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廈門網」關注我們
滑板車
幾乎是每個人童年必備的玩具之一
有時也可能
成為孩子發生意外傷害的幫兇
近日,廈門3歲男童玩滑板車時
不慎摔入綠化帶
樹枝直插眼眶
病情一度緊急,險些釀成悲劇
8月24日晚,3歲男童萌萌(化名)在廈門某小區樓下玩滑板車,不小心失去平衡,跌入路旁的綠化帶,瞬間臉上血流如注。家長急忙抱著他到醫院清理血跡並做了清創縫合。豈料,當晚萌萌發起高燒,眼睛慢慢變腫。4天後,因治療未見效果,萌萌被轉到另一家醫院,拍了腦部CT才揪出發燒「真兇」:孩子傷口內還有異物沒有取出導致感染化膿。鑑於萌萌病情緊急,醫生建議家長把孩子轉院到更專業的醫院,以免耽誤病情引發敗血症。
幾經打聽,8月28日傍晚,萌萌一家到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眼外傷專科李海波博士處求診。這時,萌萌受傷的右眼已睜不開,腫得如雞蛋一般大,且連續發燒4天,精神狀態極差。醫院緊急為萌萌開了綠色通道,萌萌入院半個小時後就進行了手術。
(萌萌受傷的右眼腫得如雞蛋一般大)
雖然手術難度極大,但李海波博士僅用1.5個小時就從萌萌眼眶中如「掃雷」般取出8塊異物,包括萌萌眼眶深處隱藏的長達4釐米的樹枝殘餘。當晚,萌萌退燒了,術後第二天眼睛可以睜開了,體內白細胞也恢復正常。8月31日,萌萌在爸爸媽媽的懷抱裡出院了。
(從萌萌的眼眶中如取出長達4釐米的樹枝)
近日
萌萌回到醫院複查
指標全部正常
恢復往日活潑的萌萌用稚嫩的語氣
向李海波博士鄭重地說了聲「謝謝」
(李海波博士為萌萌複查)
對於孩子戶外運動時的眼睛安全問題
李海波博士提醒
家長除了平時注意看護
還要加強孩子的安全教育
他也提醒家長,孩子玩滑板車、平衡車等具有一定危險性的玩具時一定要戴好頭盔、護腕、護膝等安全護具,以儘量減輕摔倒時對身體的傷害。若孩子眼睛不幸受傷,不能揉眼睛,要保持眼部衛生,謹防炎症加重;家長不具備專業知識,不要輕易處理,要及時送孩子到專業醫院就醫治療。
小朋友們都活潑好動
最喜愛各種運動
這其中有些安全問題
可能是你還沒有意識到的
我們一起來看看
跳繩能刺激兒童下肢關節,對於身高增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然而在跳躍時膝蓋,腳踝受力較大,如果一次運動時間過長、強度太大很容易導致兒童下肢關節受傷。
Tips
跳繩時膝關節微曲,前腳掌著地,可以更好保護膝關節和腳踝。
踢毽子屬於關節碾磨性運動,活動身體的同時還可以更多刺激骨骼關節,從而促進寶貝的生長。但踢毽子主要是腳下動作,對於身體的靈活性要求比較高,很容易出現崴腳、肌肉拉傷、關節扭傷等傷害。
Tips
踢毽子時要選擇平整、無沙粒的地面,可以避免崴腳、扭傷。
籃球運動中的跳躍動作夠起到牽伸肌肉和韌帶、刺激軟骨生長的作用,對於兒童生長發育有促進作用。打籃球時很容易因為摔倒、跳起搶球、落地不正確、場地過滑等出現受傷的情況,此時踝關節扭傷、掌指與指關節損傷最常見;如果孩子體重較大,身體不足夠靈活很容易造成膝關節以及半月板損傷。
Tips
打籃球時可以佩戴護具,如護肘、護膝,減少運動時對關節的損傷。
跑步是一種簡單、易行、不受場地限制的運動,成為了很多兒童的首選運動方式。如果跑步前沒有充分熱身,或是運動強度超過了兒童的承受範圍,很容易出現肌肉損傷,例如肌肉酸痛、肌肉拉傷、肌肉痙攣(俗稱「抽筋」)。
Tips
每次跑步時間最好控制在20~40分鐘左右,避免高強度運動造成肌肉損傷。
來源:海西晨報、福建衛生報
編輯:楊韻、賴旭華
微信合作聯繫:0592-550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