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先鋒】抗「疫」母子兵 攜手戰疫情
總有一種信仰讓人奮不顧身,總有一種力量催人前行,總有一群人在默默堅守,為這世間萬家燈火負重前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本該闔家團圓、歡聲笑語的春節變得有些冷清,然而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有一對衝鋒在最前線的「母子兵」,他們捨棄假期,堅強逆行,一起積極投身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譜寫了一曲動人的母子抗「疫」之歌。他們就是區紀委監委派駐一組負責人牟慶萍和曲阜師範大學軟體學院大四學生王奕凱。
危難時刻迎風上,主動請纓赴戰場。「我申請前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我是共產黨員,又學過醫的,還參加過非典疫情的防控工作,比其他同事更懂防控措施、更能勝任『疫』線工作,就讓我去吧。」大年初一,還在老家過年的牟慶萍,接到單位疫情防控的電話通知,第一時間主動跟領導請戰,沒有半點的猶豫,告別依依不捨的家人,立即驅車返崗,投身「疫」線。
「工作一點也不能差,差一點也不行」。這是她常掛在嘴邊的話。長期在紀檢監察機關工作,使她養成了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說起她較真的勁頭,同事們無不交口稱讚。在每一個疫情防控督查現場,她都仔細檢查疫情防控工作責任落實、幹部工作作風情況,著力發現和查處思想不重視、責任不落實、工作不到位等問題。「這個小區有沒有外地返回人員?一整天怎麼可能沒有一個人員進出?如果我們把關不嚴,有一絲的馬虎,就很可能給整個小區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在督查某居民小區時,發現《進出人員體溫登記表》上一片空白,她馬上嚴肅地指出問題。正是這股較真勁,她先後發現小區進出人員登記不及時、企業測溫不規範等防控責任落實不到位問題43個,並要求限期整改,有效推動了坊安街道的疫情防控責任落實落地。
作為疫情防控坊安街道督查組的聯絡員,她每天早出晚歸,奔走在疫情防控最前線,穿梭於村莊、小區、超市、藥店、企業等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對街道值班值守、人員登記、體溫檢測、防疫消殺等各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很快,坊安街道的59個村、5個小區、44個村衛生室……遍布了她忙碌的身影。
巾幗不讓鬚眉,紅顏更勝男兒。雖然是一名個頭不高、身材纖弱的女同志,她幹起活來,卻絲毫不遜於強壯的小夥子。在督查組裡,她既是督查員,又是資料員,還是聯絡員。每天除了到藥店、超市等重點領域進行督查,還負責把區裡下發的相關通知轉發給督查組的同志們,及時匯總上報督查情況。身兼數職的她,還主動當起了大家的司機,載著督查組的同事上下班,儼然成了組裡的「頂梁柱」。
雖然每天都忙得團團轉,但她卻從來沒有一句怨言。「共產黨員就是要在危急的時候挺身而出、衝鋒在前,為了大家,這些都值得!」牟慶萍堅定地說到。風裡雨裡,堅持到底,所做的一切都只為了更好的築牢抗「疫」防線,保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身行一例,勝似千言。敢於擔當、甘於奉獻的為民初心映照在牟慶萍的一言一行中,也通過言傳身教影響著自己的孩子,成為兒子心中最美的榜樣。
看著媽媽每天早出晚歸奔走在抗「疫」一線,放假在家的大四學生王奕凱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既感動又心疼。他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母親多分擔一些,為社會多做一些。於是,當社區徵集志願者的消息剛剛發出,王奕凱第一時間申請加入,如願成為了坊子區鳳凰街道龍山社區的一名大學生防「疫」志願者。
「您好,咱家最近有沒有外地回來的成員,身體是否有不適症狀。提醒您和家人最近一定要少出門,做好防疫工作。」王奕凱語氣謙和、想法周到,工作效率極高,讓社區工作人員忍不住豎起大拇指,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大學生志願紅」。「小王每天早晨不到8點就來報到,中午回家吃幾口飯就匆匆趕回來。我們有什麼工作,他都會搶著幹,真幫我們分擔了很多工作。」龍山社區工作人員說。
「面對疫情,沒有人是旁觀者!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我有責任和義務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家裡人尤其是我媽媽非常支持我的工作。」正月初十,他和其他大學生志願者們就開始正式上崗,一件志願者的紅馬甲、一個普通的醫用口罩就是他們工作的全部裝備。他們積極參與社區防疫,協助物業做好進出人員信息登記、居民信息摸底排查……每一項工作他們都認真對待、一絲不苟,繪就了戰「疫」一線那抹最美「志願紅」。
這段時間,有非常多像王奕凱一樣,不計報酬、默默付出的年輕人活躍在疫情防控一線,為基層防疫工作注入了希望和力量。「這些孩子工作效率高、知識儲備足而且勤學好問、踏實肯幹,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太多的活力和正能量。正因為有那麼多的志願者朋友的加入,讓我們更有信心打贏打好這場疫情阻擊戰。」龍山社區主任、黨委書記李志霞說。
風雨兼程路,共抗疫情時。「媽媽,加油!」「兒子,媽媽為你驕傲!」,每天早晨分赴不同崗位前,牟慶萍母子之間相互鼓勵的話語溫暖了彼此,為一天的忙碌注入了愛的力量。
對於兒子王奕凱的奉獻,牟慶萍很是感動和欣慰,「我為孩子在非常時期敢於付出、懂得貢獻而欣慰,在國家大事面前,作為一名大學生更應該多鍛鍊,為社會奉獻綿薄之力」。對於母親的堅守,王奕凱也很支持和敬佩,「媽媽一直是我的榜樣,媽媽的工作很辛苦也很重要。這次我能夠以志願者的身份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為抗擊疫情、守護家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倍感自豪。」
對於牟慶萍母子來說,恪盡職守、阻擊疫情,守護好「大家」就是愛護「小家」。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防控工作正處在緊要關頭。雖然在疫情一線已經堅守四十多天,但牟慶萍仍然一絲不苟、兢兢業業的奮戰在「疫」線。針對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她先後提出了企業職工食堂飯盒分餐、街道衛生院向企業公布聯繫方式等建議。企業復工復產後,為有效防止上班測溫登記聚集,她提出了企業職工編號測溫,大大縮短了登記時間。
現在,王奕凱已經結束了他的社區志願服務之旅,「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以來,感觸最深的是基層人員的不易,也對基層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就算疫情結束,只要社區需要我,我也會隨叫隨到。」王奕凱說。「我有我的責任,你有你的戰場」。疫情面前,牟慶萍母子毅然投身各自的戰「疫」一線,不忘初心、堅守崗位、齊心戰「疫」,對他們來說,此刻的萬家團圓就是今年最好的團圓。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正是有無數像牟慶萍母子這樣「疫」線戰士的逆行和堅守,用他們的熱血書寫忠誠,用奉獻詮釋擔當,才讓我們堅定了必勝信心,匯聚了磅礴力量,築起了鋼鐵長城。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我們前進向前的鏗鏘步伐,相信我們必將取得疫情防控戰役的全面勝利,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堅毅前行,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