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生死循環是自然界最正常的一種現象,也是我們每個人早晚都要面對的事情。在我們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把「死」掛在嘴邊是一種很不吉利的做法,因此很多人對那些在朋友圈直播親人去世的行為感到非常不解。畢竟在大多數人看來,人死入土為安,你的悲傷沒必要告知大眾。
許多網友對這件事持兩種態度,一種是發朋友圈是個人自由,另一種是這種行為很容易令別人感到不舒服。今天讓我們看一看這種行為是否就那麼地不可理解。
觀點一,發朋友圈是個人自由
有人覺得世界上一切的感同身受都是謊言,傷痕不在你身上,這種痛苦你體會不到。你可以覺得別人發朋友圈矯情,過分,這些都沒有問題,你甚至可以主動屏蔽。但是這種情況下,大家傳遞的悲痛都是真實存在的,發朋友圈也許是對親人最真切的緬懷。
人死如燈滅,她生前的一切痕跡會隨著時間而慢慢淡化。那個你愛的人最終會變成一張遺像,化作一杯黃土,也許一代人過去就被人遺忘。我們應該把逝者銘記在心裡,用發朋友圈這種微不足道的做法去留住逝者的痕跡又有什麼錯呢?
發朋友圈不尊重逝者
我們之所以對這種行為如此反感,大多是因為這個原因。逝者如斯,你可以發朋友圈祭奠,緬懷,這都能理解,但是很多人發一些靈堂的視頻,並且配上不莊重的文字。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發洩口,用來排除悲傷,分享喜悅,但是很多人用錯了方式。就像下面這張圖:「這個帽子怎麼樣?謝謝大家,是我的大娘去世了。」很明顯他發朋友圈的重點不是緬懷親人,而是以逝去的親人為噱頭,在朋友圈刷一刷存在感。這種行為非常令人反感。
還有這位小女孩,直播自己母親的死亡過程。作為一個孩子,這個時候的正常反應不應該是手足無措,害怕茫然嗎?她在鏡頭前的這個表情真不知道是在哭還是在笑,在這個節骨眼上,一個正常的小女孩有閒心發朋友圈嗎?
這一位也算是奇葩,親人去世求贊,求評論,求隊形。不知道你的奶奶如果泉下有知,對你這個寶貝孩子會不會感到欣慰。
人的生命就像一盞明燈,人沒了,燈就滅了,這就叫「安息」。你用朋友圈去緬懷逝去的親人這無可厚非,但是你用人間的聒噪去打擾逝者的入殮,你讓逝者如何安息?
親人去世,在朋友圈發公告,緬懷這都沒有問題。但是,請不要讓你口中的「孝順」變成了作秀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