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前不久,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對聚焦「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作出部署。為生動展示全軍上下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強軍思想鑄魂育人,著力鑄就忠誠品格、激發戰鬥血性、強化責任擔當的新氣象新風採,本報繼續推出「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專欄。
寒梅已作東風信,又是大地吐翠時。今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在疫情防控的同時,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我軍要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2020年目標任務。我們相信,廣大官兵通過主題教育,把煥發出來的精神動力,轉化為戰勝風險挑戰、投身強軍實踐的實際行動,必將在強軍興軍新徵程上奪取新的勝利。
本報訊 記者張磊峰、特約記者孫利波報導:3月中旬,西部戰區陸軍某旅舉行隆重儀式,將陸軍比武中斬獲冠軍、榮立二等功的少校張奇和上士李靖的名字,錄入旅史館電子「功臣譜」,全旅官兵通過強軍網直播共同見證這一光榮時刻。隨後,旅史館解說員「線上海選」活動拉開帷幕,官兵們躍躍欲試,積極報名。這是該旅把握群眾性特點創新方式方法,發揮官兵主體作用提升主題教育質效的一個場景。
為確保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該旅結合部隊實際,積極創新教育方式方法,讓更多普通官兵從臺下走到臺上,從配角變為主角。
「青年官兵不是歷史的旁聽者,而是傳承者。」針對抗疫期間青年一代衝鋒在前、捨生忘死的突出表現,該旅瞄準「90後」「00後」官兵在思想觀念、行為方式上的鮮明特點,在線上開展「人人寫旅史」「守護連隊傳家寶」等活動,讓青年官兵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分享感悟、碰撞激情。他們還將百萬字的旅史搬上強軍網,借鑑百度詞條、知乎問答等模式開設專題欄目,發動官兵廣泛參與旅史編修,讓紅色脈絡更加清晰可感,讓歷史故事更加生動可觸。3月18日,在該旅某營八連組織的一場「歷史上的今天」網絡紀念儀式上,當年的戰鬥英雄與連隊官兵視頻連線講述血染的風採,官兵們深受觸動。
「16勇士擊退300敵人」「三代人穿越時空戰『疫』情」……在該旅每周一次開播的「網約課」上,一些基層戰士走進網絡演播室,講述旅史中的英雄故事和發生在眼前的戰「疫」故事,引來許多戰友留言點讚。演播室主持人、旅政治工作部幹事陳章說,通過官兵前期廣泛參與,目前收到網課選題60多個,網上「教育資源池」已初具規模。這種「眾人匯集、共同受益」的「眾籌式」教育,又進一步激勵基層官兵收集紅色故事、了解身邊英模、強化使命擔當,形成主題教育的良性循環。「官兵的主動性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就好比眾人拾柴,主題教育的爐火就會越燒越旺。」
學傳統,更要當傳人。該旅特訓三連指導員李柏林告訴記者,在今年的主題教育中,旅裡集中官兵智慧助力數位化改造工程,使「數字軍史館」可隨時搬到演訓一線。前不久,該旅組織多支特戰分隊深入戈壁腹地開展「魔鬼周」訓練,27名新排長帶領官兵經受極限考驗、晝夜連續奮戰,而他們的精神「加油站」就是「兩微一端」上的歷史故事、標兵事跡和戰「疫」故事,激勵官兵們在野戰生存等多個課目創下新紀錄,破解夜間訓練、裝備極限條件下運用等方面難題10餘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