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宋嚴 記者 江躍中)「小朋友們,如果我們在公交車上和爸爸媽媽走散,一定要坐到終點站,找司機叔叔或者警察叔叔幫忙,在終點站等爸爸媽媽」「警察叔叔,你腰帶上的這個東西是做什麼用的?」「小朋友們,你們看,如果我們是駕駛員叔叔,坐在車內是不是所有方向的道路情況都能看的清楚呢?」這是今天上午發生在普陀區童的夢藝術幼兒園裡的一幕。
圖說:普陀公安分局民警給幼兒園小朋友上課 普陀公安分局供圖(下同)
課堂上,小朋友們的問題得到了警察叔叔的一一解答,大家頓時熱情高漲,在有獎問答環節,小朋友們更是紛紛舉手回答問題,不僅增長了安全知識,還獲得了警察玩偶等小禮品,教室裡時不時傳來陣陣歡愉的笑聲。
幼兒園裡有如此熱烈的氣氛,也許你會以為是某位卡通明星來學校做活動,事實上這是普陀公安分局的「尚警講壇——安全教育進校園」專題宣講活動,來自普陀公安分局團委和曹楊新村派出所的青年民警們正在給幼兒園小朋友上課。課後,民警還和幼兒園老師匯聚一堂,共同對上課的內容和形式進行討論、修改,以便在以後的授課中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圖說:民警與小朋友現場互動
參與當天授課的青年民警劉有駿表示,「作為一名執法者,同時也作為一個孩子的父親,我時常在思考,怎樣才能真正把安全知識傳授給孩子們。以前我們往往採用民警進課堂擔任講解教學的工作,但是實際操作和從孩子們的反饋來看,並不理想。民警一是沒有受過專業的培訓,達不到教師的教學水平,語言表達能力和授課技能都有限。二是與小朋友之間有代溝,不能真正了解孩子們的思想動態,教授的內容就接不了『地氣』,學生呢,也就不愛聽,更談不上學習效果了。而老師們呢,有著專業的教學能力,遺憾的卻是對安全、法律知識不夠了解。所以我就在琢磨,為什麼我們警方和學校不能換一個思路來推進這個工作呢?所謂術業有專攻,如果我們一味地閉門造車走老路肯定要被時代所淘汰,所以此次授課前,我們一改以往的模式,提前與學校教師溝通,做足了功課,就是想把安全知識以小朋友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教給大家,將民警的業務知識與教師的教學技能相結合,共同打造出高質量的課程資源。之後,我會根據上課效果,繼續和同事們一起搜集案例,及時調整授課內容,更好地做好這項工作。希望我們能切切實實的為孩子、為明天,做出些實事。」
自「尚警講壇」活動啟動以來,普陀公安分局充分發揮「尚警講壇」品牌效應,組織青年民警走進幼兒園、中小學校,在課堂上傳授安全知識,如今這堂安全教育課已逐步成為了區內各大校園的一堂「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