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特赦1959》首播及格,趙恆煊等戲骨搶眼,張鐸不落下風
《老虎隊》
祖國70周年華誕在即,獻禮劇迎來了春天。不少積壓劇被「喚醒」,成功上星播出甚至登陸央視。抗戰神劇《老虎隊》就是代表作之一,早在2017年就製作完成,在地方臺賺個盆滿缽滿後順利登上央視。
央視播出的獻禮劇在主題方面,告別了此前「抗日」,而是把焦點轉向了「內戰」,《老虎隊》聚焦解放戰爭,《可愛的中國》聚焦反圍剿戰爭,就連反應共和國石油人歷史的《共和國血脈》也不忘記「黑了」國民黨一把。
《特赦1959》
正在央視一套播出的《特赦1959》同樣離不開「國軍」,這一次是感化國軍。
《特赦1959》是導演董亞春執導、趙琪編劇,張鐸、奚望、曹克難、趙恆煊等演員聯袂出演的首部「特赦」題材電視劇,該劇講述了1959年,共和國首次特赦共釋放反革命罪犯和刑事罪犯12082名、戰犯33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關押在全國各地的蔣介石集團的高級戰犯杜聿明、王耀武、黃維等人,在改造和反改造的艱難博弈中,被我黨的政策感化。毛主席也肯定了國共合作期間國軍將領在抗日戰場上的功績,這些戰犯如沐春風,開始主動交待自己的歷史和罪行。
《特赦1959》
看得出《特赦1959》題材很冷門,電視劇本身格調嚴肅冷峻,演員的演技值得稱道,目前看來是一部製作優秀的良心劇。
張鐸
不同於國內爛大街的軍事題材劇,《特赦1959》很真實。
《特赦1959》
張鐸
首先在服道化方面更勝一籌,不管是國軍戰犯還是我軍士兵,服裝與年代完美契合,領口袖口都是髒兮兮的,沒有噴滿髮膠的大背頭,甚至出現了補滿補丁的軍服;演員妝容方面,不磨皮、不美白、不打光,男主角張鐸臉上的痘坑痘印清晰可見;因為是寒冷的冬天,大部分演員都是高原紅,很真實的狀態;《特赦1959》第三集中,解放軍給杜聿明稱體重的方式很簡陋,但卻很真實。
張鐸
《特赦1959》
趙恆煊
演員演技到位,從播出的前幾集看,男主角張鐸展現了老成的演技功底,不浮誇不做作,自然天成,和趙恆煊、嶽紅等老戲骨相比不落下風;甚至連「國民黨戰犯」這些配角演員都演繹的無可挑剔,趙恆煊飾演的王耀武、肖榮生飾演的杜聿明、米學東飾演的黃維等等,各有千秋,把國軍將領在被俘虜後的眾生相展現的淋漓盡致。
劉之冰
有些遺憾的是臺詞設計,過於主旋律、不夠生活化,有說教的嫌疑,從文字到影像的轉換也是國內編劇始終無法逾越的鴻溝,觀眾聽起來可能會有些不那麼舒服,希望這一點會在後續的劇集裡有所改觀。而且小編在此預言,劇中小護士梁冬芳會成為本劇最大敗筆,戲份過多導致以後的感情戲會太多,這在主旋律影視劇裡是一大忌。
《特赦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