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2019國際顯示博覽會(UDE 2019)進入到最後一天!面對柔性OLED、透明OLED的強勢來襲,LCD陣營開啟了「史上最強」防守戰。如果說QD+8K建立的堡壘還不夠堅實,那麼本屆博覽會,LCD陣營最強有力的反攻武器當屬「MiniLED背光」和「疊屏」莫屬!
昨天,我們已經見識過採用MiniLED背光的手機、筆電、電視和車顯,這項足以幫助LCD轉守為攻的「黑科技」,到底是什麼來頭?本屆UDE,國星光電也攜最新MiniLED背光方案亮相,並憑藉該技術一舉斬獲「迪斯普顯示產業鏈貢獻獎」,相信在MiniLED背光領域,國星光電有足夠的發言權。
此外,還有一項技術成為本屆UDE最大的「黑馬」,從6月26日,京東方展示BD Cell屏幕,到7月8日,海信「疊屏」電視問世,中間只隔不到兩周時間。當許多人還沒來得及弄清楚「疊屏」的技術原理,它又出現在了UDE 2019的展臺上,以媲美OLED的畫質幫LCD陣營扳平一局。
接下來,我們從博覽會現場切入,一覽MiniLED 背光和疊屏的風採!
COB & COG,國星展示兩種MiniLED背光方案
在博覽會上,國星光電RGB事業部展示了兩種MiniLED背光封裝解決方案,分別為COB(Chip on Board)和COG(Chip on Glass)。兩種封裝技術路線並行,可以為大尺寸4K、8K顯示屏提供「超薄」背光解決方案。
1.Mini COB(Chip on Board)
採用直下式超薄結構,混光距離極小(OD:0-5),且混光均勻。採用高密度封裝,散熱均勻,可靠性高。該其技術已經成熟,綜合成本低,還可做柔性、曲面的直下式背光,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給下遊廠商帶來更高的商業價值。
國星光電Mini COB背光產品
2.Mini COG(Chip on Glass)
基板精度高,屬主動式AM-Mini LED驅動,具備超高Local Dimming(分區數>5000),可實現精準的局部調光,讓亮處更亮,暗處更暗,呈現更好的顯示效果,預計2-3年內量產。
國星光電Mini COG背光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國星光電Mini LED背光通過採用大尺寸整體封裝,可大大提高終端組裝效率,另外,國星光電今年通過對封裝工藝技術優化,在綜合成本上同比開發初期降低50%以上,能有效促進顯示產業鏈產業化發展進程,因此,也斬獲了中國工業報社、奧維雲網聯合頒發的迪斯普大獎——「顯示產業鏈貢獻獎」。
海信聯手京東方,打造「觀星級」疊屏電視
對於海信U9疊屏電視,相信業內人士都不會太陌生,因為在展會開始之前,海信已經將其公布於眾,這次在展會上再度亮相,可以讓大眾更近距離的感受到這款產品的魅力。
海信的這款疊屏電視,採用了京東方此前展出的BD Cell屏幕,是黑白cell加彩色cell的Dual Cell設計。簡言之,就是在液晶電視面板與背光之間增加一塊以控光為主的面板,以畫質處理算法控制雙面板與背光,實現圖像明暗層次和細膩色彩表現的提升。
京東方BD Cell屏幕與OLED對比
海信疊屏電視的彩色cell專注色彩精控,黑白cell專注精細調光。疊屏電視的核心在於驅動晶片和疊屏控制算法,海信首次採用5顆晶片實現了背光層、控光層和圖像層高效協同控制,讓液晶電視的色彩、對比度等畫質性能指標指數級提升,呈現出「觀星級」顯示效果。
「疊屏」電視的最大優勢在於像素級分區,通過將屏幕分為數百萬個單獨區域的local dimming,能夠在亞毫米級範圍內進行更加精細的亮度控制。這樣就可以實現150000:1的超高對比度,再通過HDR技術加持,可以提升畫面亮度和色彩飽和度,實現亮部更亮,暗部更暗,畫質媲美OLED。
逛展小結
在國內國際各大顯示展覽會上,貼近終端消費者的產品最能引人注目,它們常常「以大博眼球」、「出奇制勝」。但是,一項足以改變產業格局新技術,誕生之初往往都是「質樸無華」的,它們沒有「自帶光環」、不搞「營銷噱頭」,只是默默地展示著科技的靜與美,而這背後,正離不開上遊企業對技術的探索和堅守。
相關閱讀:
MiniLED瘋長的一年,誰在作出貢獻?
「疊屏」對比OLED,真有那麼不堪嗎?
行家都在看的公眾號
LED | 顯示 | 照明
更多新聞,點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