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是指古代官名,也指建造房屋木的結構或木器製造的工藝,以及做這種工作的技術工人,出自禮記∙曲禮下「天子六工曰:日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公、草公典制六材。」
木匠魯班,世界木匠第一人,大約生於公元前507年,我國古代的一位出色的發明家。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鑽、刨子、鏟子、曲尺、劃線的墨斗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我國的土木匠們都尊稱他為師祖。
古人的智慧和發明讓我們受益至今,人們也還是想方設法地把這些手藝傳承下來,在古代的建築故宮當中就能發現不少的木製工藝的足跡,還有古代主要交通工具、樂器、廚具、食物容器等都傳承在我們的生活周邊。
雖然高科技在不斷地進入我們的視野,但是我們的木製工藝還是能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隨處可見,而且也是有著極高的品質與創新。人們開始會意識到,過於與其繁瑣的家居裝飾,還沒有簡化給人帶來的寧靜和舒適好,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後這樣不僅環境敞亮易打理,而且還能給孩子提供到一個富有創造力空間的一個家。
我們也不難看到,很多的天然材質的教學具也逐漸出現在幼兒園的環境中。孩子是用他們的感知覺去體驗和認知這個世界的一切的,當他們的觸覺能夠觸碰到天然材質和木製的玩具的時候,都能夠很大程度幫助他們發展觸覺的敏感性和健康的發展他們的感官。
熙殼小院作為以天然教學材質為主的家庭園,也是很注重在給孩子用具上安全環保的保障,我們也在和孩子們體驗了兩年多將近三年的木工課裡發現,木製的手工製作,不僅培養和發展孩子的意志力、精細動作、專注力的持續,還看到一件玩具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塑形,日復一日這一個過程和一件玩具的製作不容易,這是我們能教給孩子去珍惜愛護自己玩具最好的辦法。
當然老師和父母帶著對孩子的真愛來製作,這樣的玩具中自然而然就融入了老師和父母的情感,這些是孩子完全能夠體會到的,因而他們的內心也會受到這些情感的感染,這樣的玩具甚至可以讓成人和孩子的心貼的更近。這才是孩子真正渴望和珍惜的。一個買來的現成的玩具當中,完全不包含類似的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的情感,所以,孩子玩不了多久就會對其失去興趣。因此華德福教育提倡為孩子提供天然材質的玩具,提倡父母、老師親手為孩子製作玩具。
那麼親手做一個木工玩具難嗎?其實不難,而且木質的材料隨處可找,像下面這個一家三口的小人就是用小區裡砍下的芒果樹樹枝做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