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8 萬佛寶懺(佛說佛名經)卷第十【唱誦音頻】

2021-02-07 宣化上人正法匯


佛說佛名經

元魏北天竺三藏法師菩提留支譯

佛說佛名經卷第十

十方世界,三世能仁。

悲聲濟物衍洪名。

長夜覺迷情。

三業投誠,相好願嚴身。

南無法雲地菩薩摩訶薩(三稱)

南無妙覺會上佛菩薩

南無戒光佛  南無賢上王佛  南無無邊光王佛  南無無盡智藏佛  南無寶雨頭佛  南無智波婆羅佛  南無毘尼稱佛  南無無邊功德王佛  南無法華婆師佛  南無光焰佛  南無妙山王佛

南無轉法輪勝王佛  南無無垢目佛  南無住持大般若佛  南無不住力精進王佛  南無自在識佛  南無現念佛  南無福德力精進佛  南無智袈裟王佛  南無智自在佛  南無安隱眾生無障佛  南無智集佛

南無摩訶彌留力藏佛  南無虛空光明佛  南無阿伽樓功德精進佛  南無離痴功德聲王佛  南無法施莊嚴佛  南無聲自在王佛  南無護門佛  南無自在力精進王佛  南無寶光明勝王佛

南無勝一切須彌山王佛  南無羅多那彌留佛  南無不可得動法佛  南無羅多那彌留陀王佛  南無陀羅尼自在王佛  南無普功德王佛  南無法娑羅王彌留佛  南無善華王佛  南無住法分稱佛

南無千金遮那王佛  南無法幢奮迅王佛  南無栴檀波羅圍繞佛  南無堅心意精進佛  南無照一切世間燈佛  南無隨眾生心奮迅佛  南無功德焰華佛  南無無邊稱娑羅幢佛  南無知行佛

南無過去稱法雨佛  南無樂威德燈佛  南無離諸障無畏佛  南無智照聲佛  南無二成就佛  南無集妙行佛  南無樂莊嚴王佛  南無阿僧祇莊嚴王佛  南無師子座善住佛  南無放栴檀華王佛

舍利弗!我於此坐,以清淨無障礙過人天眼。見東方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百千萬佛。多百千億佛。多百千萬億那由他佛。無量阿僧祇佛。不可思議佛。不可思量佛。種種名。種種姓。種種世界。種種佛國土。種種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圍繞。種種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圍繞供養。我悉現見,如觀掌中菴摩勒果。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信我語,受持讀誦是諸佛名。當淨洗浴,著新淨衣。於晝日初分時、中分時、後分時。亦三時,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稱是佛名,供養禮拜,作如是言:如來所知十方諸佛,我今敬禮。

舍利弗!是眾生如是供養、禮拜,得無量福德。若欲得聲聞地。欲得闢支佛地。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禮十方諸佛。一切皆得。復作是言:是諸福德聚,諸佛如來所知。我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舍利弗應當歸命。

南無智集功德聚佛  南無智焰華樹王佛  南無一切世間自在佛  南無修行堅固自在佛  南無法山勝佛  南無師子奮迅王佛  南無力士自在王佛  南無自在陀羅集佛  南無寶山佛

南無樹提藏佛  南無無量宿稱佛  南無功德力堅固王佛  南無三世法界佛  南無人聲自在增長佛  南無妙聲吼佛  南無勝一切世間佛  南無寶地龍王佛  南無法疾吼聲佛

南無多供養佛  南無香波頭摩擇自在寶城佛  南無光輪佛  南無寶蓮佛  南無功德華佛  南無無邊功德王佛  南無增長喜佛  南無師子龍奮迅佛  南無娑羅藏師子步行佛

以今禮佛功德因緣願得圓滿百福相好所莊嚴身(一拜)

諸佛法身,隨形好;一切聲分具足,我及眾生願皆成就(一拜)

南無普賢菩薩

已上八千佛

南無東方一切諸佛  南無法自在奮迅佛  南無觀諸法佛  南無法華智佛  南無時法清淨佛  南無堅固精言語佛  南無聲精進佛  南無焰摩尼佛  南無山光明佛  南無清淨無垢藏佛

南無無垢月佛  南無清淨根佛  南無多智佛  南無能作智佛  南無廣智佛  南無力意佛  南無勝意佛  南無法堅固歡喜佛  南無等須彌面佛  南無觀成就佛  南無清淨藏佛  南無堅固行自在佛

南無象自在佛  南無現魔業淨業佛  南無智自在佛  南無智精進奮迅佛  南無無礙精進佛  南無世間自在佛  南無法行廣意佛  南無福德成就佛  南無不怯弱成就佛  南無勝成就佛

南無龍觀佛  南無須彌旃檀佛  南無作戒王佛  南無聚集寶佛  南無龍王聲佛  南無大精進佛  南無孤獨精進佛  南無不減莊嚴佛  南無不動尼陀佛  南無百功德莊嚴佛

恭錄自《佛說佛名經》卷第十


相關焦點

  • 109 萬佛寶懺(佛說佛名經)卷第八【唱誦音頻】
    元魏北天竺三藏法師菩提留支譯佛說佛名經卷第八南無妙覺會上佛菩薩舍利弗。南無寶光明佛舍利弗。東方過十千佛國土。有世界名光明照。彼處有佛名得大無畏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現今說法。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彼佛名受持讀誦恭敬禮拜。是人畢竟得大無畏。攝取無量無邊功德聚。南無得大無畏佛舍利弗。過第七千佛國土。有世界名摩尼光明。彼處有佛。名然燈火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現在說法。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彼佛名志心恭敬禮拜受持讀誦。
  • 123 萬佛寶懺(佛說佛名經)卷第十二【唱誦音頻】
    佛說佛名經元魏北天竺三藏法師菩提留支譯佛說佛名經卷第十二南無妙覺會上佛菩薩      南無海住持奮迅通佛  南無法虛空勝王佛  南無七寶波頭摩步佛  南無寶雞兜佛  南無寶一蓋佛  南無一切眾生愛見佛  南無滿足百千光明幢佛
  • 萬佛寶懺(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 唱誦音頻
    佛說佛名經元魏北天竺三藏法師菩提留支譯
  • 109 萬佛寶懺(佛說佛名經)卷第十一【唱誦音頻】
    佛說佛名經元魏北天竺三藏法師菩提留支譯佛說佛名經卷第十一  南無提婆摩醯多佛  南無毘闍荷佛  南無羅多那闍荷佛  南無橋梁佛  南無厚奮迅佛  南無光明威德佛  南無慈力佛  南無月勝佛      南無寂光佛  南無愛眼佛  南無天色佛  南無樂法佛  南無大月佛  南無無障礙聲佛  南無人弗沙佛  南無平等見佛  南無大旃陀佛  南無弗沙羅莎佛  南無十光佛  南無種種光佛以今禮佛功德因緣願得圓滿百福相好所莊嚴身(一拜)
  • 045 萬佛寶懺(佛說佛名經)卷第四【唱誦音頻】
    佛說佛名經元魏北天竺三藏法師菩提留支譯佛說佛名經卷第四  南無信說佛  南無智光佛  南無華威德佛  南無光明聚佛  南無神通光明佛  南無無量威德佛  南無無量光佛  南無勝藏佛  南無普照稱佛  南無寶幢佛  南無勝威德佛  南無日幢佛  南無大彌留佛      南無供養莊嚴佛  南無世間聞名佛  南無勝德佛  南無勝稱佛  南無成就步佛  南無天供養佛  南無寶淨佛  南無不可降伏稱佛  南無應光明佛  南無大燈佛
  • 萬佛寶懺大法會——虔誠禮拜《佛說萬佛名經》
    莊嚴清淨法會中,四眾弟子一心至誠,生大慚愧心、大悲心及大菩提心,恭禮《佛說萬佛名經》,梵音清曠,猶如海潮,綿綿迴蕩在巍峨的大殿中,洗滌著眾生的三業垢穢,呈現無比的妙意吉祥。萬佛洪名寶懺法會緣起於《佛說佛名經》(又名萬佛懺)或《萬佛經》,釋迦牟尼佛在這部經裡介紹了過去、未來、現在一萬一千一百尊佛的名號。經云:「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諸佛名號,是人現世安隱,遠離諸難及消滅諸罪,未來當成正覺,又云:「如有眾生禮拜萬佛,或誦萬佛經名,當不受地獄之苦。」
  • 佛說百佛名經
    佛說百佛名經時,尊者舍利弗即從坐起,整理衣服,右膝著地,合十指掌,而白佛言:「唯願世尊,演說十方現在世界諸佛名號。所以者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現在諸佛名者,生大功德,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轉,亦當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
  • 《百佛名經》---全文
    收錄在《大藏經》大乘單譯經第0407部,屬於較早入藏的一部經書,從唐李隆基開元年間,僧智升撰寫的佛教經典目錄《開元釋教錄略出》中即列為僧人修行的重要經典,到後來的貞元年間《釋教新定目錄》復被列為重要經典,元慶年間復被僧安然收入《諸阿闍梨真言密教部類總錄》列為密教的重要經典。
  • 佛說百佛名經【原文】一卷
    覆護憐愍諸眾生故。令諸眾生所求滿故。欲令一切生歡喜故。亦為未來諸菩薩等增善根故。善哉善哉。生善覺觀作如是問。如是問者皆是如來威神之力。舍利弗。汝今諦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現在諸佛名號。能受持者。一切魔眾於是人所不得其便。一切惡人亦不得便。獲得無量無邊甚深功德。隨所生處具菩薩行。得宿命通顏容端正眾相具足。常得親近供養諸佛。乃至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舍利弗。若有聞是諸佛名號。
  • 《百佛名經》功德利益及全文
    收錄在《大藏經》大乘單譯經第0407部,屬於較早入藏的一部經書,從唐李隆基開元年間,僧智升撰寫的佛教經典目錄《開元釋教錄略出》中即列為僧人修行的重要經典,到後來的貞元年間《釋教新定目錄》復被列為重要經典,元慶年間復被僧安然收入《諸阿闍梨真言密教部類總錄》列為密教的重要經典。
  • 《百佛名經》 全經文
    收錄在《大藏經》大乘單譯經第0407部,屬於較早入藏的一部經書,從唐李隆基開元年間,僧智升撰寫的佛教經典目錄《開元釋教錄略出》中即列為僧人修行的重要經典,到後來的貞元年間《釋教新定目錄》復被列為重要經典,元慶年間復被僧安然收入《諸阿闍梨真言密教部類總錄》列為密教的重要經典。
  • 《佛說八部佛名經》,敬請受持諸佛名
    佛說八部佛名經佛告善作。恣所欲問。如來當具分別解說。善作見聽便白佛言。唯天中天。寧有諸佛修行本願自致正覺今現世講說經道。大聖願宣諸佛之名。聞之執持戴著頂上諮受所說。稽首歸命頒宣功勳。無復眾難不趣三塗。聞諸佛名。人若非人不得其便。若在縣官說諸佛名。無能撗枉奪其所有。而性堅強不懷怯弱安隱得勝。又入戰鬥刀不傷身。箭射不入。閱叉諸鬼諸天龍神無敢嬈者。師子虎狼野獸弊蟲無能害者。        佛告善作。
  • 百佛名經
    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大菩薩眾。及大諸天。帝釋天王。大梵天王。
  • 佛說佛名經【原文】十二卷第一
    一時佛在舍婆提城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四眾圍繞。及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爾時世尊告諸大眾。汝當諦聽。我為汝說。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名字。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諸佛名者。是人現世安隱遠離諸難。及消滅諸罪。未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消滅諸罪。當淨洗浴著新淨衣。長跪合掌。而作是言。
  • 三十五佛懺的殊勝
    到佛菩薩面前懺悔,懺除前愆,把過去做錯的懺除乾淨,把它忘記掉、懺乾淨。就猶如一件衣服很髒了,拿去洗,用漂白粉漂白,再看不出這個痕跡,這樣才叫做洗乾淨了。    不是說你坐在那裡想,我哪裡錯哪裡對,不是想就能解決問題的,你不去察覺這個障礙怎麼辦?
  • 成觀法師: 自稱自己是佛,或與佛相等的同義語,此為魔用以(破)壞人對"佛寶"之正信.正知見!
    【《楞嚴經》卷十之一段經文】「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神通種種變化,研究化元,貪取神力。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誠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通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 【407】《百佛名經》白話譯文
    施與大悲的大導師,百佛剎裝滿栴檀香;幡蓋衣服如恆河沙,無量千萬億劫之中;一心而以這些布施,又於一佛國佛土中;遍滿建立各種佛塔,於十劫時間中供養;如恆河沙等各尊佛,又造高塔如須彌山;其塔都以七寶成就,如此遍滿十千佛剎;其數目三十六億座,以赤栴檀以及真珠;造傘蓋等供養用具
  • 千手千眼大悲懺法(音頻之四)
    問訊請長跪 請關燈 (合掌 唱云:)至心懺悔: 拜(叩首)弟子**等, 今與法界一切眾生,各有真如本具萬法,皆有神力智明法種;上等    佛心無始暗動,障此靜明,觸事昏迷,舉心縛著,平等法中,起自他想,愛見為本,身口為緣,於諸有中無罪不造,十惡五逆謗法謗人,破戒破齋(音頻為「僧」)毀塔壞寺,偷僧祗物汙淨梵行,侵損常住飲食財物;千佛出世,不通懺悔;如是等罪無量無邊,舍茲形命合墮三途,備嬰萬苦。復於現世眾惱交煎,或惡疾縈纏,他緣逼迫,障於道法,不得燻修。
  • 三十五佛懺悔法門:敬諸佛 懺業障 功德不可思議!
    如是皈命已,所有十方一切世界,如來應供正等覺,諸佛世尊,常住在世,願諸世尊,憶念於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無始以來,在一切輪迴中所受生處,所作眾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若塔物,若僧物,若十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見取隨喜。五無間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十不善道,若自入,若教他入,見入隨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