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近幾年最沒存在感CPU:Intel擠牙膏名不虛傳

2021-01-10 快科技

從歷史上第一顆CPU Intel 4004開始,到目前七代酷睿與Ryzen蓄勢待發,如此四十餘年之CPU歷史中,有裡程碑式的型號,如386、Pentium MMX、Celeron 300A、Athlon 64、Core 2 Duo等等;當然也有歷史的匆匆過客,所謂的過客,並非全為負分滾粗的型號,也許有時候是生不逢時、也許是「總有一個要背鍋」的定位。今天我們就撿起洛陽鏟,為大家細數最近幾年最沒存在感的CPU。希望本關於CPU方面的趣味文能夠為大家的茶餘飯後帶來一絲滋味。

入選產品:Core i7-5775C

入選理由:最名不副實的Core i7

自從「牙膏廠」這名詞圍繞Intel傳開來後,我們深深地見識到前幾年不思長進的Intel是怎樣發揮擠牙膏的精神的。而到了四代到五代邁進的時刻,Intel乾脆玩起了跳票。為了安撫市場的情緒,Intel推出了Haswell Refresh這個加強版,以高頻率來拉開性能差距,實際上很多朋友認為這才是當初Intel要推出的Haswell,這也成為了後來Kaby Lake架構「優化」策略的雛形。

Haswell Refresh為Intel帶來了一年的喘息之機,終於在2015年臺北電腦展,Intel在眾人的期待聲之中推出了14nm的初代Broadwell,可是實際規格讓人大失所望——移植移動版的架構、本末倒置的定位、比上代同定位更低的頻率、更加昂貴的價格、可憐的兩款型號,讓五代酷睿成為了最沒存在感的一代。

更要命的是,明明是CPU,側重點卻是GPU。五代酷睿成為了Intel最強核顯的展示,但是我們玩硬體的、玩性能的、玩遊戲的,誰關心那點亮用的核顯?本來五代酷睿遲到已經很嚴重,Intel也認識到本末倒置的後果,在數月後立馬上位六代酷睿,於是Core i7-5775C成為了最短命的i7。也許,對於收藏家來說,可以收藏下這款最名不副實的Core i7。

入選產品:A12-9800 APU

入選理由:怪你沒遇上好乾爹

正所謂「落地喊三聲,好壞命生成」,在這個年代,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自己的出身的變得越來越重要。似乎,CPU也是如此。Core i7-5775C就是Intel陣營生錯時間的典範,那麼A12-9800 APU就是AMD這邊生不逢時的詮釋。

假如小編不提起,估計很少玩家會注意其實A12-9800已經是第七代的APU了。這一代的APU與現在桌面版的Godavari或Kaveri APU相比,CPU架構從打樁機升級到挖掘機,GPU則從GCN 1.1升級到GCN 1.2,然後就和去年發布的Carrizo APU(移動版)沒太大區別,現在只不過是對Carrizo沒有桌面版進行補充而已。

不僅是架構的正常升級,最重要的是採用AM4新接口,搭配新規格的晶片組主板,支持DDR4內存、USB 3.1等,這個晶片組的真正主角是Ryzen和它的APU。不過新的APU卻被AMD的市場策略扼殺了這一代APU,因為只供應OEM市場。

所以,七代 APU更多的是承擔在Zen到來之前幫忙宣傳新主板角色。畢竟不是親兒子,與Ryzen的不斷的PPT日常翻身待遇截然不同,A12-9800估計要成為最美存在感的APU了,目前在國內也基本不見蹤影。畢竟鑑於目前市場對APU的需求量比較飽和,舊貨還有積壓的情況,貿然在DIY市場主推,更新換代的頻率過密,對於AMD的生存造成壓力,資金收不回來嘛。

入選產品:Xeon E3-1230 V5

入選理由:神教被扼殺的背鍋俠

E3-1230,一直被奉為最經典的E3,也是E3神教的主力。E3-1230 V1、V2、V3都是歷代對應架構經典的千元級別CPU,搭配高性價比的B系列H系列主板,成為了平民法拉利。可惜,從V4開始,E3系列就開始變味了。

E3 V4代表的Broadwell性能不進反退,已經是衰落的信號。直到V5時代,是被市場掌控者在競爭優勢情況下扼殺掉經典系列以維護自身正常市場銷售利益的典型。E3神教,實際上終結於V3時代。

V5時代,Intel強制將E3與消費級主板分家,讓消費者只能選擇覆蓋面少、可玩性低的伺服器主板。雖然後來有主板廠商搭救,但是這類主板定價高昂,同時可選的品牌不多。失去了性價比這個主旋律,市場效應一落千丈,最後正符Intel之意,淪為了伺服器CPU而不是消費級CPU,與DIY漸行漸遠。

Xeon E3-1230 V5,成為了最憋屈的E3,雖然這一代規格已經有牙膏廠的味道,但如果不是封殺的原因,絕對不會落得這樣的下場。

入選產品:Xeon E5-2620 V3

入選理由: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還是圍繞牙膏戰略而誕生的一款被忽視的上岸產品,那就是Intel Xeon E5-2620 V3。E3神教我們瞭然於胸,不過對於更高端的E5來說,對於我們就有點形同陌路了。

其實可以這樣理解,主流Core i7的化身就是E3、高端Core i7就是E5,E5定位於高性能伺服器市場,最大特徵就是教會小孩子數數的核心數以及線程數。在這個越來越看重線程的時代,起步就有六核心的伺服器CPU成為了玩家關注對象,於是E5系列伺服器CPU成為了選擇。

Xeon E5-2620 V3就是典型,Haswell代號、22nm、6核心12線程、雖然頻率只有2.4GHz、睿頻3.2GHz,但僅僅85W的TDP,讓這款CPU成為了高度均衡表現的上岸CPU。但是2000元出頭的價格,性價比比起Core i7-3960x等上岸U差得多,同時支持LGA 2011的高性價比主板因被挖掘後出現了持續穩定的高價。所以,目前這款CPU一直被忽視,但未來當價格降下來後,其實有很高的可玩性的。

入選產品:Core i3-6300

入選理由:這鍋我背了

歷年Core i3, 似乎人們只記住了一個型號。i3-530、i3-2100、i3-3210、i3-4130、i3-6100……因為它們都是相應架構時期被Intel欽定的「天選之子」,繼承優秀的架構,相對不錯的性價比,成為了同代i3之中一枝獨秀的產品。於是那些同樣是i3但是價格更加貴、規格更加好的,自然受到Intel價格策略的影響而無人問津。

Core i3-6300就是一個典型,雖然貴為六代酷睿最強的Core i3,但也是最貴的Core i3。相比Core i5,核心數、逼格值、睿頻支持等等都全面劣勢,相比自家Core i3,高達千元的價格,誰都上Core i5啦,更何況不支持超頻。

空有一身本領,卻因尷尬的定位,屌注孤,與熱賣的i3-6100形成鮮明的對比。慘澹收場,成為了Core i3-6300的結局。

CPU型號千百之多,猶如人類社會一樣,總有高低好壞之分。但由於市場的關係,造成了眾星捧月的情況。過了一段時間後,我們在懷念那些經典CPU的同時,也不能忘記那些沒落的CPU帶來的教訓。

相關焦點

  • 桌上型電腦CPU性能天梯圖 AMD性能首次反超intel
    大家都知道cpu是設備的最核心部件,不論是手機還是電腦。今天我們就來看下桌上型電腦cpu的性能天梯圖。桌上型電腦cpu一直都是intel和amd的天下,而Intel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不過在最新的cpu性能排行中,amd的線程撕裂者3990X、線程撕裂者3970X,卻在性能排行中力壓intel的至強W-3175X,排在了首位。下圖就是cpu性能具體的排行。amd實現了cpu性能的反超,不知道廣大的電腦遊戲愛好者,會不會在選購電腦的時候,更多的關注amd。
  • 100萬跑分最強處理器上市,intel被秒成渣啦!它還敢擠牙膏嗎?
    cpuz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這款處理器是高性能 高功耗 得用高規格主板 高級別散熱啊,當然這也就導致啦價格高,當然這也是沒話說,這麼高規格的處理器價格是29999元,反觀intel現在最高級別的i9 10980xe才18核心36線程價格12999元,這樣算下來咱們的3990x單核心比intel是不是划算很多呢!
  • 【賣萌盤點】那些經典的超頻CPU
    而北木核心的1.8A可以很輕鬆超頻到2.5GHz以上,部分甚至可以達到3GHz,這速度讓賣了這麼多年的K7穿上跑鞋也跟不上,同時也是最具性價比的奔騰4處理器。6:intel corei7 2600k    其實2600K的前輩i5 750也挺經典的,默認2.66超4GHz很容易,但是之所以沒選它而選擇了2600K是因為2600K
  • 「有趣」第14期:到底哪些CPU在擠牙膏(上/奔騰4~酷睿i一代)?
    01【前言】我們判斷CPU是否「擠牙膏」的關鍵依據主要是這一代產品是否帶來相對顯著的性能提升或者架構上是否出現比較大的變動,「擠牙膏」一詞也基本用來形容前幾年的英特爾處理器,畢竟連續幾代沒啥性能提升的目的還是為了踏步等待那個「不爭氣」的AMD。
  • 「孫儷和鄧超每天擠牙膏交流」:比儀式感更重要的是,愛的感覺
    在採訪中,孫儷和鄧超都說過"擠牙膏"這件事,那是他們特殊的交流方式,更是愛的表達。 因為同是演員,他們的工作時間不固定,生活作息也會有所不同,哪怕兩個人都在家,很可能見不到彼此,所以兩個人有個小約定,早起的那個人順帶把對方的牙膏擠好,擠好的牙膏仿佛是代替那一聲無法親自向對方道的早安,早睡的那個人也會順帶把對方的牙膏擠好,那是在道一聲"晚安",長此以往,這件小事成為他們親密關係中的儀式感,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網友更是對這種"奇特"的交流方式讚不絕口
  • 為什麼AMD銳龍CPU性能不錯,推薦的人卻不多?Intel:因為有我在
    intel科技AMD萬年老二的帽子,一直被intel牢牢的給他扣在頭上,絲毫沒有鬆動的跡象。直到2017年銳龍CPU的發布,局面稍微有點改觀,但並沒有像大家所期待的那樣,AMD能依靠銳龍翻身當家把主做。
  • APU、GPU、CPU之區別是什麼?APU未來會取代CPU嗎?
    目前,intel的CPU中只是簡單加入了顯示核芯晶片的模塊,所以嚴格意義上不能稱之為APU,不過按APU理解,也沒什麼問題。一、apu、cpu、gpu之區別apu可以理解成cpu加gpu嗎?可以這樣理解。但是還包含以下硬體:內存控制器、I/O控制器、專用視頻解碼器、顯示輸出和總線接口等等。
  • 牙膏幾乎用完時,擠牙膏的英文
    作者:小雅和英美友人擠牙膏牙膏都用完了。There's no more in the tube.管裡沒有了。Mom: Actually, if you roll it up like this媽媽:其實,如果你這樣往上卷,and make sure to squeezewhat's left in the tube all the way to the top,把管裡剩下的往上擠,you should have some more left
  • 10分鐘看懂CPU構造原理
    從宏觀人類的意義上來說,CPU 是目前人類科技含量最高,工藝最複雜,結構最精細的產物結晶。從微觀每個人的角度上來說,CPU 好像也就不過是個商品,還是大家都能買得起的那種。這就要從 CPU 的內部結構開始說起了:cpu 內部主要是由一大堆的運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組成。運算器 負責算術運算(+ - * / 基本運算和附加運算)和邏輯運算(包括 移位、邏輯測試或比較兩個值等)。
  • AMD下月又要出新CPU,是全新APU還是擠牙膏?
    二者同為8核16線程,只是主頻有差別,所以3750X的存在註定會很尷尬。所以,我寧願相信AMD在其他更多核心的處理器上進行「Refresh」(例如低頻16核的3950X)。所以我認為將要推出的是新APU,因為新APU再不發布、發售的話黃花菜都涼了。
  • CPU為何擠牙膏升級?AMD蘇姿豐:未來5到10年會改變
    【來源:快科技】10多年來,桌面CPU處理器從4核升級到了8核、16核,頻率也從3GHz升級到了5GHz,但是很多人還是覺得CPU在擠牙膏升級。另外一點則是跟PC玩家的日常應用有關,上網、Office辦公、看電影、玩遊戲等場合中,對CPU性能真的沒那麼高了,日常需求決定了你換個16核CPU上網也不會比4核快多少。那能怎麼辦呢?AMD CEO蘇姿豐日前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提到,未來5到10年中,超算中使用的技術將會進入消費級市場。
  • 0glass danny國內首款運用intel CPU的AR眼鏡
    0glass danny國內首款運用intel CPU的AR眼鏡 胡薇 發表於 2018-05-11 09:54:20 國內首款intel平臺AR眼鏡0glass danny批量出貨 迄今為止,
  • intel十代酷睿遊戲測試,對比上代提升不大,玩遊戲沒必要升級!
    昨晚intel第十代酷睿桌面CPU測評正式解禁,從各大科技媒體的標題來看這一代的酷睿還是有些"牙膏"可以擠的。但是在看過了國內外十幾份測評之後,依依醬卻發現雖然十代酷睿CPU在性能上有所提升,但是對於玩遊戲來說好像提升並不是那么大。
  • tick-tock模式:英特爾步步為營的「擠牙膏」模式
    這個擠牙膏可不是現在的擠牙膏,是真的誠心誠意如果你熟悉以前英特爾的CPU更換規律,就會發現以前英特爾的CPU基本上是兩年更換接口,兩年進行一次CPU製程升級。從該模式提出的2007年開始,英特爾其實並不是像現在這樣無良地擠牙膏,而是像以前遵循摩爾定律一樣恪守這個模式,如下圖:
  • CPU配置|cpuinfo參數
    如果想了解系統中CPU的提供商和相關配置信息,則可以通過/proc/cpuinfo文件得到。: 0x9a8cpu MHz : 1992.0049cache size : 8192 KB10physical id : 011siblings : 112core id : 013cpu cores : 114apicid : 015initial apicid : 016fpu : yes17fpu_exception : yes18cpuid level
  • AMD銳龍系列實力增強,為何推薦買intel,網友:不保值,穩定性差
    在桌面處理器領域,AMD與intel兩家一直都是互有輸贏,在p4時代,AMD的速龍系列大敗intel的奔騰,像速龍的兩代產品940針和938針接口的處理器都很好用,無論是發熱的控制還是處理速度及其穩定性上可以與intel同時代的酷睿比肩,在性價比上則顯得更高,不過在進入32納米系列之後,intel一直在性能上碾壓AMD。
  • iPhone 13不再「擠牙膏」!屏幕將大變樣,網友:不用再等等了
    蘋果在中國的銷量之所以被華為、小米、OV瓜分,很大的原因在於創新度不夠,很多次發布的新品都在「擠牙膏」,變化只有一點點。而國產手機無論是晶片、系統、續航,還是外觀、音質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對比今年發布的新款,國產手機的配置甚至已經能吊打蘋果!
  • 又開始「擠牙膏」?英特爾7納米晶片發布時間推遲到2022年
    其主要原因在於當前 7nm 製程存在問題,實際生產進度比內部目標落後了一年。英特爾 CEO Bob Swan 表示,7 納米製程存在問題,7 納米晶片推遲 6 個月意味著產品至少要到 2022 年才能上市。相比之下,英特爾的競爭對手 AMD 基於 7nm 架構的 Ryzen 4000 晶片已經上市數月,遠遠領先於英特爾。7 納米遇阻,10 納米扳回一城?
  • 抖音上很火的按氣泡擠牙膏的遊戲叫什麼 減壓遊戲名字
    抖音上最近又一款減壓遊戲非常火爆,這個遊戲讓我們按氣泡、開車割草、擠牙膏,沒有任何的難度,只是單純的讓我們減壓,那麼這款遊戲叫什麼呢,很多小夥伴不太清楚,小編帶你詳細的了解一下吧!  抖音減壓的遊戲名字遊戲名《antistress》  遊戲的種類也是比較多,裡面最受歡迎的可能就是按氣泡、開車割草、擠牙膏,當然還有其它的一些遊戲,大家都可以下載來自己感受下
  • B460主板首測:雖然我又反向擠牙膏 但你還得乖乖交錢
    規格對比:反向擠牙膏再現? 從命名規則來看,B460晶片組的目標肯定是主流中端市場,定位介於H410和H470晶片組之間,繼承的應該是其前輩B360/B365的衣缽,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它跟兩位前輩以及intel目前400系主板旗艦Z490之間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