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各國國歌既有愛國主義的反映現實革命鬥爭的內容,也有歌頌歷史文化傳統的內容。
《愛國歌》是朝鮮的一首著名古曲。1896年,在日本加緊侵略朝鮮的背景下,當時朝鮮的民間報紙《獨立新聞》刊登了多個版本的《愛國歌》歌詞,但曲調未確定。1897—1910年大韓帝國時期,《愛國歌》的旋律被定為軍隊曲,稱《大韓帝國愛國歌》。1902年再經修改後《大韓帝國愛國歌》被使用於國家的重要慶典上。起初,愛國歌採用了蘇格蘭民歌《友誼地久天長》的旋律。日本統治時期(1910年-1945年)這首歌是被禁唱的。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朝鮮人民重新獲得獨立。1948年8月15日,大韓民國在朝鮮半島南部宣告成立,旅居西班牙的朝鮮音樂家安益泰1937年作曲的《愛國歌》版本成為韓國國歌。
1948年9月9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在朝鮮半島北部宣告成立,朝鮮國歌也稱《愛國歌》,為與韓國國歌區別開,故別稱《晨光把祖國江山染成金》,但旋律與歌詞都不同於韓國《愛國歌》。朝鮮國歌是1947年由樸世泳作詞、金元均作曲的《愛國歌》,作者以飽滿的革命熱情歌唱社會主義朝鮮的「三千裡江山如畫,五千年歷史悠長」,激發人們為保衛祖國、建設新國家而鬥爭。
朝鮮中央通訊社2007年5月30日報導說,朝鮮最近為其國歌《愛國歌》重新譜了曲。為方便演奏,朝中社已向世界各國發放了新的國歌樂譜和相關文件。不過,朝中社的報導中並沒有提及為國歌重新譜曲的原因。
朝鮮中央電視臺每晚節目結束時都會播放國歌。新譜曲的《愛國歌》的主旋律並沒有變化,只是在最後幾小節進行了重複,加強了推進感,使整個樂曲更加有層次,聽起來更加激昂雄壯。
與朝鮮重新為國歌譜曲相比,其曲作者金元均的傳奇身份更是引得很多外國媒體關注。在朝鮮,金元均的名字幾乎家喻戶曉。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曾說過,「搞音樂,七分靠天賦,三分靠教育」,礦工出身的金元均正是靠著出眾的音樂天賦,成長為朝鮮音樂界的一顆巨星。
在金元均創作的歌曲中,除了國歌《愛國歌》外,最著名的就是當今朝鮮幾乎人人會唱、中國很多民眾也都熟悉的《金日成將軍之歌》。在當今朝鮮,歌頌領袖的歌曲難以計數,而《金日成將軍之歌》則是所有歌曲中的第一首。
除此之外,金元均創作的其他歌曲多數也已成為朝鮮民眾廣為傳唱的名曲。在很多場合,都能聽到他作曲的《朝鮮進行曲》《民主青年進行曲》《我們的最高司令官》等等。上世紀70年代,朝鮮文藝工作者在金正日的親自領導下,創作了《賣花姑娘》《血海》《密林啊,你說吧》《黨的好女兒》《金剛山之歌》等五部歌劇,這「五大革命歌劇」現在被朝鮮稱為「不朽的經典之作」,而金元均在其中發揮了極大作用。
由於金元均在音樂方面的傑出貢獻,他獲得了朝鮮民眾的尊敬和愛戴,曾經擔任朝鮮音樂家同盟中央委員會委員長、《血海》歌劇團團長、平壤音樂舞蹈大學校長、國際音樂理事會名譽委員等職。
2006年5月9日,坐落在平壤大同江畔的一所音樂大學落成了。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當天視察了這所學校。富麗堂皇的音樂廳、設備齊全的訓練室,都表明這是朝鮮第一流的音樂殿堂。
據朝鮮媒體報導,金正日在視察中表示,他對這所音樂大學的名稱想了許久,金元均創作了《金日成將軍之歌》,還創作了《愛國歌》,他是「我們民族的驕傲」,這所新建成的音樂大學應該用他的名字命名,對於「表現我國的音樂傳統和歷史都很有意義」。當年6月27日,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發布政令,正式命名新建成的這所音樂大學為「金元均平壤音樂大學」。
金正日還特別指示,既然用金元均的名字命名,就應該在大學裡為他建一座半身像。如今,在音樂大學的教學樓前,半身塑像已經豎起,金元均雙手交叉在胸前,手中拿著一本樂譜,深邃的目光凝視前方,似乎仍在思索著新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