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駐村見聞】學弦子舞

2020-12-22 中國西藏網

  【編者按】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記者唐大山來到金沙江畔的藏東朱巴龍鄉駐村。愛好文學的他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有何感悟,《大山駐村見聞》將給你展示一幅幅康巴大地的發展變化圖景,描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人們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圖為村民在村委會大院裡練習弦子舞 攝影:唐大山

  「大山,現在是舞蹈老師和大家一起自由跳環節,快去吧,錯過今天會後悔的。」

  隊友的慫恿只是誘因,我一邊觀舞一邊尋找展示才華的機會。

  為了迎接西藏全區首屆弦子舞表演,朱巴龍鄉政府從芒康縣文工團請來兩位舞蹈老師達珍和拉珍,教全鄉參演選手跳舞,為期三天,地點選在朱巴龍村委會大院。

  作為舞蹈愛好者,我加入訓練隊伍。

  我對弦子舞不陌生,跳起來卻是第一次。

  看著他們手舞足蹈,我覺得能學會。我學過鍋莊,雖未成才,對步法略知一二。我問從拉薩來的西熱多吉,他說,弦子舞與鍋莊不一樣,步法是兩個概念,即使會跳鍋莊,弦子舞也要適應一下,才可能跳得像模像樣。

  開始,右腳在地面輕輕踏兩下,小腿抬起,向內彎曲,收回,放下,左腳接著重複右腳的動作。這樣順大流跳兩圈,感覺對沒有舞蹈天賦的我來說,照葫蘆畫瓢,同樣能掌握要領。

  在看似簡單的起步階段,我的動作即顯出不規範。在小腿放下的瞬間,我是直來直去踹在地面。大多數男選手在放的過程中,小腿順其自然向外彈出一個弧度,再收回放下。這個細小的差別給觀眾的感覺不同,我給人的印象是動作生硬,跳得好的人留下的是形體美。

  舞蹈的前半部分節奏相對舒緩,動作能模仿得差不多。越往後節奏越快,動作幅度大起來,加上連續不同方向的旋轉,我手足無措。我弄不清楚左轉幾圈右轉幾圈。我與這些青春舞者圍成圓圈跳起來的初衷是鍛鍊身體同快樂。

  我的願望前兩天實現了。第三天是星期六,鄉黨委書記扎西格乃一家來看排練。欣賞一會,他給兩位舞蹈老師建議,出場時男女兩列從不同方向相對而來,男演員手拉二胡邊舞邊唱,女演員輕輕揮動衣袖在歌聲中出場。不管男女,要讓跳得好的、唱得好的、形象好的靠前站。儘管很快舞成一個圓圈,給觀眾的第一印象相當重要。

  對著三好標準,我一個不佔,只好自覺走到後面。

  舞蹈老師看到我堅持訓練,面露難色。

  扎西格乃對我笑笑,似乎是說,反正不參加正式演出,想練就練吧。


圖為村民在村委會大院裡練習弦子舞 攝影:唐大山

  我賴在隊列中,無意中看到鄉政府練舞組織者趙建英和艾永雄著急地盯著我,一個抓耳朵,一個撓腮幫。他們擔心我影響整體效果。

  我一閃身撤出即將開始排練的隊列。舞蹈老師和扎西格乃幾乎同時送我一個微笑,不遠處的趙建英和艾永雄向我豎起大拇指。

  與觀眾在一起,我得以換個角度看舞蹈。朱巴龍村達瓦是舞者中年齡最大的,1972年人,比我小三歲。我之所以勇敢地參加訓練,在一定程度上受他的影響。他能舞起來,我就能跳起來。再一看,同是跳舞,他舞步不亂,旋轉及時得當,動作規範。往後退時,他騰出手來抹把額頭的汗。他雖然努力,跳得也好,但在體力上已減當年。

  達嘎頂村達瓦正值跳舞好年齡。開始我認為他的動作有些誇張,彈出去的小腿弧度比其他人大得多,旋轉時兩腿動作快而美,兩手中的二胡劇烈抖動,跳到激動處發出一聲吼,弦子舞的動感、美感和震撼與之俱現。

  達嘎頂村達瓦跳得好很快被舞蹈老師的慧眼發現,他成為男子隊列中的排頭。練完一曲,不管康巴漢子還是女子,大都擦著臉上的汗找地方休息。達瓦水都不喝,他趁此機會向老師討教。拉珍高興地給他開了幾分鐘小灶。

  拉珍說,康巴地區人人會跳弦子舞,有的跳出氣概和美感,有的是隨心所欲。像達嘎頂村的達瓦,他有基礎,又用心去跳,給他一說需要改進的地方,立竿見影。換個角度看,從縣裡來教舞,能發現一些有歌舞天賦的農牧民演員,只要有平臺,他們能提高技能、充實自我,同時給群眾帶來歡聲笑語、豐富農牧區的精神文化生活。

  坐在我身旁的是草地貢村扎巴吉村,他撥弄著二胡。我問他明明拉的是二胡,為什麼叫弦子舞。他給我說了幾遍手中樂器的藏語發音,其他和我一樣不知其所以然。後來一想,不必糾結,能知道弦子舞中男演員拉的是二胡,接近專業了。

  正在與扎巴吉村等人聊著,再次聽到趙建英喊我加入自由跳舞的圓圈中。這不是排練的內容,卻是康巴人熟悉的舞蹈。

  看到我回歸舞隊,圓圈中發出善意笑聲,和音樂融在一起,合奏出一首獨特的圓舞曲。

  我學舞的態度是認真的,跳舞的情形讓人忍俊不禁。為了學得真切,我跟在拉珍後面,模仿著她的動作伸手前行、頓腳旋轉。同樣一個動作,在她那裡讓人賞心悅目,在我身上令觀眾捧腹大笑。她利用一個舞蹈動作給我一個笑臉,應該是鼓勵吧。我自嘲亂跳,她說可以自由發揮,跳出身心的喜悅就達到舞蹈效果。

  自由舞結束,觀眾對我大聲說跳得好。

  舞場上的我儘管是個丑角,但用真誠對待自己、用善良對待他人,「與眾樂樂」,同樣是一種享受。(中國西藏網 通訊員/唐大山)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大山駐村見聞】朱巴龍人的教育觀念
    【編者按】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記者唐大山來到金沙江畔的藏東朱巴龍鄉駐村。愛好文學的他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有何感悟,《大山駐村見聞》將給你展示一幅幅康巴大地的發展變化圖景,描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人們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終於等來開學季。
  • 東方衛視《舞林大會》弦子演情場失意女子
    弦子現場圖片  搜狐娛樂訊 2012東方衛視《舞林大會》即將於5月1日晚迎來總決賽,明星的競爭不僅僅體現在舞臺上,還有舞蹈房裡的暗暗下功夫。明星選手們可都是全力以赴。除了國內頂尖男團的同場PK,美女選手也是一大看點。
  • 弦子舞 高原上跳動的音符
    而他幾乎能演奏流傳於丘北彝族村寨的所有弦子舞調子和步伐,主要有「三步弦」、「兩步弦」、「老鷹展翅」、「老牛擦癢」、「老母牛踩高粱」等。在他演奏下,弦子舞的每一個動作、步伐都表現得很到位。有很多愛好者慕名來向他學習彈奏弦子、跳弦子舞。幾十年間,他先後教授出張映甫、胡映標、楊文忠等一批集弦子彈奏和跳弦子舞於一身的弦子舞愛好者,把丘北縣的彝族弦子舞不斷傳承發展下去。
  • 西藏芒康縣一場弦子舞盛會
    西藏首屆弦子舞展演現場(8月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當日,西藏首屆弦子舞展演在昌都市芒康縣舉行。眾多演員同臺獻藝,表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弦子舞,吸引西藏各地的群眾前來觀看。8月7日,在西藏首屆弦子舞展演現場,演出人員在表演弦子舞。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 人民日報關注丨芒康弦子舞傳承人次仁旺堆
    上下打量,實難相信這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芒康弦子舞的傳承人。「能請您演一曲嗎?」記者試著詢問。老人徑直坐下拿起琴,擺起姿勢就拉。琴有兩弦,琴面色彩鮮豔,這是藏族傳統樂器弦子,藏語裡也叫比旺。樂聲一響,氣勢自生,拉著琴的次仁旺堆異常專注。口中哼唱的,是他唱了幾十載的芒康弦子歌。
  • 弦子舞一般人都不會跳,你對它了解又有多少?
    弦子舞是一種世俗性的歌舞,因此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又因為其表達的自巾陛,多為年輕人所喜愛。弦子舞的弘揚傳承除了德欽本地民間藝人外,朝山香客、茶馬古道商人和趕馬人以及流浪藝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晚上,馬幫與當地的人們點燃篝火比賽跳弦子舞。馬幫商人和趕馬人敢把貨物馱子作賭注,當地姑娘們則把準備賣給馬幫的飼草作為賭注,在弦子舞會上一比高低,但往往會難分勝負。在溝通情感的同時也交流了各地優秀的傳統文化,極大地豐富了弦子藝術。可以說,朝聖之路和茶馬古道弦子舞,那麼馬尾胡的悠揚琴聲和姑娘麼舞動的水袖則亮麗了艱辛旅途中的夜生活。
  • 芒康弦子舞傳承人:50多年探索創新非遺技藝
    上下打量,實難相信這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芒康弦子舞的傳承人。「能請您演一曲嗎?」記者試著詢問。老人徑直坐下拿起琴,擺起姿勢就拉。琴有兩弦,琴面色彩鮮豔,這是藏族傳統樂器弦子,藏語裡也叫比旺。樂聲一響,氣勢自生,拉著琴的次仁旺堆異常專注。口中哼唱的,是他唱了幾十載的芒康弦子歌。
  • 弦子舞獨特又優美,你不看真的是錯過了
    在滇、川、藏結合部康巴地區的一種集舞、歌、樂、文學為一體的綜合性民間歌舞藝術形式。在藏族民間舞種中,弦子舞以其突出的個性而著稱。關於弦子舞的起源,目前尚未見到早期文獻記載,其歌舞形式偶見零星文字記述但相當簡略。
  • 駐村見聞,助力鄉親圓夢(詩詞四首)
    文/李輝民(方域左鄰)(一)滿庭芳 駐村見聞路旋朝霞,鐮粘紫氣,雀躍驚醒星辰。駐村三載,撥幾度浮塵。
  • 西藏弦子舞:用長袖書寫一首自由奔放的藏族詩歌
    而流行於西藏東部及雲南、四川、青海藏族聚居區的弦子舞,經千餘年的發展,已成為藏族人民最喜愛的民間歌舞之一。其中,芒康弦子舞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極其深厚的群眾基礎,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表演套路,在區內外具有廣泛的知名度和很高的聲譽。唐朝時期芒康就有跳弦子舞的歷史,但那時的弦子舞是以單一的拉唱為主,家庭形式的小型歌舞。"
  • 一把琴 一生歌——50多年探索創新非遺技藝,芒康弦子舞傳承人次仁...
    次仁旺堆不僅傳藝,還創作超過百首新的弦子曲,並且一首首錄製成唱片。琴聲再起,樂器的生產銷售也帶動了鄉親們致富。古老技藝,散發出新的魅力。    走近西藏自治區昌都市芒康縣鹽井鎮一處小院,聞得管弦咿呀。叩門,樂止,一個穿著樸素的老人拉開大門。    「我就是次仁旺堆。」上下打量,實難相信這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芒康弦子舞的傳承人。
  • 決戰脫貧攻堅|大山深處 駐村第一書記的扶貧接力賽
    大山深處的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擺龍村是一個苗族聚居村寨,平均海拔1550米,地勢高寒、山高溝深束縛了全村發展的腳步。花溪區紀委監委對口幫扶擺龍村以來,先後選派三名幹部駐村任「第一書記」。為幫助擺龍村脫貧致富,三名駐村第一書記一棒接一棒,把一腔熱血揮灑在了大山深處。
  • 藏族弦子舞「驚豔之處」在哪裡?普通人不知道
    藏族弦子舞的填詞雖然較為隨意,可以即興賦詞,可也有一定的規律及程序。舞會之時,男女兩方呈對勢之勢,一方為主,一方為客。和所有歌舞一樣,盛裝而舞是最基本的要求。弦子舞的服飾與德欽藏民各地域的藏族服飾一樣,只是舞蹈時要加上有長袖的襯衣或接上長袖。男性身穿楚巴,足蹬藏靴,頭戴狐狸帽或金邊帽等,佩短刀,楚巴雙袖交叉裹繫於腰前,持弦子,邊拉邊唱邊跳。而女性不同地域的服飾色彩、布料的厚薄、款式和頭飾有著很大的區別,穿長袖上衣,卦子、長裙、百褶裙、七彩圍腰等。
  • 福建駐村檢察官|洪山:大山裡的好書記
    開源村全貌大山裡的好書記——記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省檢察院派駐屏南縣開源村第一書記洪山 6.5米寬筆直挺進的開源大道,靚麗非凡;嶄新劃一的立面改造,裝扮著青山綠水下的古村落;整潔舒適的農民文化廣場上,悠然弈棋的老者,安詳平和;羊肚菌、黑嘴白鴨、黑羽烏雞,這些成功引進的新品種、新種養產業,給村裡帶來了騰飛的希冀……而這一切,離不開他——省檢察院選派駐村第一書記洪山,一個有著二次駐村經歷的年輕「老書記」。
  • 大山深處百合香——甘肅永靖駐村工作隊精準扶貧側記
    大山深處百合香——甘肅永靖駐村工作隊精準扶貧側記 孝金波 2020年08月26日12:39  來源:人民網 「在甘肅永靖縣的東部山區,老百姓間流傳著一句諺語
  • 騎行318第十六天「弦子故鄉」巴塘城(傍晚廣場弦子舞)
    騎行318第十一天 帶著一身的傷 翻越剪子彎山 無名山和卡子拉山中心廣場上,很多人圍成圈跳著這邊獨有的廣場舞——弦子舞加入人越來越多,舞圈也越來越大。我們玲姑娘廣受康巴漢子的歡迎,站了一會兒就被一位康巴漢子邀請去跳。
  • 大山深處的駐村第一書記:開「藥方」拔「窮根」 一心一意幫致富
    沁源縣融媒體中心提供中新網長治12月17日電 題:大山深處的駐村第一書記:開「藥方」拔「窮根」一心一意幫致富作者 楊靜 廉玉每日夜漸深,萬家燈火逐漸熄滅時,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官灘鄉紫紅村村委辦公室總會亮起燈光,明亮的白熾燈下,是楊謀埋頭整理資料的身影。
  • 神奇「動」畫|是畫家,也是駐村第一書記,他描繪出廣西大山深處的...
    廣西最後8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全區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斬斷窮根,喜迎新生活的八桂兒女為之歡呼雀躍,倍感振奮驕人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那一個個奮戰在脫貧攻堅駐村一線的身影在廣西的扶貧工作一線有這樣一位「神筆馬良」——廣西德保縣東凌鎮多脈村駐村第一書記尚新周他是廣西藝術學院的教師也是一位青年畫家
  • 弦子,被遺忘的香格裡拉之聲
    與康巴人這命定的性格如出一轍,無怪乎弦子的旋律一頓一挫,敞開又關閉,無盡地迴旋往復,卻又隨時任運自然,加入即興創作。像交響樂那樣考慮周全、精妙嚴整的結構,幾乎不存在於弦子中。進入弦子的世界弦子是漢語的意譯,康巴人稱之為「儀」。關於它的緣起眾說紛紜,有說是商人之歌,有說是農民之歌,也有說是流浪藝人創造的。而扎西頓珠認為,弦子來自更遙遠的北方草原,傳入橫斷山區後,不再繼續向東翻越大山,而是沿著金沙江和瀾滄江的兩河流域南下。
  • 活躍在貧困山鄉的駐村書記
    右江民族醫學院派出第一書記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繼續紮根基層,留在脫貧攻堅一線,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築教育基石,揚啟智之風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是涉及千家萬戶的重大民生工程。弄工村駐村第一書記劉東亮說。2016年以來,弄工村在當地村委和駐村工作隊員的共同努力下,改廚改廁工作取得新成效,當地苗族屯民居面貌煥然一新。據了解,弄工村現已完成通屯水泥硬化路2條、屯內道路硬化共4.5公裡,完成安全飲水提升工程3個、變電臺區改造3個、綠化項目1個、亮化工程3個,同時完成了村部改建搬遷。村容村貌,公共設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