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有何意義?樹德中學校長在給國際部畢業生臨別「思政課」上這樣說

2020-12-14 瀟湘晨報

成人儀式、學生宣誓、教師贈言、照片和視頻雙通道同步直播……21日,成都樹德中學國際部為這個「最牛年級」舉行了畢業典禮。

校長為獲「校長特別獎」的同學頒獎

為何說這個年級不簡單?據學校介紹,這個年級的學生們已經收到包括美國哈佛大學本科、英國劍橋大學本科在內的600份世界頂尖大學錄取。其中,共獲得世界大學排名前10院校的26份錄取,獲得獎學金約3000萬人民幣,其中最高個人獎學金達每年53萬元。

然而,疫情當前,留學既需要勇氣,更需要思考。留學究竟有什麼意義呢?畢業典禮上,樹德中學校長胡霞為國際部的畢業生們上了一堂臨別「思政課」。

「今天,我們畢業了,在踏上異國他鄉的土地之前,我們必須思考和回答留學的意義與價值。從中國近代最早的留學生容閎,到晚清留美幼童,直到20世紀初的胡適、嚴復等一大批學貫中西的大師,再到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開國元勳和『兩彈一星』元勳鄧稼先等,他們為民族的獨立、人民的解放、國家的發展強大竭忠盡智,不遺餘力,也為我們留下了赤誠的家國情懷和永葆初心的精神力量。」胡霞說。

樹德中學校長胡霞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對於遠在異鄉的同學們,顯得尤為重要,在多元中立主導、多樣中求共識,同學們的『三觀』才不會在文化差異中搖擺不定,才可以做有靈魂的中國人。」 她告訴畢業生們,出國留學會讓面對繁重的學業、生活狀態的變化、習慣和文化差異適應等,大家必須跳出舒適區,勇敢地迎接挑戰。

胡霞提醒同學們:「我們距那群身穿緞袍、拖著長辮、跨越大洋、尋求科技文明的小留學生,已經過去了將近兩個世紀。那時的中國,積弱積貧,他們孜孜以求,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和富國強國的科技。今天即將踏出國門的你們,身後有一個強大的並期待你們學成歸來共同建設的祖國。」

畢業典禮上同學們「狂歡」

她希望即將走出樹德校門、走向世界各地的國際部學子,堅守「中國靈魂,世界胸懷」的初心,為中國、為民族、為樹德代言。通過淬鍊品質、豐厚積澱、兼容博納、批判參與、創新創造,以廣闊的視野和襟懷,洞察時代,以更通達的境界不斷充實人類的認知,與世界良性互動並務必保有「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

同學們拍畢業紀念照

此外,畢業典禮上還隆重啟動了樹德中學國際部校友會「全球校友追訪計劃(SIAA)」,未來將在世界主要城市建立全球化聯絡點,開展追訪校友、聯絡校友工作。而這是全國第一家面向全球開展校友追訪的中學國際部,同時在中國成都、美國紐約、英國倫敦、加拿大多倫多、澳大利亞雪梨、新加坡6國6城啟動。據負責該項目的嚴達妮老師介紹,該計劃重在了解校友發展近況、完善全球校友網絡、提供校友發展所需幫助等。

【來源:成都日報錦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興平市秦嶺中學校長李力談如何上好思政課
    這不僅對廣大思想政治課教師提出了殷切期望,更為新時代思想政治課建設指明了努力方向。 那麼思政課有什麼重要意義?如何上好思政課?讓思政課充分發揮育人功能?怎樣讓思政課堂「活」起來?興平市秦嶺中學校長李力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李力說:「上好思政課,就是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成都樹德中學國際部啟動全球「校友追訪計劃」
    成都樹德中學校長胡霞在畢業典禮上深情寄語學生成人儀式、學生宣誓、教師贈言、照片和視頻雙通道同步直播……成都樹德中學校長胡霞在畢業典禮上深情寄語學生,希望同學們在踏上異國他鄉的土地之前,要思考和回答留學的意義與價值。
  • 天津:中學思政課「津津有味」
    內容提要:日前,帕運會冠軍孫長亭、北京奧運會柔道冠軍佟文、全國五四獎章獲得者欒大偉等6人被天津中學聘為該校兼職思政教師。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帕運會冠軍孫長亭、北京奧運會柔道冠軍佟文、全國五四獎章獲得者欒大偉等6人被天津中學聘為該校兼職思政教師。
  • 河南博愛縣中小學校長人人線上開講思政課
    近日,河南省博愛縣光智中學校長劉永吉通過線上直播向全校師生講思政公開課時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博愛縣教育部門把疫情、災難變為鮮活教材,培養學生們堅忍不拔、愛國愛民的奮鬥精神和家國情懷。為激發教師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樹立學生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博愛縣教體局在全縣中小學開展了校長線上講思政課活動,要求每個校長把疫情作為思政素材,把疫情防控阻擊戰場作為思政大課堂,利用網絡直播的形式,向廣大師生宣講「在重大疫情面前如何培養師生的家國情懷」「在疫情防控中,那些平凡人的不平凡之舉」等思政專題。截至目前,該縣97所中小學校校長為全縣5.7萬名師生線上開講思政專題講座。
  • 山東省實驗中學舉辦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教學研討會
    她表示,通過集中展示一條思想主線下的三節思政課,展現不同學段思政課的教學目標、課程內容、授課方法等方面的循序漸進,希望體現出初中階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礎、高中階段重在提升政治素養、大學階段重在增強使命擔當的貫通培養、螺旋上升,真正使思政課成為有吸引力、說服力、感染力的讓學生終身受益的關鍵課程。
  • 萊蕪陳毅中學精心打造思政課實踐育人新模式
    這些活動的開展是陳毅中學生日課程的一部分,更是萊蕪陳毅中學開展思政課育人教育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陳毅中學始終堅持把黨的教育方針貫穿於課程之中,通過有效整合學生、學校、社會、家庭教育資源,開門辦課,多方借力,形成「四位一體」的德育課程體系,使思政課真正形成了一個德育大學科、校本大課堂,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 成都樹德中學校長胡霞:10年校長經歷,不變教育情懷
    紅星新聞採訪了被評為四川省名校長的成都樹德中學校長胡霞,一起去感受她的教育故事。從成都七中到樹德中學,不變的是教育情懷她身著一襲紅裙走上舞臺,用熱情洋溢的主題講話開啟了新學期的第一課。她語調輕快,話裡音間洋溢著愉悅,極具感染力,讓人心情舒暢,讓樹德學子們對新學期充滿更多的期待。
  • 爭做新時代有為青年 鄭州101中學校長講思政課
    鄭州101中學校長李國喜講思政課思政課現場認真做好記錄為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激勵青年學生成長成才,同時發揮示範作用,提升學校思政課教育效果,辦好新時代思政課。
  • 【讓思政課「活」起來】「圖說時政」,把課堂交給學生!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今年以來,嶽麓區創新思政課「打開方式」,讓思政課在理論上有血有肉、課堂中有滋有味、課堂外活學活用,以更貼近學生、融入生活的方式變得鮮活可感。嶽麓區融媒體中心特別推出《讓思政課「活」起來》系列圖文、視頻,帶大家感受嶽麓區思政課的魅力。
  • 成都樹德中學校長胡霞寄語畢業生:保有一份純粹與質樸
    封面新聞記者 何方迪隨著高考結束鈴音響起,成都樹德中學高2017級學子為三年寒窗畫上了,最濃墨重彩的一個句號。7月10日,高2017級畢業典禮在學校體育館進行。梔子綻放,夏意正濃。今年的校園不復往日熱鬧,但也在寧靜中孕育著豐收的喜悅,樹德中學校長胡霞寄語學生:高考結束了,我們的身體解放了,精神不能四處流浪。胡霞成功不是一路狂奔直至心靈殘缺、體無完膚,而是以一顆純粹質樸的心靈和世界對話、和他人與自己對話,學會平和、懂得悅納。
  • 海澱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研組」成立
    教研組成立的背景和意義羅濱校長首先介紹了教研組成立的背景和意義。羅校長說,海澱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研組」的成立儀式起到呈上啟下的作用,前期有充足的籌備和研討,釐清職能和定位,後期將有教學研討會,不斷推進實踐創新。
  • 【讓思政課「活」起來】麓山腳下,24字核心價值觀響徹雲霄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今年以來,嶽麓區創新思政課「打開方式」,讓思政課在理論上有血有肉、課堂中有滋有味、課堂外活學活用,以更貼近學生、融入生活的方式變得鮮活可感。區融媒體中心特別推出《讓思政課「活」起來》系列圖文、視頻,帶大家感受嶽麓區思政課的魅力。
  • 不花哨、接地氣,山東省實驗中學講「活」思政課
    一堂好的思政課要怎麼上、怎麼講?近日,在全省範圍內,295名頂尖思政課教師進行了一次教學大比武,山東省實驗中學政治組老師程春嫻摘取了全省高中組第一名,學校的老師們為她點讚的同時,也並不意外。「如何上好思政課」的探討在2020年有了進階的標準,但這個問題的思考在省實驗中學一直未停歇過。在今天,「讓政治課堂『活』起來」成為議題時,程春嫻說,她作為省實驗培養的學子,能成為思政老師、回到母校教書,就是被當年「有意思的政治課」感染。不花哨、接地氣,思政課就是講生活、講思考、講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這是省實驗中學思政課教師團隊一脈相承的認同。
  • 成都四七九小聯中之樹德實驗中學介紹
    任何一位校長都明白,優秀的教師團隊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力量;任何一位校長都希望,自己所在的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可是,雄厚師資,從何而來?1997年,易永倫來到樹德實驗中學,從一線教師做起,先後擔任班主任、年級主任、教導主任、教學副校長。2014年,易永倫退下講臺,成為樹德實驗中學的「大管家」。談起學校的發展,她強調最多是的「堅守」:「『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說的是教育的不易,來不得半點浮躁。樹德實驗人堅守從教育規律做起,堅持走內涵發展之路。
  • 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淺談思政課如何有意思、有意義
    如果問一名教育工作者,哪門課程對於學生未來的成長意義最為重大,相信很大可能他會告訴你,思政課。而如果問一名在校學生,哪門課最無聊、最不愛上,他也多半會告訴你,思政課。這對矛盾值得我們深思。思政課本是一門明辨是非、追尋公義、形成思想火花碰撞的課程,對於對世界、對社會好奇的青少年而言,應該是非常有吸引力才對。但現實卻恰恰相反,很多人對思政課的印象是枯燥無味、毫無營養,原因何在?在筆者看來,最大的原因在於,我們沒有把有信仰有能力的人請上思政課講臺。
  • 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
    研討主題: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  嘉賓:  上海市教科院德育院(籌)黨支部書記、副院長 宗愛東  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馮秀軍  江蘇泰州中學原校長 蔣建華  北京市匯文第一小學原校長 鄭智學
  • 思政課怎麼上?如何高質量發展?教育部給出了答案
    同時,思政課建設已納入《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高校黨委書記、校長抓思政課情況被納入教育督導和政治巡視。 通過教學改革創新,教學重難點攻關,推廣先進教學方法,思政課教學水平不斷提升。2020年首批5000餘門國家一流本科課程中,有100多門思政課入選。
  • 堅持黨的領導:以大歷史觀謀劃思政課建設實踐
    《意見》在思政課教學科研中如何強化黨的全面領導所進行的理念革新和制度創新,不但對思政課建設本身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對於加強黨的領導經驗的探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示範意義,是新時代黨對思政課建設發揮全面領導作用的綱領性文獻。 把思政課建設融入地方黨委的常態化工作。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力量,思政課建設理應由地方黨委肩負主體責任。
  • 西安市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大練兵」優質課展示活動舉行
    思政課寓理於例 學生聽得有滋有味中學生模擬企業代表、小組合作探究……形式多樣、創意無限的思政微型課讓學生們學得有滋有味,讓教育內容真正入腦入心。11月17日上午,西安市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大練兵」優質課暨首屆思政微型課(高中段)教學展示活動在曲江第一中學舉行,300餘名來自全市各區縣的思政課骨幹教師現場觀摩。
  • 用「活的理論」點燃信仰火炬,項先銀:讓思政課成為「時尚」
    如果說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那麼,高中思政課則是這一關鍵時期不可或缺的「肥料」,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但由於理論知識枯燥乏味,往往老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卻昏昏欲睡……在三門,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項先銀老師的思政課卻很「火」,那些看似乏味的理論被賦予生命力,讓課堂「時尚」起來,有知有味又有趣,深受學生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