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簡介】
這不是簡單的旅行,也不是簡單的學習,而是"行萬裡路,讀萬卷書"的過程。
【場地簡介】
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內蒙古橫跨中國東北、華北、西北三大地區,接鄰八個省區,是中國鄰省較多的省級行政區之一。下轄呼和浩特、包頭、烏海、赤峰、通遼、鄂爾多斯、呼倫貝爾、烏蘭察布、巴彥淖爾9個地級市;興安、阿拉善、 錫林郭勒3個盟;另外有滿洲裡、二連浩特2個縣級市;52個旗,17個縣,11個盟(市)轄縣級市,23個市轄區。
內蒙古資源儲量豐富,有「東林西礦、南農北牧」之稱,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積居全中國第一,稀土金屬儲量居世界首 位,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草原牧區。
【活動特色】
蒙元文化: 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階段和組成部分,有著鮮明的遊牧文化特點,又廣泛融入了中原農耕文化,為中華傳統文化注入了強勁的活力,蒙古族遊牧文化始終執著的表達著一個古老而鮮明的主題——人與自然的和諧。
世界上唯一的站立式文字——蒙古文字
蒙古人發跡於斡難河之時,本來是沒有文字的。1204年,成吉思汗徵討乃蠻 人之時,乃蠻人掌印官回鶻人塔塔統阿雖然遭逮捕,依然守著國家的印信。成吉思 汗非常嘉許他忠於自己國家的行為,遂命令他掌管蒙古國的文書印信,並命令他教 授太子、諸王畏兀字以書寫蒙古語。蒙古人至此時便採畏兀字母以書寫蒙古語,這 種書寫系統是現行蒙古文的前身。
行走的房子——蒙古包
蒙古包是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是「家」、「屋」的意思,古稱 穹廬,又稱氈帳、帳幕、氈包等。遊牧民族為適應遊牧生活而創造的這種居所,易 於拆裝,便於遊牧。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用特製的木架做「哈那」 (蒙古包的圍欄支撐),用兩至三層羊毛氈圍裹而成,之後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 子捆綁而成,其頂部用「烏耐」作支架並蓋有「布樂斯」,以呈天幕狀。其圓形尖 頂開有天窗「陶腦」,上面蓋著四方塊的羊毛氈「烏日何」,可通風、採光,既便 於搭建,又便於拆卸移動,適於輪牧走場居住。
蒙古族服飾
蒙古族服飾也稱為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
蒙古族服飾具有濃鬱的草原風格特色,以袍服為主,便於鞍馬騎乘。
蒙古族美食
蒙古族在長期的遊牧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遊牧民族特有的飲 食文化。其中傳統的食品主要以白食即奶食製品;紅食即肉制食品為主。奶類食品,蒙古族把奶食習慣地稱為白食,以奶為原料製成的食 品,蒙古語稱"查幹伊得",意為聖潔、純淨的食品,分為飲用的:鮮 奶、酸奶、奶酒。食用的:奶皮子、奶酪、奶酥、奶油、奶豆腐等。在食用時一般都有"德吉"的禮俗,也就是把第一杯或第一碗食品首先 讓客人品嘗的禮節。肉類食品,蒙古族把肉食習慣地稱為紅食,蒙古 語稱"烏蘭伊得",意為「紅食」。蒙古族的肉類主要是牛、綿羊肉,其次 為山羊肉,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剝皮烤),最常見的是手扒 羊肉。
草原五畜
草原五畜羊為首,牛、馬、駱駝、羊,之所以為五畜,是因為裡面包含了兩種羊——山羊和綿羊。在內蒙古西部荒漠和半荒漠地區,山羊多於綿羊;而在東 部,綿羊則唱著主角。羊是內蒙古數量最多的家畜,它們與草原,就像魚和水 一樣密不可分。
草原五畜的「放牧半徑」不一樣:以全家居住的蒙古包或定居房屋為「圓心」,綿 羊的放牧半徑最小,山羊稍遠,牛又更遠些。牛羊群都有牧民跟著,每日清早 出門,傍晚將它們帶回家過夜。而馬和駱駝,就走得很遠了。馬群能跑出數十 公裡,幾天才回來一次。駱駝甚至會走到其他旗縣去,幾個月都不回家
最早的「房車」—勒勒車
勒勒車,又稱"哈爾沁車""轆轆車""羅羅車""牛牛車"等,是蒙古民族使用的傳統交 通運輸工具,由于勒勒車在雪地和深草中行走迅速,因而時常作為戰車在戰爭中效 力。在平時生產生活中,勒勒車主要用於拉水、運送燃料,倒場遷居時,裝載蒙古包 和其他生活用具和用品。
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勒勒車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 文化遺產名錄。
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傳統的習俗,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現形式 之一,在每年水草豐美時節舉行。敖包在牧民的心目中,象徵神在其位, 世襲傳頌。人們每逢外出遠行,凡路經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馬向敖包參 拜,祈禱平安。還要往敖包上添上幾塊石頭或幾捧土, 然後跨馬上路。
下馬酒
每一個來過草原的人都要接受蒙古族最隆重的接待禮儀——下馬酒,
以示草原人民的熱情。飲法:
1、客人左手端乘酒銀碗。
2、用右手無名指蘸酒彈向天空,稱為「敬天」。
3、用右手無名指蘸酒彈向地面,稱為「敬地」。
4、用右手無名指蘸酒向前方平彈,稱為「敬祖先」。
5、雙手端碗,一飲而盡(一飲而盡視為對蒙古族主人的尊敬)。
獻哈達
哈達,是蒙古族用來表示敬意的一種最高禮品。獻哈達,是蒙古族人 民尊崇的最高禮儀。在古代,由蠶絲和亞麻紡織的哈達,它是比較珍貴和 稀有的,它的價值也是比較昂貴的。所以,只有尊貴的客人才能擁有,只 有受尊敬的人才能接受饋贈。
【行程足跡】
第一站:希拉穆仁草原
希拉穆仁,蒙語意為「黃色的河」,距離呼和浩特向北100公裡。因在希拉穆仁河邊有清代喇嘛廟「普會寺」而得名。「普會寺」為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六世活佛的避暑行宮,建於乾隆34年(1769年),雕梁畫棟,頗為壯觀。希拉穆仁草原是典型的高原草場,每當夏秋時節綠草如茵,鮮花遍地。當地政府不斷的投資建設,接待設施相當完善。成為著名的內蒙古草原旅遊點。
這裡有草原下馬酒、壯美的夜空星光熠熠。體驗牧馬人的生活,在草原上放馬高歌,在蒙古包內體驗草原牧民的生活。
這裡更有充滿蒙古特色的馬術表演,震撼人心的騎術,粗狂的蒙古騎兵演繹著800多年前的歷史——
第二站:恩格貝生態示範園
恩格貝為蒙古語,意為平安、吉祥,歷史上曾是 一塊水草豐美、風景秀麗的地方,由於濫墾過牧 使環境惡化,土地嚴重荒漠化。上世紀六、七十 年代,尤其是進入八十年代末以來,在志願者精神的感召下,數以萬計的國內外仁人志士捨棄城 市的繁華雲集恩格貝,在茫茫大漠中植下綠色和 友誼。示範區屬於荒漠和乾旱草原過渡帶,受生 態環境條件所限,天然植被分布以沙生植物為 主,主要是黑沙蒿、羊柴、梭梭、檸條、沙棘等。
走進恩格貝
沙漠科考:恩格貝沙漠博物館
課程知識點:
沙漠無水栽培展示、顯微鏡下了解沙漠知識、沙漠節水灌溉展示、沙生動植物標本展示、沙漠礦物質、沙漠形成發展與治理歷程、沙子與其他混合物製品等。
沙漠科考:農業示範基地
課程知識點:
了解非洲鴕鳥/澳洲鴕鳥/羊駝為了適應沙漠環境而進化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食物特性等。
沙漠科考:走進三駝園
課程知識點:
有機農業、節水灌溉技術體系展示和利用、特種生物規模化培養示範。
第三站:庫布齊沙漠
庫布齊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在河套平原黃河「幾」字彎裡的黃河南岸(有的人稱為河套沙漠),往北是陰山西段狼山地區。「庫布其」為蒙古語,意思是弓上的弦,因為它處在黃河下像一根掛在黃河上的弦。古稱「庫結沙」、「破訥沙」,亦作「普納沙」。庫布齊沙漠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位於鄂爾多斯高原脊線的北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的杭錦旗、達拉特旗和準格爾旗的部分地區。總面積約1.39萬平方公裡,流動沙丘約佔61%,長400公裡,寬50公裡,沙丘高10~60米,像一條黃龍橫臥在鄂爾多斯高原北部,橫跨內蒙古三旗。形態以沙丘鏈和格狀沙丘為主。
【活動亮點】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馳騁在遼闊的大草原,像天際翱翔的雄鷹。我們從美麗的大草原上獲得豐富的感觸和體驗,我們在這裡實現身體和 心靈的共同綻放。 蒙元文化學習:蒙古文字對對碰,學跳草原安代舞、蒙古歌曲,了解騎馬、射箭、摔跤、製作馬鞭,製作弓箭…
A·根據線索完成敕勒川草原文化景區任務卡:
1、成吉思汗的姓氏是什麼? 2、敖包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3、男兒三藝包括哪些項目? 4、蒙古奶茶中含有哪幾種物質?
趣味恩格貝:
B·根據線索完成恩格貝沙漠生態示範園科考任務卡:
1、記住1個人物;
2、了解2種動物;
3、掌握3種植物。
挑戰庫布齊沙漠:
C·沙漠定向親子徒步挑戰賽:深入大漠,感受大漠黃沙的震撼;
1、大漠「飛船」:體驗刺激的大漠滑沙;
2、大漠尋寶:營地部落首領在大漠中給大家準備了神秘禮物,憑藉零星的線索,我們能找到它嗎?
3、許願瓶製作:製作許願瓶,向庫布齊許下美好的願望,將這份美好的祝願帶回家。
草原觀星-草原暢想夜:
哲學家康德說過,世界上只有兩樣東西能夠震撼心靈,一個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則,另一個是我們頭頂燦爛的星空,在許多地方,霧霾和光汙染淹沒了星空,浩瀚的星空離人們越來越遠,而在美麗的草原,我們依然可以享受燦爛的星空。
尋味草原:
蒙古美食不僅造就了其強悍剛健的體魄,並形成了獨特的蒙古族飲食文化。營地美食,保留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
1、什麼是「白食 紅食」
2、民族美食體驗
3、民族用餐文化體驗
沙漠狂歡夜
沙漠篝火晚會:與火焰一起舞動,讓焰火照亮夜空,讓友情與歡呼共同飛揚,體驗部落大聯歡,讓孩子們盡情釋放自我!
沙漠生存技能訓練
搭建帳篷埋鍋做飯:體驗在沙漠裡做飯,搭建爐灶,用食材自己製作晚餐,並進行成果展示,學習荒野生存的本領,感受自己動手的快樂!
【行程安排】
第一日:
11:30北京清河站集合-前往呼和浩特
15:00前往敕勒川草原(車上主訓講解草原知識,介紹內蒙古,背古詩、學唱歌《敖包相會》)
17:00到達敕勒川草原,下馬酒儀式,辦理入住
18:00晚餐(金頂大帳)
19:00開營儀式、破冰(金頂大帳)
第二日:
7:30早餐
8:30換好民族服裝,敕勒歌廣場集合,了解陰山巖畫,背誦《敕勒歌》
9:30前往射箭打布魯場地
11:00祭祀敖包,學唱歌,對歌(敖包相會)
12:00-14:30午餐+午休
14:30探訪牧戶,品嘗蒙古族傳統奶食、奶茶。了解蒙古族的飲食文化,搭建蒙古包
16:00參觀聖祖廣場,學跳舞<火紅的薩日朗>,集體合影,拍攝
17:00乘車前往晚餐酒店(車上總結當天收穫)
18:00晚餐
19:00前往達拉特旗吉隆源大酒店
20:30達拉特旗吉隆源大酒店辦理入住
第三日:
7:30早餐
8:30出發前往恩格貝
10:00恩格貝三鴕園
10:30沙漠植物園
12:00恩格貝綠洲餐廳午餐(特色鴕鳥蛋)
13:00沙漠博物館參觀
15:00遠山正瑛紀念館
15:30乘車返回達拉特旗
17:00吉隆源大酒店總結,沙漠知識講座,繪畫鴕鳥蛋,發放進沙裝備
18:30興達酒店火鍋燒烤自助餐
19:30返回酒店休息
第四日:
7:50酒店早餐,完成退房
8:00-9:00乘車前往庫布齊沙漠進沙點
9:00-9:30拉伸、入沙宣言
9:30-10:30適應性行走
10:30-12:00沙漠尋寶任務(一)
12:00-13:30午餐休
13:30-14:30GPS尋點
14:30-15:30沙漠尋寶任務(二)
15:30-16:00靜默行走,到達營地
16:00-17:00沙漠尋寶任務(三)
17:00-18:00親子滑沙
17:00-19:30搭建帳篷,埋鍋做飯
19:30-20:30分享時間
20:30-21:30篝火晚會、觀看焰火(表演節目)
21:30-22:00星空夜話(根據天氣情況)
第五日:
5:00-6:00看日出
7:00-8:00清理營地,洗漱
8:00-8:30沙漠早餐
8:30-10:30徒步、過河、攀沙山
10:30-11:00拍照、許願瓶、衝線、出沙漠
12:00達旗陽光奧斯特酒店午餐
13:00-15:00乘車返回呼和浩特辦理入住
15:00-17:00洗澡、整理物品、小休
17:00前往蒙古大營
17:30總結分享結營儀式
18:30慶功宴
第六日
全天自由活動、返程
【營期說明】
防水手機袋,防止沙子損壞手機丨常用防暈車、中暑藥品和創可貼等丨充足的瓶裝水丨一次性戶外雨衣丨防蟲液丨花露水丨下火茶
遮陽帽:遮陽、防曬、護膚,而且拍照畫風還美美噠。
防曬衣:防曬是草原和沙漠永恆的主題一件比較厚的外套(衝鋒衣):因為草原上白天和夜間的溫度一般會相差10度左右,還有一種情況是草原上下雨的話比較冷。
長褲:推薦速乾材料長褲,草原上的夏季蚊子比較厲害,尤其是河邊地區,穿短褲和裙子很容易挨咬,所以備一條長褲
太陽鏡:遮陽、防風、護眼。草原、沙漠一般無遮蔽物,所以出門必備的裝備怎麼能少了太陽鏡?拍照時也是所需必殺技,酷酷噠。
短袖衣物:7月初的草原大部分時間是比較暖和舒適的,短袖衣服是必帶的。
防曬:防曬油(高倍數SPF30以上)、防曬霜、防曬噴霧。
補水:潤膚露、潤唇膏、面膜等。
藥品:暈車藥及個人必需藥品。
【安全保障】
【活動報價】
6366元/人,大小同價,12人成團
報名截止時間2020年08月18日
註:此報價包含北京—呼和浩特往返大交通
【開營時間】
第一期:2020年08月20日—08月25日
【報名電話】
常老師:13601393781(同微信)
【收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