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芳藤莖幹蒼古奇特,枝條柔軟,易於蟠扎,萌發力強,耐修剪,但主枝增粗緩慢,應儘量利用原有粗枝造型。扶芳藤別名爬行衛矛,為衛矛科衛矛屬常綠藤本植物,植株匍匐或向上攀緣生長,枝上有小的瘤狀凸起;葉對生,薄革質,葉片倒卵形或橢圓形 橢圓狀卵形,長短、寬窄變化極大,可窄至披針形,葉緣有不明顯的淺鋸齒。聚傘花序具長柄,有3~4次分枝,花白綠色,蒴果粉紅色或黃色,假種皮紅色。花期6月,果期10月。
扶芳滕原產華中、華東及四川、陝西、河南等地。其同藝品種很多,常見的有花葉扶芳藤、小葉扶芳藤、圓葉扶芳藤等。
扶芳藤的繁殖常用播種、扦插、壓條等方法,均容易成活。也可用生長多年,樁頭粗大,古樸虯曲的老樁製作盆景,一般在春季發芽前或雨季移栽,先地栽或在較大的瓦盆「養坯」 以保證成活,由於其葉片大而稠密,留枝亦不必過多,以免使樹冠過於繁雜,影響觀賞。
扶芳藤可根據樹樁的形態製作成直乾式、斜乾式、曲乾式、雙乾式、臨水式、水旱式等多種造型的盆景。樹冠即可加工成疏密得當的三角形或饅頭形,也可加工成層次分明的雲片狀,清雅的白然型。常用修剪、蟠扎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造型,並輔以牽拉等手段,使枝條布局合理。對於人工繁殖的扶芳藤,由於樹幹粗度不夠,而且缺乏蒼老古樸之氣勢,可將其附在形狀、大小合適的奇石或枯樹樁上,以提高觀賞性。
扶芳藤喜溫暖溼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半陰, 有一定的耐寒性。製作好的盆景可放在室外光線充足處養護,盛夏高溫時可適當遮光,以避免烈日暴曬,否則 會使葉片發黃;生長期澆水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空氣乾燥時勤向植株噴水,以增加空氣溼度, 防止葉片邊緣枯焦平時不宜施肥過多,以防葉片變大,影響觀賞,每月施一次腐熟的餅肥水即可,秋季注意增施磷鉀肥,以促使經霜的葉片變得鮮紅,並延長觀賞時間。冬季在冷室內或室外避風處越冬,停止施肥,控制澆水,保持盆土不過於乾燥即可。
根據盆景規格不同,每2-3年翻盆一次,般在春季進行,翻盆時除去大部分泥土、剪去枯爛的根系和過長的老根,再用新的培養土栽種,盆土宜用疏鬆肥沃、排水透氣性良好的沙質土壤。扶芳藤生長迅速,日萌發力強,春季發芽前對植株進行-次修剪整型,初夏也要對當年生的新枝進行一次修剪。生長期隨時剪去無用的徒長枝或其他影響樹形的枝條,並注意打頭摘心,以促使萌發新的側枝,使樹冠濃密緊湊,保持盆景形態的優美。
南蛇藤枝幹曲折有致,根部發達,造型時應給以表現,將根提出土面,使作品蒼古剛勁。
南蛇藤別名南蛇風、大南蛇、果山藤。為衛矛科南蛇藤屬落葉藤狀灌木,小枝光滑無毛,灰棕色或棕褐色;葉通常闊倒卵形、近圓形或長方橢圓形,葉緣有鋸齒; 聚傘花序腋生,間有頂生。 花小、雌雄異花;蒴果近球形,種子橢圓形, 稍扁,赤褐色。南蛇藤屬植物約30種,分布於亞洲、大洋洲、南美美洲、馬達加斯加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我國有24種和2變種,除新疆、青海外,各地均有分布,以長江以南最多。
南蛇藤可用播種、扦插、壓條等方法獲取材料,也可採挖生長多年、虯曲古雅的老樁製作盆景,以春季萌芽前挖掘成活率最高。
南蛇藤盆景有直乾式、斜乾式、文人樹、叢林式、臥乾式等多種造型,其根系發達,虯曲多姿,尤其適合製作提根式、以根帶乾式等以觀根為主的盆景。因其為藤本植物,有著較長的主幹,可在適宜的位置截斷,以促進側枝的萌發,並通過蟠扎、修剪等方法調節枝條的走向和長短,使之形成層次分明、自然得體的樹冠。
南蛇藤喜陽光充足和溫曬溼潤的環境,也耐陰。生長期可放在室外光照充足處,這樣培養出的葉片小而厚實,與古樸的根部相映成趣,堪與榕樹盆景媲美。其葉片較大,蒸發快,要注意及時澆水,夏季高溫乾燥時還要向植株及周圍環境噴水,以增加空氣溼度使葉色光亮潤澤。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有機液肥或將複合肥放在玉肥盒內,使之緩慢地釋放養分,供植株吸收。冬季移至冷室內越冬、控制澆水,停止施肥,不低於0度可安全越冬。
南蛇藤萌發力強,生長較快,要注意修剪,以保持樹姿的美觀。每隔2-3年副名一次,盆土宜用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不經允許不得轉載,請您多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