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因這件瑣事,15歲少年被圍毆致死:當心這4種孩子最容易被欺負

2020-12-27 太平洋親子網

  15歲少年被6人圍毆致死後掩埋,陝西興平發生的這起慘案,引發廣大網友憤怒。這名少年在學校常年被欺負,為了躲避欺凌,不得已休學去打工。

  可是,迴避沒有帶來安全,反而激怒這群惡魔。僅僅因為「拉黑」電話這種瑣事,就被同學哄騙回來,實施毆打傷害。

  令人憤怒的是,即使他已被打昏迷還不放過,六人將他拉到賓館,活生生圍毆致死,最後才運至一處農田草草掩埋。

  這些欺凌者很難知錯就改,「躲避」只會助長他們的囂張氣焰。

  面對欺凌時,一味逃避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而且如果沒有處理好,只會重複發生。

  李玫瑾在《開講啦》中說到:

  校園暴力要預防兩個問題:一個是做好家教,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欺負別人;一個是做好保護,自己的孩子,不要被別人欺負。

  父母在教育孩子善良、謙讓的同時,也要交給他們自我保護的方法。今天這篇文章,想要談談對面孩子的求助,家長應該如何正確應對。

  在孩子無助的時候家長說錯一句話,毫不誇張地說可能會讓孩子踏入萬丈深淵。為了孩子,今天的文章請認真看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01、這4種孩子最容易被欺負

  校園應該是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然而,校園暴力,屢見不鮮。

  2019年7月,廣西南寧市的南曉中學,一名女生被宿舍8名初中女生毆打,被幾個人扇耳光、被逼下跪等等;

  2019年11月,14歲中學生,在學校被長期欺凌和排斥,最後自殺身亡;

  2020年5月,陝西藍田一所小學,一名13歲女生被4名男生拖進了男廁所明目張胆地輪番實施侵害。

  每隔一段時間,網上就會被「孩子被欺負怎麼辦」的話題刷屏,在知乎隨手搜一個「校園暴力」,就會有無數網友留言講訴自己曾遭受的欺凌。

  那究竟什麼樣的孩子容易被欺負呢?

 (1)出類拔萃的孩子

  法國作家拉羅什富科說,有一些人憑他們的缺點得勢,有一些人因他們的優點失寵。

  優秀的孩子更招老師喜歡,但也容易刺痛那些善妒者。韓國電影《蚯蚓》就講述了一個優秀孩子遭嫉妒而被欺凌的故事。

  李子若從小在唱詩班長大,音域很高,剛考進藝術學校,就很快得到老師賞識,在學校展露頭角。

  可如此優秀的女生,卻被以惠善為首的女同學們嫉恨。她們對李子若不斷施加殘酷的欺凌,最終導致李子若自殺。

  優秀的孩子更出類拔萃,取得優異的成績後,往往會被別人羨慕嫉妒恨,進而被孤立捉弄。當一些強勢霸道的孩子有求於這些優秀的孩子時,一旦被拒絕,就很可能心生報復,甚至發生校園暴力事件。

 (2)孤僻內向的孩子

  世界衛生組織,一項針對40個歐洲國家學生的調查顯示,有 26% 的人表示自己在過去兩個月中曾參與欺凌行為。

  而欺凌對象多為性格內向、孤僻、怯懦的孩子。

  在《少年的你》中,性格內向的胡小蝶因長期被欺凌,從校園樓頂一躍而下。而同樣內向、孤僻,一心只想考大學的陳念,就成了下一個被欺凌對象。

  她的一次次反抗單薄而又無力,每天放學回家都心驚膽戰,只因為新一輪的噩夢又要上演。

  大多性格內向、孤僻的孩子不太愛說話,在班級也不太活躍。沒有朋友,落單的孩子,總是容易引起較為強勢的學生欺負、打壓。也因為他們性格怯懦,不容易引起老師注意,不會回家告狀,讓欺凌者更肆無忌憚。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3)性格溫順的孩子

  性格溫順的孩子,面對欺負時更容易害怕,情緒起伏相對較大,兒童心理學家 Liz Laugeson女士認為:

  施暴者在欺負別人的時候,常常喜歡從受害者那邊得到一些反饋,如果對方哭了、求饒了,他會更加得意!

  他們大多比較享受欺負他人的快感,比如對方受到嘲笑、東西被搶等後過度惶恐、大哭大叫等反應。

  這些強烈的視聽反饋,會讓霸凌者有一種控制弱者的成就感。

 (4)身有缺陷的孩子

  從很多校園霸凌事件中看出,經常被欺負的孩子,多是身體弱小、外形有缺陷的。

  澳洲一個15歲的女孩,因為自己身上汗毛太過濃密,就被男同學欺凌,推到地上吐口水。

  這類事情在身邊也常有發生。孩子的身心尚未發育完成,更容易「以貌取人」,去排擠那些外形有缺陷,體弱個小的人。

  事實上,並不是只有這四種孩子才會被欺負,只是更容易被欺負。有時壞孩子欺負人是無理由的。

  所以,我們更需要防患於未然,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02、孩子被欺凌後,家長第一句話很重要

  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面對孩子的「求助」,家長如何應對很重要。可是。很多家長總是說錯話,給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傷害,最終關上孩子向大人求助的大門。

  初級傷害:「我很忙,你自己解決。」

  孩子尋求幫助,就是因為自己無法解決,家長這樣說,只會讓孩子更加沒有安全感,加深孩子的無助和恐懼。

  中級傷害:「他怎麼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

  典型的「受害者論」,就像之前女孩被侵害,卻說她衣服穿太少了一般。孩子本就受到傷害,在父母這不僅沒有得到安慰,還要再受批判,被二次傷害。

  高級傷害:「你怎麼這麼沒用,不知道打回去麼?」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他的自傳《My Life》中提到:被欺負時,打架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確實如此,讓孩子「打回去」,就是在給孩子灌輸「以暴制暴」,讓孩子的行為和三觀變得扭曲,有可能變成另一個施暴者。

  孩子會被欺負,那他可能沒有「打回去」的能力,盲目鼓勵孩子去挑戰體能更有優勢的孩子,可能會給孩子造成更嚴重的傷害。而有些孩子性格柔弱,不敢打回去,內心感覺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更加自卑,也就不再告知家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終極傷害:「算了吧,沒多大點事,忍讓下就過去了!」

  這樣做並不能培養孩子大度,相反這種方式忽視了孩子的 「訴求」、剝奪了孩子的感受,讓他感覺自己不受重視。

  時間長了容易形成膽小懦弱,甚至不敢維護自己利益的「討好型人格」。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有插曲,家長如何應對,影響孩子一生。

  應對得好,能起到保護孩子、教育孩子的作用,也有利於孩子敞開心扉,走出陰影;但如果應對不好,只會適得其反,反而不利於孩子成長。

  03、面對孩子的求助,家長應該這樣做

  當孩子受到欺負時,我們應該留意孩子的每一次「求助」,第一時間讓孩子感受到重視和關心。

  (1)學會傾聽

  縱觀近幾年的各類欺凌案件,大部分孩子在遭遇欺凌後,都沒有第一時間告訴家長。

  如果孩子願意和父母開口,那代表著孩子非常信任父母,相信父母就是他們心中的底氣。家長注意傾聽並作出回應,讓孩子知道這個情況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擺出自己的態度,無論發生什麼事,你都會和他站在一起,支持他,並一起著手解決這個問題。

  (2)懂得共情

  首先,表揚孩子願意告訴你的行為,謝謝他對你的信任。不要給孩子貼「膽小、窩囊」等負面標籤,並認同他的確遇到了麻煩。

  《為何家會傷人》中一句話說的很好:感受被同樣感受,就是最好的治療。

  我們要認同他們的感受,認真對待,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重視。並告訴他這件事並非生活中的常態,對這件事你感到很生氣很痛心,再次讓孩子安心,你會和他一起解決問題。

  (3)寬容接納

  「攜程親子園事件」,很多家長反應孩子被欺負後,有很多不良的表現。

  有些出現失眠、噩夢、尿床等問題。也有一些平時很乖巧的孩子忽然出現逃學、裝病請假的現象,甚至對人際關係異常抗拒。

  孩子被欺負,家長要寬容對待,可以順著孩子,併合理安撫。當孩子極度缺乏安全感的時候,給予關愛,讓孩子把情緒處理好,避免後心理上更大的影響。

  (4)及時處理

  兒子剛上幼兒園時,被一位比較壯的同學推搡,還言語兇他。兒子嚇傻了,第二天就拒絕去上幼兒園。

  我知道後,立刻詢問老師情況,將老師會妥善處理的答覆,告知孩子,徵求他的想法。

  保護孩子的權益,在孩子被欺負,及時處理,而不是逃避。家長可以找老師同學核實,輕則反饋給老師,讓老師去處理。

  嚴重的話要求跟對方家長溝通;如果是極端身心傷害的情況,保留好各項驗傷單、音視頻證據,並及時報警。

  家長的每一個動作都是在告訴孩子,「別怕,我是你最有力的靠山!」要相信世間善良,也要提防他人惡意。遇到素質低下、出言不遜的人,該反擊和強硬的時候,為了孩子,我們也得毫不猶豫!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04、我們就在孩子的身後

  知乎上有一位網友,講訴了自己小時遭受校園暴力時被媽媽保護的故事:十歲時,她被一位同學逼著叫主人,扮演一隻會表演的兔子;被同學詛咒婚姻不幸,斷子絕孫;被丟筆袋,被潑墨水...

  在她媽媽看到有著墨水的校服時,拉著她的手說:「你好好盯著,看哪個是她。」

  終於看到了那個女孩子的身影,媽媽一個箭步衝上去,:「李XX你給我站住。」那一刻,她的內心安全感十足,那樣的溫暖驅散了心中的陰霾。

  「媽媽在保護我」,這個印象一直留存到現在。

  孩子在面臨欺負時,都會表現出不同方式的「求助」。而重點在於,家長能否留意,並引起重視。

  在孩子有足夠的力量保護自己之前,家長就是他的後盾,是孩子受到傷害後的避風港。

  在教育好孩子不去欺負別人,同時,別忘了也做好保護,教會孩子不被別人欺負。

  願在孩子們成長的路上,我們都撐起一片天,讓他自由飛翔。

相關焦點

  • 陝西興平一15歲少年被6人毆打致死 警方:四人為職校學生 因瑣事作案
    近日,陝西興平一15歲少年被6人毆打致死後被埋的消息引發關注,遇害少年父親對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稱,孩子此前在西安打工,在聯繫不上孩子後,家長還曾去西安尋找,後來才得知孩子被多人打傷致死,孩子遺體還被嫌疑人掩埋。
  • 6少年圍毆埋屍,回校炫耀:荒唐痛心,細思極恐
    陝西鹹陽興平市,15歲少年袁某被陳某、梁某、楊某等6人活活打死,埋屍荒田。通報顯示,經偵查,2020年10月29日晚,犯罪嫌疑人陳某、梁某、楊某等六人(兩人無業、四人職校學生,興平市阜寨鎮人),因袁某將陳某手機號碼「拉黑」等瑣事,在阜寨鎮將袁某(男,15歲,興平市阜寨鎮人)毆打致昏迷,後用車將袁某拉至興平城區一賓館房間內。
  • 15歲少年被圍毆致死並遭埋屍:6名嫌疑人均未成年,曾幻想至少瞞到過年
    △袁肖發布在社交媒體上的照片據陝西省興平市公安局通報,10月29日,因為手機「拉黑」等瑣事,15歲少年袁肖被幾名嫌疑人毆打致昏迷。次日,嫌疑人發現他身亡後,將其運至農田掩埋。目前,涉案的6名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 15歲少年的非正常死亡:被圍毆致死並遭埋屍,6名未成年嫌疑人事後向...
    根據陝西省興平市公安局的通報,10月29日,因為手機「拉黑」等瑣事,15歲少年袁某天被6名嫌疑人毆打致死後,被埋到了興平市一個村落的農田裡,6名嫌疑人都是未成年人。橫禍袁某天原本在離家幾十公裡外的西安打工。10月29日,他從西安回到興平,將生命永遠停留在了15歲。
  • 瀋陽新民:15歲孩子因瑣事在學校被毆打,校方迴避?
    導讀 「因為上廁所,他們幾個圍起來打我,掐我脖子,踹我腦袋,把我翻過來繼續打……」15歲的小華(化名)在瀋陽一家醫院病床上痛苦地介紹他受傷的經過。
  • 現實版「少年的你」,15歲中考生被同學毆打致死
    遭遇死亡威脅,15歲中考生被同學毆打致死距今快一個月了,江蘇南通的葛女士整日以淚洗面,至今仍不願面對15歲兒子離世的殘酷現實。葛女士原本有著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兒子小盛2005年出生,是她和丈夫的獨生子。
  • 因吃冷飲引發矛盾6人圍毆1人致死,潛逃22年被抓
    因吃冷飲引發矛盾6人圍毆1人致死,潛逃22年被抓海南萬寧許某君參與群架致人死亡,潛逃中讀高中大學直到結婚生子近年常看到一些學生發在網上的視頻,一群學生合力圍毆一個學生,出手狠毒,那麼小就沒有一點善心、同情心,看到被打的學生我心裡感到一陣陣發痛。
  • 英國紀錄片拍下了幼兒園的真實畫面,竟然是這類孩子最容易被欺負!
    身邊不少家長會焦慮孩子的社交,擔心孩子交不到朋友,在幼兒園/學校被排擠。 果仁媽今天推薦的這篇文章,從幼兒園的4類孩子講起,什麼樣的孩子容易被排擠,什麼樣的孩子容易被忽略,以及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麼。
  • 15歲少年被圍毆遭掩埋:熊孩子和殺人犯之間,只隔著一個家長
    前段時間刷到讓一眾網友人神共憤的新聞:15歲少年袁某因長期遭同學霸凌退學,外出打工後被同學誘騙回老家,慘遭陳某等六人用木棒群毆兩個多小時後昏迷。至此兇手等人並未罷手,他們將昏迷的袁某拖上了計程車,帶到一賓館房間繼續對袁某實施毆打。直至凌晨時分,六名兇手發現袁某已經無呼吸無脈搏,於是趁著夜色將屍體轉移到農田挖土掩埋。
  • 【八點之聲】6少年圍毆埋屍後還大肆宣揚,如此殘暴冷血的「惡魔」是如何煉成的?
    6少年圍毆埋屍後還大肆宣揚如此殘暴冷血的「惡魔」是如何煉成的?近日,陝西鹹陽興平市15歲少年袁某遭6人毆打致死後被埋入土坑一事引發關注。11月10日,興平公安發布關於此事的通報,經偵查,2020年10月29日晚,犯罪嫌疑人陳某、梁某、楊某等六人(兩人無業、四人職校學生),因袁某將陳某手機號碼「拉黑」等瑣事,在阜寨鎮將袁某毆打致昏迷,後用車將袁某拉至興平城區一賓館房間內。10月30日上午,陳某等人發現袁某已死亡,於當晩將袁某屍體運至阜寨鎮一處農田掩埋。
  • 致命的欺凌:15歲少年之死
    在正觀新聞記者記者走訪過程中,附近的村民幾乎都知道袁天被6名少年圍毆致死一事,「太殘忍了,這些孩子下手咋這麼狠呢。」一名村民稱曾見過袁天,袁天的個頭在同齡人裡面算高的,「有一米七多吧。」平時經常和幾名男孩往來,看起來關係要好。
  • 13歲少年被多人合夥毆打致死:五人被批捕,一人因年齡小未被拘留
    「孩子的早熟,也需要法律開始適應;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裡是缺舟也渡人」 2020年8月28日,陝西西安。 事發當天凌晨,吳女士的13歲兒子被6名少年在山上進行毆打, 9月2日的時候,她才和家人在山上的一處土內坑發現了孩子的屍體。
  • 因瑣事將受害人刺傷致死潛逃27年 甘肅蘭州公安成功偵破命案積案
    4月10日下午15時3分,一列由廣州駛往烏魯木齊的Z138次列車緩緩停在了蘭州車站1號站臺,一名在27年前殺人作案後潛逃河南的犯罪嫌疑人馬某被蘭州城關公安分局「10.16」專案組民警押解回蘭。1993年10月16日,犯罪嫌疑人馬某某因瑣事與受害人劉某發生爭執,持刀將劉某刺傷致死後潛逃。案發後,蘭州城關分局多次組織民警赴外開展工作,但受客觀因素制約,案件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 酒後因瑣事發生口角 女子用水果刀刺戳丈夫致死獲刑十二年
    酒後因瑣事發生口角,南京一女子持單刃水果刀刺戳丈夫致死。日前,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單某慧故意傷害一審刑事判決書》。 經審理查明,2020年5月15日晚,被告人單某慧(女,1982年10月6日出生於安徽省泗縣,戶籍地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與其丈夫被害人陳某(男,歿年53歲)共同參加朋友聚餐。
  • 9歲走紅,12歲與女粉絲戀愛,這名臺灣童星幫人出氣殺人被判15年
    圖為因偶像劇走紅的臺灣童星王欣逸曾因偶像劇「海豚灣戀人」、「綠光森林」走紅的臺灣童星王欣逸,三年前為了幫朋友出氣和同夥分別持西瓜刀、球棒等,痛毆曲姓少年,導致他頭部受創重傷昏迷,檢方依殺人未遂起訴五人。
  • 這5種孩子長大了容易受人欺負,你的寶貝孩子在其中嗎?
    自從自己的孩子誕生那一刻,就一直是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著,幾乎沒離開過媽媽的視線。但是,孩子遲早有上幼兒園和小學的那一刻,媽媽們有沒有想過,自己家的孩子在幼兒園或者學校裡會不會受欺負呢?其實,小朋友之間的小打小鬧也很正常,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5種特徵,可能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受欺負。
  • 陝西15歲少年慘遭虐殺,原因令人膽寒:永遠不要低估,人性的惡
    10月29日晚,6名十幾歲的少年因瑣事將年僅15歲的袁某毆打致死,並將其屍體進行掩埋。之後,6人還「高調地」在學校宣揚自己的「戰績」。最後,是一名與此案無關的同學報了警,失蹤已久的袁某才被警方找到。又是一起觸目驚心的未成年殺人案。6名年僅十幾歲的少年,心狠手辣、喪心病狂。他們集體作案,把拳頭伸向了另一名弱者。
  • 緬甸17歲少年服刑時被打死!少管所給出的解釋讓人難以接受
    【緬甸之聲訊】曼德勒消息,曼德勒市的一個少管所內,一名接受管教的少年遭其他少年圍毆致死。少年家屬要求政府嚴查真相。據了解,遭圍毆致死的少年名叫茂別漂昂。今年17歲。因在蒙育瓦犯下搶劫罪,2018年12月份被抓,被法院判處2年監禁。
  • 「因為一個耳機」,14歲少年被5名同學圍毆致死
    45歲的張明德人生中第一次坐飛機,是因為他的兒子死了。張凱他的兒子名叫張凱,是甘肅隴西縣渭河初級中學的一名初二學生,14歲。4月23日下午1點40分左右,張凱被同校五名學生圍毆,之後送醫搶救無效身亡。據警方出具的屍檢鑑定意見書顯示,其系顱腦嚴重損傷而死亡。
  •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不睡扁頭了?當心這2種睡姿,容易拉低孩子顏值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不睡扁頭了?相信很多父母都經歷過這樣的提問:「為什麼我的後腦勺是扁的?簡直太醜了!」科學研究證明:剛出生胎兒的頭骨會有一個縫隙叫「囟門」,2歲之前頭骨很容易受到外力作用發生改變,即使不固定頭骨出現扁頭也是非常常見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