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政 Dr家庭醫學
患者在大醫院找不著北,往往沒有找到合適的科室,好不容易請一天假,結果接診醫生不是這個專科的,草草了事,或者推薦到其他科室。但眼看就要天黑了,就診的效率太低。
時不時就有朋友要我寫這麼一篇文章,幫助大家如何更加高效就診。好吧,我認認真真寫,你也認認真真做筆記,去看病的時候記得掏出這篇文章,對比著看,不再暈頭轉向!
一、發熱
發熱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其次是風溼免疫性疾病、腫瘤方面疾病。
1.發熱伴有寒戰:去急診,可能是肺炎、敗血症、肝膽系統感染、急性腎盂腎炎、瘧疾等等,反正去急診準沒錯,由急診科醫生判斷病情,再分診給不同科室。
2.發熱伴有關節腫痛:可能是痛風,一般也應該去急診處理,如果不著急,那就去風溼科就診。還可能是敗血症、猩紅熱、風溼熱等等,都可以在急診處理。
3.發熱伴咳嗽、咳痰:肺炎、支氣管炎可能性最大,可以去急診,或者發熱門診。如果病情輕微,那就去呼吸內科門診,完善胸片等檢查,再決定是否住院。
4.發熱伴有昏迷:這肯定要看急診。可能是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中樞、腦出血、藥物中毒等。如果是腦出血,一般是先昏迷,然後有發熱。如果是乙腦、流腦等感染性疾病,一般是先發熱,後昏迷。有所不同。
二、水腫
水腫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心臟、肝臟、腎臟出了問題導致的水腫,也可能是營養不良或者藥物等因素導致的水腫。
1.水腫伴有呼吸困難、發紺:這提示病情嚴重,必須看急診。如果情況還可以,應該去心血管內科或者呼吸內科就診。因為很可能是心衰、上腔靜脈阻塞症候群導致。
2.水腫伴有腹水:多提示是肝硬化可能,尤其是既往有B肝、C肝等疾病者,應該考慮去消化內科、感染科就診。
3.水腫伴有泡沫尿:泡沫尿提示可能有尿蛋白,可能是腎臟疾病導致,應首選腎內科門診。
4.水腫:如果一時半會找不到明顯原因,可以先去看心血管內科,排除嚴重的心肺肝腎問題,再尋找其他原因,比如是否有藥物原因,一些降壓藥(主要是硝苯地平等地平類)會引起足踝等部位水腫,停藥後水腫多可消失,要警惕。
三、咳嗽、咳痰
咳嗽、咳痰很簡單,大家都知道要去呼吸內科就診,因為往往提示是呼吸道的疾病。
1.咳嗽伴有發熱:提示有呼吸道感染可能,比如肺炎、肺結核、胸膜炎等,都應該去呼吸內科就診。
2.咳嗽伴有胸痛:可能是肺炎、胸膜炎、肺癌、肺栓塞、氣胸等,就診呼吸內科沒問題。但是如果胸痛明顯,強烈建議去急診就診,不要耽誤時間在門診掛號排隊。要知道,胸痛是急診的急症,可以優先處理的!
3.咳嗽伴有咯血:可能是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癌等疾病,應該看呼吸內科,但如果病情嚴重,強烈先去急診就診!因為大咯血可能會致命,必須警惕。另外,心血管內科疾病也會導致咳嗽伴有咯血,比如二尖瓣狹窄。
4.咳嗽伴有呼吸困難:呼吸困難提示病情危重,必須急診緊急處理,可能病因很多,包括嚴重肺炎、氣胸、肺栓塞、哮喘、慢阻肺、肺結核、大量胸水、心衰肺水腫等,這些都需要急診處理。
去門診會浪費時間排隊,不合適。如果是小孩子在玩耍,突然發生呼吸困難,一定要警惕支氣管異物可能,這時候最好是馬上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排出異物,否則等到急診時可能為時已晚。
四、胸痛
記住,任何時候,胸痛都是一種危急症狀,尤其是中老年人,必須高度警惕,要去急診處理。常見的可能會致命的胸痛病因包括心肌梗死、肺栓塞、氣胸、主動脈夾層等。
1.病情危重的胸痛:超過30歲的成人,尤其是既往有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症病史的,突然發生的胸痛,可能同時有呼吸困難、胸悶等等,甚至有大汗淋漓的,一定要高度警惕,立馬去急診處理。
2.病情相對平緩的胸痛:小於30歲的患者,一般來說胸痛不會太致命,除非是氣胸。一些高個子男生,瘦高的,劇烈運動時可能出現氣胸,會有劇烈胸痛,伴隨呼吸困難,必須急診處理。
如果胸痛了好幾天,甚至更長時間,一般問題也不大。如果用力按壓下去,胸痛更明顯,一般提示是局部軟組織炎症,一般問題也不大。
五、噁心嘔吐
一般是消化道的疾病才會導致噁心、嘔吐,比如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奎因、消化不良、幽門梗阻、急性闌尾炎、腸梗阻、急性肝炎、膽囊炎、胰腺炎等疾病。
但一些泌尿道疾病也會有噁心、嘔吐的,因為泌尿系的神經支配跟胃腸道有重疊,但泌尿系疾病時,大腦誤以為可能是胃腸道出現了問題,所以也會有噁心、嘔吐,比如腎結石、輸尿管結石、急性腎盂腎炎等等,此外一些婦科疾病,比如急性盆腔炎、異位妊娠破裂等等也會有噁心、嘔吐。
最糟糕的是,急性心肌梗死、腦炎、腦出血等等也會可能有噁心、嘔吐,很多醫生誤以為是胃腸道疾病,那是悲劇的開始。
最後,其他系統的疾病,比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等都會有噁心、嘔吐。耳朵、前庭的疾病更容易引起噁心、嘔吐,比如你暈車暈船(暈動病)、梅尼埃病等。
所以說,噁心、嘔吐是最不特異的症狀,機體相當多疾病都會引起噁心、嘔吐,絕對不能以為噁心、嘔吐就是消化道的疾病。
1.噁心嘔吐伴有腹痛、腹瀉:一般這種情況就是胃腸道疾病了,比如急性胃腸炎、細菌性食物中毒等等,一般需要看急診,或者取消化內科門診。但要警惕,中老年人有這些消化道症狀,一定要警惕心肌梗死可能,常規做心電圖。
2.噁心嘔吐伴有發熱、寒戰、皮膚發黃:這往往提示是肝膽問題,比如急性膽囊炎、急性肝炎等,看急診,做個B超和肝功能檢查,一目了然。
3.噁心嘔吐伴有頭痛:尤其是有嚴重頭痛時,一定要警惕是腦部疾病,比如顱內高壓、腦出血可能,劇烈頭痛時要警惕蛛網膜下腔出血。另外,青光眼也會有類似表現哦,要注意問患者是否有青光眼問題。
這時候也要看急診,不要去門診,門診排隊時間長,你消耗不起!
4.噁心伴有眩暈、眼球震顫:這時候要考慮耳前庭的疾病,比如梅尼埃病等,去看耳鼻咽喉科。但是也要警惕有腦出血、腦梗死可能,因為它們也會引起噁心、嘔吐、眩暈,最好先去急診科完善檢查,排除腦部疾病後,再找五官科看。
5.噁心嘔吐、育齡女性:這個大家都懂了,一定要警惕早期妊娠可能,不要胡亂吃藥,先去醫院檢查清楚是不是有了寶寶,否則你亂吃藥(包括中藥)很可能對胎兒造成致命的影響。
六、嘔血
不用說,當患者有嘔血了,肯定先去看急診,門診等不得。但是很多人會把嘔血、咯血混淆,嘔血是指消化道出血,咯血則是指呼吸道出血,性質完全不同的。
消化道出血導致嘔血的疾病很多,常見的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食管癌、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症候群等。
此外一些血液系統疾病,比如白血病、血友病、過敏性紫癜等等會導致凝血機制異常,可能機體會有多處出血,比如嘔血。
1.嘔血伴有上腹痛:那一般都是消化道的疾病,比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導致,尤其是本身就有周期性腹痛。但如果是中老年人,伴隨有消瘦、貧血的,一定要警惕是胃癌,胃癌潰瘍也會有嘔血的。
胃鏡必須做,這個先看急診科,然後要住入消化內科進一步診治。
2.嘔血伴有肝脾腫大、腹脹:腹脹可能是腹水,提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會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及其破裂出血,引起嘔血。
3.嘔血伴隨其他皮膚黏膜出血:那就要警惕血液內科疾病了,先看急診,再進一步到血液內科就診。但一些傳染病,比如流行性出血熱,也可有類似表現。
4.嘔血伴隨頭暈、黑蒙、口渴、冷汗:這是非常強烈的生命危險信號,必須第一時間看急診,因為這是大量出血、出血性休克的表現。
七、便血
大便帶血,也是有問題的,一般都是消化道的疾病,比如痔瘡、直腸癌肛裂等,此外出血性壞死性腸炎、腸結核、腸傷寒也會便血。
除了消化道疾病,血液內科疾病也會有便血,比如白血病、血友病等等,因為整個機體凝血都有問題,除了便血,也會有嘔血,皮膚黏膜出血。
1.便血伴有腹痛:一般是消化道疾病,比如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腸套疊、腸繫膜血栓形成等等。
2.便血伴有發熱:可能是感染性疾病,比如敗血症、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等,一些白血病也會有類似表現,先看急診,聽醫生安排。
3.大便帶血:如果是大便裡面混著血,那就要警惕是結腸癌可能,如果是大便表面撒著血,那就要考慮痔瘡可能性大,有區別的哦。
八、腹痛
腹痛是很複雜的,別說普通患者往往沒辦法搞清楚什麼問題,就連醫生也會有束手無策的時候。
1.腹痛伴有發熱、寒戰:一般提示是消化系統感染疾病,比如膽囊炎、肝膿腫、腹腔膿腫等,要看急診,或者消化內科。
2.腹痛伴有皮膚黃:一般都跟肝膽胰疾病有關,比如肝炎、膽囊炎、膽管炎、胰腺炎,如果病情重,先看急診,如果病情尚穩定,也可以看消化內科。膽管炎、胰腺炎的時候皮膚黃是因為膽紅素被石頭堵住了,無法排到腸道、重新吸收入血,導致黃疸。此外,溶血也會有類似表現。
3.腹痛伴有嘔吐、反酸:一般是消化道疾病,比如食管、胃腸道病變,腸梗阻等等。
4.腹痛伴有腹瀉:一般是腸道炎症,比如急性腸胃炎引起,也有可能是潰瘍性結腸炎、直腸癌等導致。
5.腹痛伴有血尿、腰痛:這時候要警惕腎結石、輸尿管結石的問題,而不是消化道疾病。尤其是有血尿時,先不要緊張,趕緊去急診。
九、腰背痛
腰背痛很常見,問題可大可小。外傷、炎症、腫瘤、內臟疾病等都可能導致腰背痛。
1.腰背痛伴有血壓高:這時候一定要警惕有沒有主動脈夾層,必須去急診科看。尤其是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如果腰背部有撕裂樣疼痛,很劇烈,尤其是兩側血壓不對等時,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做CT檢查,排除是否主動脈夾層。記住要靜臥,不要激動。
2.腰背痛伴有活動受限:活動受限,往往提示是腰背本身的問題,比如脊柱外傷、強直性脊柱炎、腰背部軟組織損傷等,一般不會短期致命,不要緊張,可以看骨科,也可以看急診。
3.腰痛伴隨尿頻、尿急、尿痛:要考慮尿路感染;如果僅有有尿急、尿頻、腰痛,那可能是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等,如果還伴隨有血尿,那就要警惕是腎結石。
4.腰背痛伴隨長期低熱:一定要考慮有沒有腰椎結核可能,結核是感染性疾病,會有長期反覆低熱、盜汗等表現,這時候要先看骨科,在醫生指導下再看感染科。
十、血尿
血尿,就是說尿裡面有血,如果我們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血尿,那代表出血量較多,叫做肉眼血尿。如果只能通過顯微鏡下才能看到有紅細胞,那就叫鏡下血尿,肉眼看不到,代表出血量不大。
血尿往往是泌尿道的疾病,也會有血液內科等全身疾病可能。
1.血尿伴隨腎絞痛:這時候必須看急診,很有可能是腎結石、輸尿管結石。這類病人,你稍微用力敲敲他們的腰部,都會導致非常顯著的疼痛。這叫腎臟叩擊痛!
2.血尿伴有排尿困難:要警惕前列腺癌,當然了,僅限於老年男性。
3.血尿伴有尿頻、尿急、尿痛:一般是膀胱炎、尿道炎引起,可以看泌尿外科。如果還有高熱,那就要警提是急性腎盂腎炎,這個先看急診,後面可以轉診入腎內科繼續治療。
4.血尿伴隨水腫、高血壓:這時候往往還會有蛋白尿,表現為尿液裡很多泡沫,提示腎小球腎炎等疾病,一般不會短期致命,可以去看腎內科。
腎小球腎炎時,腎小球破壞了,尿液裡面丟失了很多白蛋白,血液裡面白蛋白就少了,滲透壓會減少,那麼水分會滲入組織間隙,引起水腫。
5、血尿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比如皮膚,那就要警惕血液內科疾病,還有一些感染性疾病,比如流行性出血熱,但這個病一般比較難診斷,醫生一般不會首先考慮。
十一、消瘦
消瘦太常見了,要診斷消瘦背後的疾病也是非常有難度。一般來說,消瘦不需要看急診,看門診就可以了,因為病情不緊急。
可能的疾病包括消化系統疾病、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腫瘤、慢性感染等疾病。
1.消瘦伴隨吞咽困難:一定要警惕消化道本身的問題,尤其是口腔、食道疾病,尤其要警惕食管癌,食管癌典型症狀就是進行性吞咽困難,後期會有明顯消瘦,因為吃不飽,營養差。這些要看消化內科。
2.消瘦伴有上腹部不舒服、疼痛:一般是有慢性消化道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慢性膽囊炎、慢性胰腺炎等等,也要看消化內科。做個胃鏡能明確很多問題,必要時候還要做腹部CT,甚至腸鏡。
3.消瘦伴隨腹瀉:要考慮有慢性腸炎、慢性痢疾、腸結核、短腸症候群、慢性胰腺炎等疾病,這些都需要消化內科醫生來協助診斷。
4.消瘦伴有咯血:可能是肺結核、肺癌等,要看呼吸內科。
5.消瘦伴有吃得多、尿得多:要警惕糖尿病,糖尿病典型症狀就是吃得多、尿的多、喝得多、體重下降了,所謂三多一少。如果是消瘦伴隨吃得多,還要警惕甲亢可能。這些屬於內分泌系統疾病,要看內分泌醫生。
6.消瘦伴隨怕熱、多汗、手抖、心悸等:很典型,一般是甲亢(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去內分泌科做個甲狀腺功能檢查就一清二楚了。
7.消瘦伴有情緒低落、自卑、食慾差:要警惕抑鬱症,及時看精神心理科。
精彩推薦
☛患者即將死亡,一個昂貴的檢查救了他一命!如果醫生做錯了,患者該怎麼辦?
☛患者在醫院險喪命,卻把矛頭對準自己的丈夫。背後原因給所有夫妻敲響警鐘!
☛尿液異常,沒及時處理,毀了一生。所有成年男女既害羞、又害怕的疾病。
☛這個壞習慣很多人都有,如果不注意,遲早入ICU!別不在乎,說的就是你!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點亮「在看」 | 堅持原創不容易,以示鼓勵 | 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奮鬥 |分享給您的朋友,一起為健康努力!
丁香園、網易號、一點號、微博 @聽李醫生說
知乎、今日頭條 、大魚號、趣頭條 @李鴻政醫生
原標題:《去醫院看病,什麼症狀掛什麼科!醫生的嘔血之作,請轉給所有人!》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