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用戶側儲能或將爆發 群雄逐鹿下誰能受益?

2020-12-22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儲能網訊:多年來江蘇省用電量一直保持在全國第二的水平,預計2020年全省用電總量約6327億千瓦時,其中工業用電量約4684億千瓦時,由此將帶來高達93.68GWh的用戶側儲能需求。同時江蘇電改新政明確提出進一步降低谷期電價,拉大峰谷價差,充分發揮峰谷電價移峰填谷作用,鼓勵儲能產業發展。在此政策刺激下,江蘇省用戶側儲能又將「翻紅」,未來將有哪些企業成為真正受益者?

近日,江蘇省發改委發布了《關於江蘇電網2020-2022年輸配電價和銷售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此次電價調整,峰谷價差比之前拉大了約2分左右,尤其是江蘇省一般工商業不滿1kV用戶,峰谷差價擴大到0.8154元/千瓦時。對於實施峰谷分時電價的工商企業來說,當電價差達到0.7元/千瓦時以上,就可以通過儲能系統實現峰谷套利。

圖1:2020年-2021年江蘇省峰谷價差對比(元/千瓦時)

數據來源:江蘇統計局、ICC鑫欏資訊整理

「電力需求的不斷增長與較大的峰谷價差是儲能技術在江蘇能夠得到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江蘇省電機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李群表示。

2015年至今,江蘇省用電量持續保持增長態勢,一直處於全國用電量第二的水平。

2020年1-10月,江蘇省累計用電量51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21%,預計2010年全年總用電量約6327億千瓦時,工業用電量約4684億千瓦時。

圖2:2015-2020年江蘇省用電量統計(億千瓦時)

數據來源:江蘇統計局、ICC鑫欏資訊整理

我們假設20%的企業安裝儲能系統,同時考慮部分煤炭、冶金、化工等行業具有連續生產特點,預估工業高峰段用電佔比為30%,按照工廠全年工作時間300天測算,那麼江蘇省2020年所需電池儲能規模約為93.68GWh。

據ICC鑫欏資訊統計,截至2020年5月底,江蘇省已建成71座用戶側儲能電站,總容量125兆瓦/787兆瓦時,用戶側儲能發展居全國前列,但相對於93.68GWh的需求規模而言,該地區用戶側儲能仍存在相當大的供應缺口。

從江蘇省電池產業布局來看,近年來已集聚了江蘇時代(CATL)、中航鋰電(江蘇)、樂金化學(LG)、蘇州力神、力信(江蘇)能源等一批行業優勢生產企業,鋰電池已建和未來規劃總產能約188GWh,省內涉足儲能領域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總量的50%,其中,中航鋰電、力信能源、海基新能源、中天科技等10家電池企業均參與了已投運的儲能電站項目。

根據鑫欏資訊盤點,江蘇省內鋰電企業參與省內儲能項目情況如下:

中航鋰電

中航鋰電擁有相對成熟的儲能項目經驗,承接過的儲能系統穩定運行已達五年,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截止目前,中航鋰電在儲能領域已實現了近海島嶼、偏遠高原、高寒低壓等應用場景全覆蓋,項目累計超過20個,總裝機容量超過150MWh,儲能系統穩定運行已達五年,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中航鋰電現有鋰電池產能為11GWh,根據規劃,到2025年中航鋰電的動力電池產能將達到100GWh。參與江蘇省儲能項目1) 2018年7月,中航鋰電承接的江蘇電網鎮江三躍儲能電站順利併網,項目容量在10MW/20MWh,該項目是2018年國家電網大力發展電網側儲能的標杆項目;

2) 2020年8月,承接的江蘇崑山88MWh儲能電站工程完成一次性送電作業,該項目作為目前全球最大電網側單體鋰電池儲能工程, 建設規模為110.88MW/193.6MWh。

海基新能源

海基新能源可謂是儲能市場的一匹「黑馬」,憑藉高標準、高穩定性、高一致性的優異產品性能,在電網側、調頻儲能、獨立微網等領域均有儲能項目落地,2018年至今,儲能產品出貨超過600MWh。海基新能源合作客戶覆蓋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國電科院、中國電建、中國能建等80+行業企業,在行業內獲得了長期穩定的市場份額。海基新能源電池產能仍在不斷擴張,目前公司一期項目年產能達1.5GWh,二期1.5GWh項目已經開始建設。參與江蘇省儲能項目1) 2018年8月,江蘇海基新能源1.5MW/4.42MWh微電網儲能項目併網運行。2) 2019年初,江陰雲亭工業園的6.17MWh/2MW微電網儲能項目投運,根據數據顯示能滿足可靠運轉15年以上。3) 2019年8月,江蘇揚子江船廠17MW/38.7MWh儲能項目成功併網,該項目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單體用戶側鋰電儲能項目,開啟了大規模鋰電儲能技術在用戶側領域應用的新徵程。4) 2019年12月,蘇州中利能源4MWh用戶側儲能項目正式併網運行。5) 2020年6月,電科院移動儲能車5.8MWh項目正式投產運性。

中天科技

中天科技主要聚焦儲能產業鏈和光伏產業鏈,已形成含電池正負極材料、銅箔、結構件、鋰電池、PCS、EMS、儲能貨櫃等核心部件的完整儲能產業鏈,實現電網側儲能電站所需設備內部自主配套率95%以上,用戶側儲能電站所需設備內部自主配套率99%以上。中天新能源憑藉優秀的系統集成設計方案和安全可靠的系統設備,在儲能領域頻頻亮相,參與國內多個重大電網側儲能項目,贏得了電網的一致好評。參與江蘇省儲能項目2018年7月,承建的江蘇鎮江電網側貨櫃式儲能示範項目(建山、丹陽、大港電站)運行,項目規模達33MW/66MWh,該項目是2018年國家電網大力發展電網側儲能的標杆項目。力新能源

力信能源做的項目主要有戶用儲能、工商業側儲能和電網及大型電站儲能,已經在國內外實現了銷售。公司聯手太陽能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天合光能,將在能源物聯網、智能微網、雲平臺、儲能電站等方面展開合作。參與江蘇省儲能項目鎮江電網側儲能電站示範工程項目,承建的北山及五峰山儲能電站,項目容量共計40MW/80MWh。除本省儲能電池供應商中標外,南都電源、科陸電子、億緯鋰能等外省企業也大舉進入,這些企業將成為江蘇省電池企業強有力的競爭者。

除本省儲能電池供應商中標外,南都電源、科陸電子、億緯鋰能等外省企業也大舉進入,這些企業將成為江蘇省電池企業強有力的競爭者。

南都電源

南都電源作為老牌儲能基站企業,早在2011年就已經布局儲能,先發優勢明顯。目前在國內外先後建設了「東福山島風光柴儲能電站」等 50 多個儲能示範項目,據ICC鑫欏資訊統計,截止9月底,2020年南都電源儲能裝機規模已經超過1GWH。南都電源的兩大產業閉環帶來成本和技術優勢。南都電源經過多年的探索和拓展,掌握自主研發的儲能領域的核心技術包括電池管理系統(BMS)、儲能雙向變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統(EMS),已具備從儲能產品及系統的研發生產、系統集成到運營服務的系統解決方案的能力,形成「原材料-產品應用-系統解決方案-運營服務-資源再生-原材料」的全封閉產業鏈。相較於專注產品生產的競爭者,南都參與系統解決方案和運營服務,使其在系統集成的安全性和標準化方面有著領先優勢,走在儲能系統標準化前沿。參與江蘇省儲能項目

1) 2018年1月,南都電源承接徐州中聯水泥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儲能電站項目,項目規模高達180MWh。

2) 2018年2月,南都電源承接的全球規模最大的商業化儲能電站--南都電源無錫新加坡工業園智能配網儲能電站併網,項目容量160MWh。

3) 2018年5月,南都電源承接國網江蘇能源服務有限公司、鎮江新區材料產業園6家重點企業分布式儲能項目,項目容量達500MWh。

4)南都電源用戶側儲能項目的重心在江蘇,2018-2020年南都電源投資建設規模超800多兆瓦時的儲能電站項目。

億緯鋰能

億緯鋰能動力電池業務,擁有方形磷酸鐵鋰電池、軟包三元電池和方形三元電池等技術路線產品;儲能領域還專注於通訊儲能、家用儲能、智能微網三大市場;另外電動船新市場、TWS耳機電池等領域均取得一定成績。

億緯鋰能多產品線齊頭並進,推動其鋰原電池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形成了技術、工藝、工裝平臺。

參與江蘇省儲能項目

1) 2018年1月,承接東霞製衣集團的儲能電站項目併網運行,項目規模1MWh。

2) 2018年9月,承接江蘇銀珠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分布式儲能電站項目建設,項目規模7.2MWh。

隨著電力需求不斷增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加強下,江蘇省用戶側儲能市場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但在這場儲能市場爭奪戰中,誰能成為最大受益者,讓我們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群雄逐鹿,21家頭部企業爭鋒儲能戰場
    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出具的《儲能產業白皮書2020》所示,公司在2019年儲能逆變器提供商中排名第五,儲能集成商中排名第二。科陸電子儲能業務主要包括6大應用場景:火電廠聯合儲能調頻、新能源配儲能進行棄風棄光消納、電網側變電站儲能調峰、用戶側儲能削峰填谷套利、偏遠地區微電網供電、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做峰谷套利。
  • 國網再踩「急剎車」,電網側儲能徹底「涼了」
    來源:能見Eknower一份流傳於國網公司內部的文件,將電網側儲能的路徹底「堵死」了。能見獲悉,近日,在國家電網公司內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嚴格控制電網投資的通知》中規定:不得以投資、租賃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開展電網側電化學儲能設施建設。
  • 儲能,向左還是向右?|界面新聞 · JMedia
    、電源側及用戶側鋰電調峰調頻應用,而且南都電源也為中國儲能產業化實踐探索出不少模式和路徑。這是因為我國工商業電價連續下降,南都電源用戶側儲能靠「峰谷套利」這一模式難以為繼,使其不得不調整戰略。自2016年以來,國家多次出臺政策和文件要求完善分時電價,利用峰谷電價差、輔助服務補償等市場化機制,促進儲能發展。但電價差達到0.6~0.7元/千瓦時以上,儲能通過峰谷套利才能實現盈利,而南都電源在江蘇的儲能電站顯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 南京冠隆決定重點支持第二屆用戶側儲能應用高層研討會召開
    中國儲能網訊:南京冠隆電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冠隆」)位於南京江北新區,是專業從事儲能逆變器、光伏逆變器、光伏控制器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儲能電站、光伏電站的投資、開發、建設、服務的高科技企業。據了解,南京冠隆核心人員具有近20年光伏電源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經驗,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儲能電站以及光伏電站開發經驗。
  • 碳中和熱潮期,儲能身份該如何定義
    緊接著在氣候雄心峰會上,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新舉措中,「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將這股熱潮推向了高潮。除了風電、光伏,還有一個行業從中看到了自己未來無限的發展空間,這就是儲能。隨著風、光在電力系統中的佔比越來越高,電力系統在調峰、調頻等方面所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嚴峻。廉價、環保、安全的儲能技術幾乎是未來能源轉型、碳中和目標下的一個必然選擇。
  • 儲能企業的布局和野心 2020國內電化學儲能十大在建工程
    據「儲能100人」了解,平高南京江北70.56MW/123.2MWh儲能項目為江蘇第二批電網側收尾項目,此項目已在2018年完成立項。平高集團此前已完成35.28MW/61.6MWh集中式儲能電站和20MW/75MWh梯次利用電站的招標和建設工作。在電網側儲能被叫停後,這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尚在執行的項目。
  • 儲能調頻市場蓄勢待發
    市場調節;另一方面,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用戶側也有調頻需求。江蘇能監辦稱,規則維護了所有具備合格AGC功能機組(含風電、光伏)、儲能電站和綜合能源服務商的合理收益。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堅認為,短期來看,整體市場受政策影響較大,企業在意政府給出的價格是否具備吸引力;長期來看,儲能調頻的總體需求會越來越大,主要原因在於:一方面,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展規模越來越大,更加需要包括調頻在內的輔助市場調節;另一方面,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用戶側也有調頻需求。
  • 吳俊宏:電改視角下的儲能投資機遇與風險
    對儲能行業來說,未來商業模式能否建立,與電改的進度息息相關。如果能建立起輔助服務考核新機制和補償機制,還原儲能和儲能服務的商品屬性,明確儲能在電力市場中擁有獨立的市場地位,確保儲能公平參與市場且價格商業化,儲能將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 飛輪儲能技術-電網側儲能競技的「短跑運動員」——泓慧能源亮相ESIE2019
    ▌飛輪儲能技術-電網側儲能競技的「短跑運動員」——泓慧能源亮相ESIE2019
  • 浙江拉大峰谷電價差 利好用戶側儲能發展
    同時,浙江省對高峰、低谷時段大工業用戶執行季節性電價,進一步引導用戶合理用電。各地峰谷價差的合理調整對儲能技術應用特別是用戶側儲能應用支持顯著,可提高項目收益水平。浙江省本次輸配電價和銷售電價調整,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疏解電價矛盾,著力降低大工業用電成本,支持電力市場化改革。其主要調整方向是什麼呢?
  • 儲能產業問題已暴露,該如何破題?
    某儲能企業高管9月24日在第十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上對記者說。 據儲能行業協會統計,截至2019年,全球電池儲能累計裝機規模為9.52GW,當年新增投運電池儲能規模是2.89GW。2015—2019年,全球電池儲能裝機規模複合增長率為65.4%。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到1831MW,同比增長53.9%,儲能產業仍處於快速增長期。
  • 儲能產業鏈
    由於不受地形限制,且成本不斷降低,電化學儲能在發電側、電網側和用戶側均有著大需求。在發電側,電化學儲能可以彌補火電調頻響應速度慢的劣勢,提高機組運行效率;也可以與間歇性能源如風電和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配套使用,起到緩和波動和平滑控制的作用,滿足併網要求,同時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棄風棄光」。
  • 峰谷價差現新變化 海南有望成為用戶側...
    峰谷價差現新變化 海南有望成為用戶側儲能熱門區域? 在多重有利條件驅動下,2018年用戶側儲能裝機規模已達1583 MWh,在儲能總裝機容量佔比達51.0%。不過目前已有的用戶側儲能項目盈利模式中仍以峰谷套利為主,峰谷電價目前仍是用戶側儲能項目開發的最重要前提條件,因此電價的調整儼然用戶側儲能市場的晴雨表。
  • 儲能行業專題報告:能源革命必經之路,多元化需求百花齊放
    將變電站和 儲能電站相結合,可以提高用戶的用能可靠性、進行削峰填谷、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 虛擬電廠則是將大規模分布式發電電源、可控負荷和儲能系統相融合,協調分布式電源 和電網、用戶之間的關係,解決電網系統中的能源浪費和安全問題。而儲能系統均是這 些綜合能源服務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國網攜手寧德時代成立國網時代,加大電網側儲能布局。
  • 多面開花,安徽探索儲能發展顯初效
    如在用戶側儲能領域,目前安徽省最大的用戶側儲能——廬江國軒75兆瓦/300兆瓦時已建設完成;而在電網側儲能領域,國內第一個兆瓦級氫能源儲能電站也已落戶安徽六安市。「用電需求高速增長態勢下,峰谷差亦呈現逐年增大趨勢。2019年按安徽省最大用電峰谷差為1369.82萬千瓦,同比增加了117.3萬千瓦。」孟祥娟說,在此背景下,推動安徽省相繼出臺了儲能發展的一系列相關政策。
  • 陽光電源吳家貌:我國儲能產業面臨的問題及相關建議
    作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關鍵支撐技術,儲能在促進全球電力低碳轉型進程中不可或缺,尤其在可再生能源佔比越來越高的電力系統中,儲能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儲能產業面臨歷史性機遇的同時,如何實現儲能與新能源乃至電力系統的深度融合,不管在頂層設計、市場機制還是在具體產業層面的降本增效上,都面臨不小的挑戰。
  • 單價4.1元/Wh 五五分成的華能江蘇淮陰二廠儲能調頻項目開標!
    北極星儲能網獲悉,12月1日,中國華能江蘇淮陰第二發電儲能調頻項目開標,該項目要求營收利潤按照50%比例分成,瀋陽匯智源電力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預中標,報價單價約4.1元/Wh。據北極星儲能網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18個火儲調頻項目開標報價數據,僅有一例山西新昌電廠儲能調頻項目開標單價低於5元/Wh(為4.05元/Wh),此次江蘇淮陰二廠第一中標人的報價4.1元/Wh,成為第二例火儲調頻低於5元/Wh的報價。
  • 儲能行業如何破解盈利困局?
    「2018年,電儲能新增裝機容量同比增長464.4%,電化學儲能的迅猛增長,得益於電網側儲能的異軍突起。去年電儲能新增裝機容量與前年相比,同比增速出現下滑趨勢,主要是因為國家明確規定,抽水蓄能電站和電儲能設施的成本費用不得計入輸配電定價成本,電網側儲能按下暫停鍵。」
  • 清華大學賀鴻傑、張寧、康重慶等:電網側大規模電化學儲能運行效率...
    因此,本文對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和全釩液流電池的運行效率與壽命衰減的建模方法進行概覽與綜述,並從電網側的角度對各個建模方法進行分析與總結,希望能為電力系統調度運行與控制中的電網側大規模電化學儲能建模研究提供建議。
  • 儲能讓用電更便宜!易事特箱式儲能降低用電成本再添標杆項目!
    儲能讓用電更便宜!易事特箱式儲能降低用電成本再添標杆項目! 發布時間:2020-06-09 10:00    來源:易事特 摘要:日前,國網江蘇電力組織業內專家順利完成了鎮江丹陽地區江蘇淘鏡有限公司