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舉行「七·七」抗戰爆發83周年紀念大會,馬英九:臺灣抗日史不...

2020-12-23 騰訊網

7月7日是日本製造「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83周年紀念日。臺灣抗日親屬協進會在這一天,舉辦紀念大會,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也出席活動。除了細數臺灣抗日歷史,馬英九更再次談及自己曾炮轟李登輝出賣臺灣。

更多臺海資訊,點擊上方【東南衛視】快速關注

戳視頻,了解更多

紀念大會上,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研究所教授吳昆財、臺灣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陳美霞等專家學者就兩岸聯合抗日、臺灣光復、島內高中歷史課綱遭遇所謂「去中國化」危機等議題發表演講。與會者強調,如今民進黨當局所謂「去中國化」的種種行徑,妄圖湮滅臺灣同胞對中華民族的認同。而想要臺灣永續發展,就必須認識歷史,尊重歷史。

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研究所教授吳昆財:「我們絕對有理由相信,沒有「七七事變」的開端,就沒有後來八年抗戰的偉大成就;如果沒有抗戰那八年中國人如驚天地泣鬼神般的奮戰,徹底打敗日本人侵略中國的野心,就沒有後來我們今天台灣的光復跟臺灣的經驗,還有現在中國大陸所談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日子。」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的到來,受到現場人士的熱烈歡迎。馬英九在致詞中表示,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多、影響最廣的民族抵禦外辱的戰爭。近年來,大陸主張對日抗戰不是8年而是14年,從「九一八事變」開始計算,這個意見很好。「九一八事變」36年前,臺灣人就開始挺身抗戰,在歷史中也做出了偉大的貢獻。說到這裡,馬英九不忘重提往事,再次對李登輝曾經抹滅臺灣抗戰歷史義憤填膺。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等到抗戰70周年勝利的時候,就是五年前。李登輝說臺灣哪裡有抗日,哪裡有抗暴,沒有啊。我聽得是非常生氣的,我公開地批評他(李登輝),說他是什麼呢?出賣臺灣、羞辱人民、作踐自己。我從來沒有用這麼惡毒的話罵人過,而且他還是我的長官。但是基於民族大義,我非罵不可。」

此次紀念大會由臺灣抗日親屬協進會主辦,許多臺灣的抗日烈士後代、退役將領也紛紛出席。臺灣抗日親屬協進會現任理事長蕭開平特別指出,歷史證明,只有強大的祖國才能讓臺灣重回中國的懷抱。未來大家要持續朝海峽兩岸和平發展的方向努力,促成中華民族的統一大業。

臺灣抗日親屬協進會現任理事長蕭開平:「我手上拿的你看看,抗戰時期大陸小學二年級的國語課文,中日一戰清軍敗,從此臺灣歸日本。臺灣糖,甜津津,甜在嘴裡痛在心。你看看抗戰的時候,在大陸的課本都會一直懷念著臺灣。結果現在『臺獨分子』竟然把臺灣丟棄了,好像要讓它『獨立』。原鄉人必須返回原鄉,沸騰的血液才能停止沸騰,所以希望臺灣人民能夠回到祖國的懷抱。」

欲了解更多實時資訊,觀看直播,請搜索微信公眾號:LIVE東南

相關焦點

  • 臺灣多個團體紀念全民族抗戰83周年
    今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臺灣多個團體在紀念這一重要日子時呼籲兩岸中國人汲取歷史教訓,團結起來促進兩岸和平統一,這樣才不愧抗日先賢先烈的犧牲奮鬥。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海峽評論》雜誌社、「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等團體7日在臺北舉行「七七抗戰83周年紀念大會」,臺灣抗日誌士後代、專家學者等100多人參加。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蕭開平致辭表示,今天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今年也是臺灣抗日125周年。
  • 島內多黨團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 馬英九:民進黨,應該多讀點歷史書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也在臉書上發文紀念,同時酸諷民進黨:「應該多讀點歷史書」。中評網評論指出,各 地舉辦活動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突顯了重要的共同認知。臺灣抗日親屬協進會理事長蕭開平致辭臺灣抗日親屬協會25日舉行「臺灣光復75周年慶祝大會」。
  • 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這天,兩岸氛圍大不同
    10月22日在北京舉行的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指出,臺灣光復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全體中國人民前僕後繼、浴血奮戰鑄就的偉大勝利,充分彰顯了臺灣同胞可歌可泣的民族氣節和真摯深沉的愛國情懷
  •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活動在京舉行——讓歷史告訴未來
    原標題: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活動在京舉行——讓歷史告訴未來「臺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重要勝利成果之一,我們必須要對臺灣同胞的抗日鬥爭給予高度的評價。」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線上展覽開通儀式暨學術座談會」於10月25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李義虎在會上做出這番發言。建構兩岸共同歷史記憶臺灣同胞在長達50年的抗日曆程中,先後有數十萬人為國捐軀,以慷慨赴死的英雄氣概譜寫了氣壯山河的民族史詩。
  • 臺灣光復75周年這天,馬英九勸:民進黨朋友請多讀點書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友平】據臺媒消息,今天(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對於紀念這個日子的做法,民進黨有人卻聲稱這是與對岸唱和「一中原則」,配合大陸對臺灣進行政治鬥爭與操作。對此,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批評稱,種種荒謬的言論,凸顯部分人士對歷史的無知,「希望民進黨的朋友多讀一點近代史再批評,比較有水平。」
  • 島內各界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張安樂:臺灣需要再度光復
    統派團體齊聚當年日本投降地昨天上午10時,臺灣勞動黨、統一聯盟黨等十多個島內統派團體約200人,齊聚75年前舉行日本投降儀式的臺北中山堂前。他們高唱著臺灣光復歌,並向臺灣光復紀念碑敬獻鮮花,緬懷抗日先烈。
  • 批民進黨「去中國化」國民黨紀念臺灣光復,馬英九吳敦義等人將獻歌
    中國國民黨今舉行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活動記者會,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表示,臺灣光復節是國民黨與臺灣重要的歷史連結,今年特別擴大舉辦系列紀念活動,期望帶領民眾憶起臺灣光復的歷史價值與意義。
  • 批民進黨「去中國化」國民黨紀念臺灣光復,馬英九吳敦義等將獻歌
    中國國民黨今舉行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活動記者會,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表示,臺灣光復節是國民黨與臺灣重要的歷史連結,今年特別擴大舉辦系列紀念活動,期望帶領民眾憶起臺灣光復的歷史價值與意義。王育敏表示,臺灣光復代表了歷經八年抗戰的勝利以及回歸領土版圖的歷史事實,但民進黨執政刻意扭曲、切斷歷史,誤導年輕人史觀,想要「去中國化」。
  •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線上展覽開通儀式暨學術座談會在抗戰館舉行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75周年,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主辦,北京和平教育基金會、北京中國抗日戰爭史研究會協辦的「綠水青山待我還——臺灣同胞抗日遺址遺蹟攝影展」線上展覽開通儀式暨學術座談會,2020年10月25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隆重舉行
  • 臺灣各界紀念光復75周年:統一不是選擇題,是歷史的趨勢
    「喚起臺灣人的中華民族忠魂」臺灣抗日親屬協進會、《海峽評論》雜誌社、「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釣魚臺教育協會」25日舉辦「臺灣光復75周年慶祝大會」。「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理事長吳昆財表示,全體中國人民的慘痛犧牲換來了1945年10月25日的臺灣光復。然而,如今在島內「去中國化」逆流中,光復節也被欲去之而後快。
  • 兩岸共同舉辦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暨清華學子 抗日名將孫立人誕辰...
    兩岸共同舉辦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暨清華學子抗日名將孫立人誕辰120周年史跡展 2020年12月21日 10:20:00來源:華廣網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又是孫立人將軍誕辰120周年。海峽兩岸有關機構日前分別舉辦紀念活動,回顧抗戰歷史,弘揚民族精神。
  • 臺灣光復紀念日臺胞說——這一天,我們回到了祖國懷抱
    10月25日,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主辦,北京和平教育基金會、北京中國抗日戰爭史研究會協辦的「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線上展覽開通儀式暨學術座談會」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隆重舉行。    臺媒關注大陸高規格紀念臺灣光復節:強化「反獨促統」用意明顯    鑑往可知來!
  • 83周年紀念會:臺青年還有未來麼
    今年的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臺灣多個團體在臺北舉行了「七七抗戰83周年紀念大會」。為了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無數中華兒女投身全民族抗戰,灑下了無數鮮血,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如今的民進黨當局卻在教科書中植入扭曲的歷史觀,洗腦新生代年輕人。
  • 中國臺灣悲壯抗日史
    三、光復臺灣: 1937年-1945年,日本發動皇民化運動。包括推行日語、改日本名、拜天照神、學皇民史等,皇民奉公會正是皇民化運動洗腦機關。但大部分臺灣民眾以堅持民族氣節為榮,不向日本殖民統治者的屈服,堅持不學日語、不改日本姓名,體現了不屈不撓的中華民族精神。
  •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線上展覽登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官網
    在臺灣光復75周年之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經過精心挑選,分類編排,在館官網——中國抗戰勝利網隆重推出『綠水青山待我還——臺灣同胞抗日遺址遺蹟攝影展』,以線上展覽的形式紀念臺灣同胞英勇抗日的愛國精神和為中華民族所建立的不朽功勳。
  •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臺灣:1945年的那一刻
    據不完全統計,戰爭期間臺灣被日本殖民當局強徵入伍並戰死者3萬餘人。丘家也有親戚被徵後死在東亞戰場。  相比全面抗戰8年,東北三省抗日14年,臺灣抵抗日殖民統治50年,是何其漫長。  世代抗日的臺灣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說,臺灣孤懸海外、孤立無援。「被禁錮是臺灣民眾當時的主要感受。而被迫割讓的無奈,也使民眾抗日時承受著難言的心理煎熬。」
  • 臺灣各界紀念光復75周年
    10月25日,臺灣各界人士在臺北中山堂「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前共同緬懷抗日先烈。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臺灣各界當天舉辦系列活動,紀念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前僕後繼、浴血奮戰鑄就的這一偉大勝利。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與《海峽評論》雜誌社等團體當天在臺北舉辦臺灣光復75周年慶祝大會。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蕭開平致辭時回顧了臺灣人民在日據時期未曾停歇的抗日事跡和付出的巨大犧牲。他表示,「不容青史盡成灰,不信春風喚不回」。國家統一、民族復興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 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
    今天,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紀念日。1937年7月7日,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全民族抗戰第一槍。經過全民族浴血奮戰,最終贏得抗日戰爭的徹底勝利,激發了中華民族的自尊與自信,極大改變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
  •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兼臺灣光復75周年
    抗戰勝利臺灣光復 否定日本殖民統治1945年4月17日,臺灣革命同盟會為勿忘《馬關條約》50周年,在重慶發表宣言:「臺澎同胞,為著求自由解放,為著伸張正義,為著保有民族正氣,明知寡不敵眾,繼續奮鬥,抗拒強暴。起初發動七年抗戰,其次又是十年暴動,抗日反帝怒潮今日依然遍及臺澎諸島。50年間,犧牲65萬人。
  • 臺胞投書: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的現實意義
    每年10月25日對於臺灣同胞來說是一個必須記住的日子,這就是臺灣光復的日子。就在75年前的這天,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在臺北中山堂舉行,臺灣省在與祖國母親分開50載後重新回到中國的版圖之中,兩岸又重新統一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