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紡海藻酸鈉納米纖維封裝益生菌的替代方法

2020-12-11 易絲幫

Carbohydr. Polym.:一種監測在模擬胃腸道條件和開菲爾中用電紡海藻酸鈉納米纖維封裝益生菌的替代方法

DOI:10.1016/j.carbpol.2020.116447在這項研究中,將副乾酪乳桿菌KS-199封裝在海藻酸鈉基電紡納米纖維墊中,該墊具有均勻、輪廓分明、光滑且無珠的結構,平均直徑為305 nm。在熱降解試驗中觀察到了墊子增強的保護能力(重量損失從93.4降低到84.5%)。分別在模擬胃腸道和體外條件下測定了益生菌和原位活力,結果表明該菌株的納米包封可以提高其在模擬胃液中的存活率(存活率從64.1至70.8 log cfu/mL),也提高了其在開菲爾中的存活率(從6.65至7.38 log cfu/mL)。用封裝形式的菌株接種開菲爾並沒有改變開菲爾的假塑性流動行為和粘彈性(主要是彈性而非粘性;G'>G''值)。研究結果表明海藻酸鈉是一種重要的定製型生物聚合物,在封裝具有增強活力的益生菌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圖1.海藻酸鈉納米纖維製備的實驗布局以及測定其生存能力增長的方法。

圖2.(A)純PVA、(B)純SA、(C)空白納米纖維墊、(D)副乾酪乳桿菌KS-199菌株和(E)菌株負載的納米纖維墊的ATR-FTIR光譜。

圖3.(A)空白納米纖維墊和(B)負載菌株的納米纖維墊(封裝的菌株)的TGA。

圖4.(A)游離和(B)封裝的菌株(負載菌株的納米纖維墊)的光學顯微照片。

圖5.(A)空白納米纖維墊和(B)負載菌株的納米纖維墊(封裝的菌株)的SEM圖像及其平均直徑分布。

圖6.(A)開菲爾樣品的剪切應力-剪切率圖。(B)開菲爾樣品的動態機械頻譜(存儲和損耗模量)的頻率掃描測試。游離:開菲爾接種了游離的菌株;封裝:開菲爾接種了封裝的菌株。

文章連結: http://www.espun.cn/News/Detail/43435來源: 易絲幫

相關焦點

  • 電紡碳納米纖維在能源應用中面臨的關鍵問題:持續的方法和挑戰
    Nanoscale:電紡碳納米纖維在能源應用中面臨的關鍵問題:持續的方法和挑戰DOI: 10.1039/D0NR03425H電紡碳納米纖維(CNFs)具有一維(1D)形態、可調尺寸、機械柔性、自身功能和可添加到自身的功能,在超級電容器、電池和燃料電池等儲能和轉換方面得到了深入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
  • 使用電紡DTPA改性的納米纖維可有效去除廢水中的Cu2+、Pb2+和Ni2
    :使用電紡DTPA改性的殼聚糖/聚環氧乙烷納米纖維可有效去除廢水中的Cu2+、Pb2+和Ni2+DOI:10.1016/j.seppur.2020.116914開發了二乙烯三胺五乙酸改性的殼聚糖/聚環氧乙烷納米纖維(CS-DTPA/PEO NFs)以增強重金屬離子的吸附。
  • 綜述:MOFs材料如何助力電紡納米纖維改善性能?
    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 (Ⅰ)原位生長法,製備含有金屬離子(或配體)的電紡納米纖維,然後在靜電紡絲納米纖維上原位生長MOF納米粒子; (Ⅱ)同軸靜電紡是將納米粒子與聚合物溶液混合形成前驅體,然後通過電紡絲形成M-NFs。原位生長法製備MOFs基電紡納米纖維圖1 ZIF-8/PAN電紡納米纖維的製備。
  • 納米纖維口罩
    薄如蟬翼的納米纖維口罩為什麼過濾率可以達99%,相當於N99口罩?
  • 廣西氣流紡毛巾
    廣西氣流紡毛巾廣西氣流紡毛巾當前在下遊需求不足和進口棉配額即將下發的情況下,多數廠家表示不樂觀情緒,而且傳統紡織淡季來臨,市場交投氣氛壓抑,後市可能仍有走弱趨勢。
  • 熱收縮電紡纖維帶用於修復疏鬆軟組織的結構和功能
    本文提出了一種製備熱收縮電紡纖維帶(HS-EFT)的新方法,其中聚乳酸-羥基乙酸(HS-EFT)的收縮使疏鬆的筋膜在體溫下向後拉,同時收縮的機械力轉化為一個外部信號來調節成纖維細胞的行為。由於它在五天內收縮了40%以上,因此觀察到成纖維細胞在收縮的纖維膜上快速增殖,隨後形成更多的應力纖維,從而促進了機械刺激敏感的共轉錄分子,即yes相關蛋白(YAP)的核轉移,最終使新的細胞外基質(ECM)沉積並且使組織得到強化。此外,在修復兔筋膜缺損的過程中,纖維帶將疏鬆組織聚集在一起,最終縮小了傷口面積,並進行了組織修復。
  • 納米纖維口罩(續)
    薄如蟬翼的納米纖維口罩為什麼過濾率可以達99%,相當於N99口罩?
  • 【科普】我國麻紡織史及麻紡的分類(黃麻紡 亞麻紡 薴麻紡)
    中國麻紡織的 歷史比絲綢更為悠久,古人最早使用的紡織品就是麻繩和麻布,大麻布和薴麻布一直作為大宗衣料,從宋到明才逐漸為棉布所替代。黃麻布和亞麻布自宋代開始生產。分類依據  麻類纖維,如中國的葛藤、薴麻,埃及的亞麻等,是人類最早利用的紡織纖維。大約在6000多年前人們就用手工把麻分扯、緝理、績成紗線,搓成繩索,結網編衣。麻紡依纖維種類可分為黃麻紡、薴麻紡、亞麻紡和葉纖維紡等四種紡紗工程。  以黃麻為主要原料的麻紡工藝過程。槿麻和苘麻可以作為黃麻的代用品紡紗,或同黃麻混紡。
  • 12種合成纖維的分類及簡介
    (1)單絲原指用單孔噴絲頭紡制而成的一根連續單纖維,但在實際應用中往往也包括由3~6孔噴絲頭紡成的 3~6 根單纖維組成的少孔絲。較粗的合成纖維單絲 (直徑為 0 .08~2mm)稱為鬃絲,用於製作繩索、毛刷、日用網袋、漁網或工業濾布;較細的聚醯胺單絲用於製作透明女襪或其他高級針織品。
  • 用納米銅油墨印刷RFID標籤天線
    印刷線路板 (PCB)和柔性電路板 (FPCB)、電子標籤 (RFID)採用刻蝕技術製作電路圖案 ,這是目前的主流技術 ,但存在工藝流程長、廢料廢水多和不環保的缺點,業界一直在尋找替代的方法。納米導電油墨印刷電子線路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極具潛力替代傳統PCB線路製造工藝。納米導電油墨形成電子線路的原理是 ,通過油墨載體將納米粒子分散 ,再印刷在基材上形成線路圖案 ,在後續的燒結中,由於納米粒子表面活性強 ,在低溫下可將納米粒子燒結成連續體 ,導電性提高 ,克服了以往導電油墨電阻率高的缺點,成為電子產業的一個研究熱點。
  • 成人也開始打卡益生菌,想要效果好,別錯過這三種方法
    大家都知道益生菌對身體有益,食用益生菌並沒有年齡的限制,現在越來越多的成人開始食用益生菌。在網絡上能夠查詢到各種使用益生菌的方法,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了解。成人之所以會服用益生菌,主要是自己的腸道方面已經出現了問題。若想讓益生菌達到更好的效果,那麼就要掌握成人食用益生菌的這三種方法。多吃輕食類食物所謂的輕食類的食物就是口味非常的清淡,所含的熱量非常的低,基本上能滿足身體的營養需求。
  • 滌絲紡是什麼面料 , 滌絲紡和尼絲紡的區別
    滌絲紡是什麼面料 , 滌絲紡和尼絲紡的區別 2016-06-06 14:20:30 來源:全球紡織網 滌絲紡是什麼面料?
  • 世界上第一雙納米纖維手套日本問世
    位於日本東京的帝人纖維製品有限公司,早在2009年11月就對世界宣布,世界上第一雙納米高爾夫球手套即將問世。並且他們委託日本一家網絡公司開始對外招標。這種手套用於打高爾夫球時穿戴。根據帝人公司,這種手套的品牌名稱叫「FootJoy」,屬於世界上第一雙用納米纖維製造出來的高爾夫球手套。它是用納米纖維材料做成,具有無以倫比的柔軟、耐滑和高吸水和高散熱性能。
  • MnFe2O4納米粒子/醋酸纖維素複合納米纖維可控釋放萘普生
    :MnFe2O4納米粒子/醋酸纖維素複合納米纖維可控釋放萘普生DOI:10.1016/j.matchemphys.2020.123055納米纖維已被證明對藥物輸送應用非常有效。儘管磁性納米顆粒(MNPs)已添加到納米纖維中以改善藥物釋放刺激,但效果有限。
  • 預測有連通性的PVDF-PZT納米複合纖維的壓電和介電常數的實驗模型
    利用柔性納米發電機從周圍環境的機械能中獲取能量是產生綠色和可再生能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將鋯鈦酸鉛(PZT)顆粒嵌入聚偏氟乙烯(PVDF)聚合物基體中,通過靜電紡絲法製備具有0-3和1-3混合連通性的納米複合纖維。
  • 百色氣流紡滌綸紗11支在機生產
    百色氣流紡滌綸紗11支在機生產滌綸織物具有較高的強度與彈性恢復能力。因此,其堅牢耐用、免燙。 2. 滌綸織物吸溼性較差,穿著有悶感,同時易帶靜電、沾汙灰塵,影響美觀。不過洗後易乾燥,且溼強幾乎不下降, 不變形,有良好的洗可穿性能。
  • 研究人員開發光催化納米纖維 可用於高效制氫
    由英國、加拿大和中國香港的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開發出一種光催化納米纖維,可用於高效生產氫氣。  為了應對日益嚴重的氣候問題,科學家們嘗試用氫氣代替化石燃料,以驅動車輛和機器。目前氫氣在很多領域均有應用,但由於生產成本和儲存等問題,尚未普及。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重點克服成本問題。
  • 含高度分散FeSe2納米粒子多孔碳納米纖維用作鈉和鉀離子電池陽極
    :含高度分散FeSe2納米粒子的多孔碳納米纖維用作鈉和鉀離子電池陽極DOI:10.1016/j.jallcom.2020.155265鈉和鉀離子電池(SIBs和PIBs)由於鈉和鉀金屬的豐富性和低廉的價格而在大規模應用中受到了廣泛關注。但是,較大的Na+和K+會導致緩慢的動力學、較大的體積變化和不理想的循環性能。
  • 研究人員開發出用於高效制氫的光催化納米纖維
    一個來自英國、加拿大和香港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了可用於高效生產氫氣的光催化納米纖維。發表在《Nature Chemistry》上的論文中,該小組描述了他們的高效納米纖維是如何製造出來的。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該團隊開發了一種自組裝納米纖維系統。該系統使用了塊狀共聚物和一個可結晶的成芯塊以及一個含有光敏劑或鈷催化劑的成殼塊。這樣就創造了一個自組裝系統,材料生長成穩定的納米纖維,催化劑基團和光敏劑相互靠近。通過以梯度方式分布這些成分,納米纖維可以被製成類似於瓶刷的結構(長度從95到3528納米),沒有內部的電線。
  • 納米纖維口罩將量產:可循環使用20天,防護率99.99%
    日前,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合肥分院研製出的一款新型納米纖維口罩,在無汙染情況下,可最多循環使用20天,防護率高達99.99%。3月3日,記者看到,這種新型納米纖維口罩與市場上的棉布口罩外觀相似,但是口罩的過濾層採用了「納米纖維膜」的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