、汙名化,結果只會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如今,臺北101煙火秀傳出有大陸團隊參與,民進黨「立委」林宜瑾也扯起「中國滲透」。 除了對大陸妖魔化之外,民進黨當局還千方百計對大陸汙名化。今年疫情暴發後,大陸的口罩和疫苗先後被黑的最慘。 據統計,大陸已向美國輸出400億片口罩,平均每個美國人可獲120片。美國醫療機構都用的中國大陸制口罩,綠營官員還要睜眼說其是劣質品。
  • 川普,終是作繭自縛,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都說川普打的是「七傷拳」,傷別人的同時也在傷自己,確實如此。事實上,自2018年貿易戰開始至今,美國對華逆差是在不斷擴大的,貿易戰根本沒起到什麼作用,反而是傷了自己卻沒傷到別人,這便是川普即使大選形勢不好,也基本不顯擺自己貿易戰的功績。 2, 傷資本 川普可以保護傳統資本,但沒必要大傷全球資本,即使有矛盾的存在,也應儘量在此二者間尋找一個平衡。
  • 辛巴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想給人設計下套,首先也要對自己售出的東西,心裡有點那個數吧?您這商品要真是噹噹響,過得硬的玩意兒,也還算槓的有底氣,賣的啥玩意兒,自個兒心裡沒數??本來花點小錢,就能與消費者達成諒解,平息了消費者的怒氣,就算完事了。直播間裡繼續忽悠,賣著高價糖水,賺的盆滿缽滿。
  • 巴薩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合同方面梅西更有利,曼城律師團出動
    但是就在今天,這方面的專家——西班牙拉裡奧哈大學的法學教授兼任仲裁法院的成員利巴納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根據西班牙現行相關法律條款規定,梅西方的觀點更佔理!其實,這句話原本應該是巴薩為了用來勸說梅西續約時準備的,沒想到現在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 聰明反被聰明誤,塞爾維亞女排或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作為世界第一的塞爾維亞隊卻耍起了小聰明,並未派主力出戰,而是派出了一支青年軍,連主教練都是臨時的。為何塞爾維亞對放棄與中國隊一爭高低的機會,而心甘情願的丟掉世界第一的寶座呢?這其中大有玄機,因為塞維亞隊知道,想要在東京奧運會上處於有利地位,避免陷入死亡之組,就必須放棄在女子世界盃上取得好成績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