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6日,尤道尼斯-哈斯勒姆決定和熱火續約一年,這次他親口說了是最後一年。萊利在籤約儀式上也說得很像是謝幕演出,「很高興我們的船長回歸他的第17個賽季,」他說,「UD是邁阿密的心臟和靈魂,希望他再次領導球隊,我們為此感到自豪。」
隊員們自然習慣了萊利這段客套話,但也知道哈斯勒姆的不舍,實際上在2015-16賽季開始,他的場均時間就跌到了個位數,場均進球不到一個。但隊員們還是習慣他在,他是當仁不讓的更衣室大哥。斯波爾斯特拉說,哈斯勒姆就是熱火的魂,他代表著邁阿密的骨氣。
不過,當哈斯勒姆像往常一樣,說著「讓我們做好準備,去衝擊總冠軍吧!」沒有幾個人當真,這支熱火能打到東部決賽?連想都不敢想。
9月底,一切成了真的,熱火隊史的每一次總決賽旅程,他都參與過。在卡特提前結束賽季之後,40歲的哈斯勒姆成了全聯盟最年長的球員。
打凱爾特人的第五場,熱火幾乎被凱爾特人打蒙,暫停的時候主力們坐在板凳上都有些精神渙散,哈斯勒姆站在替補席中間,聲嘶力竭地給他們鼓勁。
他們擊敗了綠衫軍,捧起了東部冠軍的銀杯,再也沒有一個人覺得這個老兵在喊空話,他吼出來的那些暢想,都成了現實。
因為這些,他全都經歷過,過往17年,跌宕起伏,苦中磨礪。
哈斯勒姆出生於邁阿密,母親是波多黎各人。他成長於邁阿密市中心最險惡,最血腥的6平方英裡,這裡又名自由城。邁阿密的「罪惡之城」就是得名於此。飢餓、貧困、犯罪、槍枝毒品,這裡是亡命之徒的天堂。而哈斯勒姆知道打籃球的意義,「討生活,活著。」
他在邁阿密讀完了高中,然後去了多諾萬執教的佛羅裡達大學,4年之後,他成了學校隊史上最出色的球員質疑,但在2002年的選秀大會上,他卻落選了。
很簡單,他年齡太大了,體型又非常不適合打NBA:哈斯勒姆穿鞋淨身高只有1米98,卻有140公斤體重(相當於巔峰姚明),因為個頭不行,所以他只能通過增重來捍衛禁區,但這樣的體型顯然影響了他的速度,在要求更高的NBA他不可能有一席之地。
落選之後,他短暫打了夏季聯賽,然後被裁,去了法國,在名叫索恩河畔沙隆的球隊打球。因為完全不能適應法餐,他每天只吃一頓麥當勞,在8個月內瘦了45斤。等到他回到美國的時候,前隊友一度以為他得了絕症。
瘦得幾乎脫了皮的哈斯勒姆讓熱火助教斯波爾斯特拉都沒認出來,斯波回憶說,「我見到一個不認識的人走過來,我還問他,『哈斯勒姆呢?你是誰啊?』」
哈斯勒姆當然知道這次訓練營邀請有多難得,他出生的地方距離美航中心球館只有10公裡,從小就一直在佛羅裡達,結果去了人生地不熟的法國,待了如此苦難的一年。如果這次留不下來,他又要去歐洲,簡直是噩夢一般。
為了留下來,哈斯勒姆找到經紀人索普,開始了地獄般的特訓。索普仍然記得在訓練第一天告訴哈斯勒姆的:你的籃板能讓你進入NBA,但投籃能讓你賺到錢。
哈斯勒姆說,我知道,但我想先學會搶籃板。
索普想了一招,他把一個籃球打滿了氣,球放在地上都停不住,然後他走到球館正中間,使勁把球扔向籃筐。
哈斯勒姆的任務是:在球落地之前接住。
這種魔鬼訓練讓哈斯勒姆嘗盡苦頭,稍有不慎就會被砸破手指,這項訓練讓哈斯勒姆感受到如何去把球奪過來,他需要證明自己,哪怕只有不到兩米,也能把每一個球收到懷中。
他以為自己可以了,但現實狠狠給他澆了一盆冷水:那年夏天和他一起訓練還有比他小三歲的大學生約什-鮑威爾,在一個回合裡,哈斯勒姆以為搶到了籃板,但鮑威爾從他手裡把球拽走,在他頭頂把球摁進了籃筐。
哈斯勒姆走下場地,死死地看著索普,「教練,你覺得這應該發生嗎?」他像一個11歲的小孩一樣下定決心,「我們練的還不夠多吧。」
幾周之後,索普帶著特訓後的哈斯勒姆來到熱火的訓練營,他打了夏季聯賽,獲得了季前賽的機會。斯波爾斯特拉是負責訓練的助教,在訓練場上,他叫停了分組對抗,把哈斯勒姆換了下來。
「我覺得他不能參加對抗訓練,」斯波爾斯特拉說,「他容易把隊友弄傷。」
半個月之後,哈斯勒姆在揭幕戰裡登場亮相,他是首發球員,這也是他的處子秀。
成為NBA球員之後,索普還是會帶著哈斯勒姆特訓,他的標杆和榜樣是2米01的本-華萊士,那是大本連續第二個籃板王賽季。索普把大本的海報貼在牆上,寫著一段話,「拼命、速度、追逐、強硬,像本-華萊士一樣。」
索普跟哈斯勒姆說,你要把那種50-50的球訓練成80-20,以後要努力變成100-0,就像華萊士做到的那樣。
這張海報張貼了5年之後的一個夏天的晚上,索普接到了哈斯勒姆的電話。
「教練,你猜今年夏天誰邀請我一起訓練?」
「誰?」
「本-華萊士。」
他把堅硬當做了他的代名詞。斯波爾斯特拉說,經常有人問他,熱火隊的球隊標籤是什麼,他從來不說話,只是用手指向哈斯勒姆的標籤。
「用三個詞描述他,第一個如果不是堅韌,說明你沒看過他的比賽,」斯波爾斯特拉說,「他的意志品質,競爭力,冷酷,都是從他成長的環境得來的,試想一下,一個來自自由城的2米內線,他是怎麼殺出來的呢?」
在哈斯勒姆的第二個賽季,熱火換來了鯊魚。熟悉鯊魚的人都知道他的天生神力。在第一次分組對抗的時候,鯊魚突然從側方面衝出來,一下子把哈斯勒姆撞出四五米遠。
哈斯勒姆站起來,死死盯著鯊魚,眼睛裡冒出火來,不說話。
鯊魚愣了一下,「我喜歡這小子,有種。」
在新的賽季,2米18的鯊魚身邊,站著的是1米98的哈斯勒姆。
不去關注身高的話,哈斯勒姆的比賽和其他優質大前鋒完全相同:不惜一切地衝搶籃板,投中距離,有機會一定是暴扣。不了解他的人,壓根想像不到他曾經落選,曾經140公斤,人們只知道在鯊魚身邊有一個梳著地壟溝髮型,瘋狂補位,速度極快的小個子大前鋒,在2006年總決賽上,他去纏鬥德克,把安託萬-沃克壓在板凳上。
這支熱火歷經巔峰和低谷,奪冠之後,韋德受傷,沙克被交易走。但在2009年之前,哈斯勒姆一直是球隊的絕對首發。2009年的時候,斯波爾斯特拉把比斯利提到大前鋒上,告訴哈斯勒姆,「你要打替補了。」他點點頭,「好的,教練。」
2010年夏天,熱火招募來了三巨頭,為此送掉了比斯利。在那之前,哈斯勒姆得到了小牛和掘金的報價,前者給的合同達到了5年3400萬。但哈斯勒姆留了下來,只籤了5年2000萬。
他還是替補,這次前面的是波什。
從2007年開始,哈斯勒姆就被任命為球隊的隊長,他當隊長的時間比斯波爾斯特拉執教的年份還要長。哈隊絕不只是尊稱,他習慣性帶著所有隊員訓練,給每個人打氣。簡直就是更衣室裡的另一個教練。他所在的球隊17年來從未擺爛,他自己都不允許球隊不努力。
「UD是領導力的燈塔,他對我們整個球隊,乃至整座城市都是領導力的燈塔,放眼全國都是最好的,」斯波爾斯特拉說,「UD經歷的一切,他成長在那個社區,從小就面對複雜的挑戰,他的生存就是一場鬥爭,這就是他為何如此強韌。」
然而哈斯勒姆更喜歡別人叫他「305」,他把邁阿密的電話區號文在身上,每當進了球或者蓋了帽,他都煽動球迷,讓大家一起高喊「305」。
「我希望你們清楚我們在哪,」他說,「這是我們的文化,我們要在這裡守護這一切,用冠軍獎盃守護。」
他永遠記得那段深刻的童年,以至於見不得眼前有葡萄乾。「我真的不想回憶,」他說,「在我小的時候,經常晚餐就是這麼一小碗葡萄乾,有的吃就是好的,還有的孩子根本吃不上飯。」
一頓三明治和薯條的午餐只要3美元,但這對他們而言已經是大餐了。他算了一下,在自由城,1美元可以換6頓飯。
他會在餐廳看到浪費食物站起來制止,他也會在新冠時期呼籲放假的人們少出去晃蕩,「我不是醫療專家,但我是個有經驗的OG(老槍,有經驗的人),你們得聽我的。」
在球隊的時候,他也這麼說,在季後賽,他告訴隊友們,「我今年40歲了,我現在的體脂率是6%,你想想我22歲的時候身體怎麼樣?你們年輕人有什麼理由做不到?這支隊裡就沒有『我不行』。」
這是哈斯勒姆真正意義上的最後一個賽季,17年,忠誠刻在他的骨子裡。對邁阿密,對熱火,都是如此。她的妻子是體育廣播員菲斯-萊茵-哈斯勒姆,菲斯是他在1999年的大學校友,他們經歷了14年的戀愛,在2013年結婚了。
長長久久源自於習慣。
哈斯勒姆保持著一項紀錄:隊史最高的籃板,5754個。他是歷史上第一位落選秀卻成為NBA隊史籃板第一的球員。而他只有不到2米,曾經無人問津。
他的40號球衣註定會掛在這座離家只有10公裡的球館上空。但現在,他要準備第6次總決賽了。
「該我們上,去把冠軍拼下來吧!」
「我早說過,我們能行的,」他說,「前面幾次,不也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